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杰克·威廉森代表作有《反物质飞船》、《CT辐射》、《黑太阳》、《天网坠落》等。作为“太空歌剧”的两大台柱子作家之一,威廉森的科幻小说多具有典型的“太空歌剧”艺术特征。“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作为以太空旅行的科幻文学中的一种主要流派,拥有个性化的艺术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威廉森“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解读其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类反思。
关键词:杰克·威廉森 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 《月亮孩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杰克·威廉森(1908-2006),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著有《潜在的异族》、《智能机器人》、《星桥》等文学作品。威廉森的创作集中在“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上,被赞誉为“太空歌剧”的两大台柱子作家之一,同时他的作品也具有多变性、多样性。威廉森是个标准的榜样式作家,他在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的同时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技能。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威廉森的科幻小说不仅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开始关注科技发展下人类的生活,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科学发展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影响。杰克·威廉森于1972创作的科幻小说《月亮孩子》,讲述了一个错综复杂、动人心弦的历险故事,三个宇航员因为在一次宇宙航空接触到了外星晶体,致使他们孩子拥有了超能力,这三个孩子成了肩负重任的月亮使者,克服了重重困难,结束了星际战争,最终捍卫了宇宙和平。《月亮孩子》延续了威廉森一贯的“太空歌剧”式写作风格,并在文学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性,心理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和观点。与其他科幻小说相比,《月亮孩子》中所对于人类以及宇宙空间做出的思想探索更加深刻,同时写作语言的优美、浪漫,对读者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一 “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
“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创始并且发展于20世纪40年代,是以太空旅行为主题的科幻文学中的主要流派。“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和其他普通小说有着明显的区别。普通的太空题材的科幻小说更注重按照天文学,宇宙航天技术来展开剧情,而早期的“太空歌剧”式小说属于“空间歌剧”,“空间歌剧”只是借助空间内广泛的冒险,犯罪和惊悚等类型,描述对于异国或不知名国界,如美国西部、非洲或者是东方世界,外星球等探索、冒险等行为活动。这类具有一定要素的“空间歌剧”后来将想象全部放在探险者无法探明的未知空间,当时“空间小说”以爱德华科幻小说尤为著名。显然“太空歌剧”不同于“空间歌剧”。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想象空间也随之扩大,“太空”成为了科幻作品中巨大的空间衬板,纯粹的“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将更多小说背景设置为太空和遥远的未来,作家更愿意依据、凭借这样的写作背景进行一系列文学写作活动,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内容也不再禁锢、束缚在对科技的描写上了,而是更注重人文主义的体现、思考。
同传统的硬科幻小说相比较,硬科幻小说写作重点放在科技发明和进步上,并且作品中涉及或设定了大量的科技科学原理以及工作细节,如物理学、宇宙学、数学和生物学,甚至是高科技的工作服、严谨的科技研发计划等等,以此来为作品内容服务,突出科技发展和进行时的严谨。而“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则注重在特定的太空场景中的冒险活动。例如,威廉森的《月亮孩子》中,作者并没有对外星晶体进行精准的科学解释,只是在作品中用纯粹文学性语言对这种外星晶體进行了大体上的描述,如外形、颜色等,其目的只是为了对后文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些微粒是尖角、黑色且闪光的,所有的看起来都是一模一样”。正是这样一种来自外星球的晶体影响到了三个宇航员和他们的后代,继而又影响到了地球,和这个太空宇宙。
“太空歌剧”可以和“硬科幻”进行对比,同样也可以和军事科幻小说进行参照比较。“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与军事科幻小说是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的。军事科幻小说集中在大型空间作战活动,或未来武器的发展应用等方面的描写。在军事科幻小说作品中,对于军队术语的使用是极为严格认真的,且对于武器系统、功用、技术也多采用专业语言。而“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只是建构“太空”、“战争”为写作背景,将创作的重点放在对战争、社会发展形态等方面的反思、思考上。在《月亮孩子》中,威廉森以“月球”、“星际战争”为故事背景,意图阐述生存空间、人性发展、人类的社会属性和责任问题——三个拥有超能力的孩子,发现了外星晶体的秘密,运用外星智慧,担当起了维护太空和平的使命。
