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影视作品鉴赏的角度来审视“类型影片”,集中视角来观照当代高校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影视艺术教育,通过以歌舞剧型影片《歌剧魅影》为例,在开展高校艺术教学中歌舞剧型影片鉴赏及教学时,不仅要本着欣赏电影作品类别的统一性原则,而且要尽量把握歌舞片艺术体裁的一致性。同时,对当今大学生欣赏影视艺术作品的类型化加以区别与分析,探究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教学思路。
关键词:艺术教学;类型影片;歌剧魅影;影视作品鉴赏
影视艺术教育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分支,相对于其他艺术类学科(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更具有普遍性和易接受性,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作者在参与高校影视鉴赏实际教学过程中,把对影片的鉴赏加以分类,学生受教收效良好。
1影视作品鉴赏的分类与选择
随着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人们早已熟知的影视作品不断被注入更多的新鲜元素,使影视作品的题材更加丰富与多元化,对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选择性地鉴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影视艺术是一种融合了多种艺术样式,最终形成自己个性化表述手段的艺术种类,所以,鉴赏影视作品也不能以偏概全,而是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全面地领略影视艺术的独特魅力,这在鉴赏电影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电影作品的欣赏以及教师的讲解过程,是对影片形成印象乃至再认识的过程;通过对不同电影作品广泛地视听过程,是影视艺术展现全面、真实的故事情节的过程。上述的这些过程是相互关联并会产生能动作用的,因此,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选择适合的、优秀的电影作品,同时对影片的欣赏加以分类,是对学生进行影视艺术教育的良好手段,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影视作品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电影自20世纪初期诞生后,“类型”观念被借鉴进电影领域,逐渐门类划分详细,形成了不同的“电影类型(Film Genre)”,早期卢米埃尔兄弟和爱迪生拍摄的“旅行观光片”、梅里爱的“舞台幻想片”、格里菲斯的“剧情片”和弗拉哈迪的“纪录片”等都属于分门别类的结果。随着二三十年代美国好莱坞逐渐成为全球电影制作的中心,好莱坞制片厂体制下的电影类型得到擴展、完善和定型,形成了代表美国电影主流的“类型电影”。“类型电影(Genre Film)”是指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类型、影片场景和电影技巧等方面具有明显相似性的一组影片。今天的我们,面对的是发展了百年的电影艺术,影像艺术传播的技术手段与观念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电影艺术的欣赏与类别划分就更加趋于明显。因此,对于整个世界电影的多元化发展而言,以美国电影分类标准为参照,影片的十三种类别①让人们的欣赏似乎更加有章可循。作为当代电影的忠实爱好者——高校青年学生而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的鉴赏采用较为合理的影片分类方法,不仅仅是学生对作品作为表层意义的观看,更多的是会为梳理更为清晰的剧情、抽绎更为深刻的思想精华而必取之径。
2艺术教学中歌舞剧型影片鉴赏的把握
大学是学生正式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台阶,是学生心理定型、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高校艺术教育以学生的心理和人格为本,让学生的自我感知力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有所形成和提高。我们经常会想到,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是与多方面因素联系密切的。影视欣赏课程的设置以及相关专业的设置,无不证明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成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途径。我们也深深明白,影片鉴赏不仅仅是对影片表层元素的粗浅了解,而是对影片深层意蕴的艺术把握。在高校影视艺术教育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随着影视产业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电影不仅越来越普遍地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方式,而且也逐渐成为培养人们的精神气质和艺术品格的重要手段。影视艺术教育能够陶冶当代大学生的情操、激发人的创造性灵感。