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日英翻译教学对比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il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中国日语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但日语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不符合,导致日语人才就业存在一定困难,日语翻译教学缺乏实用性导致日语人才翻译能力薄弱。本文分析了日语翻译教学现状,讨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日英翻译教学对比,提出适应应用型日语翻译人才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日语翻译教学
  【作者简介】李雪婕(1987.09-),女,汉族,云南镇雄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日本儿童文学;魏薇(1980.05-),女,汉族,云南昆明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2019年院级教改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多语种翻译实习实践新模式探索”的部分研究成果。
  一、日语应用型人才需求
  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运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近年来企业跨国合作趋势增强,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旺盛,高层次的应用型翻译人才缺口很大。为适应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建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机制很有必要。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根据培养目标,为大学生设计知识及能力素养结构的方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影响,随着市场经济建立、科技迅速发展,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暴露出弊端,培养出的学生适应性较差,外语专业学生综合知识匮乏,高校急需构建复合型外语专业培养模式。
  二、日英翻译教学对比
  1.日英语单词学习对比。日英翻译教学具有相通特点,相比而言,英语翻译教学入门困难,日语翻译学习入门容易,但深入学习却困难。日语是英语专业第二外语,学生学习普遍为零基础,英语翻译教学比日语教学时间更早。
  日语的动词变化有五种,动词分为三种,要记住15种动词变化类型,但日语动词变化相对有规律。英语动词变化有四种,但需要记忆很多不规则的变形。日语名词变化较少,没有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变化,英语形容词变化种类较少,但很多为不规律变化,日語形容词变化相对有规律较多,两种语言的词形变化教学难度相当。
  英语翻译中每个汉语意思可用1个单词对应,但日语表达能力丰富,很多时候每个汉语意思可以用三种日语单词对应,日语词汇记忆是英语难度的很多倍,但日语中很多单词为汉语,有很多词为英语变形,可根据英语记忆,减少记忆的难度。
  2.日英语语法学习对比。英语与汉语的语法顺序一样,日语将动词谓语放在句子最后,为初学者带来很大的困难。英语很少有琐碎的小语法,语法涉及大体框架结构,日语大小语法都有,细节小语法复杂,日语句子一般从大语法套小语法形式,用大语法框架套。日语需在过去式大语法下根据对象不同选择是否使用敬语,日语语法学习没有英语语法规律,英语语法仅是将单词组合表达意思,日语语法要表达一种心情,出现很多表达心情的小语法,语法学习繁杂困难。
  英语语法强调形式完整,日语语法没有英语规律,某些句子成分可以省略,把握好语感比较困难。习惯使用工整的英语句子学习日语,对日语的省略会感到不适,并导致理解错误。现代英语基本没有古语法,现代日语书面语中经常出现古语法,英语只有不多的助词,日语中助词有很多,英语中从句较多,日语中却没有从句。从语法教学而言,日语相对困难。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日语翻译教学策略
  针对目前日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必须进行改革,首先要明确日语翻译教学培养目标。科技日语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科技日语等层面语体特点,对不同类型语篇中典型语言特征的识别能力。科技日语课程教学任务是训练学生运用日语准确获取科技信息的能力,学生要加强科技日语训练,了解有关商贸知识,才能达到拓宽就业口径的目的。具有第二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掌握全面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获得计算机程序操作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规定的有关技能。
  在日语翻译教学中,对学生教授的语言知识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要让学生懂得日本文化知识,对掌握日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推荐经典的日本阅读作品、日本文化实例分析等,使学生生动地认知日本社会文化内容,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十分有益。日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内容的导入,能体现很强的优势,日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渗入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在教学中导入具体内容,可以是称呼、问候、敬语、禁忌语等,教师要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单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无法达到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日语翻译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邢小艳,王凤林.应用型大学英汉翻译教学对分式翻转课堂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60-65.
  [2]战建丽,谷恒勤.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下项目化日汉翻译教学设计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41):46-47.
其他文献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家长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用英语对话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传统课堂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和家长对英语应用的需求;而中学英语社团活动形式丰富,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就中学英语社团目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英语社团活动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建设性,并据此总结中学英语社团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一、中学英语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汉语迁移对大学英语翻译的影响,主要结合国内国外文化特点以及汉英语言结构阐述了中英语言的差异,就汉语正迁移和负迁移对翻译教学影响作出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力求推动我国翻译领域的发展,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汉语迁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作者简介】唐慧(1986-),女,汉族,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理论与改革
【摘要】我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单词比较少,而且单词也不长,比较简单,但是一到初中,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就渐渐多了起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背单词是一件相当苦恼的事。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要想拿到一个好的分数,同时具有一定的英文表达能力,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單词学得不扎实,那么听、说、读、写都将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科学的单词记忆方式,提高学生记忆
【摘要】在课程教学深化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价改革成为教改重点内容之一。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师单一主体的终结性评价方法与当前教学改革要求背道而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积极作用的形成性评价成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方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构建多元化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为学生写作学习提供有效帮助与指导,从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写作。本文通过分析形成性评价及其
【摘要】在学校教学中,教材无疑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但是无论哪种教材都很难完全符合某一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这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的同时,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取舍。本文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为指导,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应当取舍和调整的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课程标准;英语教材;取舍;调整  【作者简介】王东,男,汉族,黑龙江双鸭
【摘要】随着立德树人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教育部逐渐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理念,号召各学科教师都可以全面分析本学科的教学、育人作用。其中,英语学科作为十分重要的一门外语课程,也关系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应该成为实施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先锋,切实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准备。本文将从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自学指导活动、组织真实丰富的英语实践活动
【摘要】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之路一直以来走得尤为艰辛。翻译这门学科实用性和应用性极强。现今国际社会迅速发展,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对口笔译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独立学院培养的专业英语翻译人才既应该有扎实的翻译基础,更应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这样明确的培养目标下,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改革应结合专业人才的自身特点,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自主学习等环节进行摸索。  【关键词
【摘要】文化是语言的载体,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打破语言知识的限制,使学生透过语言知识受到文化的熏陶,促进其文化意识的发展。就pep小学英语教材而言,将英语文化内容渗透到了语言知识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深入教材,挖掘文化内容,并利用有效的方式将文化差异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实现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文化渗透;渗透对策  【作者简介】徐雪,安徽省亳
【摘要】本文介绍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及意义,结合笔者在教学能力大赛中授课的阅读文本的教学设计,通过分析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的教学活动,说明如何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等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阅读教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李倩,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  引言  “核心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要实现新课程的目标,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我认为判断英语课堂是否高效,对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学生是否充当了学习的主导者。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利用各种学习手段,才能使课堂活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高效课堂;培养路径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