“太空歌剧”更区别于“行星的浪漫”,“行星的浪漫”可以说是科幻文学中的罗曼蒂克之星,周身都散发着浪漫的气息。虽然从文学语言的艺术性来说,较之其他类型的科幻小说,“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更加浪漫,但是该类小说的浪漫语言是为了更好地渲染太空旅行中的气氛,氛围和描绘太空中的景象,而“行星的浪漫”则侧重于外来星球及其所拥有的文明,例如:《群星,我的归宿》、《银河英雄传说》。在《月亮孩子》中虽然也涉及到异族文明和外来星球,作品的重点依旧是在三个孩子的太空旅行上的,作者威廉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通过这次非同寻常的太空旅行的经历、过程来阐述、表明的。
二 “太空歌剧”式小说中的罗曼蒂克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而言,罗曼蒂克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盛行是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罗曼蒂克浪漫主义文学的小说作品中,浪漫因素和模式不再强调理性以及对于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而是在题材与主题等方面表现得更富有传奇性、奇特性。
在“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中,“太空”只是作者为小说故事所创建的冒险场所,与其他种类的科幻小说相比,“太空歌剧”式小说更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作者通过优美,充满罗曼蒂克气息的艺术语言,对事物、环境进行生动、深刻的描述,使文学作品赋予艺术性,也可以更准确、更深刻地表达作者得到主观愿望。小说《月亮孩子》中,威廉森运用其独特的浪漫语言,描绘出充满梦幻色彩的宇宙太空空间,并以此为背景,用诗意的语言讲述属于月亮孩子的历险故事。 科幻小说本就是超出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在任何一类的文学作品中,“现实”是由物生情,融情于物,而“浪漫”则是由情生物,为情造物。“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中,“浪漫”可以给予作品一种超现实的文学精神,作者执着于人类理想,并且力图用文字展现出完美的、理想中的生活、生活景象。在小说《月亮孩子》中,作者威廉森浪漫地描述太空中的一切事物,尽管那些耀眼的、闪着光的星体也许并非真的存在或是很难被科学家发现,却可以极为恰当地同作者的主观情感相互融合。即便是没有人可以在宇宙中真的见到作者所描绘的景物,读者也愿意接受作者所描述的太空历险故事。
正如文学批评家、比较文学家韦勒克所认为的,浪漫主义的世界是一种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在文学作品中强调感性、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硬科幻小说、军事科幻小说相比,“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在这种自然观的影响下认为宇宙是神秘的、值得人类敬畏、是处在不断运转、不断演变的。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因为这样的浪漫主义自然观文学作品更具有形象力,生命力。这种“形象力”和“生命力”是通过大胆的幻想、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经常是采用异常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传奇的故事情节、华丽的词语辞藻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来使作品达到作者所希翼达到的艺术效果,例如《月亮孩子》中,面对未知星球、宇宙空间,作者借助罗曼蒂克的语言文字,将主人公内心矛盾的感情表达的一览无余,那种既害怕,又憧憬的心情;无论是“对我来说,世界末日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还是“在黎明,我们又启程了。”,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情感变化始终是在不断的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记得一些最初的情形:一排遭风鞭笞的树,一阵闪电划过天空,仿佛一辆玩具火车开向某个目的地;冰雹蹂躏着稻田。”。
三 威廉森的人类反思
在众多科幻文学作品中,科幻小说主线多是关于宇宙的统治权的争夺,以及星球之间财富的掠夺。其中对于激烈战争的精彩描述和对于英勇的军事将领的传神刻画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科幻文学作品,大致上反映了科技的快速发展,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科技的崇拜和敬畏,以及人对宇宙、对自然界的态度。威廉森的《月亮孩子》作为其“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同样表达了对于宇宙太空空间的崇敬、对于人类科技发展、对于人类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
《月亮孩子》中,作者威廉森笔下的太空联合组织是一个追求宇宙大同的民间组织,他们的主要工作和任务就是对太阳系内的各大行星进行勘测活动。在一次任务中宇航员发现奇异的外星晶体,并因此影响到下一代,使三个孩子拥有不同寻常的超能力,这三个孩子被称为月亮孩子。他们发现了这种外星晶体的秘密,只要加入这一外来行星体系,人类就可以与宇宙中其他的智慧文明进行沟通,而此时的人类依旧沉迷、忙碌于对其他行星无休止的财富掠夺。“理解、沟通、和谐、共融”一直是文明发展的主题,作者所以如此设计小说《月亮孩子》的故事情节,旨在阐述自己对于文明发展的观点和意愿。无论是宇宙太空,还是现实的地球;无论是不同的星球,还是不同的国家;无论是不同的种族,还是不同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而因为此间的差异而造成误解,甚至激起谩骂、战斗和彼此残害主要的原因在于相互间的不理解和人類对于生存空间利益的争夺。《月亮孩子》中,人类在与其他行星上生命打得不可开交、面临崩溃的时候,竟然发现其他文明从未试图侵略过地球,人类与其他星球上的生物、物种只要互相理解、沟通、融合就完全可以共享宇宙文明。这显然是滑稽可笑的,这恰恰是作者对于人类的自以为是和人性贪婪的嘲讽。作者用坦诚直接的语言,讽刺和攻击人类丑陋的劣根本性,同时表达自己内心对此的惭愧和厌恶。
