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合并缓慢型心房纤颤及继发性低血压病4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力衰竭 缓慢型心房纤颤继发性低血压痛 抗心力 衰竭治疗
  
  病历资料
  
  例1:患者,女,41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口齿不清半小时,于1997年10月住院,结合病史、体征及相关检查,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缓慢型心房纤颤及继发性低血压病、脑栓塞。在充分告知病情后,我院立即给患者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脱水、抗心力衰竭等治疗,患者恢复良好,无后遗症。出院后,患者长期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稳定。
  例2:患者,女,30岁,夜间呼之不应伴尿失禁30分钟,于1999年1月住院,结合病史、体征及相关检查,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4级,心源性肝硬化,缓慢型心房纤颤,阿-斯综合征。经过综合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从此,患者坚持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平稳。
  例3:患者,女,28岁,反复心悸,乏力10年,加重伴咳喘1周,于1998年1月住院,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4级,缓慢型心房纤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经过抗感染及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后门诊巩固治疗。2004年患者在省级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依然心悸,乏力。到我院就诊,医生建议患者继续抗心力衰竭治疗,并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片,患者至今病情平稳。
  例4:患者,男,54岁,反复心悸,胸闷10年伴左侧肢体无力半小时,于1988年11月住院,结合病史、体征及相关检查,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4级,缓慢型心房纤颤,脑栓塞,在充分告知病情后,我院立即给患者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脱水、抗心力衰竭治疗,患者心功能改善,因不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左侧肢体瘫痪。
  以上4例的共同特点:心力衰竭,心功能4级合并缓慢型心房纤颤及继发性低血压病。
  针对病情的特殊性给予特殊治疗:利用毒毛旋花子苷K正性肌力作用迅速而负性频率作用不明显的特点,先给予毒毛旋花子苷K 0.125~0.25mg稀释后静滴,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1~2μg/(kg·分)稀释后静滴,加强心肌收缩力,提升血压和心率。盐酸654-2注射液及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使心率增快,预防阿斯氏综合征,生脉注射液静滴使血压升高。患者病情平稳后改用地高辛0.125~0.25mg,4次/日口服,相继口服氢氯噻嗪12.5~25mg,4次/日,螺内酯20mg qd及卡托普利12.5~25mg,2次/日,长期维持,严密监测血压、心率。根据病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81~320mg/日,防治血栓。为了防止血压,心率进一步下降,适当口服盐酸654-2片、灯盏花素片及生脉饮,提高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4例年龄在28~54岁,女3例,男1例,发生并发症前病史长,疗效差,病情重,反复住院。缓慢型心房纤颤患者,无经济条件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情况下,门诊抗心力衰竭治疗存在极大风险,需要医患充分沟通,告知各种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出院时告知患者:低盐饮食,限制体力,避免受凉,定期复诊,关注血压和心率。经过抗心力衰竭治疗,疗效确切,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经常复诊的2例患者,通过机体自身的调节及配合适当的药物,收缩压长期维持在90mmHg,心率维持在60次/分,各复查1次电解质、肝功、肾功及心电图,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1例偏瘫患者,药物由家属代购,偶尔复诊的1例患者,自诉能胜任家务。
  
