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生活中各种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不断考验着政府决策者的决策能力,但是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存在着各种弊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我们要变革政府决策方式,推行政务公开、改进政府决策方法、变革政府组织结构,提高政府决策能力,使得政府决策更加的科学和民主。
关键词 政府决策 信息技术 决策方式 变革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我国政府决策的现状
(一)政府决策过程中透明度不高。
我国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属于科层制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的政府决策属于封闭型,透明度很低,只有处于决策层的高级官员才能参与决策的制定,公民对于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政府决策知之甚少。这种政府决策的不透明性、不公开性,很容易导致一些政府官员的暗箱操作、导致政企之间的寻租行为的发生,不但降低了政府在我们公民心目中的形象,更是极大地损害了我们公民的利益。
(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欠佳,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突发性事件、危机和意外事件不断增加,不断的考验着政府决策者的决策能力,促使政府决策由程序性决策转向非程序性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决策者需要利用科学化的政府决策方法来提高政府决策质量和政府决策的效率。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下,政府决策者过多的依赖经验决策方法,忽略了对于先进政府决策技术和理论的学习,获取信息能力不足,信息的传递速度过慢,决策方法落后,决策手段单一,非但不利于政府决策者的理性决策,还导致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难以发挥。
(三)政府决策组织完备性和变通性较差。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现代政府决策要求政府决策组织中的中枢机构、参谋咨询机构、信息和监督机构功能健全,并且要结构合理,信息传达顺畅,互相配合使得组织能够在整体上协调运作。但是,传统的政府决策组织完备性较差,政府过度注重决策的中枢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建设,造成了政府决策权的高度集中,决策执行环节众多,组织机构臃肿,决策信息不畅通,下级政府对政府决策的信息不了解,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政府决策组织灵活性以及变通性较差,无法应对日渐复杂的外部环境对政府决策的挑战,引起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速度的加快,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出现各种弊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政府的决策模式需要改善,我们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变革政府决策方式,使得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我国政府决策方式的变革
(一)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公众的参与性。
在传统管理体制中,“官本位”思想仍然盛行,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往往把自己当作权力的所有者和社会的主人,而把真正的主人——公民当作公共管理的对象,强调公民对公共管理服从的义务,而忽视公民在公共管理中的权利——参与。 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公众的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要自觉地认识到,保证公众都有权平等参与公共对话,提供了一个抒发自己意见进行生动的社会对话的平台是政府的责任。
政府通过推行政务公开,利用信息的共享性,使得公众及时的了解政府决策,并且通过公众的广泛讨论与参与,形成政府决策的反馈机制,有利于政府决策的修订和完善。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府要求政府创新其服务的方式,使政府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更为快捷、更为方便、更为畅通、更为直接、更为公平、更具有高的附加值,最大程度、最大幅度地满足最多公众的需要。
(二)改进政府决策方法,提高政府决策能力。
科技水平的提高总会带来信息技术的优化更新,改变信息管理内容的布置,相关配套信息技术设备的选用,信息管理模式及流程的设计。 随着政府决策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客观上要求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要改革政府的决策方法,在决策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加强定量化的研究,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同时政府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减少了部门之间沟通的障碍,增强部门之间的协作,进而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
(三)变革政府决策组织结构,使其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政府决策组织机构臃肿,决策信息流通不顺畅,决策的应变能力差,信息技术促进了政府决策组织机构的变革,决策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接与执行层沟通,中间层的功能慢慢的弱化,增加了管理的幅度,减少了管理层级,使得组织机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这样既可以增加信息的传递速度,又能防止信息的过度失真,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
信息和通信时代的到来,要求我国政府决策更加的科学和高效,但是由于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中的各种弊端,很容易导致政府决策失效,为了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提高自身决策的应变能力,政府机构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变革政府决策方式。□
(作者: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政府决策和行政管理心理方面的研究)
注释:
刘邦凡,侯秀芳.论实现新公共管理的公民参与[J].学习论坛,2007,(5).
樊清.公共能量场对公共政策的推动及影响[J].环境经济,2010,(11).
刘邦凡.无缝隙政府理论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J].中国信息界,2006,(4).
李玉杰,刘志峰.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本质及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6).
