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要远离疾病,健康长寿,我们一定要树立防胜于治的健康理念,做到定期健康体检,学会健康管理,不怕发现问题。对于脑血管病患者,如发现健康问题应科学分析,正确对待,采用严守“三道防线”的心脑血管病健康管理策略。
在上期的《健康管理》栏目中,我们为您介绍了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计划表,下面,我们再来具体谈谈二级预防的自我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
1
自我健康管理支招
降脂 根据2005年医科院的统计,我国35~74岁人群中有1.55亿高胆固醇患者。心梗9大预测指标中,第一个就是高血脂,降脂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措施之一,也是防止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脑动脉缺血发生和加重的重要措施之一。循证医学研究证明:他汀类降脂药有预防、治疗和防复发的可靠作用,不仅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还能降低病死率,是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首选药物。
常用他汀类药物包括舒降之(辛伐他汀)、普拉固(阿伐他汀)、拜斯停(西伐他汀)、立普托(阿伐他汀)、美降之(洛伐他汀)、文托林。
使用他汀类药物前应先查明原因,分型对号,掌握尺度,定期监测和安全性随访,每2~3个月复查1次血脂水平、肝功和肌酸激酶。
2
抗凝 阿司匹林的临床使用已经有100年的历史,除了解热镇痛和消炎以外,长期以来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已经广泛使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当中。它的价格便宜,疗效可靠,但遗憾的是我国每年死于冠心病的患者约有500万,其中仅有15%的患者使用过阿司匹林,如果这些患者能够使用阿司匹林,每年将少死100万冠心病人。
3
降压 要平稳达标终生用药。3万人的列队研究表明,血压越高,心脑血管病加重的危险性就越大。血压对于脑卒中的影响大于对冠心病的影响,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大于缺血性脑卒中。以120/80毫米汞柱为对照,血压大于140/90毫米汞柱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增加2倍,血压大于180/110毫米汞柱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可增加10倍。
鸡尾酒疗法 是二级预防的中心疗法。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突发事件能否发生(加重)取决于“斑块”性质。在二级预防中,鸡尾酒疗法能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高危斑块,保持血液流畅,避免血栓生成,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实现防加重的目标。在二级预防中,你做得有多好,你就有多安全。俗话说:“血管年轻人长寿”。想要健康长寿就要时刻关注血管硬化和血液黏稠的问题。动脉硬化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长达20~30年之久,没有任何症状,直到动脉管腔狭窄面积达到75%才有症状,如心绞痛、TIA、甚至突发栓塞、心梗、脑卒中等,这时已到晚期,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已经成为致命性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确是与血管同寿的。
专家提示:二级预防的前提是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健康人群预防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防发病)的源头治理,二级预防的目的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防止发生致命的并发症。英国学者研究发现,一级预防的作用比二级预防更大,是二级预防作用的4倍,因此,守住第一道防线更重要。
第三道防线(三级预防)
女娲补天,刻不容缓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事件复发的主要原因包括对于疾病认识不足,心存侥幸;服药的种类、剂量、时间不正确,好了伤疤忘了疼,疾病的病理基础仍然存在,并且仍然在缓慢发展。这些情况都是导致疾病复发的错误观念和行为,一定要在健康管理中杜绝。
健康管理计划表
自我健康管理支招
1.保持四血(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正常。
2.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戒酒、二便通畅。
3.情绪稳定,避免激动。
4.感到胸痛、胸闷立即就医,不要疏忽大意,适时选择介入治疗。
5.把血压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以下,首选ACEI类药物可降低复发的危险。
6.及时应用他汀类药物。
7.严格控制血糖。
8.使用阿司匹林。
小链接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高科技手段的微创性治疗,不用开胸,用一根细微、可弯曲的管子通过患者腿部或者手部血管进入到心脏中,将支架送入冠状动脉的狭窄处。介入时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整个过程中是清醒的,放入的金属支架是安全的材料,不会对心脏产生危害。与传统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
专家提示:
防复发,药物固然重要,但作为一名曾逃出一劫的幸存者,对待自己的态度更为重要。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应对的结果大不相同,起码应该做到以下三点:别停药、常交流、管起来。
1.不能随便停药,突然停用倍它乐克会诱发心绞痛;突然停用阿司匹林30天内会诱发脑血栓;降压药吃吃停停会引起血压波动,增加脑卒中的危险性。
