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的当代美学价值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1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绘画艺术中,以太行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所呈现的不仅仅是画家对于太行山自然美景、人文情怀的特殊情感,更体现的是不同艺术家的绘画特点与对太行山相关的题材的特殊理解。以太行山为背景的绘画作品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代表,也成就了许许多多的著名画家,而他们的美术作品时至今日也依旧被人称颂,这与画家传达出来的太行山绘画语言、绘画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来研究河北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在当代的美学价值。全文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概述;第二部主要论述了太行山画派及其影响;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太行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的创作手法与技巧。通过以上四部分的内容,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河北太行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的当代美学价值。
  关键词: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当代美学价值;太行山画派
  引言: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又因为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绘画特点等影响影响,赋予了艺术作品不同的内涵与精神,这才使得艺术高于生活。绘画艺术作品也正是如此。纵观历史上著名的绘画艺术作品,大部分作品的创作依托特殊的背景才得以在千百年历史长河的流淌中生生不息,显现出独特的魅力与精神。太行山是我国一座具有标志性特征的地理分界线,既是第二级阶梯的过渡边界,同时也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分界线。河北太行山自然景观类型丰富,该地区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文人画家吟诵写生的名山。早在中国古代,就形成了以太行山为题材的绘画的“太行山画派”,“太行山画派”的形成对于太行山题材绘画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到了当代,一些具有太行山艺术情节的在太行山写生,因此出现了众多以太行山为题材的当代绘画艺术作品[1]。
  一、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概述
  以河北太行山为背景进行取材的绘画艺术作品被称为太行山题材绘画,该题材绘画作品类型丰富,囊括了山水画、油画、版画、素描、当代实验水墨、工艺美术等不同表现手法的绘画,映射出河北太行山一带自然美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魅力与精神,将太行山一带的美景、文化、精神等通过绘画的形式传递给世人,让我们对太行山一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不同的画家对于太行山有着不同的情感,因而所创造的太行山题材的艺术作品在时代中的美学价值不同,但值得肯定的是,太行山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内涵成就了一代代艺术家,同时也是对于太行山及其文化有着不同审美及其理解的画家赋予了太行山更加深刻的内涵与文化。
  当代历届全国美术画展中,关于河北太行山题材的绘画作品多次被选入画展中并获得奖项,如贾又福《太行丰碑》、邱汉桥《世纪魂》、孙本长《巍巍太行》、姚天沐与李玉滋的《平型关颂》、李明《太行浩气》等,这些作品就仿佛太行山的灵魂一般在全国各大美术馆展览。2012年5月8日河北石家庄美术馆 举办了《太行屐痕-张俊山水画展》,2015年6月3日,中国美术馆又开展《中国梦·太行魂—全国中国话作品展》,共展出太行山题材的作品200多副,2016年9月2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美丽河北  走进太行》河北美术作品展,向人民呈现了以太行山为背景的历史文化以及文化精神,让当代的人们对于太行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郑州、新乡、山西、河北等地开展多次以太行山为题材的地方绘画作品展,这足以说明太行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绘画作家,而太行山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文精神通过更多的美术作品传递给了更多的人,让我们认识了巍巍太行山在不同的时代的独特魅力[2]。
