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时代的文艺研究新视界

来源 :粤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积极响应和推动国家新文科建设,提升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在新时代的学术延展力,暨南大学文学院本着扎根中华精神、面向创新未来的理念,以“新文科视域下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创新”为主题,联合《粤海风》杂志社于2021年年初展开学术研讨会。来自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昌大学、澳门大学、河南大学、华侨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等高校及学术期刊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学者分别围绕“新文科时代文艺理论创新”“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建构的世界视域”“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数字时代与中国网络文艺评论新视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文学与共同体美学”五个议题进行发言和讨论。
  会议开幕式由暨南大学文学院闫月珍教授主持,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粤海风》杂志主编卢瑜、暨南大学文学院蒋述卓教授先后致辞。程国赋院长在致辞中代表文学院向与会嘉宾表示了感谢与欢迎,介绍了暨大百年侨校的特殊地位和历史使命,他强调了暨南大学文学院多学科、融合性的办学特色,汇报了文艺学学科成果,同时指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交叉融合、求新求变是文艺学学科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粤海风》杂志卢瑜主编介绍了《粤海风》秉承的人文关怀理念,通过汇报期刊的发展与成果,展现了与学界互动搭建文化平台,共创文化空间的实践与探索。暨南大学文艺学重点学科带头人蒋述卓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新文科视域下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如何创新,重点要放在其跨学科的特点上,而暨南大学文艺学一直有着关注跨学科、跨文化视域的传统。新文科时代,如何将各类学科融合是一个必要且挖掘空间极大的重点问题,对此,本期研讨会特意增添了城市文学和网络文学作为新的讨论焦点。
  一、新文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在“新文科视域下当代文论创新发展”主题讨论中,蒋述卓教授指出,在面对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虽然文艺理论研究需要面向科技、面向未来,形成一种大众文化的转向,但仍要坚守人文主义立场。张节末教授对当前中国海外汉学研究进行了反思,肯定了暨南大学的老师们在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认为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赓续饶芃子教授和蒋述卓教授开创的研究传统,在新文科建设要求下,更要发挥该方向的跨学科、跨文化品格。南方科技大学李凤亮教授对“新文科”概念进行了深度解读,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对策化、跨界化、技术化、国际化”的趋势下,文艺学学科的新文科建设应该找准自身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跨界融合,强化实践导向,探讨范式创新,抓住当今发展机遇,充分把握交叉学科的建设规律;同时也要注重提升文艺学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确保文艺学学科的后续发展动力。暨南大学刘绍瑾教授梳理了理论界西方文论研究四代学人的学术背景,以是否有跨文化学术能力为基础,讨论了这四代学人在治学方面的差异,并对当前西方文论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诊断。暨南大学闫月珍教授通过研究本雅明关于书法、水墨画等中国艺术的讨论,以点带面阐述了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汉学研究,认为当时欧洲汉学对中国的认知尚满足于前现代中国。暨南大学白杨教授以电影《掬水月在手》为例,展示了海外华人学者传记和电影概念的结合方式,提出了跨媒介传播参与文化建设、传达文化意识的可能性。
  南昌大学刘毅青教授对本场讨论进行了简要评议,认为新文科建设最重要的探索是如何在保持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技术,保留人自身的“灵韵”。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保持作品的生命力、理论生命力。
  二、中国文论建构要有世界视域
  推进新文科建设,文艺学研究始终需要跨界意识,必须打通现代理论和传统资源的隔阂,保持和世界前沿理论的对话。相关问题在大会第二场“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建构的世界视域”得到讨论。
