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已经经历了小学时系统的知识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制意识的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论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教学 道德与法治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136
初中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看法往往是觉得这门课程是学校无聊时开设的课程,对于这门课程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所以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一般都被他们用来睡觉或者玩耍,这节课的意义就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一、教师是改革道德与法制教学方法的主体
教师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引导者和教授者,他们承担着推进整个课堂教学的重任,但是现在的很多教师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在课堂上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是需要教师对学生不断的思维渗透,让他们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要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不能觉得这门课看上去没有什么作用就在教学中敷衍学生,并且学生本身就没有什么学习兴趣,在教师的教学后反而更加无视这门课程,这样就让这门课程变得可有可无,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程体验。并且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现在达到的教学效果,应该积极学习新型的教学方法,并且要积极学习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努力推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进步。
二、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和法制意识,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知识引导
近年来,随着国家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教师现有的知识可能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要求,因此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丰富自身的知识内涵,并且必须要培育教师正确的法制意识,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应该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且要能够吸纳各方面的言论,因为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没有固定的答案和认识,学生很有可能有不同于教师的言论,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必须能够吸纳各个方面的言论,从而接受学生的不同认识,并且可以和学生进行同一问题的讨论,但是由于教师的威严,学生可能不敢讲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让课堂上能够充满思维的碰撞。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教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和传授者的身份,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他们进行学习和进步的场所,因此学生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教师应该围绕学生进行备课,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围绕课程进行备课,并且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意学生的反应,努力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够完全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并且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让他们积极展现自己,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这门课程作为一门思维型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拥有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法制思维,当各个同学积极讨论的时候,学生就能够通过思维碰撞了解到他人的思想,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程度。
三、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提升。对于现在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思想道德与法治和自己的生活距离太远。让他们感受不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因为觉得没用所以不会强迫自己去学,再加上不感兴趣,从而让他们冷落了这门课程。
教师应该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主动的去学习这门课程,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没有思想道德修养的行为来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思想道德要求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道德素养,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案例来进行法制意识教学,让学生能够明白法制意识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道德与法治素养。
四、结语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新时代下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特征和学生法制意识的一门重要课程,每个学生都必须要认真的对待这门课程,但对于以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体现出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教师教授课程兴趣不高,并且学生对于课程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导致科目教学停滞不前,教师应该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学生学习状况,并且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教学,并且要联系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且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推进学生知识体系发展。通过这些途径,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都会得到提升,但这需要每个教师和学生一起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德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14,162.
[2]印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初中教学 道德与法治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136
初中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看法往往是觉得这门课程是学校无聊时开设的课程,对于这门课程没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所以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一般都被他们用来睡觉或者玩耍,这节课的意义就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一、教师是改革道德与法制教学方法的主体
教师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引导者和教授者,他们承担着推进整个课堂教学的重任,但是现在的很多教师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在课堂上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是需要教师对学生不断的思维渗透,让他们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要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不能觉得这门课看上去没有什么作用就在教学中敷衍学生,并且学生本身就没有什么学习兴趣,在教师的教学后反而更加无视这门课程,这样就让这门课程变得可有可无,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程体验。并且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现在达到的教学效果,应该积极学习新型的教学方法,并且要积极学习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努力推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进步。
二、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和法制意识,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知识引导
近年来,随着国家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教师现有的知识可能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要求,因此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丰富自身的知识内涵,并且必须要培育教师正确的法制意识,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应该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且要能够吸纳各方面的言论,因为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没有固定的答案和认识,学生很有可能有不同于教师的言论,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必须能够吸纳各个方面的言论,从而接受学生的不同认识,并且可以和学生进行同一问题的讨论,但是由于教师的威严,学生可能不敢讲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让课堂上能够充满思维的碰撞。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教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和传授者的身份,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他们进行学习和进步的场所,因此学生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教师应该围绕学生进行备课,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围绕课程进行备课,并且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意学生的反应,努力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够完全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并且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让他们积极展现自己,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这门课程作为一门思维型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拥有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法制思维,当各个同学积极讨论的时候,学生就能够通过思维碰撞了解到他人的思想,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程度。
三、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提升。对于现在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思想道德与法治和自己的生活距离太远。让他们感受不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因为觉得没用所以不会强迫自己去学,再加上不感兴趣,从而让他们冷落了这门课程。
教师应该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主动的去学习这门课程,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没有思想道德修养的行为来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思想道德要求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道德素养,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案例来进行法制意识教学,让学生能够明白法制意识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道德与法治素养。
四、结语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新时代下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特征和学生法制意识的一门重要课程,每个学生都必须要认真的对待这门课程,但对于以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体现出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教师教授课程兴趣不高,并且学生对于课程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导致科目教学停滞不前,教师应该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学生学习状况,并且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教学,并且要联系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且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推进学生知识体系发展。通过这些途径,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都会得到提升,但这需要每个教师和学生一起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德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14,162.
[2]印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