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变化的描述,采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性指标分析了我国2004-2016年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6年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的空間分布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区域差距在逐渐缩小;中职教育规模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而教育投入的区域差异较高,地区内部差异是造成教育资源总体差异较高的主要原因。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优化教育规模和投入结构。
关键词 中职教育资源;泰尔指数;区域差异;空间格局
一、引言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关乎着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问题,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也是导致区域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职业教育资源总量在不断增长,2016年我国中职学校已经有10893所,在校生人数接近1600万人,中职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然而,中职教育也存在着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妥善处理好中职教育资源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我国中职教育资源总量在不断增长,师资力量、教育投入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呈现出质的变化,但是区域间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也更加明显[1][2]。冉云芳从教育经费层面指出了中职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认为我国中职教育两大经费在区域配置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3]。谯欣怡对中职教育规模演变成因的分析中指出,2006-2014年间我国中职教育规模总体逐渐下降,这主要是由教育质量不高引起的,人们对于中职教育表现出消极态度[4]。潘海生、冉桃桃在研究中也指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规模效率不足的问题,资源配置也表现出区域差异[5]。林克松从办学条件、经费收支、师资力量等方面设置了中职教育发展指数,用于衡量中职教育发展水平,指出我国中职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东高中西低”的分布特点,教育资源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6]。陶蕾、杨欣从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对我国区域间中职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认为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整体较高,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要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7]。李桂荣等人以基尼系数为测量工具,认为我国中职教育投入总量仍然不足,并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和省际差异[8]。王奕俊、王婧遐采用基尼系数方法对中职教育资源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认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导致区域差异明显的重要因素[9]。何晓芹等人认为产业转型推动着人才供给结构的调整,而中职人力资源的增长在空间布局层面存在着总量偏低与质量不高的问题[10]。
从以往研究来看,主要是从全国或各地区层面对中职教育资源的配置差异问题进行分析,没有呈现出我国中职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拟开展如下研究:一是对不同时期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的空间格局变化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呈现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演变特征;二是以泰尔指数及其可分解性原理分析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的区域差异,为优化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中职教育资源指标选取和区域划分
(一)指标选取
以往研究中,教育资源的评价指标包括教育规模、教育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通常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又依赖于经费投入的高低[11]。因此,考虑到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与有效性,本文将教育资源划分为教育规模和教育投入两类指标,具体指标设置见表1。
中职生均公用经费
如表1所示,研究采用二级指标对中职教育资源进行衡量,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教育规模和教育投入,采用在校学生数和专任教师数两个二级指标对教育规模进行测量,教育规模一般从学生数量和教师数量两方面测量,学生数量通常分为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其中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在校学生数能够更好地反映一定时期的学校生源存量[12];教师数量包括专任教师数、行政人员数和教辅人员数等多项指标,而专任教师数能够直接反映学校的师资储备。采用中职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对教育投入进行测量。二级指标中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7年)、教育部《中国教育统计数据》(2005-2017年)以及《中国教育经费执行统计公报》(2004-2016年)。
(二)区域划分
按照国家统计局网站的划分标准,将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河北、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级行政单位;由于西藏地区教育经费等部分数据缺失,为了保障研究的有效性,故不考虑西藏地区,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1个省级行政单位。
三、中职教育资源的空间格局演变
(一)中职教育规模的空间格局演变
本部分以东、中、西三大地区中职学校在校生数和专任教师数占全国比重为依据,分析中职教育规模在三大地区的空间分布变化。
由图1可知,2004-2012年东、中部地区在校生数占比的变化趋势相反,2004-2009年东部地区占比不断下降,中部地区占比不断上升;2009-2012年东部地区占比又表现出缓慢上升趋势,同期中部占比逐渐降低;2012年后东部地区占比一直在40%附近徘徊,中部地区占比稳定在30%左右。西部地区占比在2004-2016年总体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仅在2014年出现了异常下降,2013年占比已经在30%以上,超过了中部地区。2004-2016年间,我国中职在校生数的空间格局出现了微弱变化,东部地区一直最高,但是中、西部地区逐渐持平,并且各地区间的占比差距逐渐缩小。 再来看专任教师数分布情况,图2反映了2004-2016年间三大地区中职学校专任教师数占比的空间分布变化。
