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是用于保护性农业的成套技术之一,是通过保护和改良土壤、水分和自然资源来提高和维持农业生产。该技术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结构、保护土壤微生物群落、促进生态平衡及其生态效益显著等优点。本文对水稻免耕栽培的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农业
传统水稻的翻耕栽秧要经过深水泡田、犁田、耙田、三耕三耙后方可栽秧。该方法费工、费时,在抢收抢种的季节,往往会出现等水泡田、等牛犁田、等田栽秧、请大量劳力帮工的情况,既延误农时,又导致产量降低。而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是在上一季作物收获后未经任何翻耕犁耙的田块内,使用化学除草剂灭除杂草植株和落粒谷幼苗、摧枯稻桩或绿肥作物后,灌水并施基肥沤田,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浅水后,将秧苗抛插或将精选种子直接播到田块中的一项水稻栽培技术。运用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减轻劳动强度、缓和夏收夏种季节矛盾、快速抢时、减少水土流失以及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等优点,对促进农业发展和有机食品生产意义重大。
1 免耕稻田的选择
宜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稻田进行。易旱田和浅、瘦、漏的沙质浅脚田不适宜作免耕田,低洼田、烂渍田、冷浸田则应提前开沟排水,冬季翻犁过的冬种田和冬翻冻坯田不宜进行早稻免耕栽培,高岸田和漏水田不宜进行晚稻免耕栽培。连续多年双季免耕的稻田宜采用双季抛栽,注意品种熟期的合理搭配。顽固性杂草多的田,应增加除草劑的用量,确保除草效果。
2 水稻免耕栽培主要技术
免耕栽培一般采用直播和抛秧,对稻田不作任何翻耕处理,只是在播种前对稻田杂草植株和落粒谷幼苗、摧枯稻桩或绿肥作物进行清除和处理,达到秧苗在大田中自然生长,通过保护土壤微生物群落、害虫天敌和改善稻田有益生物环境,完成粮食生产和农田生态平衡。
2.1 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和灭茬是该技术的核心环节。首先应选择安全、快速、高效、耐雨性强的除草剂如农达、草甘膦等。其次要适时施药。早(中)稻在移植10~15天施药、晚稻则应于早稻收割完毕后1~2天施药,要做到排干田水,晴天用药,药量充足。第三要回水浸田。早(中)稻在移栽前5~7天回水,水深应淹没杂草和稻茬;晚稻在施药后1~2天回水。浸田3~4天为宜。
2.2施足基肥
多施基肥,及时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在回水时施,每667平方米施肥500~750 公斤;移栽前1~2天施磷肥、碳酸氢铵各30公斤或专用复合肥30公斤;移植后5~7天追尿素10~15公斤、氯化钾7.5公斤,结合除草剂除草,看苗施穗肥。
2.3水稻品种选择
免耕抛秧栽培对品种 (组合 )一般无特殊要求,但免耕抛秧具有秧苗扎根较慢、根系分布较浅、分蘖发生稍迟、分蘖速度略慢、分蘖数量较少等生长特点。因此生产上宜选择分蘖力强、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的水稻品种(组合)。另外还要注意做好早晚稻品种(组合)搭配,根据前作收获期,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组合),做到既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又避过寒露风的为害。
2.4 直播或抛秧
2.4.1 直播
采用直播方式要做到田面平整、作畦,稻沟系要有围沟、横沟、竖沟,先开好围沟,然后每20.0m开1条横沟,竖沟按畦宽2.0~2.5m开挖,沟深18.0~20.0cm,上口宽18.0cm,下口宽15.0cm,做到沟沟相通,灌排通畅,或利用前茬的原有沟系加以清沟整治。然后将催芽露白种子直接播于大田。
2.4.2 抛秧
抛秧应在晴天或阴天进行,秧龄宜在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足带泥带肥,栽插大田要排水露泥,667m2抛插1.8万丛左右,基本苗2万蔸左右。
2.5大田管理
2.5.1水分管理
免耕抛秧与常耕抛秧比较,由于免耕稻田前期渗漏比较严重,秧苗入泥浅或不入泥,大部分秧苗倾倒,平躺在田面,以及根系的生长和分布也较浅,对水分要求极为敏感。因此,在水分管理上要掌握勤灌浅灌、多露轻晒的原则。
(1)立苗期
早稻抛秧后5-7d内,晚稻抛秧后5-7d内是秧苗的扎根立苗期,应在泥皮水抛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浅水,以利扎根立苗和稻桩与杂草的腐烂。如遇大雨,应及时排干水,以防漂秧。此时期若灌深水,则易造成倒苗、漂苗,不利于扎根立苗;若田面完全无水易造成叶片萎蔫,根系生长缓慢,同时也影响稻桩与杂草的腐烂。
(2)分蘖期
抛秧后5-7d,一般秧苗已扎根立苗,若此时施用除草剂,应保持5-7d内不排水,缺水的要补水,一般水层可保持在3-4cm,始蘖至够苗期,应采取薄水促分蘖,切忌灌深水。根据免耕抛秧稻分蘖较迟、分蘖速度较慢、够苗时间比常耕抛秧稻迟2-3d、高峰苗数较低、成穗率较高的生育特点,应适当推迟控苗时间,采取多露轻晒的方式露晒田。