2.保持与医生经常交流,获取预防复发的指导和促进健康的重要信息。
3.保留医疗记录,做好健康档案管理,积极进行健康管理。
在上期的《健康管理》栏目中,我们为您介绍了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计划表,下面,我们再来具体谈谈二级预防的自我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
1
自我健康管理支招
降脂 根据2005年医科院的统计,我国35~74岁人群中有1.55亿高胆固醇患者。心梗9大预测指标中,第一个就是高血脂,降脂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措施之一,也是防止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脑动脉缺血发生和加重的重要措施之一。循证医学研究证明:他汀类降脂药有预防、治疗和防复发的可靠作用,不仅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还能降低病死率,是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首选药物。
常用他汀类药物包括舒降之(辛伐他汀)、普拉固(阿伐他汀)、拜斯停(西伐他汀)、立普托(阿伐他汀)、美降之(洛伐他汀)、文托林。
使用他汀类药物前应先查明原因,分型对号,掌握尺度,定期监测和安全性随访,每2~3个月复查1次血脂水平、肝功和肌酸激酶。
2
抗凝 阿司匹林的临床使用已经有100年的历史,除了解热镇痛和消炎以外,长期以来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已经广泛使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当中。它的价格便宜,疗效可靠,但遗憾的是我国每年死于冠心病的患者约有500万,其中仅有15%的患者使用过阿司匹林,如果这些患者能够使用阿司匹林,每年将少死100万冠心病人。
3
降压 要平稳达标终生用药。3万人的列队研究表明,血压越高,心脑血管病加重的危险性就越大。血压对于脑卒中的影响大于对冠心病的影响,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大于缺血性脑卒中。以120/80毫米汞柱为对照,血压大于140/90毫米汞柱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增加2倍,血压大于180/110毫米汞柱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可增加10倍。
鸡尾酒疗法 是二级预防的中心疗法。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突发事件能否发生(加重)取决于“斑块”性质。在二级预防中,鸡尾酒疗法能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高危斑块,保持血液流畅,避免血栓生成,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实现防加重的目标。在二级预防中,你做得有多好,你就有多安全。俗话说:“血管年轻人长寿”。想要健康长寿就要时刻关注血管硬化和血液黏稠的问题。动脉硬化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长达20~30年之久,没有任何症状,直到动脉管腔狭窄面积达到75%才有症状,如心绞痛、TIA、甚至突发栓塞、心梗、脑卒中等,这时已到晚期,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已经成为致命性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确是与血管同寿的。
专家提示:二级预防的前提是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健康人群预防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防发病)的源头治理,二级预防的目的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防止发生致命的并发症。英国学者研究发现,一级预防的作用比二级预防更大,是二级预防作用的4倍,因此,守住第一道防线更重要。
第三道防线(三级预防)
女娲补天,刻不容缓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事件复发的主要原因包括对于疾病认识不足,心存侥幸;服药的种类、剂量、时间不正确,好了伤疤忘了疼,疾病的病理基础仍然存在,并且仍然在缓慢发展。这些情况都是导致疾病复发的错误观念和行为,一定要在健康管理中杜绝。
健康管理计划表
自我健康管理支招
1.保持四血(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正常。
2.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戒酒、二便通畅。
3.情绪稳定,避免激动。
4.感到胸痛、胸闷立即就医,不要疏忽大意,适时选择介入治疗。
5.把血压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以下,首选ACEI类药物可降低复发的危险。
6.及时应用他汀类药物。
7.严格控制血糖。
8.使用阿司匹林。
小链接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高科技手段的微创性治疗,不用开胸,用一根细微、可弯曲的管子通过患者腿部或者手部血管进入到心脏中,将支架送入冠状动脉的狭窄处。介入时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整个过程中是清醒的,放入的金属支架是安全的材料,不会对心脏产生危害。与传统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
专家提示:
防复发,药物固然重要,但作为一名曾逃出一劫的幸存者,对待自己的态度更为重要。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应对的结果大不相同,起码应该做到以下三点:别停药、常交流、管起来。
1.不能随便停药,突然停用倍它乐克会诱发心绞痛;突然停用阿司匹林30天内会诱发脑血栓;降压药吃吃停停会引起血压波动,增加脑卒中的危险性。
2.保持与医生经常交流,获取预防复发的指导和促进健康的重要信息。
3.保留医疗记录,做好健康档案管理,积极进行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