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7—0095—01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当前城乡差距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传统守旧,教学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不断更改和变换,但由于农村教师教学培训不充分,致使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深透,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和知识更新较慢,使学生感到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导致教学目的很难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城市当然有城市的优越性,但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通过日常教学实践,笔者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农村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引入到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果教学。
一、调动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融入意识
笔者在农村小学工作多年,对农村孩子有着很深的感情,农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生活艰苦,学习条件较差,他们与城里的学生在智力上并没有明显的差距,环境的不同导致学生在情感、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在通往智慧的道路上费时更多但获得却少。由于阅读少,很多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一开始都很茫然,他们认为学习语文只是认认字,读读课文而已,平时的学习就如一潭死水,上课一点不主动积极,导致课堂效果低下,语文教学成效降低。面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入手,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学习李绅的《悯农》一文时,立足一个大家熟悉的“农”字,围绕“与农事有关的古诗”,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欣赏的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家乡的农事,观察并积极参与农事活动,记下自己的感受,并让学生搜集与农事有关的古诗,阅读思考,联系自己的体验记录阅读感受,组织开展班级读书会,运用朗读、表演、解读等方式在小组内交流,欣赏与农事有关的古诗,感悟诗人眼中农人的纯朴、农事的繁忙、农景的朴实。通过实践,不仅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拓宽了视野,让古诗文走近了他们熟悉的生活,更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当今各级示范课、观摩课、优质课纷至沓来。“多媒体”“电教化”“课件”等概念备受青睐。笔者主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我在所教班级中设了七个语文兴趣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每周必向其他同组同学推荐精彩句子、诗文,并阐述推荐理由。如公议好的做法或内容还可以向其它小组推荐。这样人人动手,充分调动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语文的学习不仅是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已的理解,通过绘画、表演、歌唱等形式对文本内容进行再创造,能收到极好的效果。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小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中,我教给小学生预习符号,并授其“读、画、标、思”四字预习法:读即读通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和课文,尽量不读破句子;画即画出生字和新词,看看字形,想想意思;标即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思即思考课文有关内容,主要指思考题。在交流时谈谈自己的预习所获,让小学生享受到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总之,在语文课堂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对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深化探究式学习方式,建立科学高效理想的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 高度重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训练,注意对学生情感的熏陶
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是传递情感的工具。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输送,更应是情感道德的熏陶培养过程。完整的语文教学,在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能认知、理解、体会其中的感情。只有通情了才能达理,只有让学生受到心灵的触动,才能更好地体味文章作者的良苦用心。对于小学生而言,最亲最爱的莫过于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将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结合起来,他们会因此在感受家庭的温暖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会觉得语文学习更富有情趣。而于农村小学,尤其是广大留守儿童,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具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
编辑:刘於诚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7—0095—01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当前城乡差距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传统守旧,教学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不断更改和变换,但由于农村教师教学培训不充分,致使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深透,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和知识更新较慢,使学生感到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导致教学目的很难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是,城市当然有城市的优越性,但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通过日常教学实践,笔者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农村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引入到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果教学。
一、调动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融入意识
笔者在农村小学工作多年,对农村孩子有着很深的感情,农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生活艰苦,学习条件较差,他们与城里的学生在智力上并没有明显的差距,环境的不同导致学生在情感、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在通往智慧的道路上费时更多但获得却少。由于阅读少,很多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一开始都很茫然,他们认为学习语文只是认认字,读读课文而已,平时的学习就如一潭死水,上课一点不主动积极,导致课堂效果低下,语文教学成效降低。面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入手,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学习李绅的《悯农》一文时,立足一个大家熟悉的“农”字,围绕“与农事有关的古诗”,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欣赏的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家乡的农事,观察并积极参与农事活动,记下自己的感受,并让学生搜集与农事有关的古诗,阅读思考,联系自己的体验记录阅读感受,组织开展班级读书会,运用朗读、表演、解读等方式在小组内交流,欣赏与农事有关的古诗,感悟诗人眼中农人的纯朴、农事的繁忙、农景的朴实。通过实践,不仅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拓宽了视野,让古诗文走近了他们熟悉的生活,更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当今各级示范课、观摩课、优质课纷至沓来。“多媒体”“电教化”“课件”等概念备受青睐。笔者主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我在所教班级中设了七个语文兴趣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每周必向其他同组同学推荐精彩句子、诗文,并阐述推荐理由。如公议好的做法或内容还可以向其它小组推荐。这样人人动手,充分调动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语文的学习不仅是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已的理解,通过绘画、表演、歌唱等形式对文本内容进行再创造,能收到极好的效果。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小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中,我教给小学生预习符号,并授其“读、画、标、思”四字预习法:读即读通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和课文,尽量不读破句子;画即画出生字和新词,看看字形,想想意思;标即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思即思考课文有关内容,主要指思考题。在交流时谈谈自己的预习所获,让小学生享受到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总之,在语文课堂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对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深化探究式学习方式,建立科学高效理想的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 高度重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训练,注意对学生情感的熏陶
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是传递情感的工具。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输送,更应是情感道德的熏陶培养过程。完整的语文教学,在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能认知、理解、体会其中的感情。只有通情了才能达理,只有让学生受到心灵的触动,才能更好地体味文章作者的良苦用心。对于小学生而言,最亲最爱的莫过于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将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结合起来,他们会因此在感受家庭的温暖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会觉得语文学习更富有情趣。而于农村小学,尤其是广大留守儿童,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具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