  刘毅青教授认为,探究海外学者的现代文学研究对中国现代文论的建构意义,就要正视其与中国研究者的差异,破除“听者”“说者”模式,就要将其转化为美学问题,将探究“他者的他者”的差异直接转化为审美评价标准的差异,在“公共性”场域中,追问海外汉学对于国内研究的实质性意义。暨南大学刘彦顺教授认为中国有着成熟而系统的古典美学,从《周易·咸卦》的審美生活意义、构成方式、显现状态三个方面讨论了对创立中国审美时间哲学的启发,揭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绝对意向性、同时性、同步性,与中国传统修辞手法“兴”相联结,认为当代中国需要在古典美学“恰如其时”的鲜活性中吸取经验。中山大学罗成副教授对当今热词“内卷”进行了分析,认为克服表面繁荣实则停滞不前的“内卷”发展模式,就要在世界视域下提出与“内卷”相对的“轴心”模式,使中国成为世界意义上的文明强国。
  河南大学周飞老师从中国瓷器与法国文学的关系入手,指出中国瓷器在法国文学中成了一种标志中国的核心意象,既实现了器物与文学的对接,也揭示了其在中法文化传播过程的特殊意义。澳门大学尤呈呈老师探讨了拟人论如何融入动物文学的艺术创作,彰显非人类视角、人与动物的亲缘关系及“人类世”背景下的伦理启示。暨南大学曾诣老师指出了目前中国古代文论术语的英译乱象,提出了明确中国古代文论“术语化”“异质性”两大特征的措施,以此形成“固定性”和“规范化”的英译策略。华侨大学苏文健老师提出当代美国华人学者存在着一种传统的文化意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跨文化倾向和全球性特征,体现了华人学者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守正与创新。
  张节末教授对本次主题发言进行评议,认为刘毅青、刘彦顺、罗成从宏观视角,周飞、曾诣、尤呈呈、苏文健则从微观视角出发,共同探讨了海外汉学对中国文论的建构意义,强调了世界视域的重要性。
  三、海外华文文学与华人学者批评
  大会第三场讨论的主题是“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文学研究离不开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当代文论建构的世界视域也内涵着对海外华人作家作品的研究。如何根据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在方法论层面建构批评范式,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此,暨南大学浦若茜教授以“亚裔美国文学研究之范式类型与范式转换”为发言主题,以亚裔美国人各个历史阶段的生存语境和文学想象为基准,提出了五种亚裔美国文学的批评范式。中山大学李石博士提出“游牧诗学”的概念,以此来理解美国华人学者批评。   研究海外华文文学,作品本身的异质性特征和传播中的现象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四川外国语大学刘云春教授以具体作品为中心,将目光投向中国诗人顾城在海外居住時期的诗画创作,认为其在跨文化背景下存在一种超现实主义倾向。中山大学助理教授郭超则以梅艳芳访美巡演这一事件,通过中西方学者的评价,反思了历史上中华文学海外传播的“自我东方化”现象,认为这种现象加强了西方的东方主义情绪,对中西方文化的平等沟通构成了障碍。贵州民族大学李卉芳副教授则以华裔美国作家梁志英的诗歌为研究对象,透视了处于中西文化裂隙中美籍华人精神世界的演变。
  暨南大学白杨教授对本次讨论内容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浦若茜教授对批评范式的总结,是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梳理,为亚裔美国文学研究提供了很多可挖掘的话题。刘云春教授的发现是一种弥补短板的尝试,有利于搭建海外华人文学研究和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桥梁,拓展了学术空间。李石博士探讨的“游牧诗学”概念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有很好的阐释力,赋予了文化研究诗性的浪漫气质。郭超老师的研究内容翔实,采用丰富资料,还原历史语境,在对现象分析的同时提出了很好的理论阐释,直指当前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仍然存在的症结性问题。
  四、数字化时代需要新文科
  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网络文艺已然成为文艺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新内容、新现实。由于载体介质的改变,网络文艺具有很多新特质,特别需要跨学科、跨媒介人才,这也是新文科时代人文研究要着力拓展的新研究视点。为此,会议特邀了新闻传播学、符号学、网络文学、新媒介艺术相关研究方向的专家,围绕“数字时代与中国网络文艺评论新视点”进行探讨。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曾一果教授提出,在技术革命和互联网时代,需要关注“媒介圈”,媒介与人类文明传承相关联,作为一种载体,揭示了技术与文化之间过去的和当前的互动关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每个媒介场域、媒介圈层,都是权力关系和文化内容的体现。学术界需要对每一种“小媒介圈”,以及不同的“小媒介圈”的媒介组合方式、内容表达和意义承载开展深入研究,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新媒体时代文化、媒介和社会的整体观念。贵州财经大学周兴杰教授细数了三次重要的市场变迁对当代中国美学的推动,认为面对技术革命推动市场大变迁导致的新时代文艺生产工业化程度的提升,我们还应当回到传统的文艺的生产和消费问题,倡导创造性创意,开展可持续、全民性的审美教育。
