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相互评价的实践意义
组内相互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组织的相互评价活动。组间相互评价,是以小组为受评主体,对小组进行群体状态、行为和成果方面的评价的活动。不管是组内评价还是组间评价,都能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强化学生自我意识。近代心理学理论认为,自我意识的完善必须经过“客观化”的过程,即自我意识的形成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个体需要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客观地审视自我,从而丰富和健全对自己的认识。在学生间开展评价活动,很好的利用了孩子们的心理,家庭评价及教师评价的视角单一,甚至有“俯视”的视角进行批判性评价,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伤害。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弥补单一视角下评价不完善的问题。
2.培養学生的人格品质。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良好的学生相互评价使得学生,1)更容易养成关心集体、正直朴实的品质。2)促进坚强的意志,积极乐观的情绪发展。3)促进谦虚态度的形成。4)促进感知观察能力,锻炼逻辑思维,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5)促进人际交往能力。7)促进互助行为的产生。
3.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良好的相互评价需要学生掌握较强的交流能力,能够清晰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评价内容更客观,更具有逻辑性、说服力。因此,学生在对别人的评价过程中,需要注重语言技巧,使用便于对方理解接受的语言至关重要。学生学会欣赏和悦纳他人也非常重要,评价别人不足的同时,自己需要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互评变成挑刺、找茬甚至语言攻击。
4.掌握一定的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知道组内及组间同学,都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不能唯我独尊,只顾自己的需求。要充分考虑他人的需要,要充分考虑他人感受,顾全大局,目光长远,同时也要讲究原则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归纳总结组内意见的同时培养相互合作的关系。
5.充分发挥小组监督的作用。我们在小组探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探讨学习最后成为了组内个别人或者几个人的探讨,总会有人在小组内成为搭便车,分享探讨结果可有可无的那个人。而小组的评价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提高所有组员的参与度。
二、学习小组相互评价的组织形式
1.一对一的评价形式,这类评价通常运用于一对一结对子的学习模式中。这类结对子形式,常运用在同桌学习小组的过程中。一对一的相互评价实施方便,不用特意设定场景就能开展。但是一对一评价也有一定局限性,往往受限于双方的能力,容易出现评价单一,不够客观,所以评价的效果也较难保证。
2.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小组指三个以上的同学在同一学习小组内,开展的相互评价。这样的评价相对客观,更加全面。这也是我们在课堂最常用的评价形式。通常会设定评价的维度:1)组员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全程参与,是否有责任感。2)组员是否虚心学习,认真探讨,听取组员意见,对同学表现出尊重。3)对待任务是否认真,遇到困难是否尽量解决,开动脑筋想办法。4)在组员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5)在小组合作中,是否具有一定的组织、判断和决策能力。6)个人提出的观点是否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7)组员的最终学习成果呈现,是否契合开始设定目标。当然,评价的维度不仅限于上面提到的方面,也可以是开放的,边际模糊的,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和设定评价维度,取得良好的效果。
3.小组间的相互评价。组间相互评价,与小组内评价相比目标有很大差异,是以小组为受评主体,对小组进行群体状态、行为和成果方面的评价组织的活动。小组间通常也具有竞争性,关注的焦点通常在最后的结果呈现上。
三、相互评价的基本策略
1.选择合适的评价内容。定期开展的相互评价,一般选取一个活动中的部分环节或结果作为评价的方向,提供有边界但开放的评价目标,科学合理的开展评价,需要把握好三个维度:第一,评价内容是否契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在课程标准框架内,目标明晰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制定评价内容,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当前阶段教学内容。
第二,评价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小学生心理特征方面大多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在学习中表现出好奇、好新、好问,同时独特性突出,逆反心理也较强,喜欢在集体中标新立异,在争辩中显示自己的能力,不喜欢机械的统一要求与墨守成规。他们随着生活常识与文化知识的积累,已具有一定的独特的分析、思考能力。所有评价内容设定不能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且要有针对性,甚至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
第三,评价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个体的评价本身具有个别化的特性,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引导性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选取多样的评价方式。为更好的促进评价信息交流,发挥学生相互评价的能动性,评价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多平台的信息交互。常用的评价方式有:1)口头评价,这样的评价最大的优点是即时性,便捷性。能很快的得到评价结果,也锻炼了学生的即时逻辑、语言组织能力,甚至开展辩论式评价,充分锻炼学生能力。2)纸面评价,包含了纸条和表格评价。这一类评价相对客观,可简可繁,可以长期留存,以便跟踪学生的进步。纸面评价相比口头评价更正式,需要作出评价的学生更谨慎,更认真对待。特别是表格式评价,框定了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在低年级学生间操作更加容易。3)信息化技术评价。评价双方采用电子交互方式进行评价,这一类评价在调查实施、小组成员付出、评价便利性、数据处理工作量、数据处理准确性、数据回溯性和成员获得反馈等方面相较普通纸质评价有着一定优势。4)评价的签名。评价可以是实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这个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目的是保护学生隐私,能更客观的得到评价。
3.正确引导评价倾向。评价本身就带有主观性,要想得到完全客观的评价结果,这个具有一定的现实困难。小学生的评价,非常容易顺从老师的取向,教师在学生中很好的权威性和示范性,好的是老师良好的示范学生能很好学习,但是也容易迎合老师的取向。成员要尽量客观评价,避免出现弱点攻击和举报。此外,要注意同学间的友谊对客观评价产生的影响,嫉妒心理影响下作出不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