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轰轰烈烈的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历经十余年,全国几乎所有地区的中小学校已进入完成一轮改革实验、直接面对高考改革的状态。历史地看,通过这次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课程改革,中国的基础教育有了巨大的改善,最重要的是由新课程改革承载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务实的改革思路、积极自主的改革精神等,都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外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通过这一改革找到了在中国大地上进行探索与实验的土壤。
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界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迎来了进一步的思想解放,接受了“以人为本”“多元智能”“研究性学习”“知识能力建构”“学会生存”和“学会学习”等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思想,并通过以课程改革为立足点的探索加以实践和创新。因此,在中国广大的地区,在无数中小学的校园里,围绕课程改革的各种讨论增多了,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改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全国统一教材有了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大力補充,以往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网络信息也成为师生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在突破“教参”束缚的同时,更加关注能促进学习者自身自主性发展的“学案”和“学材”(相对于教案和教材)建设,探索呈现多元发展的繁荣景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生制宜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全国最著名的高中学校之一——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与山东省的一所普通初中——杜郎口中学联袂举办了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其核心和亮点就是通过改革和创新探索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律。
尽管在这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前期实验和准备工作不充分、教师培训和专业能力提高相对滞后、提出的一些理念和要求过于理想、一些新编教材比较草率、缺少相关的教育讨论致使师生和社会对课改的理念和思路不甚明了、教育管理和考试评价未能与之充分协同配合、对相关问题的反馈和解决通路不畅、教育行政部门的意志与教育基层学校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吻合、学习者的思想和学习方式仍受到各种束缚,等等,但从总体的实施成效来看,在我国中小学校进行的这一探索比之幼儿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成效十分显著,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整体改观与发展。
从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来看,总体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落实到受教育者成人和成才的质量上。因此,课程改革的具体效果和落脚点虽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编写、内容的调整、教学方式的改善、教师观念的转变、考试和评价的对应等方面,教师们也更加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科学方法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深层问题,但整个课程改革还主要是以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为主导,以其意志和想法为旨归的,学生、家长和社会起从属和配合作用,一旦遇到改革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时,就会发现课程改革缺少真正的主体参与和广泛的社会基础的有力支撑。
在2010年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第三部分“体制改革”首先讲的就是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也就是说,任何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改革都应该首先关注人——受教育对象的发展效果。而对这一效果的评价不仅要从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角度评判,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需求和理想。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体制保障或体制制约的问题,而实质则是深层的思想观念的问题。一旦观念转变了,重在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告知其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学生学习和自主发展就有了内在的强大动机,被动、消极的学习就能转化为主动、积极的进取,教与学双方都会在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不断激励下找到乐趣、得到正向的激励,为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植下终身受益的良种。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国家行动的课程改革,尽管面临世界范围教育发展的严峻挑战,自身有很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但依然需要做好充分的实验和准备,因为这是关系到国民基本素质培本目标。若确定这一基本目标是完成“素质教育”(此处指可以通过教育达到的国民基本素养目标,内容应涉及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并应增加公民素养、职业技术素养等内容),则有关素质教育的具体、细致的标准需要明确,并通过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加以落实。在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的目标不应过分关注上线,而应重点保证底线,使绝大多数受教育者都能通过受教育达到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基本标准,而不是让绝大多数学生成为“陪学者”或失败者。而在此之上,是各类人才充分发展的更大、更适宜的平台。
