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高考试卷中40%(上海占到46.7%)的权重足以证明。写好作文,教师看重,学生更是看重。师生都把作文看得很重,应该是好事,因为语文能力很多时候需要体现在作文上。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常常看到它的另一面。
2007年高考结束后,一位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按老师的要求,以他所学得的好作文的模式,对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进行了演练。几天后,老师的评分下来了,满怀希望的他看到的却是一个40分的低分,期望与现实巨大的落差使他迷茫。作文究竟该怎么写?带着疑惑,他来找我探讨。
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他自认为不错的文章吧:
在消逝中成长
昙花因转眼即逝变得备受注目,人生也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弥足珍贵,而其中消逝便是那独特的催化剂。
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消逝对于它们的意义是极其巨大的。
从咿呀学语到能独立面对社会,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过的时段。而在这段时间,我们逝去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对父母撒娇的权力、欢乐的童年时光以及做错事后被宽容的优待,这些都是童年所特有,然而当它们逝去之后取代它的是沉稳、冷静以及责任。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让我们更珍惜逝去的东西。
南唐后主李煜年少时一心攻在文学,却始终未有建树,因为他生活在皇宫之中,尽享天下奇物,无忧无虑,因此他一开始所著之诗也只是关于风月之事。当国破家亡,沦落为阶下囚后才使他变得更加成熟,即使在他内心只有悲伤。他逝去了权力,逝去了国家,逝去了人民对他的期望。“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既令人叹伤,又令人为之一丝欣喜。
消逝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
人类社会从动乱走向稳定,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科技支配社会。毫无疑问,人类的社会在发展,在进步,却也伴随着消逝。茶马古道的消失,雅玛文化的湮没,以及丝绸之路的荒废等等,然而我们不用悲伤,因为我们有更好的途径,有更好的文明。
悠悠五千年,中国从兴盛走向衰亡,从衰亡中爬起,向着兴盛努力奔跑。毫无疑问,我们消逝了很多东西,但是正是在这些消逝中,中国有了更好的制度,有了更好的文化,并一步步向前迈进,不断地探索。
昙花因消逝而积蓄一切力量去尽情绽放,人生因消逝而散发着奇异的光彩。面对消逝,我们不用悲伤,因为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因为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进步,也因为消逝使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
细读文章后,我对该同学坦言,我基本同意他老师的评分。理由如下:
1.表达上有缺陷。
文章语言表达存在不少漏洞,明眼人能看出作者语言基本功的薄弱,而这恰恰是影响评分的最大“硬伤”,如:
在“我们逝去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对父母撒娇的权力、欢乐的童年时光以及做错事后被宽容的优待,这些都是童年所特有”几句中,“许许多多的东西”句后,应加一个“如”字;
在“因此他一开始所著之诗也只是关于风月之事”一句中,“一开始”应删,因为李煜亡国之前的诗歌题材始终跳不出吟风弄月的范畴;
在“当国破家亡,沦落为阶下囚后才使他变得更加成熟”一句中,“更加”应删,因为“更加”的前提是已经成熟,但显然,李煜人生、文学迈向成熟是在他沦为阶下囚之后。
2.内容上显简单、浅薄。
纵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中心在于“消逝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全人类,意义是极其巨大的”,因为“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让我们更珍惜逝去的东西”。在论证“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的过程中,作者列举了童年、成年这两个不同阶段的人生财富,用了南唐后主李煜经历国破家亡后在人生、文学上走向成熟后所达到的新高度,用了“茶马古道的消失,雅玛文化的湮没,以及丝绸之路的荒废”这些事例。
由于作者对“让我们更珍惜逝去的东西”弃之不顾,导致文章中心被削减为“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进步)”,这就显得简单而浅薄。“消逝”是否一定能使我们变得成熟、进步?对其中有价值的该如何保护、继承或推陈出新?这些问题,作者显然没有去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