  怎样评价当今的网络文学,暨南大学王小英教授和电子科技大学崔艳秋副教授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见解。王小英以商业互联网文学平台为切入点,探究了平台的中介经济属性,揭示了该属性对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造成的身份裂变和作品范式的消解,认为网络文学行业内部形成了不良的生态系统,而只有新的媒介的流行才能改变网络文学生态。崔艳秋以wuxiaworld网站为例,追溯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之路,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具有“世界文学”的意义。
  广东财经大学江冰教授对本次主题发言发表意见,认为曾一果提出的媒介圈观念,对于中国文学正面临的转型问题提供新的解读方式,同时强调无论媒介发生怎样的变化,文化文艺生产永远需要高质量的内容。江冰认为周兴杰教授的视野非常宏观,是以传统架构的方式解读当代文艺产生的变革。江冰最后指出,互联网科技时代已经到来,疫情期间互联网对维持社会正常运转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加强新文科建设,唯有摆脱传统研究方法,紧跟时代风向,才能让文艺理论焕发活力。
  五、新文科、新城市、新湾区
  城市是当代人的主要生活空间,现代城市空间内涵着新技术、新现实、新文艺。新文科建设,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今天人的城市生活现实进行学术回应。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文学与共同体美学建构”主题讨论中,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中山大学副教授杨丹丹、福建师范大学陈培浩副教授、香港公开大学助理教授余文翰围绕怎样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落为对象研究城市文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体美学展开了讨论。
  江冰指出,城市生活是21世纪人类生活的主导,而都市文学成为了目前较热的议题。在都市文学的发展历史中,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派文学和以上海为代表的海派文学有着较高地位。而大湾区作为一个新兴海洋性城市群落,具有与内地城市群异质性的优势,他相信,作为一个异质文化的都市圈,大湾区将借助自己的优势成为未来最具有文化创新力的城市空间。
  杨丹丹教授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这个概念进行了辨析,认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需要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维度上确认“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概念的历史真实性、现实有效性和未来可能性。陈培浩提出四种理解大湾区文学的方式:第一是存量的方式,聚焦于大湾区“9+2”城市群落,记录之前已有的文学现状,局限性比较明显;第二是历史的思路,探究湾区城市在近代中国转型中起到的作用;第三是增量的思路,探讨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区域文学的异质性;第四是知识考古的思路,寻找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和岭南文学的差异,发掘大湾区文学内部的启示性。建设湾区文学不仅需要宏观的、融合的思维,同样也需要微观的、具体的视角。香港公开大学助理教授余文翰以香港年代小说为研究对象,借助代表性作品的文本分析,探究了香港城市文学相对于香港城市历史的意义。
  曾一果教授对本次讨论进行了评议。他认为,我国具有三大文学区域群,一是因政治地位形成的京津冀文学,二是依托人文底蕴形成的长三角文学,三是以商贸优势形成的粤港澳文学。三大区域文学群各有特征和优势,在讨论区域文学时,必须熟悉区域特性,具有区域意识,从区域的框架来看待各地文学的关系。对于香港城市文学的历史意义,曾一果教授表示,香港文化具有强大的“我城”意识,1997年之后,“我城”意识开始逐渐转变为新的祖国意识,在这个角度上,要从新的区域框架,重新理解香港的城市文学。
  会议最后,暨南大学文艺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蒋述卓教授发言,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蒋述卓说,因为疫情缘故,本次会议采取了“线上+线下”的模式,但并没有影响讨论的热情,各位专家和老师畅所欲言,既清楚地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也不乏针对性的评议,进行了一次高质量的学术会议。经由这次会议,他相信大家都能获得更多学术信息,创造出更多的学术增长点。蒋述卓提出,新的科技时代已经到来,文艺学学科需要坚守人本主义,面对未来,在积极探求科技与文艺的关系的同时,向中国古典文明汲取智慧,为新文科建设添砖加瓦。对于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的发展,蒋述卓感谢各位嘉宾的建议,强调文艺学科研团队要突破常规思维,力求在共通性基础上秉持差异化发展,寻找新的学术发展空间。会议最后,蒋述卓教授对大家的参与和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新余是著名的毛衣女传说[1] 的发祥地,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瞄准主攻方向,倾心于这一口头文化传统的再创造。如今,仙女文化成为新余城市重要的建设定位,仙女形象已经成了新余靓丽的文化景观,“仙女下凡地”成了新余的“文化地标”。作为天下有情人的情爱圣地,已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以重新讲述古老传说的方式开展城市文化建设,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其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传
