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u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内容中,有多部分是办公软件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如清华版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学习的是文字处理软件word,四年级学习的是电子表格Excel和电子演示文稿PPT,五年级学习的是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作为Office办公软件家族的成员,这些应用软件的应用界面和操作方法相似,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规律可循,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在学习过程中,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如何有效地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呢?小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知识的初次学习
  学生学习知识都是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基础到专业的发展过程。学生初次接触某一新知识的时候,老师要慢一些、稳一些,力求让学生从感性的了解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让学生搞明白、学到手。例如,清华版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课《锦上添花——插入剪贴画》。主要学习内容有:插入剪贴画、设置剪贴画的版式、调整剪贴画的大小和位置以及修改剪贴画的颜色。在学习本课时应求慢求稳,老师在课堂上要重点的讲解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设置图片版式以及移动和缩放图片这些有关图片操作的基本知识。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与学生的上机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学会、弄懂。这时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掌握本课的重点就好,至于“视野拓展”和“创作天地”部分的内容对于起始年级——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量力而行。教学实践充分表明,一节课时间完全可以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这些有关图片操作的基础知识,既避免了日后老师的重复讲解,又为知识的迁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知识的分析和学生的引导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但这些操作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看似高难度的一堂课,如果老师善于带领学生进行知识分析,就能化整为零,轻松驾驭课堂。例如,清华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3课《纸鸢传情——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这一课作为学习PPT的重要一课,包含的知识点有:打开演示文稿。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调整图片的亮度和对比度。看似知识点多、操作复杂,实则只有一个新知识,即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以及亮度和对比度。老师怎样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合理引导学生地进行知识的迁移把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化整为零,降低学习难度呢?
  1.知识的分析
  老师要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本堂课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的知识构成:打开PPT文档—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调整图片的亮度和对比度。把整体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可以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学生的引导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过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还可以出示三年级下册第5课《锦上添花——插入剪贴画》的word文档帮助学生回忆。实践证明,经过老师的分析和引导,85%的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完成本堂课的前3个学习内容,调整图片叠放次序以及调整图片的亮度和对比度的知识,老师可以作为新知识进行讲解。这样就避免了老师重复讲解,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教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就在学习中渐渐提升了。
  三、重视知识的归纳总结
  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机的许多操作都是相似的,例如,单击是选中某一对象,双击是打开某一对象,右击会弹出某一对象的快捷菜单,操作时要遵循“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保存文件要注意保存位置,输入文字要定位光标等。又如,办公软件对文字、图片、表格的编辑处理,图片处理软件中各种工具的使用,各种软件使用时快捷键的通用等。如果老师善于带领学生归纳总结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无疑会事半功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这些操作规律学生理解后就能举一反三,也是知识迁移的表现。
  信息技术教学是连贯的、有规律的、一脉相承的,老师首先要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知识的初次学习夯实基础,其次要重视知识的分析和学生的引导合理运用已学基础知识,最后要重视知识的归纳总结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教师要用心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而非新旧知识不分,同样对待、重复讲解,浪费老师、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课堂时间。只有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能触类旁通了,我们老师才能从重复劳动的“技术指导”角色中解放出来,才能轻松驾驭课堂。带领学生更宽泛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开辟创作天地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问题,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创作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其他文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室以乙醇和乙酸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和原理。  2.掌握和应用增加回流、防倒吸等基本实验装置。  3.增大乙酸乙酯的产率,使分层现象明显。  二、实验器材与药品  器材:铁架台、分支试管、分液漏斗、带阀门导管、干燥管、试管。  药品:无水乙醇、冰醋酸、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水溶液、酚酞。  三、反应原理  四、实验装置图  装置图说明:  A——3ml无水乙醇、2ml冰醋
期刊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  2.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知识链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将他处死!”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
期刊
德育教育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是教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的过程。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首要地位,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渗透和贯穿品德教育。那么我在体育教学中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  第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形象。  我们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
期刊
一、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  在教学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
期刊
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是“供给侧”双革,也就是提高基础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益和创新性,尊重和贴近学生的消费习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针对教育供给端的改革,对学校来讲,更应做好新形势下的管理工作。  怀柔六小的办学理念是“习惯影响发展,养成奠基人生”,我们认为“教育就是生成”,就是要学生主动学习、自然自由生长。教师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自信心、激活课堂活力,给他们一个成功的阶梯,一切教育都将
期刊
语文教师是一门有内涵的艺术,语文教学是一台精彩的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记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该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师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得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
期刊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的关键学段。刚开始学写作的孩子更需要规范系统的言语训练和兴趣的激发。怎样帮助学生迈好习作的起步之路呢?于是,笔者仔细研读了新课标对三年级的习作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观察写实”在作文起步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在“观察写实”中来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  一、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新课改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根据新的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要创设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确实让学生动起来在他们参与活动的同时,也在经历着数学过程,也在体验着数学思想,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下面是我在平时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实践活动关注过程的自主探索  过去的教学往
期刊
小学教育管理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教育管理体系的起点,也是开展与改革教育管理事项的关键内容。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对小学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渗透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容  我国古代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应用于教育管理当中,重点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差异。现代教育,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应用一系列先进的管理方
期刊
翻开小学探究型课程的教材,我们会发现调查是一年级到五年级中都常用的探究方法之一。然而同一种探究方法在不同年级、年级段,它的具体目标、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如何把握区分各年级段调查方法的不同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探究方法。  什么是调查呢?调查,就是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弄清事物的真实情况并提出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  什么时候运用到“调查”方法?通常情况下,对于无法直接用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