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77287728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细胞脱落、侵袭并进入血液循环是实现肿瘤转移的最初阶段,并为最终形成临床转移灶提供可能.深入研究循环肿瘤细胞有助于对肿瘤转移机制的了解,可为抗转移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将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复发及耐药的决定性因素.基于微环境对干细胞的重要影响作用,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成功的将鼠诱导的多能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结构,具有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作用.目前已发现两种端粒长度维持机制,一种是端粒酶途径,另一种是端粒延伸替代途径.端粒延伸替代途径
随着MDM2的发现,MDM2-P53相互作用机制的不断阐明和小分子MDM2抑制剂的进展,临床医师发现,应用MDM2抑制剂可阻断MDM2-P53的相互作用,提高P53的表达水平,从而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MDM2抑制剂在治疗泌尿系统肿瘤时的作用机制及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L型细菌因变异而产生的细胞壁缺陷型,细胞壁有维持细菌外型与保护内部结构的功能,细胞壁缺陷后细菌呈多形性,大多要在高渗环境下才能生存.因此,当细菌变成L型后往往一般培养
低T3综合征(low triiodothyronine syndrome,LT3S)又称正常甲状腺病态功能综合征或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是指在多种应激状态下出现的非甲状腺疾病引起的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临
侵袭性淋巴瘤在临床上病情进展快,对化疗易发生耐药,预后差,是恶性淋巴瘤治疗上的一个难点,氟达拉滨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一系列的临床研究表明,其在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中
肿瘤的转移与复发已成为影响癌症患者治疗疗效和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肿瘤临床研究的热点.蛋白质组学在恶性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表达存在差异,可用作筛选肝癌新的肿瘤标志物.临床上通过对肝癌相关的蛋白质分子进行检测,可以对肝细胞癌早期的诊断、复发及预后进行监测和评估.本文就肝细胞癌相关蛋白质分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近年来,美国肝癌(HCC)的患病率在不断上升,但关于其经济损失的研究比较有限.该研究通过对美国每年肝癌的医疗费用和劳动力损失价值的测算,对其总财政负担进行了估计.利用SEER
民用创伤中心和部队战斗支持医院正在收治越来越多的严重损伤,他们常规挽救那些在二十年前无法医治的病人.最重要的进展是发展了“紧急”外科学--由于发生凝血病阻碍了正常解
EB病毒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经原位杂交技术证实胃癌细胞EBER阳性者称为EBV相关性胃癌,约占所有胃癌的8.2%.2014年TCGA根据分子表型将胃癌分为四种分子亚型:EBV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