(3)孕穗至抽穗扬花期
幼穗分化期后保持田土湿润,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要灌水养穗,严防缺水受旱。在抽穗始期后,田中保持浅水层,使抽穗快而整齐,并有利于开花授粉。
(4)灌浆结实期
灌浆期间采取湿润灌溉,保持田面干干湿湿至黄熟,不能过早断水,以免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
2.5.2 肥水管理
水稻大田生产氮、磷、钾施用以2∶1∶3原则,在抛插后5~7d进行,植株3叶期施氮肥、氯化钾各4.0kg/667m2,促苗早生快发;6叶期施氮肥8.0~10.0 kg/667m2、氯化钾6.0kg/667m2或复合肥15.0kg/667m2,叶色转淡基础上施幼穗分化肥,主穗幼穗分化期施氮肥、氯化钾、复合肥各3.0kg/667m2,应看叶色施肥,防止过量贪青倒伏,后期饱粒增质量一般不施肥。
2.6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预测预报,采用杀虫灯技术、稻田养蛙技术、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技术等绿色防控手段,配合施用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及时防治重大病虫害,保障稻米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 结束语
水稻免耕栽培减少了翻耕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和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壤通透性和改善了土壤生态,但在推广使用稻田免耕除草剂的过程中,发现不少群众缺乏经验,也存在没有正确施药和水分管理的问题,导致施药后稻桩仅部分黄化枯死等效果不理想的现象。所以工作者还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更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黎武生.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操作程序及直播栽培要点[J]. 安徽农学通报. 2013(24)
[2] 李天武,刘明书.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示范效果及推广应用前景[J]. 福建农业科技. 2010(02)
[3] 江添茂. 水稻免耕栽培适宜施肥方法初探[J]. 福建农业科技. 2007(02)
[4] 陈冬林,屠乃美,关广晟,邓小华.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关键词: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农业
传统水稻的翻耕栽秧要经过深水泡田、犁田、耙田、三耕三耙后方可栽秧。该方法费工、费时,在抢收抢种的季节,往往会出现等水泡田、等牛犁田、等田栽秧、请大量劳力帮工的情况,既延误农时,又导致产量降低。而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是在上一季作物收获后未经任何翻耕犁耙的田块内,使用化学除草剂灭除杂草植株和落粒谷幼苗、摧枯稻桩或绿肥作物后,灌水并施基肥沤田,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浅水后,将秧苗抛插或将精选种子直接播到田块中的一项水稻栽培技术。运用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减轻劳动强度、缓和夏收夏种季节矛盾、快速抢时、减少水土流失以及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等优点,对促进农业发展和有机食品生产意义重大。
1 免耕稻田的选择
宜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稻田进行。易旱田和浅、瘦、漏的沙质浅脚田不适宜作免耕田,低洼田、烂渍田、冷浸田则应提前开沟排水,冬季翻犁过的冬种田和冬翻冻坯田不宜进行早稻免耕栽培,高岸田和漏水田不宜进行晚稻免耕栽培。连续多年双季免耕的稻田宜采用双季抛栽,注意品种熟期的合理搭配。顽固性杂草多的田,应增加除草劑的用量,确保除草效果。
2 水稻免耕栽培主要技术
免耕栽培一般采用直播和抛秧,对稻田不作任何翻耕处理,只是在播种前对稻田杂草植株和落粒谷幼苗、摧枯稻桩或绿肥作物进行清除和处理,达到秧苗在大田中自然生长,通过保护土壤微生物群落、害虫天敌和改善稻田有益生物环境,完成粮食生产和农田生态平衡。
2.1 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和灭茬是该技术的核心环节。首先应选择安全、快速、高效、耐雨性强的除草剂如农达、草甘膦等。其次要适时施药。早(中)稻在移植10~15天施药、晚稻则应于早稻收割完毕后1~2天施药,要做到排干田水,晴天用药,药量充足。第三要回水浸田。早(中)稻在移栽前5~7天回水,水深应淹没杂草和稻茬;晚稻在施药后1~2天回水。浸田3~4天为宜。
2.2施足基肥