  讨论
  
  心力衰竭,心功能4级治疗指南建议: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地高辛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CEI是抗心力衰竭首选药,其中卡托普利片是应用最早的药物,它能改善心室及血管重构,扩张动脉,减轻心脏负荷,但收缩压<90mmHg时慎用。利尿剂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药物,它能减少血容量,减轻周围组织和内脏水肿,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并使血压降低,故收缩压<90mmHg时慎用。地高辛片属于洋地黄类口服药,是传统的抗心力衰竭药物,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地高辛片在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明显减慢心率,故心率<60次/分时慎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中常用药物是螺内酯片,属于保钾利尿剂,能改善心脏及血管重构,明显延长患者寿命,螺内酯片有协同利尿剂增加尿量,减少血容量,使血压降低。但以上4例患者,通过自身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长期应用抗心力衰竭药物,安全有效,血压、心率并没有进一步下降。
  可见,长期抗心力衰竭治疗是心力衰竭患者惟一的选择,医生害怕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咳嗽等不良反应,放弃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后果是严重的。医生应该准确掌握抗心力衰竭药物剂量和时机,给心力衰竭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
  实践证明,规范使用抗心力衰竭药物,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78例肝硬化患者胃镜表现。方法:观察78例肝硬化患者胃镜下消化道黏膜损害的特征表现并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黏膜红色征、青蓝色、苍白色及蛇皮样变多见于食管、胃底,糜烂性病灶、颗粒样增生、陈旧性出血点及白苔多见于胃窦,霜斑样变及瘢痕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并发胃溃疡、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多见;门脉高压性胃病胃黏膜改变的范围与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肝硬化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正常组10例,均为门诊随机抽查的健康人群,年龄20~50岁,平均35岁。异常组63例,其中甲亢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17~52岁。甲状腺癌组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20~58岁。甲状腺腺瘤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6~45岁。甲状腺炎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23 40岁。  方法:彩用仪器为飞利浦HD11彩超仪,探头频率12.3MHz,选择小器
期刊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只有明确诊断才能正确治疗。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是超声波、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术是目前最普遍的诊断手段,刮宫术后的病理诊断是判断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金指标,本文将对我科1年来236例诊刮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07年我科收到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诊刮236例,20~35岁82例,36~49岁98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HLA-B27抗原与强直性关节炎(AS)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的洲定采用免疫比浊法;T细胞亚群的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HLA-B27抗原阳性强直脊柱炎患者各项免疫指标与正常人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LA-B27抗原在AS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
期刊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40岁,因间断性下腹部疼痛3个月余,加重4天,伴恶心呕吐。入院查生命体征正常,体温正常,血常规化验正常。妇查:下腹部压痛,无腹肌紧张,于宫体前方触及约10.0cm×10.0cm×9.0cm包块,活动度差,压痛著,诼行R超探查,子宫前位偏左,大小5.4cm×3.9cm×4.2cm,被膜欠光滑,肌层回声均匀,官腔内未见异常,左侧附件未见异常,于子宫右前方探及9.3cm×
期刊
关键词:支原体 支原体肺炎 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抗体    资料与方法    实验对象:上海市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8年1月~2008年8月门诊和住院患儿990例,年龄0~14岁,抽取静脉血2ml,分离血清检测。  试剂:赛乐迪亚麦可Ⅱ(SERODIAMYCO-Ⅱ)肺炎支原体抗体IgM诊断试剂盒。  方法:按照试剂盒内说明书操作,取患儿血清进行倍比稀释,加入致敏粒子以及对照的未致敏粒子混匀,在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部皮肤缺损情况,选择不同组织类型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外伤。结果:皮瓣成活,手部外伤愈合美观,达到理想效果。结论:早期清创,Ⅱ期缝合,适用于在基层医院的开展。  关键词:手外伤 腹部皮瓣修复 基层医院应用    本院2005年收治1例因机械性致手部外伤伴皮肤严重缺损的病例,采用腹部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关键词: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病历资料    患者,女,50岁,主因咽痛6~7天,咳嗽,咳痰4~5天,于2008年1月10日17:00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7天受凉后出现咽痛,偶有流涕,无发热,未处理。于入院前4~5天出现咳嗽,咳黄痰,痰中带血,黏稠不易咳出。量较多,伴喘息。于当地静滴“青霉素,喘定”(量不详)等药物,无好转,喘息逐渐加重,于2008年1月9日23:00来
期刊
关键词:铸造全冠 牙龈红肿出血 牙龈不适    铸造金属全冠通常用于牙体修复及固定义齿的固位体。不同种类金属修复体之间可产生微电流,可产生瞬间触电疼痛。我们遇到1例不同成分的铸造金属全冠产生微电流刺激牙龈轻度红肿出血,报告如下。  患者,女,56岁。口腔检查:已做根管治疗,近中邻洞复合树脂充填,缺失,牙合冠完整。其余牙齿正中时咬合正常,牙龈色、形、质无异常表现。  常规已作过铸造全冠修复,材料为B
期刊
临床资料    患者,女,31岁,农民。因“左颌后区肿物伴左侧面瘫3年”,于2005年8月18日以“颌面部肿物”收入住院。入院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检查正常,各项化验检查正常。专科检查:面颈部不对称,张口度正常,左侧颌后区触击6cm×5cm椭圆形肿块,质地硬,活动度差,界限清,颈部活动无受限。左眼睑闭合不全,左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偏斜。双侧颌下颈部未触击肿大淋巴结,无耳鸣及头痛。听力正常。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