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糖监测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rm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我国GDM的发病率为12.8%~16.7%。因妊娠期血糖控制不佳或者血糖监测不严密,母婴并发症明显增加。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通过探头检测细胞间液葡萄糖浓度动态反映血糖的变化,弥补了传统末梢血糖监测的不足,能够更好地监测妊娠期血糖,有效地改善母婴结局。

目的

探究动态血糖监测及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对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GDM患者120例,根据血糖监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动态血糖组(n=80)和末梢血糖组(n=40)。根据CGMS记录的72 h平均TIR值将动态血糖组分为TIR≥85%亚组和TIR<85%亚组。比较动态血糖组和末梢血糖组以及TIR≥85%亚组和TIR<85%亚组的妊娠结局。

结果

动态血糖组和末梢血糖组羊水异常发生率、宫内感染发生率、新生儿身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血糖组剖宫产发生率、早产发生率、胎盘早剥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低于末梢血糖组,新生儿胎龄高于末梢血糖组(P<0.05)。TIR≥85%亚组和TIR<85%亚组早产、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IR≥85%亚组剖宫产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身长低于TIR<85%亚组,新生儿胎龄高于TIR<85%亚组(P<0.05)。

结论

对GDM患者实行动态血糖监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连续血糖数据,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另外当TIR≥85%时,母婴获益程度更大。

其他文献
背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于2010年启动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已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了近5.7万名订单定向生,从规模上实现了为中西部每家乡镇卫生院培养1名从事全科医疗本科医学生的"全覆盖"。订单定向医学生在基层的工作和生活现况,以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订单定向生的评价,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问题。目的了解重庆市2010级首届订单定向生在基层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进而为订单定向生的培
背景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与D2受体(DRD2)基因多态性有关,其主要症状之一是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又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有关,但目前关于首发精神分裂症与DRD2基因多态性和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很少。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与DRD2基因rs2514218位点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2019年就诊于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75例(对照组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是实现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工作内容。中医药指南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极大,但目前仍存在临床实际使用情况不佳的现状,这可能与指南的内容有关。由于高质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数量较少,以循证医学证据,即定量研究结果为主导的指南,在指南推荐干预措施的确定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混合方法研究重视实用主义,其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果相结合,在中医药指南的制定中存在一定优势。本文初步探讨混合方法研究
认知功能障碍贯穿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其在疾病进程中的发展轨迹仍不清楚。本文从精神分裂症不同时期认知功能损害特点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关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明确其发展轨迹以阐明精神分裂症的性质,并回顾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方式,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随时间推移相对稳定,其本质可能为一种认知疾病,今后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要从认知功能损害的预防、识别
背景随着近年来肠道菌群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被发现与肠道菌群存在密切关系。糖尿病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其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目的探讨血糖升高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正常组(n=10,A组)、假手术组(n=10,B组,只开腹切除脾脏)、实验组(n=10,C组,开腹切除脾脏及部分胰腺)和实验+干预组〔n=10,D组,在C组
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间获得及时、恰当、连续的过渡期护理,可有效降低其再入院率、急诊就诊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但目前我国对过渡期护理服务尚无统一的评价工具,无法对过渡期护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基于此,本文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过渡期护理评估工具进行综述,归纳了从患者和医护人员两个角度对过渡期护理进行评估的9个评估工具,对各个评估工具的评估内容、评估方法、信效度及应用情况进行阐述与讨论,以期为医护人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是一种由于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过多造成钙、磷代谢紊乱而导致全身多个系统受累的内分泌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和左心室肥厚是PHPT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目前,PHPT的心血管代谢特征已被广泛研究。本文纳入了国内外多篇描述PHPT患者中心血管受累的文献,总结并分析了其研究结果,旨在提高临床工作者对PHPT患者心血管受累的认识,
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肝素结合蛋白(HBP)、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是临床常见的炎性指标,但上述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较少。目的检测单纯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HBP、CRP、SAA、PCT、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比较上述炎性指标对糖尿病肾病
背景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PSMCI)常会导致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引发许多不良后果,已成为目前国际卒中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通督醒神针刺法对PSMCI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PSMC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认知功能康复
慢性肝病患者常伴随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障碍,目前已知病毒性肝炎、代谢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均以各自不同的机制促进了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发生,并使其在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预后上表现出不同特点。本文分别对不同慢性肝病患者合并的甲状腺功能障碍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慢性肝病患者甲状腺疾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