美国心理学家和创造力研究专家吉尔福特对人的创造力进行了细致的归类和分析,他认为创造力具备六种特性表现,即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不难看出这六种特征的创造和培养成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与塑造的重要目标。关于吉尔福特创造力的研究应用于高校影视艺术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影片分类原则的基础上,着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不断更换类别的影视作品加以归类和思考,对不同类别的作品进行深入考究,达到“鉴赏”的目的,使其创造力逐步得到了锻炼。
在十几类的电影类别中,歌舞剧影片(the Musical)是美国电影中以歌唱和舞蹈为中心内容的特殊类型。歌舞片的文化传统可谓丰富多彩而源远流长:古代的歌舞音乐、古典戏剧、民间舞蹈、近代的歌剧音乐、芭蕾舞、现当代的轻歌剧、轻歌舞剧、小型讽刺歌舞剧、舞台歌舞剧、歌舞厅表演和现代舞,它的直接灵感来自具有浓重歌舞剧和戏剧传统的纽约百老汇。影片的故事情节几乎是用音乐来表达出来的,视听效果具有震撼力,非常吸引大众眼球。美国电影市场最卖座的十部最佳歌舞片包括《雨中曲》、《音乐之声》、《绿野仙踪》、《欢乐时光》、《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西区故事》、《窈窕淑女》、《锦城春色》、《爵士乐大全》、《芝加哥》等。本文举歌舞剧型的影片作为本文涉及到的影片欣赏与分类的示例,把歌舞音乐影片独立出来进行分析,是因为歌舞剧影片表现手法的特殊性。它使大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抽象思维的锻炼,而且面对影片本身,青年学生也接触到了更多的音乐和戏剧知识,接受多种艺术形式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是在观看其他类别影片时无法做到的。
在开展高校艺术教学中歌舞剧型影片鉴赏时,不仅要本着欣赏电影作品类别的统一性原则,而且要尽量把握歌舞片艺术体裁的一致性。上文提到,歌舞片的文艺种类来自于多种音乐形式,这些音乐门类听起来区区几字,差之千里。若想使学生在一部并不熟悉的影片放映之后就要进行深入考究,教育者的任务不能少:呈现给学生时就应该本着“门类之内再需细化”的原则,把歌舞剧影片也作个“再加工”。 3歌舞剧影片(The Musical Film)《歌剧魅影》的再度创作性
十九世纪前后音乐剧开始进入了旺盛发展的时期,至今为止百余部较为成功的音乐剧作品几乎在其上演之后的几年至几十年内被改编成为电影的形式发行并上映。《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又称为“歌剧院的幽灵”,是由法国作家加斯顿·勒鲁写作的一部小说,由音乐剧大师安德鲁·洛依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1948~)先后改编成音乐剧以及电影的版本。《歌剧魅影》这部为时2个多小时的影片由华纳兄弟公司出版发行,它为观众展现出的是一场音乐盛宴,一场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一个韦伯音乐创作与编剧的最高杰作。继音乐剧《歌剧魅影》1986年在伦敦首演、1988年在百老汇登台之后的2004年,影片版被搬上了荧幕。《歌剧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这部充满神奇和悬念的世纪巨作,吸引人之处数不胜数,仅从影片的音乐视听制作角度而言,便可长篇阔论。韦伯在音乐创作中,兼收并蓄,体味观众的审美心理,把握了一条既具艺术性且又生动可感的创作思路。此剧情节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悬念迭起,人物内心情感揭示细致,重唱布局十分精当,半音进行的“魅影”主导动机贯穿剧情进程,造成扣人心弦的戏剧紧张效果,这也成为歌舞剧影片更吸引观众、更具特色的一点。电影版的《歌剧魅影》在保留原著的原创性之外,对故事的情节进行了重新诠释,使得其立足于其音乐本体的基础上为电影标上了更多大众化、通俗性、商业性的标签,增加了更多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机会,强化了这部作品的音乐社会功能。《歌剧魅影》音乐剧版的狂热歌迷成为保证电影版票房的巨大支持,2005年这部电影刚刚在英国和北美的各大影院亮相,就已经获得了包括最佳艺术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电影音乐原创在内三项金球奖提名的殊荣。
在《美国电影研究》一书中,把与《歌剧魅影》同类的影片统一划归为歌舞片(The Musical Film)系列。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整部影片是以舞台上的戏剧、音乐、舞蹈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影片开头的芭蕾舞排练场景和影片中段处的“假面舞会”与音乐融为一体,并没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出现,反而更加衬托出剧中剧表演的鲜活性,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剧中剧的安排是整部影片的重要特点,它使得影片中的舞台表演更真实、与主题更贴切,营造了歌剧院的典型环境。这种艺术的综合性是歌舞剧类型影片旺盛活力的源泉。