3.语言浮华,结构上模式化。
内容上的肤浅用浮华的语言来弥补,这是很多中学生应付作文的有效招数。不可否认,尽管作者语言功力不深,但对语言美的追求却是执着的。文中不乏漂亮的语句,如开头的“昙花因转眼即逝变得备受注目,人生也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弥足珍贵”,文中的“他逝去了权力,逝去了国家,逝去了人民对他的期望”,结尾段中的“昙花因消逝而积蓄一切力量去尽情绽放,人生因消逝而散发着奇异的光彩”等等。但问题是漂亮的语言对内容的深拓并无帮助,它们只是起到引一引、闪一闪的作用,就像用来美化居室的花瓶。
结构上,作者采用了平面列举的手段,人生的童年、成年,南唐后主李煜、茶马古道、雅玛文化、丝绸之路等,表面上热热闹闹,但终因列举的内容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层面上而未作深入开拓显得呆板而模式化。
经过上述分析探讨,带着疑惑而来的学生算是心服口服地离去了,但我依然对自己的评判尺度心存疑虑,因为尽管这篇作文存在着不少缺陷,但总体还应在全省几十万篇高考作文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上,那么打40分左右是否过紧?为了求证,我把这篇习作打印之后,请了教研组里10位同仁按高考要求对其独立评分,结果如下:(见文末表)
平均分为48.8分。最大分差8分,有半数教师给了50以上高分。
在几位教师的简评中,肯定该文较多的是:审题准确,立意积极,中心明确;结构清晰,逻辑性强,首尾呼应;语言通畅,眼界很宽。认为有欠缺的方面是:主题欠深入;李煜一例不甚合适,对李煜之例缺乏分析;过渡段承上却未启下。
10位教师的评分情况表明,这是一篇能被认可的作文,就48.8的平均分而言,它要高出2007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平均分近7分。这个结果让我吃惊,10位教师的能力水平毋庸置疑,但其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普遍性的倾向却令人不安。联想到在2007年江苏省首批公布的7篇优秀作文中的那篇文风朴实的《怀想天空》,它的一评教师给36分,二评教师给42分,按预设程序,—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结果三评教师给39分,综合判定37分。①这篇最终被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判定为54分的优秀作文,三位阅卷教师何以均“看走眼”?显然,这已不是能力水平问题,而是思想观念的问题了。那么,我们的教师所欣赏的是怎样的作文?这种欣赏标准是否合适?是否真正符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考场作文究竟该怎么写?潜心备考的学生在研究教师的评分尺度,为迎合阅卷人而模仿那些专家推荐的高考满分作文。而殚精竭虑的教师在努力把握高考评分尺度,在高考满分作文中努力探寻一种适合学生的高效得分的写作模式。
于是,那些所谓的“三诀”应运而生:一“套”——考试之前苦背数篇不同类型的范文;二“凑”——用名言警句来凑字数、加大深度;三“编”——只要情节打动人,不惜编造“家破人亡”、“四肢残疾”。
于是,作文的材料熟烂、结构模式化和主题平面化泛滥成灾:题材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文章结构“穿靴戴帽三段论”(用三段左右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为主体,再加上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主题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层面上而不作深入开拓。
其结果是教师抛弃了“娴熟地运用书面语言,去微妙精深地表情达意”②这一作文的本质,而执着于为学生修建作文的“高速公路”;学生则深度迷失了鲜活的自我,缤纷世界与之隔绝,他们不再顾及最最重要的自己的体验、感悟和思考,他们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习惯于用华丽的语言外壳包裹贫弱、苍白的情感和思想。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剧,也是人才培育者的悲剧。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局面正在改变。
在2007年最新颁布的《考试大纲》中,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已作了调整,变得更具体、更切合学生实际。比如在“有文采”一项中,以“用词贴切”取代了“语言生动”,以“有表现力”取代了“有意蕴”。这表明高考作文已从指导思想上开始反对追求华美、堆砌词藻等不良文风。
2007年江苏省那篇《怀想天空》的优秀作文最终被何永康教授判为54分,何教授在解释提高17分的点评文字中写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③归根结底是一个“真”字啊!
