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的西江广东鲂种群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是珠江中下游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但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资源日趋衰退,科学评估其资源利用现状,对合理开发与科学养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9—2015年西江肇庆江段渔业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分析了广东鲂生长与死亡相关特征及参数变化;利用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ield per recruitment,YPR)模型、单位补充量产卵群体生物量(Spawning biomass per recruitment,SBR)和生物学参考点评估了西江肇庆江段广东鲂资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西江广东鲂体长(L)和体重(W)关系为W=1.518×10-5L3.051(R2=0.962,n=2252),生长方程为Lt=419.989[1–e-0.225(t+0.172)];现有捕捞强度(F平均1.27/年)远超过种群开发可承受水平(F40%=0.53,F0.1=0.27,F20%=0.94);YPRave=30.58 g,远低于YPR0.1(36.73 g)和YPRmax(45.89 g);SBR=11.5%,低于20%的下限临界参考点。西江广东鲂种群资源已过度开发,处于补充型捕捞过度和生长型捕捞过度状态。目前珠江禁渔期制度的实施对广东鲂资源补充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提高开捕体长至250 mm资源恢复效果将更明显。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堂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目的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目的的达成不是依托于课程目标的制定,而是依托于以学生学情为基础的目标突破。在初中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宝贵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对此,本人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摘 要:在以往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堂评价,简单认为学生会上机操作即可,没有展开评价。由于这种理念的偏差,课堂评价处于被忽视的阶段。基于此,为了将评价的教育功能凸显出来,本文结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例,分析如何为学生搭建评价平台,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提升教学效果 评价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非常重要,不能忽视。可是,部分教师往往把信息技术当作“副科”“非考
结合几种常见的基础形式 ,对CFG桩平面布置的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对具体步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分析了平面布置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条形基础 ,提出了安排布置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