整部影片突出了近似轻歌剧的表演风格,各位演员的演唱亲自担当也唱法多样,结合古典歌剧、流行唱法、摇滚乐等多种形式,演绎出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古典抒情与摇滚元素的跨界融合,增强了歌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实这种多元化音乐元素的交织,也正是《歌剧魅影》超越了年龄与风格的界限,为全世界的人们所喜爱的关键原因吧!这是一部值得欣赏的、优秀的歌舞类影片作品。
4从歌舞剧型影片管窥类型影片鉴赏的意义
根据上文,我们了解到歌舞剧型影片在类型影片当中属于具有特殊之处的音乐歌舞型影片类别。对于经典的歌舞剧型电影而言,只能说是众多类型影片中的“沧海一粟”,但它却成为观众了解电影与名曲的重要载体,以电影的手段不仅表现了多彩的剧情,而且用声画结合的独特方式把优美的旋律呈现在大众眼前。当代大学生是广大青年的主体,他们对社会生活以及艺术知识求知欲望强烈,通过在高校内广泛开展影视艺术欣赏与教学活动,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多元化社会的窗口;同时,广大青年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渴望与音乐欣赏的需求,在影视作品中歌舞剧型影片的观赏中得到了汲取。
综上所述,艺术普及教育包括影视艺术教育对于青年形成良好的世界观、道德观,形成创新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增强学科综合性与广泛性的同时,影视艺术教育包括本文详述的类型电影艺术欣赏也是影响深刻的,把影视艺术教育与综合教育紧密地聯系在一起,来培养全方位、综合素质高的合格人才。
注释:①美国类型影片包括:西部片(The Western)、歌舞片(The Musical)、喜剧片(Comdy)、剧情片(Drama Films)、犯罪(警匪)片(Contemporary Crime:Detective&Gangster)、恐怖片和悬疑惊悚片(Horror Film&The Suspense Thriller)、科幻片(Science Fiction,SiFi)、战争片(War Film)、历史传记片(The Historical&Biographical Film\\Epic Film)、黑色电影(Film Noir)、社会政治片(SocialPolitical Drama)、动作片(ActionAdventure)、好莱坞“大片”(Blockbuster)。
参考文献:
[1]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 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 黄会林,周星.影视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田钰莹,(1982—),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金融学院艺术教育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传播与音乐社会学。
关键词:艺术教学;类型影片;歌剧魅影;影视作品鉴赏
影视艺术教育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分支,相对于其他艺术类学科(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更具有普遍性和易接受性,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作者在参与高校影视鉴赏实际教学过程中,把对影片的鉴赏加以分类,学生受教收效良好。
1影视作品鉴赏的分类与选择
随着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人们早已熟知的影视作品不断被注入更多的新鲜元素,使影视作品的题材更加丰富与多元化,对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选择性地鉴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影视艺术是一种融合了多种艺术样式,最终形成自己个性化表述手段的艺术种类,所以,鉴赏影视作品也不能以偏概全,而是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全面地领略影视艺术的独特魅力,这在鉴赏电影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电影作品的欣赏以及教师的讲解过程,是对影片形成印象乃至再认识的过程;通过对不同电影作品广泛地视听过程,是影视艺术展现全面、真实的故事情节的过程。上述的这些过程是相互关联并会产生能动作用的,因此,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选择适合的、优秀的电影作品,同时对影片的欣赏加以分类,是对学生进行影视艺术教育的良好手段,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影视作品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电影自20世纪初期诞生后,“类型”观念被借鉴进电影领域,逐渐门类划分详细,形成了不同的“电影类型(Film Genre)”,早期卢米埃尔兄弟和爱迪生拍摄的“旅行观光片”、梅里爱的“舞台幻想片”、格里菲斯的“剧情片”和弗拉哈迪的“纪录片”等都属于分门别类的结果。随着二三十年代美国好莱坞逐渐成为全球电影制作的中心,好莱坞制片厂体制下的电影类型得到擴展、完善和定型,形成了代表美国电影主流的“类型电影”。