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身心成长最重要的阶段,思想较小学阶段发展更快,却又不如高中生成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某些问题,倘若学生面对这些问题不能自行调整,而学校又不加以合理干预,则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一基本目标就难以得到保障。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具体分析了初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应解决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同仁提供借鉴参考,为我国初中学生成长成材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初中时期是学生在躯体、心理、思想等方面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他们一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由于身体发育十分迅速并日趋成熟,使得初中生有了成人感,但是其心理发育跟不上生理发育,在行为活动、心理活动上都不乏幼稚的成分,想独立但又离不开对父母的依赖。生理、学习等各方面的变化既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很大的动力,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和困惑。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直接实施者,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应高度统筹,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重心,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
(一)厌学心理
厌学心理的具体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完成,学习效率低下,成绩差,常常逃课。初中生的厌学心理往往来源于外部压力过大,学习负担过重,没完没了的补课、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完全没有给孩子留下个人的自由空间,学生基本上成了学习的机器、作业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对学校、老师、家长产生了厌烦心理,并以厌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二)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早恋,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迈进了多梦的年华,对两性问题的兴趣有明显的增加,都或多或少的有了怀春的萌芽,不同程度地对异性产生强烈的神秘感和好奇心理,并且时时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探索和尝试的愿望,于是便发生了早恋。二是代沟冲突多,由于生活年代不同,加之学生有逆反心理,导致许多学生师生关系不良、与父母关系不良,存在隔阂。
(三)情感意识问题
初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同时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急剧发展的时期,是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时期,从而导致意识及情绪发展的第二次飞跃。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易冲动,爱与人争执,爱幻想,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感受,妒忌心强,一般不喜欢别人比自己强,常把错误归结于别人,偏执、自大、虚伪。
(四)其它问题
当前,在教育实践中学校面临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如自卑心理、恐惧心理等,这些问题的成因各有不同,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多方努力,加强沟通,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症下药。
二、对策研究
(一)学校提高重视
学校一直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必须多渠道、全方位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其一,学校领导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及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按要求开设心理辅导课,不能挤占挪用其课时,积极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提升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其二,学校要花大力气,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开设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交流信箱或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等,可采取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及系统治疗等服务形式,建立心理咨询跟踪档案。其三,学校要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教育讲座,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主动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度过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四,学校要鼓励其他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相关部门要提供必要的辅导资料并组织心理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理论素养,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自身健康心理素质。
(二)邀请家长参与
家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许多学生的问题往往来自家庭,来自家长教育方法的缺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学校要采取各种渠道,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让家长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负担工作的得力助手。一是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改变家长会班主任讲,家长听的模式,以体验式为主,通过专业化的讲座,选取一些典型的教育案例,让家长充当各种角色参与其中,亲自感受,从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发现自己教育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交流,建设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二是对一些问题孩子的家长,学校要鼓励班主任要多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对孩子充满信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帮助孩子取得进步。三是让一部分具有成功教育经验的家长向大家介绍经验,这些来自身边的案例,对家长来说往往更具有教育意义。
(三)开展实践活动
初中生之所以有这么多心理问题,与其没有与社会进行深入接触有莫大关系,但生活在社会上,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与约束,初中生也不例外。除了学校与家庭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能够让初中生感受到人生的美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与自然的和谐,帮助他们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样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不少心理问题。所以,无论教师、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初中生积极参与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通过零距离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中的情感,增强协作意识。这样,不仅能使初中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还能使部分内向、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学会合作,增强他们合作意识,使部分较为自我的学生学会尊重、理解他人,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结语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初中教学教育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解决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初中教师、学校领导,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深入探究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多种方法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促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積极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易术鸿.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速读旬刊,2017(4).
[2]陈芝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7):251.
[3]王猛,罗长迪.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J].青春岁月,2017(10).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初中时期是学生在躯体、心理、思想等方面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他们一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由于身体发育十分迅速并日趋成熟,使得初中生有了成人感,但是其心理发育跟不上生理发育,在行为活动、心理活动上都不乏幼稚的成分,想独立但又离不开对父母的依赖。生理、学习等各方面的变化既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很大的动力,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和困惑。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直接实施者,校长及相关负责人应高度统筹,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重心,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
(一)厌学心理
厌学心理的具体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完成,学习效率低下,成绩差,常常逃课。初中生的厌学心理往往来源于外部压力过大,学习负担过重,没完没了的补课、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完全没有给孩子留下个人的自由空间,学生基本上成了学习的机器、作业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对学校、老师、家长产生了厌烦心理,并以厌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二)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早恋,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迈进了多梦的年华,对两性问题的兴趣有明显的增加,都或多或少的有了怀春的萌芽,不同程度地对异性产生强烈的神秘感和好奇心理,并且时时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探索和尝试的愿望,于是便发生了早恋。二是代沟冲突多,由于生活年代不同,加之学生有逆反心理,导致许多学生师生关系不良、与父母关系不良,存在隔阂。
(三)情感意识问题
初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同时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急剧发展的时期,是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时期,从而导致意识及情绪发展的第二次飞跃。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易冲动,爱与人争执,爱幻想,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感受,妒忌心强,一般不喜欢别人比自己强,常把错误归结于别人,偏执、自大、虚伪。
(四)其它问题
当前,在教育实践中学校面临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如自卑心理、恐惧心理等,这些问题的成因各有不同,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多方努力,加强沟通,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症下药。
二、对策研究
(一)学校提高重视
学校一直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必须多渠道、全方位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其一,学校领导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及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按要求开设心理辅导课,不能挤占挪用其课时,积极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提升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其二,学校要花大力气,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开设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交流信箱或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等,可采取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及系统治疗等服务形式,建立心理咨询跟踪档案。其三,学校要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教育讲座,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主动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度过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四,学校要鼓励其他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相关部门要提供必要的辅导资料并组织心理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理论素养,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自身健康心理素质。
(二)邀请家长参与
家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许多学生的问题往往来自家庭,来自家长教育方法的缺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学校要采取各种渠道,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让家长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负担工作的得力助手。一是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改变家长会班主任讲,家长听的模式,以体验式为主,通过专业化的讲座,选取一些典型的教育案例,让家长充当各种角色参与其中,亲自感受,从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发现自己教育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交流,建设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二是对一些问题孩子的家长,学校要鼓励班主任要多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对孩子充满信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帮助孩子取得进步。三是让一部分具有成功教育经验的家长向大家介绍经验,这些来自身边的案例,对家长来说往往更具有教育意义。
(三)开展实践活动
初中生之所以有这么多心理问题,与其没有与社会进行深入接触有莫大关系,但生活在社会上,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与约束,初中生也不例外。除了学校与家庭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能够让初中生感受到人生的美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与自然的和谐,帮助他们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样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不少心理问题。所以,无论教师、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初中生积极参与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通过零距离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中的情感,增强协作意识。这样,不仅能使初中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还能使部分内向、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学会合作,增强他们合作意识,使部分较为自我的学生学会尊重、理解他人,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结语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初中教学教育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解决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初中教师、学校领导,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深入探究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多种方法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促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積极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易术鸿.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速读旬刊,2017(4).
[2]陈芝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7):251.
[3]王猛,罗长迪.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J].青春岁月,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