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8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从心理、生理、社会领域及综合感受分析病人对生活的主观评价。[结果]健康教育能帮助高血压病人调适心理、减轻痛苦、控制疾病、减轻残障。[结论]对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维护和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我国城市和农村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根据高血压病人的心理特点和病因,开展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作为医护人员,不仅要为病人的疾病提供治疗及护理,还要为病人的健康提供服务。教给病人健康知识,可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高血压病人随着病情的发展,心脏、脑血管、肾脏并发症较多,病情复杂。因此,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高血压病人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40岁~80岁。合并心脑血管病23例,糖尿病10例,慢性肺病17例,骨关节病14例,肿瘤切除术后4例;。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基本认识9例,部分认识18例,不认识41例。
1.2方法 在病人入院时和出院前的48 h内,从心理、生理、社会领域及综合感受,要求病人全部以主观的感受与护理人员进行问答,在住院期间,根据高血压病人的并发症、文化程度、心理状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对疾病的感知、对健康的态度、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把健康教育、健康保护、预防保健、康复锻炼与整体护理相结合,给予健康知识和特定医疗知识的教育、饮食、用药及功能锻炼的指导,帮助建立社会人际关系,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培养自我预防保健的意识[1],提供安全的休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施综合性和连续性的健康教育。
1.3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1.3.1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动脉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常伴有心、脑、肾、大动脉和视网膜等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病早期多无症状,因此许多病人是在体检时才发现血压增高。随着血压的增高、病程的延长,病人可以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当心脏、肾脏、脑等脏器损伤时,出现相应的症状。
1.3.2诊断标准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
非药物、二次或以上不同日多次重复取均值。
1.4高血压的三个三:“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三个误区”: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
2.0健康教育内容及目标
合理膳食,吃得恰当,减少脂肪,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喝牛奶;每日所吃脂肪的热量<30%总热量,饱和脂肪<10%(高血压患者<7%)。
增加及保持适量有氧运动:“散步慢跑倒退走,骑车游泳太极拳;形式自便有氧舞,跳绳爬山踢毽。”并坚持经常实践。保持理想体重。
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
2.1.1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要加强随访和管理,通过健康教育使其知道坚持按时服药和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良好的保健服务,预防病情恶化,预防复发,促进功能与心理康复。
2.1.2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应采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矫正不良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有效的监督。控制,减少可避免的高血压患病风险;
2.1.3加强对目标人群最有影响力的人群健康教育:通过教育使病人家属、亲朋好友、近邻、医护人员等去影响病人,督促其人医行为[2]逐步改变不良习惯,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3.0一级预防包括在社区宣传减肥,减少饮酒和食盐,增加体育活动;控制血压包括诊断,对心血管病危险的估测,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其后果的评价是以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死亡率是否减少为依据的。通过高血压的防治才能促使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率迅速提高,平均血压下降。
走路
走路就能使动脉从硬化到软化,是个最有效的办法。研究证明只要步行坚持一年以上,斑块就自行消除。
高血压非药物治疗
1.合理膳食
2.减肥
3.运动
4 助人为乐,自得其乐,心理平衡
降压目标
大量研究说明,经降压治疗后,血压降得越低,危险亦降低得越多。青年、中年人或糖尿病人降压至理想或正常血压(<130/85mmHg),老年人至少降压至正常高值(140/90mmHg)最妥。
措施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高血压的危害,以引起足够重视。
2、休息与活动:中度高血压适当休息,重度高血压及合并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者应绝对卧床休息[3],据年龄和病情指导轻度高血压者适当参加运动,但应避免竞技体育运动。
3、饮食: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多食水果蔬菜、避免饮酒、喝浓茶、咖啡其他刺激性食物,控制总热量。
4、避免诱因: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吸烟酗酒、噪音。
5、监测血压: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教会病人及家属,每日2—4次测血压。
6、指导用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α1受体阻滞剂,不能随意减药或停药。
7、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心理训练、音乐治疗、深呼吸。
8、加强安全护理:警惕血压过低或高血压危象、易受伤。
健康教育 严格遵循自我保健计划,包括
1.定时测血压
2.情绪平稳
3.饮食:限盐:少于6克每天,肥胖者限制热量、脂类;
4.戒烟、限酒;
5.运动:选有氧运动(自行车、健身操、快步行走等), 避免竞争性的活动(举重、俯卧撑、比赛),坚持做;
6.遵嘱定时定量服药,勿擅自停药或增减药;
7.病情监测;随诊靶器官受损情况。
3讨论