除了希望世界和谐发展,作者认为世界的发展是要依靠下一代和他们的后世子孙的推动和维护的。在小说《月亮孩子》中,承载着沟通宇宙,维护宇宙和平,使太阳系文明和谐发展共存的使命的是三个月亮孩子。虽然在完成使命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也曾因为遇见种种困难、坎坷而觉得内心迷茫,手足无措,但是作为月亮使者,最后他们仍旧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作者威廉森认为,年轻人,或者说未来的人有承担和改造未来世界的历史使命,作为社会,甚至是未来世界的使者、主人,就应当敢于面对,承担自己的社会和历史责任。“那晚我躺在坚硬的岩石上,等到黎明便出发。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似乎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一般”,“带着某种被压抑的渴望,我走进了我曾逃避的未来”。作者威廉森用一个浪漫的“太空歌剧”式科幻故事诠释了成长,以及在成长过程中人类是所需要面对、直视的应当承担的责任。
数学家柯尔莫戈洛夫认为,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全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作家威廉森运用个性艺术语言创作了“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月亮孩子》,并在作品中表明了自己的意愿和态度、立场——人类不能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肆意爆发战争,破坏文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也不能逃避自己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 方凡:《美国后现代科幻小说》,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 [加]达科·苏恩文:《科幻小说面面观》,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3] [英]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2011年第1期。
[4] [美]查尔斯·A·比尔德、玛丽·R·比尔德:《美国历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 [美]詹姆逊:《科幻文学的批评与建构》,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简介:关景军,男,1972—,吉林九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言文学、英语教学法,工作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关键词:杰克·威廉森 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 《月亮孩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杰克·威廉森(1908-2006),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著有《潜在的异族》、《智能机器人》、《星桥》等文学作品。威廉森的创作集中在“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上,被赞誉为“太空歌剧”的两大台柱子作家之一,同时他的作品也具有多变性、多样性。威廉森是个标准的榜样式作家,他在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的同时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技能。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威廉森的科幻小说不仅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开始关注科技发展下人类的生活,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科学发展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影响。杰克·威廉森于1972创作的科幻小说《月亮孩子》,讲述了一个错综复杂、动人心弦的历险故事,三个宇航员因为在一次宇宙航空接触到了外星晶体,致使他们孩子拥有了超能力,这三个孩子成了肩负重任的月亮使者,克服了重重困难,结束了星际战争,最终捍卫了宇宙和平。《月亮孩子》延续了威廉森一贯的“太空歌剧”式写作风格,并在文学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性,心理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和观点。与其他科幻小说相比,《月亮孩子》中所对于人类以及宇宙空间做出的思想探索更加深刻,同时写作语言的优美、浪漫,对读者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一 “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