多施基肥,及时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在回水时施,每667平方米施肥500~750 公斤;移栽前1~2天施磷肥、碳酸氢铵各30公斤或专用复合肥30公斤;移植后5~7天追尿素10~15公斤、氯化钾7.5公斤,结合除草剂除草,看苗施穗肥。
2.3水稻品种选择
免耕抛秧栽培对品种 (组合 )一般无特殊要求,但免耕抛秧具有秧苗扎根较慢、根系分布较浅、分蘖发生稍迟、分蘖速度略慢、分蘖数量较少等生长特点。因此生产上宜选择分蘖力强、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的水稻品种(组合)。另外还要注意做好早晚稻品种(组合)搭配,根据前作收获期,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组合),做到既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又避过寒露风的为害。
2.4 直播或抛秧
2.4.1 直播
采用直播方式要做到田面平整、作畦,稻沟系要有围沟、横沟、竖沟,先开好围沟,然后每20.0m开1条横沟,竖沟按畦宽2.0~2.5m开挖,沟深18.0~20.0cm,上口宽18.0cm,下口宽15.0cm,做到沟沟相通,灌排通畅,或利用前茬的原有沟系加以清沟整治。然后将催芽露白种子直接播于大田。
2.4.2 抛秧
抛秧应在晴天或阴天进行,秧龄宜在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足带泥带肥,栽插大田要排水露泥,667m2抛插1.8万丛左右,基本苗2万蔸左右。
2.5大田管理
2.5.1水分管理
免耕抛秧与常耕抛秧比较,由于免耕稻田前期渗漏比较严重,秧苗入泥浅或不入泥,大部分秧苗倾倒,平躺在田面,以及根系的生长和分布也较浅,对水分要求极为敏感。因此,在水分管理上要掌握勤灌浅灌、多露轻晒的原则。
(1)立苗期
早稻抛秧后5-7d内,晚稻抛秧后5-7d内是秧苗的扎根立苗期,应在泥皮水抛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浅水,以利扎根立苗和稻桩与杂草的腐烂。如遇大雨,应及时排干水,以防漂秧。此时期若灌深水,则易造成倒苗、漂苗,不利于扎根立苗;若田面完全无水易造成叶片萎蔫,根系生长缓慢,同时也影响稻桩与杂草的腐烂。
(2)分蘖期
抛秧后5-7d,一般秧苗已扎根立苗,若此时施用除草剂,应保持5-7d内不排水,缺水的要补水,一般水层可保持在3-4cm,始蘖至够苗期,应采取薄水促分蘖,切忌灌深水。根据免耕抛秧稻分蘖较迟、分蘖速度较慢、够苗时间比常耕抛秧稻迟2-3d、高峰苗数较低、成穗率较高的生育特点,应适当推迟控苗时间,采取多露轻晒的方式露晒田。
(3)孕穗至抽穗扬花期
幼穗分化期后保持田土湿润,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要灌水养穗,严防缺水受旱。在抽穗始期后,田中保持浅水层,使抽穗快而整齐,并有利于开花授粉。
(4)灌浆结实期
灌浆期间采取湿润灌溉,保持田面干干湿湿至黄熟,不能过早断水,以免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
2.5.2 肥水管理
水稻大田生产氮、磷、钾施用以2∶1∶3原则,在抛插后5~7d进行,植株3叶期施氮肥、氯化钾各4.0kg/667m2,促苗早生快发;6叶期施氮肥8.0~10.0 kg/667m2、氯化钾6.0kg/667m2或复合肥15.0kg/667m2,叶色转淡基础上施幼穗分化肥,主穗幼穗分化期施氮肥、氯化钾、复合肥各3.0kg/667m2,应看叶色施肥,防止过量贪青倒伏,后期饱粒增质量一般不施肥。
2.6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预测预报,采用杀虫灯技术、稻田养蛙技术、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技术等绿色防控手段,配合施用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及时防治重大病虫害,保障稻米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 结束语
水稻免耕栽培减少了翻耕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和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壤通透性和改善了土壤生态,但在推广使用稻田免耕除草剂的过程中,发现不少群众缺乏经验,也存在没有正确施药和水分管理的问题,导致施药后稻桩仅部分黄化枯死等效果不理想的现象。所以工作者还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更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黎武生.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操作程序及直播栽培要点[J]. 安徽农学通报. 2013(24)
[2] 李天武,刘明书.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示范效果及推广应用前景[J]. 福建农业科技. 2010(02)
[3] 江添茂. 水稻免耕栽培适宜施肥方法初探[J]. 福建农业科技. 2007(02)
[4] 陈冬林,屠乃美,关广晟,邓小华.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