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养老保险的目的在于解决国民年老后的风险,为他们提供定期的收入,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2003年以来地方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制度覆盖面,是对劳动者养老保险的一项维护。通过对各地区的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整理有关补缴的制度,对相关省市区补缴覆盖面、补缴基数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当前,国内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不断改革、优化,在结构中基本统一的有关制度,同时鼓励、发展企业补充以及个人的储蓄,在制度中基本的养老保险所开展的是个人账户 社会统筹。
关键词:补缴制度 我国城镇职工 问题和对策 养老保险
现在社会保障以社会保险为主题,而社会保险又以养老保险为核心,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最庞大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题。“养老保险”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和重要的民生问题为我们所关注,它是与国民民生有关的问题,当前,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对于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都极为重要。基本的养老保险是企业与员工自身缴费为主,国家给予的补充为辅助。从补缴制度实施的现状看,对正常缴费存在“挤出”效应和基金支付压力大等问题。基于将补缴制度视为过渡性政策的认识,建议通过宽松灵活的补缴制度设计、扩大现有制度的覆盖面、弥合补缴与正常缴费二者之间的不合理差距、激励正常缴费等手段,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保尽保。
一、养老保险补缴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补缴问题
有的人员在参加了养老保险后,但之后没有缴费,而且在国家所规定的劳动年龄内没有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针对这些人员,补交养老保险费的单位、个人(补2011年6月30日以前),基數则以相应年份全省在岗平均工资的60%、100%,单位与个人各按20%、8%比例,补交养老保险费。灵活的就业人员根据20%的比例,补缴年度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并且还需要交纳不得减免的滞纳金(由欠费之日算起,日加万分之五)。
这一些法律开展后,个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费费处理,补完后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个人缴费基数8%为缴费人员补记。根据选择实际补缴基数,明确其年份工作指数的0.6或1.0,在个人账户信息中,作好标记。
(二)一次性交纳
符合参保的人员,办理的基础的养老保险,按时、足额缴纳了基本的养老保险。新参保人员不可向中之前追补缴费方式来增加其年限。已参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到了法宝退休后,累计缴费不满十五年可继续拓展至缴费到十五年。如果延续了五年后仍未足十五年可一次性缴费满十五年,并且之后按月来领取基本的养老金。一次性缴费办法,以一次性缴费时上年的全省职工平均的工作60%或是100%为基数,根据比例来计算出一年的额度,之后再乘上一次性的缴费的年限。
(三)完善操作
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要不断拓展,传统城镇养老保险未涵盖了所有劳动者,制度的设计与“低水平、广覆盖”的初始目标相矛盾...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外合资及外资企业、全民集体企业中的计划外编制的职工,都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险制度。所以在城镇内,三大社会体系组织中,三类人群养老保险制度是不一样的。机关公务员、全额财政拔款事业单位的,其养老保险由国家财政全包。差额拔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虽然是社会统筹 个人补缴,但具体在操作方面,却仍有极大的差异。
二、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政策,做好宣传工作
为了更好关注民生,解决实际的问题,一定要处理好中断缴费的人员,要有调度的责任心及重视度,组织好并严格执行统一的补缴政策规定,督促有欠费和断保的单位和个人补齐欠费。
(二)提高经办管理能力,完善制度
一些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流动性大且收入不稳定。我们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不高且制度间未能有完善的连接制度,参加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容易中断,在转移的连接上契合度不足,劳动者未能在预期参保,也无法得到养老收益情况会逃避参保。
因此,需要提升基本保险的统筹层次并且完善制度间的连接,劳动者的养老待遇在制度、地区间,开展分段计算、启示。这样可提升劳动人员参加保险的积极性。
(三)开放补缴政策
在不造成基金压力下,补缴金额是缴费的两倍。可增加基金,完成扩面征收任务,并且也可以很好解决一部分人的养老待遇问题,是具有可行性的。
(四)加大基金征缴力量,鼓励正常补缴
对现有的补贴方案、惩罚方案都不断完善,拟定各式的措施激励,监督正常的缴费。让中断缴费的现象不再发生,强化其补缴的连续性。大力激发用人单位、个人去主动、积极缴费,减少中断的情况。
三、结束语
养老保险制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总之,每一个职工的利益关系到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成效,所以,要尽快加大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制度。让中国人民真正感受到幸福,安全,让到达退休年龄的老人不再担忧,让养老保险正常缴费。
参考文献
[1]陈谦.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3,(4):48-56
