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7878213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 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被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血压负荷和血压变异的特征及对部分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年限差异无显著性,但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和平均室壁厚度(RWT)等均有显著不同.24 h收缩压变异(24 hABPVs)、白昼收缩压变异(dABPVs)、夜间收缩压下降率(nSBPrr)、24 h平均动脉压变异(24 hABPVm)、白昼平均动脉压变异(dABPVm)、高血压性血管超负荷指数(HINVOI)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①高血压病在早期已有心脏舒张功能的损害;②高血压性左室肥厚不但与血管超负荷有关,并且与血压变异性有关;③因高血压知晓率低,高血压年限采用回忆法判断病情可靠性差;④年龄也是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一个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为合理利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各自的优点,降低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免疫学效果,开展了乙脑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相结合的免疫策略研究.方法观察比较两种疫苗单一使用与联合使用的免疫学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联合使用组在疫苗接种后24 h的全身中强以上发热反应发生率为 0.73%,局部红晕反应为 1.46%,而单一使用灭活疫苗组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 2.8%.不同观察组疫苗接种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