  河北太行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之所以如此广受欢迎,从某种程度而言反应了当代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与传统精神的向往。太行山这座历史名山,因为艺术作品而被世人所认识,同时由因为历史文化赋予了绘画艺术作品更深的内涵,成为当代独具生霉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绘画代表题材。
  二、太行山画派及其影响
  (一)太行山画派
  1.形成
  太行山能够成为当代具有代表性的绘画题材,并成为众多绘画艺术家所追捧的创作之地,这和太行山由来已久的创作历史有关。我国历史上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以太行山为题材的画派“太行山画派”[3]。该画派主要以创作太行山题材的绘画为主,并对太行山历史文化、人文习俗、文化精神有着一定的理解。历史上“太行山画派”被系统性的定位画派,是在上世纪60年代余剑华《扬州八怪承先启后》一书中,书中明确的指出明清以来各地形成的画派以及画派的命名、界定标准等。太行山画派自然是以地理名山太行山为界定,包括以太行山为背景的太行山山水画、人物画、反映历史及社会生活的画等。在当代,太行山题材的绘画包括中国传统化、油画、版画、素描等不同表现手法的绘画,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都是以太行山及其文化精神为大背景。
  2.人物
  太行山派的开派任务是五代时期隐居太行山的洪谷,同时他也是当时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匡庐图》就是典型的以河北太行山为背景而创作的。事实上,自洪谷往后以太行山为背景的成名的画家及作品并不多,直到20世纪60年代,太行山又因著名画家贾又福、李明、张俊、呂云长、白云乡等人的作品而受到关注,自此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关注太行山、走进太行山,各大美术院校也将太行山作为美术生写生创作地之一。而早先进入太行创作的贾又福、李明、张俊、吕云长、白云乡等画家,他们以太行山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也在各大美术展中得到了殊荣。
  3.绘画风格
  以太行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绘画风格各异,虽然部分作家可能同承一师脉,但关于太行山题材的绘画风格并未出现师承关系,这正体现了太行山题材绘画艺术作品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也反映了不同的画家对于创作的不同理解。河北太行山题材在广义上来讲覆盖范围较大,历史文化深厚,精神内涵迥异,这给画家创作作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整体而言,太行山题材的绘画作品风格以客观的太行山为主,用传统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在太行山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展现了不同画家的对于太行山精神的理解。如清代·张庚《浦山论画》,该作品也是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的代表,该作品客观的对照太行山的地域特征,作品在刻画上较为直观的再现了太行山的连绵起伏、沟壑纵横、崇山峻岭,表现了太行山凝重、苍茫、雄浑、厚重的特点,反映出太行山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成为当代太行山题材的绘画作品所共有的一种绘画风格[4]。   (二)太行山画派产生的影响
  太行山画派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讲还不具备完全成为独立画派的条件,但是太行山画派自洪谷开创以来到现代出现发展高潮,成为指引当代美术画家绘画风格的重要因素。太行山也成为当代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生写生创作的必选地之一。虽然太行山画派自开创以来始终较为零散,为形成体系化的理论与创作技巧,但太行山题材的优秀作品及其精神内涵成为当代的典型代表,为当代美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随着太行山题材的绘画艺术作品展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多,具有时代艺术特征的代表作品不断增多,太行山题材的作品不仅能够自成一体,更重要的是成为当代绘画艺术创造、实践、研究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当代绘画艺术走向多元化的重要条件。
  三、太行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一)贾又福《太行丰碑》