张亚明,刘邦凡,徐淼淼.信息经济视域下政府协同政务发展策略[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
关键词 政府决策 信息技术 决策方式 变革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我国政府决策的现状
(一)政府决策过程中透明度不高。
我国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属于科层制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的政府决策属于封闭型,透明度很低,只有处于决策层的高级官员才能参与决策的制定,公民对于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政府决策知之甚少。这种政府决策的不透明性、不公开性,很容易导致一些政府官员的暗箱操作、导致政企之间的寻租行为的发生,不但降低了政府在我们公民心目中的形象,更是极大地损害了我们公民的利益。
(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欠佳,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突发性事件、危机和意外事件不断增加,不断的考验着政府决策者的决策能力,促使政府决策由程序性决策转向非程序性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决策者需要利用科学化的政府决策方法来提高政府决策质量和政府决策的效率。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下,政府决策者过多的依赖经验决策方法,忽略了对于先进政府决策技术和理论的学习,获取信息能力不足,信息的传递速度过慢,决策方法落后,决策手段单一,非但不利于政府决策者的理性决策,还导致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难以发挥。
(三)政府决策组织完备性和变通性较差。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现代政府决策要求政府决策组织中的中枢机构、参谋咨询机构、信息和监督机构功能健全,并且要结构合理,信息传达顺畅,互相配合使得组织能够在整体上协调运作。但是,传统的政府决策组织完备性较差,政府过度注重决策的中枢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建设,造成了政府决策权的高度集中,决策执行环节众多,组织机构臃肿,决策信息不畅通,下级政府对政府决策的信息不了解,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政府决策组织灵活性以及变通性较差,无法应对日渐复杂的外部环境对政府决策的挑战,引起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速度的加快,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出现各种弊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政府的决策模式需要改善,我们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变革政府决策方式,使得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我国政府决策方式的变革
(一)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公众的参与性。
在传统管理体制中,“官本位”思想仍然盛行,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往往把自己当作权力的所有者和社会的主人,而把真正的主人——公民当作公共管理的对象,强调公民对公共管理服从的义务,而忽视公民在公共管理中的权利——参与。 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公众的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要自觉地认识到,保证公众都有权平等参与公共对话,提供了一个抒发自己意见进行生动的社会对话的平台是政府的责任。
政府通过推行政务公开,利用信息的共享性,使得公众及时的了解政府决策,并且通过公众的广泛讨论与参与,形成政府决策的反馈机制,有利于政府决策的修订和完善。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府要求政府创新其服务的方式,使政府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更为快捷、更为方便、更为畅通、更为直接、更为公平、更具有高的附加值,最大程度、最大幅度地满足最多公众的需要。
(二)改进政府决策方法,提高政府决策能力。
科技水平的提高总会带来信息技术的优化更新,改变信息管理内容的布置,相关配套信息技术设备的选用,信息管理模式及流程的设计。 随着政府决策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客观上要求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要改革政府的决策方法,在决策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加强定量化的研究,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同时政府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减少了部门之间沟通的障碍,增强部门之间的协作,进而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
(三)变革政府决策组织结构,使其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政府决策组织机构臃肿,决策信息流通不顺畅,决策的应变能力差,信息技术促进了政府决策组织机构的变革,决策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接与执行层沟通,中间层的功能慢慢的弱化,增加了管理的幅度,减少了管理层级,使得组织机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这样既可以增加信息的传递速度,又能防止信息的过度失真,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
信息和通信时代的到来,要求我国政府决策更加的科学和高效,但是由于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中的各种弊端,很容易导致政府决策失效,为了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提高自身决策的应变能力,政府机构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变革政府决策方式。□
(作者: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政府决策和行政管理心理方面的研究)
注释:
刘邦凡,侯秀芳.论实现新公共管理的公民参与[J].学习论坛,2007,(5).
樊清.公共能量场对公共政策的推动及影响[J].环境经济,2010,(11).
刘邦凡.无缝隙政府理论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J].中国信息界,2006,(4).
李玉杰,刘志峰.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本质及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6).
张亚明,刘邦凡,徐淼淼.信息经济视域下政府协同政务发展策略[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