有了上述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和借鉴,对于学生“作文究竟该怎么写”这个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相信我们这些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该有清醒的认识了。
注释:
①③见2007年7月2日《中国青年报》。
②刘锡庆《理想的中小学作文教学》,《语文建设》2002.10。
2007年高考结束后,一位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按老师的要求,以他所学得的好作文的模式,对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进行了演练。几天后,老师的评分下来了,满怀希望的他看到的却是一个40分的低分,期望与现实巨大的落差使他迷茫。作文究竟该怎么写?带着疑惑,他来找我探讨。
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他自认为不错的文章吧:
在消逝中成长
昙花因转眼即逝变得备受注目,人生也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弥足珍贵,而其中消逝便是那独特的催化剂。
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消逝对于它们的意义是极其巨大的。
从咿呀学语到能独立面对社会,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过的时段。而在这段时间,我们逝去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对父母撒娇的权力、欢乐的童年时光以及做错事后被宽容的优待,这些都是童年所特有,然而当它们逝去之后取代它的是沉稳、冷静以及责任。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让我们更珍惜逝去的东西。
南唐后主李煜年少时一心攻在文学,却始终未有建树,因为他生活在皇宫之中,尽享天下奇物,无忧无虑,因此他一开始所著之诗也只是关于风月之事。当国破家亡,沦落为阶下囚后才使他变得更加成熟,即使在他内心只有悲伤。他逝去了权力,逝去了国家,逝去了人民对他的期望。“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既令人叹伤,又令人为之一丝欣喜。
消逝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
人类社会从动乱走向稳定,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科技支配社会。毫无疑问,人类的社会在发展,在进步,却也伴随着消逝。茶马古道的消失,雅玛文化的湮没,以及丝绸之路的荒废等等,然而我们不用悲伤,因为我们有更好的途径,有更好的文明。
悠悠五千年,中国从兴盛走向衰亡,从衰亡中爬起,向着兴盛努力奔跑。毫无疑问,我们消逝了很多东西,但是正是在这些消逝中,中国有了更好的制度,有了更好的文化,并一步步向前迈进,不断地探索。
昙花因消逝而积蓄一切力量去尽情绽放,人生因消逝而散发着奇异的光彩。面对消逝,我们不用悲伤,因为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因为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进步,也因为消逝使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
细读文章后,我对该同学坦言,我基本同意他老师的评分。理由如下:
1.表达上有缺陷。
文章语言表达存在不少漏洞,明眼人能看出作者语言基本功的薄弱,而这恰恰是影响评分的最大“硬伤”,如:
在“我们逝去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对父母撒娇的权力、欢乐的童年时光以及做错事后被宽容的优待,这些都是童年所特有”几句中,“许许多多的东西”句后,应加一个“如”字;
在“因此他一开始所著之诗也只是关于风月之事”一句中,“一开始”应删,因为李煜亡国之前的诗歌题材始终跳不出吟风弄月的范畴;
在“当国破家亡,沦落为阶下囚后才使他变得更加成熟”一句中,“更加”应删,因为“更加”的前提是已经成熟,但显然,李煜人生、文学迈向成熟是在他沦为阶下囚之后。
2.内容上显简单、浅薄。
纵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中心在于“消逝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全人类,意义是极其巨大的”,因为“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让我们更珍惜逝去的东西”。在论证“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的过程中,作者列举了童年、成年这两个不同阶段的人生财富,用了南唐后主李煜经历国破家亡后在人生、文学上走向成熟后所达到的新高度,用了“茶马古道的消失,雅玛文化的湮没,以及丝绸之路的荒废”这些事例。
由于作者对“让我们更珍惜逝去的东西”弃之不顾,导致文章中心被削减为“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进步)”,这就显得简单而浅薄。“消逝”是否一定能使我们变得成熟、进步?对其中有价值的该如何保护、继承或推陈出新?这些问题,作者显然没有去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
3.语言浮华,结构上模式化。