高血压病人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导致感知能力、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下降,加之受到社会变革、生活变迁和疾病困扰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容易有适应性障碍和社会应激心理反应,出现一些情感变化,具体表现为沮丧和悲伤,从而导致其主观的积极感受下降而消极感觉上升,对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有明显不好的影响。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能促进老年病人的心理调适,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及不良行为,促进病人体能恢复,并能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躯体和周围环境事物的变化,帮助他们实现角色转换和适应社会,给予理解、支持和关爱,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高血压病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调适能力也越来越差,具体表现为并发症多、康复慢,且多伴有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活动能力减弱、自理能力下降、终身服药、生存质量逐渐降低。进行健康教育能帮助高血压病人建立有益于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外界各种不良刺激和危险因素,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和安全保障,培养自我保健意识,重视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残、病后防复。加强功能康复锻炼,最大限度发挥残留组织器官和肢体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和延长生命。
医护人员应该强化自身的健康教育意识,明确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加强对病人的组织及管理,努力普及健康教育[4]。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要考虑到恰当性、计划性及内容的可行性等,并根据病人的病情、治疗方法、文化水平等其他因素,确定不同的指导内容及目标,还应充分鼓励调动病人家属参与到健康教育计划中,特别是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病情较为严重的高血压病人,使病人得到社会及家庭的支持,并确保病人出院后的运动、饮食及护理措施得以实施。
总之,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及不良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体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汉超,陆旭.老年健康促进[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1.
[2]朱汉民.全科医学常见健康问题——老年问题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
[3]王兵,骆书信,员文锁,等.老年医学保健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8.
[4]顾晓红,吴擢春,冯学山.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面临的问题[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
作者简介:
姓名:贾玉秀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7年09月
职称: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健康教育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我国城市和农村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根据高血压病人的心理特点和病因,开展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作为医护人员,不仅要为病人的疾病提供治疗及护理,还要为病人的健康提供服务。教给病人健康知识,可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高血压病人随着病情的发展,心脏、脑血管、肾脏并发症较多,病情复杂。因此,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高血压病人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40岁~80岁。合并心脑血管病23例,糖尿病10例,慢性肺病17例,骨关节病14例,肿瘤切除术后4例;。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基本认识9例,部分认识18例,不认识41例。
1.2方法 在病人入院时和出院前的48 h内,从心理、生理、社会领域及综合感受,要求病人全部以主观的感受与护理人员进行问答,在住院期间,根据高血压病人的并发症、文化程度、心理状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对疾病的感知、对健康的态度、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把健康教育、健康保护、预防保健、康复锻炼与整体护理相结合,给予健康知识和特定医疗知识的教育、饮食、用药及功能锻炼的指导,帮助建立社会人际关系,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培养自我预防保健的意识[1],提供安全的休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施综合性和连续性的健康教育。
1.3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1.3.1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动脉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常伴有心、脑、肾、大动脉和视网膜等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病早期多无症状,因此许多病人是在体检时才发现血压增高。随着血压的增高、病程的延长,病人可以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当心脏、肾脏、脑等脏器损伤时,出现相应的症状。
1.3.2诊断标准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
非药物、二次或以上不同日多次重复取均值。
1.4高血压的三个三:“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三个误区”: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
2.0健康教育内容及目标
合理膳食,吃得恰当,减少脂肪,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喝牛奶;每日所吃脂肪的热量<30%总热量,饱和脂肪<10%(高血压患者<7%)。
增加及保持适量有氧运动:“散步慢跑倒退走,骑车游泳太极拳;形式自便有氧舞,跳绳爬山踢毽。”并坚持经常实践。保持理想体重。
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