  贾又福是20世纪60年代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的发表人物,其以太行山为背景的《太行丰碑》也荣获了中国画展奖,成为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的代表。下图1为贾又福《太行丰碑》,该画应用传统中国画高远、深远的创作手法夸张了山形的碑铭感、崇高感和力量感,用强烈的朱红色泻染逆光,使这如碑之山顿生神采。正如贾又福在题识中所说,太行山“确乎是碑”,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之碑。贾又福在创作这幅《太行丰碑》时,自觉地引用了现代构成意识,应用传统的积墨法技巧,在构图上利用大块结构来勾勒出太行山的雄浑、自成一体的山势,将中国山水画深远、高原的意境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出中国传统美学所具有的内蕴深厚的气质[5]。他以太行山的雄壮为背景,创作出气度非凡、性情倔强的太行山,表达出抗日战争时期黄崖洞保卫战中战士不屈不挠、血染太行的震撼壮举。邵大箴曾经说这贾又福的作品是中国20世纪绘画转型的代表任务,《太行丰碑》作为贾又福的代表作品,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意境的表现力,又在构图上有所创新,因此这幅以太行山为题材的作品才能成为20世纪山水画的代表。
  (二)白云乡及其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
  白云乡可以说是当代太行山题材的代表人物,擅长画山水画,多幅山水画作品选入全国美术展并获奖。如《氤氲太行》(图1)、《铜墙铁壁》、《晨牧》(图2)、《高山仰止》、《山灵云祥》《野调无腔》等。因为白云山的太行山系列作品蜚声中外,受到行业内大部分美术评论家的赞赏,并亲切的将其作品称之为“大坡系列”,他也因此被业内人士亲切的称之为坡地画家。白云乡太行系列山水画作品充分采用皴法来突显太行山山石、林木的质感,并在传统的皴法上进行创新和改良,创造出“白式皴法”,能够加入其分的表现太行山坡上生长的一种野草,也就是白云山眼中的衰草,使得衰草与土石更加协调,仿佛既生动、又有一种沧桑质感。白云乡的山水画非常注重构图与山水精神的结合,他的太行系列山水画作为北派山水画的代表,具有朴实厚重的北方山水特色,而沧桑、朴素、雄厚等特点正是太行精神的体现,这与太行山精神将太行山天下脊的磅礴气势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体现出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太行精神。细细品味白云乡笔下太行系列的作品,可以看出白云乡将太行山坡上的草木细化的刻画出来,虽然在雄厚的山脊上略显沧桑,但这正突显显出太行山生机勃勃的特点。坚强的太行山衰草与太行山混为一体,这才是太行山最朴实自然的以免,正如太行精神一般为人们所敬仰,而太行山的这种精神也深深的影响了一代代包括白云乡在内的艺术家。
  四、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常用的创作手法与技巧
  (一)中国画·积墨技法
  积墨技法是中国画中常用的绘画技法,也是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技法。积墨技法广泛应用于中国话中的山水画,在以太行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中,有大部分是以太行山水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如王依明的《畅游太行》(如图4)、林德坤的《太行神韵》(如图5)。著名的太行山画派人物贾又福是李可染的徒弟,他们师徒二人在做山水画时惯用积墨技法表现山水的深远,营造山水的意境。太行山为题材的大部分山水画都具有类似的特点[7]。
  (二)其他创作手法
  太行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除山水画以外,版画、油画也较为著名。版画、油画题材的绘画作品的出现推动了当代山水题材的绘画形式多样化的发展。太行山是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以太行山为背景的抗体题材的绘画作品也较为常见。为了纪念太行山地区的革命传统,著名绘画艺术家杨力舟、王迎春合作了《太行山浩氣千古传》、《太行铁壁》、《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等作品,他们合作的作品应用了中国山水画技巧、优化、版画、雕塑等多种创作形式,开创了山水画多元化创作的道路,为当代艺术的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8]。
  结语:
  综上所述,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多样,创作类型丰富,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既保留了传统中国画的精华,又融合多种技术丰富了太行山题材绘画作品的内容及其艺术内涵,成为当代艺术作重要的研究史料。因此太行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不论是在艺术欣赏方面还是精神内涵方面,对当代都有着多重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立.太行山题材的当代山水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
  [2]贾亦菲.《太行·万仙山系列》主题创作实践报告[D].新疆师范大学,2016.
  [3]侯鑫源.“质有而趣灵”—从写生中看太行山石质感的精神所在[D].河北师范大学,2017.
  [4]吴李娇.山水文化与太行情结—太行主题山水画研究[D].渤海大学,2017.