[2]张延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2004(12):59-60、68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年7月上
[3]唐胜春,吴强,张文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问题的思考[J].就业与保障.2010,(7)
关键词:补缴制度 我国城镇职工 问题和对策 养老保险
现在社会保障以社会保险为主题,而社会保险又以养老保险为核心,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最庞大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题。“养老保险”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和重要的民生问题为我们所关注,它是与国民民生有关的问题,当前,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对于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都极为重要。基本的养老保险是企业与员工自身缴费为主,国家给予的补充为辅助。从补缴制度实施的现状看,对正常缴费存在“挤出”效应和基金支付压力大等问题。基于将补缴制度视为过渡性政策的认识,建议通过宽松灵活的补缴制度设计、扩大现有制度的覆盖面、弥合补缴与正常缴费二者之间的不合理差距、激励正常缴费等手段,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保尽保。
一、养老保险补缴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补缴问题
有的人员在参加了养老保险后,但之后没有缴费,而且在国家所规定的劳动年龄内没有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针对这些人员,补交养老保险费的单位、个人(补2011年6月30日以前),基數则以相应年份全省在岗平均工资的60%、100%,单位与个人各按20%、8%比例,补交养老保险费。灵活的就业人员根据20%的比例,补缴年度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并且还需要交纳不得减免的滞纳金(由欠费之日算起,日加万分之五)。
这一些法律开展后,个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费费处理,补完后企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个人缴费基数8%为缴费人员补记。根据选择实际补缴基数,明确其年份工作指数的0.6或1.0,在个人账户信息中,作好标记。
(二)一次性交纳
符合参保的人员,办理的基础的养老保险,按时、足额缴纳了基本的养老保险。新参保人员不可向中之前追补缴费方式来增加其年限。已参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到了法宝退休后,累计缴费不满十五年可继续拓展至缴费到十五年。如果延续了五年后仍未足十五年可一次性缴费满十五年,并且之后按月来领取基本的养老金。一次性缴费办法,以一次性缴费时上年的全省职工平均的工作60%或是100%为基数,根据比例来计算出一年的额度,之后再乘上一次性的缴费的年限。
(三)完善操作
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要不断拓展,传统城镇养老保险未涵盖了所有劳动者,制度的设计与“低水平、广覆盖”的初始目标相矛盾...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外合资及外资企业、全民集体企业中的计划外编制的职工,都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险制度。所以在城镇内,三大社会体系组织中,三类人群养老保险制度是不一样的。机关公务员、全额财政拔款事业单位的,其养老保险由国家财政全包。差额拔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虽然是社会统筹 个人补缴,但具体在操作方面,却仍有极大的差异。
二、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政策,做好宣传工作
为了更好关注民生,解决实际的问题,一定要处理好中断缴费的人员,要有调度的责任心及重视度,组织好并严格执行统一的补缴政策规定,督促有欠费和断保的单位和个人补齐欠费。
(二)提高经办管理能力,完善制度
一些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流动性大且收入不稳定。我们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不高且制度间未能有完善的连接制度,参加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容易中断,在转移的连接上契合度不足,劳动者未能在预期参保,也无法得到养老收益情况会逃避参保。
因此,需要提升基本保险的统筹层次并且完善制度间的连接,劳动者的养老待遇在制度、地区间,开展分段计算、启示。这样可提升劳动人员参加保险的积极性。
(三)开放补缴政策
在不造成基金压力下,补缴金额是缴费的两倍。可增加基金,完成扩面征收任务,并且也可以很好解决一部分人的养老待遇问题,是具有可行性的。
(四)加大基金征缴力量,鼓励正常补缴
对现有的补贴方案、惩罚方案都不断完善,拟定各式的措施激励,监督正常的缴费。让中断缴费的现象不再发生,强化其补缴的连续性。大力激发用人单位、个人去主动、积极缴费,减少中断的情况。
三、结束语
养老保险制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总之,每一个职工的利益关系到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成效,所以,要尽快加大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制度。让中国人民真正感受到幸福,安全,让到达退休年龄的老人不再担忧,让养老保险正常缴费。
参考文献
[1]陈谦.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3,(4):48-56
[2]张延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2004(12):59-60、68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年7月上
[3]唐胜春,吴强,张文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问题的思考[J].就业与保障.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