内容上的肤浅用浮华的语言来弥补,这是很多中学生应付作文的有效招数。不可否认,尽管作者语言功力不深,但对语言美的追求却是执着的。文中不乏漂亮的语句,如开头的“昙花因转眼即逝变得备受注目,人生也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弥足珍贵”,文中的“他逝去了权力,逝去了国家,逝去了人民对他的期望”,结尾段中的“昙花因消逝而积蓄一切力量去尽情绽放,人生因消逝而散发着奇异的光彩”等等。但问题是漂亮的语言对内容的深拓并无帮助,它们只是起到引一引、闪一闪的作用,就像用来美化居室的花瓶。
结构上,作者采用了平面列举的手段,人生的童年、成年,南唐后主李煜、茶马古道、雅玛文化、丝绸之路等,表面上热热闹闹,但终因列举的内容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层面上而未作深入开拓显得呆板而模式化。
经过上述分析探讨,带着疑惑而来的学生算是心服口服地离去了,但我依然对自己的评判尺度心存疑虑,因为尽管这篇作文存在着不少缺陷,但总体还应在全省几十万篇高考作文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上,那么打40分左右是否过紧?为了求证,我把这篇习作打印之后,请了教研组里10位同仁按高考要求对其独立评分,结果如下:(见文末表)
平均分为48.8分。最大分差8分,有半数教师给了50以上高分。
在几位教师的简评中,肯定该文较多的是:审题准确,立意积极,中心明确;结构清晰,逻辑性强,首尾呼应;语言通畅,眼界很宽。认为有欠缺的方面是:主题欠深入;李煜一例不甚合适,对李煜之例缺乏分析;过渡段承上却未启下。
10位教师的评分情况表明,这是一篇能被认可的作文,就48.8的平均分而言,它要高出2007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平均分近7分。这个结果让我吃惊,10位教师的能力水平毋庸置疑,但其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普遍性的倾向却令人不安。联想到在2007年江苏省首批公布的7篇优秀作文中的那篇文风朴实的《怀想天空》,它的一评教师给36分,二评教师给42分,按预设程序,—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结果三评教师给39分,综合判定37分。①这篇最终被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判定为54分的优秀作文,三位阅卷教师何以均“看走眼”?显然,这已不是能力水平问题,而是思想观念的问题了。那么,我们的教师所欣赏的是怎样的作文?这种欣赏标准是否合适?是否真正符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考场作文究竟该怎么写?潜心备考的学生在研究教师的评分尺度,为迎合阅卷人而模仿那些专家推荐的高考满分作文。而殚精竭虑的教师在努力把握高考评分尺度,在高考满分作文中努力探寻一种适合学生的高效得分的写作模式。
于是,那些所谓的“三诀”应运而生:一“套”——考试之前苦背数篇不同类型的范文;二“凑”——用名言警句来凑字数、加大深度;三“编”——只要情节打动人,不惜编造“家破人亡”、“四肢残疾”。
于是,作文的材料熟烂、结构模式化和主题平面化泛滥成灾:题材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文章结构“穿靴戴帽三段论”(用三段左右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为主体,再加上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主题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层面上而不作深入开拓。
其结果是教师抛弃了“娴熟地运用书面语言,去微妙精深地表情达意”②这一作文的本质,而执着于为学生修建作文的“高速公路”;学生则深度迷失了鲜活的自我,缤纷世界与之隔绝,他们不再顾及最最重要的自己的体验、感悟和思考,他们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习惯于用华丽的语言外壳包裹贫弱、苍白的情感和思想。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剧,也是人才培育者的悲剧。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局面正在改变。
在2007年最新颁布的《考试大纲》中,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已作了调整,变得更具体、更切合学生实际。比如在“有文采”一项中,以“用词贴切”取代了“语言生动”,以“有表现力”取代了“有意蕴”。这表明高考作文已从指导思想上开始反对追求华美、堆砌词藻等不良文风。
2007年江苏省那篇《怀想天空》的优秀作文最终被何永康教授判为54分,何教授在解释提高17分的点评文字中写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③归根结底是一个“真”字啊!
有了上述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和借鉴,对于学生“作文究竟该怎么写”这个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相信我们这些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该有清醒的认识了。
注释:
①③见2007年7月2日《中国青年报》。
②刘锡庆《理想的中小学作文教学》,《语文建设》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