其他文献
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提起学习就感到头痛,将学习视为应付家长和老师不得已而为之的苦差事,这种现象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的讲课不精彩、不具吸引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和付诸实践的重要课题,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期刊
贵阳市:青岩镇中心完小开学典礼诵读国学经典  3月2日上午,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中心完小乡村学校少年宫举行了新学期的第一场活动——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校长王玉国致辞,并向全校师生宣讲了安全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校师生还诵读了国学经典《弟子规》,旨在诵读中学习传统精髓、常怀感恩之心,在经典诵读中快乐的成长,在快乐中侵润书香。  道真县:民族民间音乐走进乡村少年宫  为了传承和保护地方非物质文
期刊
概述:这个游戏会使参加者思维活跃、热血沸腾。它重点培养团队合作、沟通和计划能力。  目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問题。  适用于:团队建设  风险性:大  运动量:大  人数:不限,人数较多时,需要将队员划分成若干个由8~12个人组成的小组。  时间: 30分钟~1小时  道具:每个小组1棵枝枝很高的大树(用来捆绳子)。一根粗绳子,这根绳子至少要能承受一个人的重
期刊
2015年2月28日,中央文明網贵州站头版头条刊登了《第四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和第三届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名单》,我校荣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国先进单位称号。  从2010年9月13日“千校万师”实施四年来,已培训全省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20000余名,培训覆盖近10000所中小学,培训工程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各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的肯定和认可,也受到了广大参
期刊
不可否认,教师是一个十分需要脑力的职业。不少教师由于积劳过度而导致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影响工作;有的教师则因为用脑过度导致头晕脑胀。因此,不少教师希望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健脑。专家指出,教师在空余的时间可以做下健脑操。  那么,怎么做教师健脑操呢?其实教师健脑操比较简单,如上下耸肩运动、背后举臂运动、叉手前伸运动等。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吧。  一、上下耸肩运动:  两足分开而立,约与肩宽,两肩
期刊
浓浓的年味还未散去,由贵州省团校党委书记、校长黄文,副校长付红玲、熊志光等率領的回访调研工作组,于2015年3月1日兵分三路赴全省各市(州)和部分县教育部门进行为期一周的“千校万师”培训工作回访调研,旨在传达贯彻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精神、征询培训工作意见、落实“千校万师”2015年全年培训工作计划。  此次调研工作得到了市(州)、县教育局领导、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遵
期刊
“请问省团校黄文校长在吗?我有事找他。”一位女老师在贵州省教育系统“道德讲堂·唱响国学”第1期的报到处急切地问道。“什么事,老师?”“我是来替我的学生青远涛及家长感谢黄校长的,是他的支持和无私的救助,让这个身患白血病的孩子得到救治!”怀着好奇,我与这位叫杨朝敏的老师聊了起来。  “杨老师,请你讲一下事情的经过。”  杨朝敏:“我是黔西南州晴隆县莲城镇五里小学的校长, 2012年10月8日我参加了‘
期刊
“我就是想好好学习,读我理想的学校。我要努力挤出时间,哪怕是一分钟,我要用爷爷奶奶爱我的方式来爱他们,哪怕只是陪他们坐一坐、聊聊天、捶捶背。”这是一个14岁小女孩口中说出的话,她叫贺莎莎,一个懂事的小女孩,她对爷爷奶奶说:“如果有下辈子,来生我还做你们的孙女,好吗?”两位老人转过头,潸然泪下。  妈妈的离开  斜阳慢慢地在天边的群山中缓缓落下,当我们的视线沿着山间一条唯一小道向远方延伸时,夜幕已经
期刊
2015年1月13日下午,省团校召开实施“千校万师”培训工程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省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处连立梅处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蔡志坚处长、吴祖平、吕传汉、何克、谢萍等10多位“千校万师”培训工程授课专家代表、省团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部分教职工。会议由省团校党委书记、校长黄文同志主持。  黄文首先介绍“千校万师”培训工程实施主要经验与做法,同时也讲明此次会议的目的意义。他说,一路走来,我们深深
期刊
阳春三月,我有幸与“道德讲堂·唱响国学”培训班的5期学员一起传唱《公民道德歌》和《习主席寄语》。  我们都知道,词作者和曲作者的作品要在“二传手”中传唱演绎,尤其是要在一小时的时间内,教会培训学员会唱这两首歌,说真的,确实有些压力,难度不小。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只要功夫深,铁杠也能磨成针”。一句话,我对自己有信心!每次,我,走进教室,走到了学员们的中间。课堂上音乐声响起了,我的状态出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