“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创始并且发展于20世纪40年代,是以太空旅行为主题的科幻文学中的主要流派。“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和其他普通小说有着明显的区别。普通的太空题材的科幻小说更注重按照天文学,宇宙航天技术来展开剧情,而早期的“太空歌剧”式小说属于“空间歌剧”,“空间歌剧”只是借助空间内广泛的冒险,犯罪和惊悚等类型,描述对于异国或不知名国界,如美国西部、非洲或者是东方世界,外星球等探索、冒险等行为活动。这类具有一定要素的“空间歌剧”后来将想象全部放在探险者无法探明的未知空间,当时“空间小说”以爱德华科幻小说尤为著名。显然“太空歌剧”不同于“空间歌剧”。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想象空间也随之扩大,“太空”成为了科幻作品中巨大的空间衬板,纯粹的“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将更多小说背景设置为太空和遥远的未来,作家更愿意依据、凭借这样的写作背景进行一系列文学写作活动,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内容也不再禁锢、束缚在对科技的描写上了,而是更注重人文主义的体现、思考。
同传统的硬科幻小说相比较,硬科幻小说写作重点放在科技发明和进步上,并且作品中涉及或设定了大量的科技科学原理以及工作细节,如物理学、宇宙学、数学和生物学,甚至是高科技的工作服、严谨的科技研发计划等等,以此来为作品内容服务,突出科技发展和进行时的严谨。而“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则注重在特定的太空场景中的冒险活动。例如,威廉森的《月亮孩子》中,作者并没有对外星晶体进行精准的科学解释,只是在作品中用纯粹文学性语言对这种外星晶體进行了大体上的描述,如外形、颜色等,其目的只是为了对后文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些微粒是尖角、黑色且闪光的,所有的看起来都是一模一样”。正是这样一种来自外星球的晶体影响到了三个宇航员和他们的后代,继而又影响到了地球,和这个太空宇宙。
“太空歌剧”可以和“硬科幻”进行对比,同样也可以和军事科幻小说进行参照比较。“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与军事科幻小说是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的。军事科幻小说集中在大型空间作战活动,或未来武器的发展应用等方面的描写。在军事科幻小说作品中,对于军队术语的使用是极为严格认真的,且对于武器系统、功用、技术也多采用专业语言。而“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只是建构“太空”、“战争”为写作背景,将创作的重点放在对战争、社会发展形态等方面的反思、思考上。在《月亮孩子》中,威廉森以“月球”、“星际战争”为故事背景,意图阐述生存空间、人性发展、人类的社会属性和责任问题——三个拥有超能力的孩子,发现了外星晶体的秘密,运用外星智慧,担当起了维护太空和平的使命。
“太空歌剧”更区别于“行星的浪漫”,“行星的浪漫”可以说是科幻文学中的罗曼蒂克之星,周身都散发着浪漫的气息。虽然从文学语言的艺术性来说,较之其他类型的科幻小说,“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更加浪漫,但是该类小说的浪漫语言是为了更好地渲染太空旅行中的气氛,氛围和描绘太空中的景象,而“行星的浪漫”则侧重于外来星球及其所拥有的文明,例如:《群星,我的归宿》、《银河英雄传说》。在《月亮孩子》中虽然也涉及到异族文明和外来星球,作品的重点依旧是在三个孩子的太空旅行上的,作者威廉森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通过这次非同寻常的太空旅行的经历、过程来阐述、表明的。
二 “太空歌剧”式小说中的罗曼蒂克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而言,罗曼蒂克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盛行是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罗曼蒂克浪漫主义文学的小说作品中,浪漫因素和模式不再强调理性以及对于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而是在题材与主题等方面表现得更富有传奇性、奇特性。
在“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中,“太空”只是作者为小说故事所创建的冒险场所,与其他种类的科幻小说相比,“太空歌剧”式小说更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作者通过优美,充满罗曼蒂克气息的艺术语言,对事物、环境进行生动、深刻的描述,使文学作品赋予艺术性,也可以更准确、更深刻地表达作者得到主观愿望。小说《月亮孩子》中,威廉森运用其独特的浪漫语言,描绘出充满梦幻色彩的宇宙太空空间,并以此为背景,用诗意的语言讲述属于月亮孩子的历险故事。 科幻小说本就是超出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在任何一类的文学作品中,“现实”是由物生情,融情于物,而“浪漫”则是由情生物,为情造物。“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中,“浪漫”可以给予作品一种超现实的文学精神,作者执着于人类理想,并且力图用文字展现出完美的、理想中的生活、生活景象。在小说《月亮孩子》中,作者威廉森浪漫地描述太空中的一切事物,尽管那些耀眼的、闪着光的星体也许并非真的存在或是很难被科学家发现,却可以极为恰当地同作者的主观情感相互融合。即便是没有人可以在宇宙中真的见到作者所描绘的景物,读者也愿意接受作者所描述的太空历险故事。