在高中教育阶段,根据中国“普职分流(各占约50%)”的现实,普通高中养的百年大计,是关乎每个人发展的大事,甚至可以将其视为国家安全的基础工程。而一旦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就必须有良性的制度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并能不断朝着符合国情、符合现状、把握关键、关注效果、放眼长远的方面做积极有效的调整。作为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把握政策、积极引导、客观评价和典型推广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分清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任务,而不可须臾偏离。
具体而言,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须与义务教育的根本目标相吻合,即以培养合格的国民或公民为基和职业类高中均有课程改革的问题与任务。前者的目标主要是为高一级院校输送合格的学习者,强调的是知识的充分储备和学术性学习与研究能力的提高;而后者则重点是为各行各业输送高水平的劳动者与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当然,他们也有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的需求,也需要有与之相应的课程改革。
由此可见,对于高等教育之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关注点是有所不同的。不只是要关注学术性教育的目标,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应付高考,而应更关注国人多元化的实际教育需求,关注其全面发展的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我们当下的课程改革可以说还有不少的问题与偏差,还有一些不甚明确的思想观念需要调整,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应沾沾自喜于一时一地的成绩。因而,我们必须明确,改革和探索还应持续,真正的攻坚刚刚开始。
已历时十余年的课程改革,至今仍未大功告成,还有许多问题有待发现和解决。这是任何有价值的探索和努力都会面临的现实与挑战,切不可一遇困难就畏首畏尾、不知所措,甚至怀疑改革的初衷。
任何改革一般都源于对现实的不满,包括对目标的不满、结果的不满、程序的不满、标准的不满、体制的不满、评价的不满、感受的不满、自身作用的不满以及地区差异的不满等,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具体到课程改革的问题上,由多方面不满催生的改革不仅需要对多方面作出回应,也需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来参与和支持相应的改革。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相关的讨论、协商、实验和评价非常关键,能够体现政府支持改革的督导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当广大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时,科学、合理、因校制宜、以人为本的积极、主动和参与式的督导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通过督学帮助学校、教师和学生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寻求办法;通过督政为改革营造更为和谐适宜的环境和条件,而不是走过场似的仅对工作结果做难触本质的草草评说。
在全国的课程改革中,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已经十分丰富,这对未来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是非常宝贵的基础和财富。如何有效和充分地利用这些基础和财富对于当今中国的教育界和全社会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可以通过问题梳理、大讨论、各类实验、专题诊断、教师专业化培训、学生状态研究和社会参与等途径,反思已经走过的课程改革之路,明确下一阶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探索和反思中前行,使我国的课程改革能够更加接近理想的预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界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迎来了进一步的思想解放,接受了“以人为本”“多元智能”“研究性学习”“知识能力建构”“学会生存”和“学会学习”等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思想,并通过以课程改革为立足点的探索加以实践和创新。因此,在中国广大的地区,在无数中小学的校园里,围绕课程改革的各种讨论增多了,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改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全国统一教材有了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大力補充,以往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网络信息也成为师生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在突破“教参”束缚的同时,更加关注能促进学习者自身自主性发展的“学案”和“学材”(相对于教案和教材)建设,探索呈现多元发展的繁荣景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生制宜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全国最著名的高中学校之一——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与山东省的一所普通初中——杜郎口中学联袂举办了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其核心和亮点就是通过改革和创新探索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律。
尽管在这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前期实验和准备工作不充分、教师培训和专业能力提高相对滞后、提出的一些理念和要求过于理想、一些新编教材比较草率、缺少相关的教育讨论致使师生和社会对课改的理念和思路不甚明了、教育管理和考试评价未能与之充分协同配合、对相关问题的反馈和解决通路不畅、教育行政部门的意志与教育基层学校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吻合、学习者的思想和学习方式仍受到各种束缚,等等,但从总体的实施成效来看,在我国中小学校进行的这一探索比之幼儿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成效十分显著,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整体改观与发展。
从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来看,总体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落实到受教育者成人和成才的质量上。因此,课程改革的具体效果和落脚点虽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编写、内容的调整、教学方式的改善、教师观念的转变、考试和评价的对应等方面,教师们也更加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科学方法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深层问题,但整个课程改革还主要是以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为主导,以其意志和想法为旨归的,学生、家长和社会起从属和配合作用,一旦遇到改革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时,就会发现课程改革缺少真正的主体参与和广泛的社会基础的有力支撑。