期刊
杂技剧《化·蝶》选材自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因循英台求学、女扮男装、同窗共读、十八相送、父母逼嫁、殉情化蝶等传统剧情。宋元以来,梁祝的爱情故事就受到世俗文人的青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母题。就戏剧而言,钱南扬先生在1956年出版的《汉上宦文存·梁祝戏剧辑存》的“后记”中说:“自有正式戏剧以来,即有梁祝故事的戏剧”。其所著《梁祝戏剧辑存》就辑录了宋元以来直至现代的地方戏剧
期刊
摘要:严歌苓这部书写东北抗联故事的长篇小说《666 号》,借助于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李代桃僵”故事,意欲深入探究人的精神世界能否被规训的一种可能性。在真切书写表达某种人性复杂状态的同时,其实也在探究表现着一种存在的可能性。  关键词:“李代桃僵”;规训;人性;历史  一个人,到底能不能转变成为另一个人,依照常识,应该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但严歌苓的长篇小说《666 号》(载《人民文学》2020 年第4
期刊
编者按:在学界大力倡导“西方文论本土化”的背景下,如何构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体系,一直是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不少学者曾提出如“对照中西”“贯通古今”“文史哲融通”,以及“立足中国当代文学实践经验”等解决方法,至今,尽管探索和研究仍在进行中,但距离完成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体系的构建,还相差甚远。蒋述卓教授提出的“从那些关心具体的人、具有宽阔视野的文学作品中获得思想启示,并以此为基点,通过批评实践
期刊
摘要:家族、言情与“广州记忆”是《三家巷》最受关注的文学史贡献,不过从《红楼梦》借鉴而来的家族框架多少有泥古之弊,其难以被替代的贡献或更在于它对青春问题与革命问题的叙述处理。《三家巷》中的“新青年”是“大历史” 的产物,更是其实践者与创造者,他们势不可遏的分化亦透露出“大历史”视野下深厚的唯物论根基。周炳的“傻”牵连到 1950—1970 年代文学较少正面突入的革命利他主义(“不忍之心”) 问题,
期刊
陈继明的长篇小说《平安批》,从初稿到定稿,阅了三遍,有感,谈谈侨批[1] 的文学书写。  这是一部企图对潮汕侨批,作中国式——这里指的是以现代汉语语法为指标,以国语(普通话)为语言,同时化入潮汕方言土语的文学讲述,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以北方视野讲述南方故事,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处理题材——进行故事讲述的野心之作。作者花了一年时间,对一片陌生的地域及其文化秉性,做辛苦的探寻,这种耕耘,难度很大。  潮汕
期刊
文学与地理空间、环境的关系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已被学界广泛探讨,中国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上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载吴公子札对“国风”的评价。然而,巧合的是,“文学地理”这个概念的提出,始于出生于广东新会的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中国地理大势论》,1902年)。事实证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必然会对文学创作者的心理状况、知识结构、文化底蕴、价值观念、审美倾向、艺术感知、文学
期刊
摘要:艺术是文化的形象化表达,是地方文化符号的表征。通过艺术项目创造新的文化景观为社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这一新趋势引起了社区民众的极大兴趣。这是一个将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视为资源,并借助当代艺术予以激发和利用,呈现出艺术作品以促进当地社区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重振社区活力,寻找未来的发展之路。艺术祭整合了政府、社区与商业的力量,将艺术作品从美术馆、博物馆转移到大地公共空间中,融入了日常生活
期刊
摘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下,产业兴旺是经济重构的核心,只有挖掘乡村自身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内驱动力,才能真正做到惠及当地农民与地方文化的有序发展。作为城乡融合类乡村的山东潍坊杨家埠村,综合自身优势,充分发展了当地传统风筝产业,其手工业振兴的模式与文化传承经验,对我国现阶段城乡融合类的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關键词:乡村振兴 手工业 杨家埠 风筝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引 言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问题。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而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乡村振兴的意义格外凸显,它不但厚植着中国现代化的底蕴和特色,还在全球化思潮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