正如文学批评家、比较文学家韦勒克所认为的,浪漫主义的世界是一种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在文学作品中强调感性、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硬科幻小说、军事科幻小说相比,“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在这种自然观的影响下认为宇宙是神秘的、值得人类敬畏、是处在不断运转、不断演变的。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因为这样的浪漫主义自然观文学作品更具有形象力,生命力。这种“形象力”和“生命力”是通过大胆的幻想、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经常是采用异常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传奇的故事情节、华丽的词语辞藻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来使作品达到作者所希翼达到的艺术效果,例如《月亮孩子》中,面对未知星球、宇宙空间,作者借助罗曼蒂克的语言文字,将主人公内心矛盾的感情表达的一览无余,那种既害怕,又憧憬的心情;无论是“对我来说,世界末日从来没有如此接近过。”还是“在黎明,我们又启程了。”,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情感变化始终是在不断的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记得一些最初的情形:一排遭风鞭笞的树,一阵闪电划过天空,仿佛一辆玩具火车开向某个目的地;冰雹蹂躏着稻田。”。
三 威廉森的人类反思
在众多科幻文学作品中,科幻小说主线多是关于宇宙的统治权的争夺,以及星球之间财富的掠夺。其中对于激烈战争的精彩描述和对于英勇的军事将领的传神刻画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科幻文学作品,大致上反映了科技的快速发展,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科技的崇拜和敬畏,以及人对宇宙、对自然界的态度。威廉森的《月亮孩子》作为其“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同样表达了对于宇宙太空空间的崇敬、对于人类科技发展、对于人类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
《月亮孩子》中,作者威廉森笔下的太空联合组织是一个追求宇宙大同的民间组织,他们的主要工作和任务就是对太阳系内的各大行星进行勘测活动。在一次任务中宇航员发现奇异的外星晶体,并因此影响到下一代,使三个孩子拥有不同寻常的超能力,这三个孩子被称为月亮孩子。他们发现了这种外星晶体的秘密,只要加入这一外来行星体系,人类就可以与宇宙中其他的智慧文明进行沟通,而此时的人类依旧沉迷、忙碌于对其他行星无休止的财富掠夺。“理解、沟通、和谐、共融”一直是文明发展的主题,作者所以如此设计小说《月亮孩子》的故事情节,旨在阐述自己对于文明发展的观点和意愿。无论是宇宙太空,还是现实的地球;无论是不同的星球,还是不同的国家;无论是不同的种族,还是不同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而因为此间的差异而造成误解,甚至激起谩骂、战斗和彼此残害主要的原因在于相互间的不理解和人類对于生存空间利益的争夺。《月亮孩子》中,人类在与其他行星上生命打得不可开交、面临崩溃的时候,竟然发现其他文明从未试图侵略过地球,人类与其他星球上的生物、物种只要互相理解、沟通、融合就完全可以共享宇宙文明。这显然是滑稽可笑的,这恰恰是作者对于人类的自以为是和人性贪婪的嘲讽。作者用坦诚直接的语言,讽刺和攻击人类丑陋的劣根本性,同时表达自己内心对此的惭愧和厌恶。
除了希望世界和谐发展,作者认为世界的发展是要依靠下一代和他们的后世子孙的推动和维护的。在小说《月亮孩子》中,承载着沟通宇宙,维护宇宙和平,使太阳系文明和谐发展共存的使命的是三个月亮孩子。虽然在完成使命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也曾因为遇见种种困难、坎坷而觉得内心迷茫,手足无措,但是作为月亮使者,最后他们仍旧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作者威廉森认为,年轻人,或者说未来的人有承担和改造未来世界的历史使命,作为社会,甚至是未来世界的使者、主人,就应当敢于面对,承担自己的社会和历史责任。“那晚我躺在坚硬的岩石上,等到黎明便出发。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似乎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一般”,“带着某种被压抑的渴望,我走进了我曾逃避的未来”。作者威廉森用一个浪漫的“太空歌剧”式科幻故事诠释了成长,以及在成长过程中人类是所需要面对、直视的应当承担的责任。
数学家柯尔莫戈洛夫认为,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全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作家威廉森运用个性艺术语言创作了“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月亮孩子》,并在作品中表明了自己的意愿和态度、立场——人类不能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肆意爆发战争,破坏文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也不能逃避自己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 方凡:《美国后现代科幻小说》,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 [加]达科·苏恩文:《科幻小说面面观》,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3] [英]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2011年第1期。
[4] [美]查尔斯·A·比尔德、玛丽·R·比尔德:《美国历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 [美]詹姆逊:《科幻文学的批评与建构》,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简介:关景军,男,1972—,吉林九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言文学、英语教学法,工作单位:吉林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