在2010年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第三部分“体制改革”首先讲的就是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也就是说,任何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改革都应该首先关注人——受教育对象的发展效果。而对这一效果的评价不仅要从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角度评判,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需求和理想。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体制保障或体制制约的问题,而实质则是深层的思想观念的问题。一旦观念转变了,重在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告知其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学生学习和自主发展就有了内在的强大动机,被动、消极的学习就能转化为主动、积极的进取,教与学双方都会在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不断激励下找到乐趣、得到正向的激励,为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植下终身受益的良种。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国家行动的课程改革,尽管面临世界范围教育发展的严峻挑战,自身有很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但依然需要做好充分的实验和准备,因为这是关系到国民基本素质培本目标。若确定这一基本目标是完成“素质教育”(此处指可以通过教育达到的国民基本素养目标,内容应涉及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并应增加公民素养、职业技术素养等内容),则有关素质教育的具体、细致的标准需要明确,并通过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加以落实。在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的目标不应过分关注上线,而应重点保证底线,使绝大多数受教育者都能通过受教育达到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基本标准,而不是让绝大多数学生成为“陪学者”或失败者。而在此之上,是各类人才充分发展的更大、更适宜的平台。
在高中教育阶段,根据中国“普职分流(各占约50%)”的现实,普通高中养的百年大计,是关乎每个人发展的大事,甚至可以将其视为国家安全的基础工程。而一旦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就必须有良性的制度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并能不断朝着符合国情、符合现状、把握关键、关注效果、放眼长远的方面做积极有效的调整。作为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把握政策、积极引导、客观评价和典型推广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分清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任务,而不可须臾偏离。
具体而言,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须与义务教育的根本目标相吻合,即以培养合格的国民或公民为基和职业类高中均有课程改革的问题与任务。前者的目标主要是为高一级院校输送合格的学习者,强调的是知识的充分储备和学术性学习与研究能力的提高;而后者则重点是为各行各业输送高水平的劳动者与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当然,他们也有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的需求,也需要有与之相应的课程改革。
由此可见,对于高等教育之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关注点是有所不同的。不只是要关注学术性教育的目标,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应付高考,而应更关注国人多元化的实际教育需求,关注其全面发展的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与思考,我们当下的课程改革可以说还有不少的问题与偏差,还有一些不甚明确的思想观念需要调整,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应沾沾自喜于一时一地的成绩。因而,我们必须明确,改革和探索还应持续,真正的攻坚刚刚开始。
已历时十余年的课程改革,至今仍未大功告成,还有许多问题有待发现和解决。这是任何有价值的探索和努力都会面临的现实与挑战,切不可一遇困难就畏首畏尾、不知所措,甚至怀疑改革的初衷。
任何改革一般都源于对现实的不满,包括对目标的不满、结果的不满、程序的不满、标准的不满、体制的不满、评价的不满、感受的不满、自身作用的不满以及地区差异的不满等,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具体到课程改革的问题上,由多方面不满催生的改革不仅需要对多方面作出回应,也需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来参与和支持相应的改革。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相关的讨论、协商、实验和评价非常关键,能够体现政府支持改革的督导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当广大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时,科学、合理、因校制宜、以人为本的积极、主动和参与式的督导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通过督学帮助学校、教师和学生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寻求办法;通过督政为改革营造更为和谐适宜的环境和条件,而不是走过场似的仅对工作结果做难触本质的草草评说。
在全国的课程改革中,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已经十分丰富,这对未来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是非常宝贵的基础和财富。如何有效和充分地利用这些基础和财富对于当今中国的教育界和全社会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可以通过问题梳理、大讨论、各类实验、专题诊断、教师专业化培训、学生状态研究和社会参与等途径,反思已经走过的课程改革之路,明确下一阶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探索和反思中前行,使我国的课程改革能够更加接近理想的预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