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4-2016年东部地区专任教师数占比总体逐渐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很小,2006年以后逐渐趋于平稳,一直稳定在42%~44%之间。中部地区专任教师数占比的波动变化也不明显,2004-2009年缓慢上升,2009年后逐渐下降,一直稳定在30%~34%之间。西部地区专任教师数占比在2004-2007年间都没有明显变化,2007年后表现出微弱上升趋势,一直到2014年又出现异常下降,2016年占比接近27%,较2004年增长了近3个百分点。各地区专任教师数占比的空间分布变化并不明显,地理分布格局没有实质改变,区域差距缩小进程缓慢,仍然表现为东部地区
关键词 中职教育资源;泰尔指数;区域差异;空间格局
一、引言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关乎着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问题,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也是导致区域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职业教育资源总量在不断增长,2016年我国中职学校已经有10893所,在校生人数接近1600万人,中职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然而,中职教育也存在着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妥善处理好中职教育资源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我国中职教育资源总量在不断增长,师资力量、教育投入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呈现出质的变化,但是区域间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也更加明显[1][2]。冉云芳从教育经费层面指出了中职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认为我国中职教育两大经费在区域配置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3]。谯欣怡对中职教育规模演变成因的分析中指出,2006-2014年间我国中职教育规模总体逐渐下降,这主要是由教育质量不高引起的,人们对于中职教育表现出消极态度[4]。潘海生、冉桃桃在研究中也指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规模效率不足的问题,资源配置也表现出区域差异[5]。林克松从办学条件、经费收支、师资力量等方面设置了中职教育发展指数,用于衡量中职教育发展水平,指出我国中职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东高中西低”的分布特点,教育资源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6]。陶蕾、杨欣从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对我国区域间中职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认为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整体较高,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要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7]。李桂荣等人以基尼系数为测量工具,认为我国中职教育投入总量仍然不足,并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和省际差异[8]。王奕俊、王婧遐采用基尼系数方法对中职教育资源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认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导致区域差异明显的重要因素[9]。何晓芹等人认为产业转型推动着人才供给结构的调整,而中职人力资源的增长在空间布局层面存在着总量偏低与质量不高的问题[10]。
从以往研究来看,主要是从全国或各地区层面对中职教育资源的配置差异问题进行分析,没有呈现出我国中职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拟开展如下研究:一是对不同时期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的空间格局变化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呈现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演变特征;二是以泰尔指数及其可分解性原理分析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的区域差异,为优化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中职教育资源指标选取和区域划分
(一)指标选取
以往研究中,教育资源的评价指标包括教育规模、教育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通常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又依赖于经费投入的高低[11]。因此,考虑到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与有效性,本文将教育资源划分为教育规模和教育投入两类指标,具体指标设置见表1。
中职生均公用经费
如表1所示,研究采用二级指标对中职教育资源进行衡量,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教育规模和教育投入,采用在校学生数和专任教师数两个二级指标对教育规模进行测量,教育规模一般从学生数量和教师数量两方面测量,学生数量通常分为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其中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在校学生数能够更好地反映一定时期的学校生源存量[12];教师数量包括专任教师数、行政人员数和教辅人员数等多项指标,而专任教师数能够直接反映学校的师资储备。采用中职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对教育投入进行测量。二级指标中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7年)、教育部《中国教育统计数据》(2005-2017年)以及《中国教育经费执行统计公报》(2004-2016年)。
(二)区域划分
按照国家统计局网站的划分标准,将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河北、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级行政单位;由于西藏地区教育经费等部分数据缺失,为了保障研究的有效性,故不考虑西藏地区,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1个省级行政单位。
三、中职教育资源的空间格局演变
(一)中职教育规模的空间格局演变
本部分以东、中、西三大地区中职学校在校生数和专任教师数占全国比重为依据,分析中职教育规模在三大地区的空间分布变化。
由图1可知,2004-2012年东、中部地区在校生数占比的变化趋势相反,2004-2009年东部地区占比不断下降,中部地区占比不断上升;2009-2012年东部地区占比又表现出缓慢上升趋势,同期中部占比逐渐降低;2012年后东部地区占比一直在40%附近徘徊,中部地区占比稳定在30%左右。西部地区占比在2004-2016年总体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仅在2014年出现了异常下降,2013年占比已经在30%以上,超过了中部地区。2004-2016年间,我国中职在校生数的空间格局出现了微弱变化,东部地区一直最高,但是中、西部地区逐渐持平,并且各地区间的占比差距逐渐缩小。 再来看专任教师数分布情况,图2反映了2004-2016年间三大地区中职学校专任教师数占比的空间分布变化。
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4-2016年东部地区专任教师数占比总体逐渐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很小,2006年以后逐渐趋于平稳,一直稳定在42%~44%之间。中部地区专任教师数占比的波动变化也不明显,2004-2009年缓慢上升,2009年后逐渐下降,一直稳定在30%~34%之间。西部地区专任教师数占比在2004-2007年间都没有明显变化,2007年后表现出微弱上升趋势,一直到2014年又出现异常下降,2016年占比接近27%,较2004年增长了近3个百分点。各地区专任教师数占比的空间分布变化并不明显,地理分布格局没有实质改变,区域差距缩小进程缓慢,仍然表现为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