错爱的悲曲及反讽之美——论元杂剧《替杀妻》与拉辛名剧《费德尔》

来源 :艺术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杂剧无名氏作品《替杀妻》和十七世纪法国的拉辛名剧《费德尔》同是写女性错爱的悲剧,两剧以各自的精彩和婉曲探究着人类自然感性生命的追求与心灵迷失的沉重命题。但两部剧作的深层意识却是对作品表层主旨的某种颠覆。尤其是元杂剧《替杀妻》,对叔嫂之情的反思,对结拜之义的揶谕,对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反讽,构成其独特的反讽光芒。
其他文献
<正>在古代人物画中,《芭蕉仕女图》是较为常见的题材。蕉荫下,美人更显典雅、脱俗。在各种日用瓷器,尤其是茶具的粉彩画里,以《芭蕉仕女图》装饰,则给人以"芭蕉夜雨伴清茗"
通过对李渔的设计实践与设计思想的分析,揭示出他已拥有近似与现代设计的思维和方法,其设计中已出现商业因素,而这一因素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社会生产水平的总体低下,尽管如此
声乐是通过运用人声的各种音色来表现情感、情绪和描绘情景的艺术。论文主张声乐教师在学生具备一定演唱技巧之后,应注重提高学生驾驭自己音色的能力,并提出确实可行的办法,做到
清代重要的戏曲典籍《康熙曲谱》,它提出创作押韵“北曲宜准《中原》,南曲宜准《洪武正韵》”。作者通过分别考察《康熙曲谱》南曲和北曲曲谱,认为它实际上不论南曲还是北曲都遵
就业、工作、学习、生存等多重压力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加之社会老龄化趋势严重,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产生了人们面对种种情绪的无限释放的欲望,当人们的生活状态逐渐从无序走向理性
本文针对目前民族声乐演唱中出现千人一声的现实,结合笔者任教的广西艺术学院所在地的特点:民歌资源非常丰富,民族民间唱法也具有自己的特点。提出充分利用本省的民族民间音乐资
文备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其水墨画艺术作品风格独特,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他是在继承传统水墨画用线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美学及造型原理,创作出具有现代文化精神品格的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