“类型电影(Genre Film)”是指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类型、影片场景和电影技巧等方面具有明显相似性的一组影片。今天的我们,面对的是发展了百年的电影艺术,影像艺术传播的技术手段与观念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电影艺术的欣赏与类别划分就更加趋于明显。因此,对于整个世界电影的多元化发展而言,以美国电影分类标准为参照,影片的十三种类别①让人们的欣赏似乎更加有章可循。作为当代电影的忠实爱好者——高校青年学生而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的鉴赏采用较为合理的影片分类方法,不仅仅是学生对作品作为表层意义的观看,更多的是会为梳理更为清晰的剧情、抽绎更为深刻的思想精华而必取之径。
2艺术教学中歌舞剧型影片鉴赏的把握
大学是学生正式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台阶,是学生心理定型、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高校艺术教育以学生的心理和人格为本,让学生的自我感知力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有所形成和提高。我们经常会想到,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是与多方面因素联系密切的。影视欣赏课程的设置以及相关专业的设置,无不证明高校影视艺术教育成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途径。我们也深深明白,影片鉴赏不仅仅是对影片表层元素的粗浅了解,而是对影片深层意蕴的艺术把握。在高校影视艺术教育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随着影视产业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电影不仅越来越普遍地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方式,而且也逐渐成为培养人们的精神气质和艺术品格的重要手段。影视艺术教育能够陶冶当代大学生的情操、激发人的创造性灵感。美国心理学家和创造力研究专家吉尔福特对人的创造力进行了细致的归类和分析,他认为创造力具备六种特性表现,即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不难看出这六种特征的创造和培养成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与塑造的重要目标。关于吉尔福特创造力的研究应用于高校影视艺术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影片分类原则的基础上,着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不断更换类别的影视作品加以归类和思考,对不同类别的作品进行深入考究,达到“鉴赏”的目的,使其创造力逐步得到了锻炼。
在十几类的电影类别中,歌舞剧影片(the Musical)是美国电影中以歌唱和舞蹈为中心内容的特殊类型。歌舞片的文化传统可谓丰富多彩而源远流长:古代的歌舞音乐、古典戏剧、民间舞蹈、近代的歌剧音乐、芭蕾舞、现当代的轻歌剧、轻歌舞剧、小型讽刺歌舞剧、舞台歌舞剧、歌舞厅表演和现代舞,它的直接灵感来自具有浓重歌舞剧和戏剧传统的纽约百老汇。影片的故事情节几乎是用音乐来表达出来的,视听效果具有震撼力,非常吸引大众眼球。美国电影市场最卖座的十部最佳歌舞片包括《雨中曲》、《音乐之声》、《绿野仙踪》、《欢乐时光》、《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西区故事》、《窈窕淑女》、《锦城春色》、《爵士乐大全》、《芝加哥》等。本文举歌舞剧型的影片作为本文涉及到的影片欣赏与分类的示例,把歌舞音乐影片独立出来进行分析,是因为歌舞剧影片表现手法的特殊性。它使大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抽象思维的锻炼,而且面对影片本身,青年学生也接触到了更多的音乐和戏剧知识,接受多种艺术形式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是在观看其他类别影片时无法做到的。
在开展高校艺术教学中歌舞剧型影片鉴赏时,不仅要本着欣赏电影作品类别的统一性原则,而且要尽量把握歌舞片艺术体裁的一致性。上文提到,歌舞片的文艺种类来自于多种音乐形式,这些音乐门类听起来区区几字,差之千里。若想使学生在一部并不熟悉的影片放映之后就要进行深入考究,教育者的任务不能少:呈现给学生时就应该本着“门类之内再需细化”的原则,把歌舞剧影片也作个“再加工”。 3歌舞剧影片(The Musical Film)《歌剧魅影》的再度创作性