2.1.1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要加强随访和管理,通过健康教育使其知道坚持按时服药和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良好的保健服务,预防病情恶化,预防复发,促进功能与心理康复。
2.1.2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应采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矫正不良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有效的监督。控制,减少可避免的高血压患病风险;
2.1.3加强对目标人群最有影响力的人群健康教育:通过教育使病人家属、亲朋好友、近邻、医护人员等去影响病人,督促其人医行为[2]逐步改变不良习惯,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3.0一级预防包括在社区宣传减肥,减少饮酒和食盐,增加体育活动;控制血压包括诊断,对心血管病危险的估测,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其后果的评价是以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死亡率是否减少为依据的。通过高血压的防治才能促使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率迅速提高,平均血压下降。
走路
走路就能使动脉从硬化到软化,是个最有效的办法。研究证明只要步行坚持一年以上,斑块就自行消除。
高血压非药物治疗
1.合理膳食
2.减肥
3.运动
4 助人为乐,自得其乐,心理平衡
降压目标
大量研究说明,经降压治疗后,血压降得越低,危险亦降低得越多。青年、中年人或糖尿病人降压至理想或正常血压(<130/85mmHg),老年人至少降压至正常高值(140/90mmHg)最妥。
措施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高血压的危害,以引起足够重视。
2、休息与活动:中度高血压适当休息,重度高血压及合并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者应绝对卧床休息[3],据年龄和病情指导轻度高血压者适当参加运动,但应避免竞技体育运动。
3、饮食: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多食水果蔬菜、避免饮酒、喝浓茶、咖啡其他刺激性食物,控制总热量。
4、避免诱因: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吸烟酗酒、噪音。
5、监测血压: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教会病人及家属,每日2—4次测血压。
6、指导用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α1受体阻滞剂,不能随意减药或停药。
7、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心理训练、音乐治疗、深呼吸。
8、加强安全护理:警惕血压过低或高血压危象、易受伤。
健康教育 严格遵循自我保健计划,包括
1.定时测血压
2.情绪平稳
3.饮食:限盐:少于6克每天,肥胖者限制热量、脂类;
4.戒烟、限酒;
5.运动:选有氧运动(自行车、健身操、快步行走等), 避免竞争性的活动(举重、俯卧撑、比赛),坚持做;
6.遵嘱定时定量服药,勿擅自停药或增减药;
7.病情监测;随诊靶器官受损情况。
3讨论
高血压病人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导致感知能力、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下降,加之受到社会变革、生活变迁和疾病困扰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容易有适应性障碍和社会应激心理反应,出现一些情感变化,具体表现为沮丧和悲伤,从而导致其主观的积极感受下降而消极感觉上升,对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有明显不好的影响。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能促进老年病人的心理调适,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及不良行为,促进病人体能恢复,并能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躯体和周围环境事物的变化,帮助他们实现角色转换和适应社会,给予理解、支持和关爱,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高血压病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调适能力也越来越差,具体表现为并发症多、康复慢,且多伴有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活动能力减弱、自理能力下降、终身服药、生存质量逐渐降低。进行健康教育能帮助高血压病人建立有益于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外界各种不良刺激和危险因素,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和安全保障,培养自我保健意识,重视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残、病后防复。加强功能康复锻炼,最大限度发挥残留组织器官和肢体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和延长生命。
医护人员应该强化自身的健康教育意识,明确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加强对病人的组织及管理,努力普及健康教育[4]。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要考虑到恰当性、计划性及内容的可行性等,并根据病人的病情、治疗方法、文化水平等其他因素,确定不同的指导内容及目标,还应充分鼓励调动病人家属参与到健康教育计划中,特别是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病情较为严重的高血压病人,使病人得到社会及家庭的支持,并确保病人出院后的运动、饮食及护理措施得以实施。
总之,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及不良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体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汉超,陆旭.老年健康促进[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1.
[2]朱汉民.全科医学常见健康问题——老年问题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
[3]王兵,骆书信,员文锁,等.老年医学保健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8.
[4]顾晓红,吴擢春,冯学山.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面临的问题[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
作者简介:
姓名:贾玉秀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7年09月
职称: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