十九世纪前后音乐剧开始进入了旺盛发展的时期,至今为止百余部较为成功的音乐剧作品几乎在其上演之后的几年至几十年内被改编成为电影的形式发行并上映。《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又称为“歌剧院的幽灵”,是由法国作家加斯顿·勒鲁写作的一部小说,由音乐剧大师安德鲁·洛依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1948~)先后改编成音乐剧以及电影的版本。《歌剧魅影》这部为时2个多小时的影片由华纳兄弟公司出版发行,它为观众展现出的是一场音乐盛宴,一场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一个韦伯音乐创作与编剧的最高杰作。继音乐剧《歌剧魅影》1986年在伦敦首演、1988年在百老汇登台之后的2004年,影片版被搬上了荧幕。《歌剧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这部充满神奇和悬念的世纪巨作,吸引人之处数不胜数,仅从影片的音乐视听制作角度而言,便可长篇阔论。韦伯在音乐创作中,兼收并蓄,体味观众的审美心理,把握了一条既具艺术性且又生动可感的创作思路。此剧情节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悬念迭起,人物内心情感揭示细致,重唱布局十分精当,半音进行的“魅影”主导动机贯穿剧情进程,造成扣人心弦的戏剧紧张效果,这也成为歌舞剧影片更吸引观众、更具特色的一点。电影版的《歌剧魅影》在保留原著的原创性之外,对故事的情节进行了重新诠释,使得其立足于其音乐本体的基础上为电影标上了更多大众化、通俗性、商业性的标签,增加了更多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机会,强化了这部作品的音乐社会功能。《歌剧魅影》音乐剧版的狂热歌迷成为保证电影版票房的巨大支持,2005年这部电影刚刚在英国和北美的各大影院亮相,就已经获得了包括最佳艺术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电影音乐原创在内三项金球奖提名的殊荣。
在《美国电影研究》一书中,把与《歌剧魅影》同类的影片统一划归为歌舞片(The Musical Film)系列。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整部影片是以舞台上的戏剧、音乐、舞蹈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影片开头的芭蕾舞排练场景和影片中段处的“假面舞会”与音乐融为一体,并没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出现,反而更加衬托出剧中剧表演的鲜活性,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剧中剧的安排是整部影片的重要特点,它使得影片中的舞台表演更真实、与主题更贴切,营造了歌剧院的典型环境。这种艺术的综合性是歌舞剧类型影片旺盛活力的源泉。
整部影片突出了近似轻歌剧的表演风格,各位演员的演唱亲自担当也唱法多样,结合古典歌剧、流行唱法、摇滚乐等多种形式,演绎出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古典抒情与摇滚元素的跨界融合,增强了歌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实这种多元化音乐元素的交织,也正是《歌剧魅影》超越了年龄与风格的界限,为全世界的人们所喜爱的关键原因吧!这是一部值得欣赏的、优秀的歌舞类影片作品。
4从歌舞剧型影片管窥类型影片鉴赏的意义
根据上文,我们了解到歌舞剧型影片在类型影片当中属于具有特殊之处的音乐歌舞型影片类别。对于经典的歌舞剧型电影而言,只能说是众多类型影片中的“沧海一粟”,但它却成为观众了解电影与名曲的重要载体,以电影的手段不仅表现了多彩的剧情,而且用声画结合的独特方式把优美的旋律呈现在大众眼前。当代大学生是广大青年的主体,他们对社会生活以及艺术知识求知欲望强烈,通过在高校内广泛开展影视艺术欣赏与教学活动,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多元化社会的窗口;同时,广大青年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渴望与音乐欣赏的需求,在影视作品中歌舞剧型影片的观赏中得到了汲取。
综上所述,艺术普及教育包括影视艺术教育对于青年形成良好的世界观、道德观,形成创新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增强学科综合性与广泛性的同时,影视艺术教育包括本文详述的类型电影艺术欣赏也是影响深刻的,把影视艺术教育与综合教育紧密地聯系在一起,来培养全方位、综合素质高的合格人才。
注释:①美国类型影片包括:西部片(The Western)、歌舞片(The Musical)、喜剧片(Comdy)、剧情片(Drama Films)、犯罪(警匪)片(Contemporary Crime:Detective&Gangster)、恐怖片和悬疑惊悚片(Horror Film&The Suspense Thriller)、科幻片(Science Fiction,SiFi)、战争片(War Film)、历史传记片(The Historical&Biographical Film\\Epic Film)、黑色电影(Film Noir)、社会政治片(SocialPolitical Drama)、动作片(ActionAdventure)、好莱坞“大片”(Blockbuster)。
参考文献:
[1]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 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 黄会林,周星.影视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田钰莹,(1982—),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金融学院艺术教育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传播与音乐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