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认为,在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多种急慢性病证中,都可有咳嗽的症状出现。“咳”谓无痰而有声,“嗽”谓无声而有痰,“咳嗽”谓有痰而有声。咳嗽的发生,或因外邪犯肺,或因脏腑内伤而涉及于肺,故有“咳嗽不止于肺,而不离乎肺”之说。治疗原则上,外感者以祛邪宣肺为主,内伤者以调理脏腑为主。
脏腑类咳嗽辨治
凡因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和脏腑有疾患者,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咳嗽。
喉咳 无痰的咳呛,多见于咽喉部急慢性炎症或感冒初起。轻者连咳数声才有少量黏痰咯出,重者虽多咳亦无痰,咳声高亢,喉痒干燥,胸胁隐隐作痛。
临床验方 治以解痉止咳,常用麦冬、沙参、青果各10克,水煎服。或蜂蜜25克、生姜汁1酒盅,开水冲服。少食刺激性食品,忌进一切海鲜发物。
心咳 咳时心胸部疼痛,喉头似有物梗阻,甚者咽喉肿痛,咳时需手捂心胸。大多因心血管系统疾患,如心律异常,传导阻滞,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上述情况好转后,咳嗽减轻。
临床验方 治以镇静宁心止咳,常用僵蚕、胆星各15克,百合、丹参各10克,水煎服。中成药复方桔梗片、复方丹参片等亦可。
肝咳 咳时胸部疼痛,两肋尤甚,极易烦躁发怒,躯体因痛不敢转动。常因生气后陶痛多发,乃肝气郁积之故。其症类似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
临床验方 治以疏肝理气止咳,常用柴胡、元胡、龙胆草、僵蚕各10克。
水煎服 或用大黄3克,代赭石20克,水煎服。也可服龙胆泻肝丸,每日2次,每次9克。
脾咳 咳时左肋部脾区痛甚,引连肩背,甚者不可转身,动则咳嗽加剧,往往干咳无痰。常因脾区积气或脾区综合征所致。
临床验方 治以行气止咳,常用陈皮、大黄、枳实、木香各15克,水煎服。或牛蒡子、降香各20克,水煎服。忌用甜食。
肺咳 咳时喘息有声,痰鸣作响,甚者咳痰咯血,也叫真咳。大多反应气管或肺系有实质性病变,如肺炎、肺脓疡、肺结核等症。常伴有全身症状:发烧,乏力,胸痛,体虚汗出等。
临床验方 治以清热祛痰止咳,常用生石膏、杏仁、麻黄、桔梗、金银花、瓜萎各10克,或鱼腥草、川贝母,连翘各15克,水煎服。
肾咳 咳时腰背相引而痛,咳时唾液不止。多因外受风寒,内因体虚涉肾。
临床验方 治以补肾而止咳。常用山药、补骨脂、五味子各15克,水煎服。或腰背部热敷、理疗。
胆咳 咳时吐出胆汁或青色苦水,常因肋膜炎、胸膜炎、胆囊炎等胆系疾病。
临床验方 治以疏肝利胆,常用郁金、枳实、厚朴各15克,大黄10克,水煎服。一切水果都宜,但忌荸荠、花生,忌食羊、狗肉,有利胆疏泄。
胃咳 咳即吐,有吐出胃内容物者,有吐出蛔虫者。大多因胃的慢性炎症刺激而影响到肺,即肺胃不和。儿童因胃的生理解剖特点,胃呈横位,贲门括约肌不发达,极容易因咳而吐。
临床验方 治以降气和胃,常用半夏、旋复花,代赭石、佛手、竹茹各10克,水煎服。食品宜低糖低盐。
小肠咳 咳时放屁或咳嗽放屁同时出现。常因小肠运化、吸收功能障碍而影响到肺,如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等。
临床验方 治以理利助消化,常用桔梗、覆盆子、槟榔各15克,鸡内金10克,水煎服。应戒烟忌酒,烟为生热之魁,酒为生湿之最。
大肠咳 咳时出现大便失禁现象。肺与大肠相表里,上窍不通,则下窍不利,常因久病久咳,肺气虚衰而致大肠气失敛不固。
临床验方 治以补肺气、敛大肠气,常用党参、黄芪各15克,桔梗10克,白术、白芍、甘草各15克,水煎服。或黄芪、元参、升麻、当归各15克,水煎服。中成药归睥丸、十全大补丸均为扶正固本之药。
膀胱咳 咳时出现尿失禁现象,系因肺气不固,膀胱失约。
临床验方 治以补肺固本,常用山药、山芋肉各10克,桑螵蛸适量,水煎服。或肉桂6克,雄鸡肝一个煎汤一次喝下。或取硫磺末10克、鲜葱根7个,共捣敷脐,晚敷晨取,连续3天。
病邪类咳嗽辨治
病邪类咳嗽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风热咳嗽、伤燥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寒嗽、热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淤血咳、时行咳嗽等:
风寒咳嗽 患者如见咳嗽痰稀,喷嚏,流涕,鼻塞,头痛身重,怕冷无汗,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指纹浮红,为外感风寒之邪,肺气失宣而致风寒咳嗽。
临床验方 治疗采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之法,药用:紫苏8克,生姜3片,杏仁6克,前胡8克,桔梗8克,陈皮8克,枳壳6克,半夏6克,水煎服。
风热咳嗽 患者症见咳嗽痰稠,鼻流浊涕,口渴咽痛,头昏有汗,舌苔薄白,脉象浮数,指纹浮而青紫,此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致的风热咳嗽。
临床验方 治疗采用辛凉解表,宣肺利痰,药用:桑叶10克,菊花10克,薄荷10克,连翘10克,杏仁8克,桔梗10克,芦根12克,甘草4克,水煎服。
湿热咳嗽 患者症见咳嗽痰浊,口渴少饮,胸满纳呆,或咳而干哕,小便黄赤,唇红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象濡数。此为湿邪外侵,或内生痰湿上壅于肺,肺气闭郁不宣而致的湿热咳嗽。
临床验方 治疗采用苦辛通降,轻宣肺气之药:连翘10克,杏仁8克,滑石12克,薏苡仁12克,半夏10克,栀子9克,水煎服。
燥热咳嗽 患者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咳而不爽,鼻口冈干燥或咳嗽牵扯胸痛,大便艰难,或唇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数,指纹色青紫者,为燥热之邪,灼伤肺阴,肺失清肃润降而致。
临床验方 治疗采用辛凉甘润,养阴清肺之药:桑叶8克,杏仁8克,浙贝10克,沙参10克,栀子6克,淡豆豉10克,梨皮1个。久咳不止者,加百部6克,地骨皮6克,水煎服。
伤食咳嗽 患者表现以咳嗽、呕吐乳食痰涎为主,常伴五更咳甚,胸腹胀满,不思乳食,吞酸暧腐,大便酸臭或秘结,手足心热,睡卧不安,舌苔白厚或黄,脉象沉滑,指纹紫滞,为乳食积滞中脘,蕴湿成痰,痰热上蒸于肺而致。
临床验方 治疗采用消食导滞,化痰止咳药: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陈皮8克,半夏8克,茯苓6克,甘草3克,枳实6克,山楂6克,水煎服。
痰湿咳嗽 患者表现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痰随嗽生,胸闷纳呆,舌苔白厚或腻,脉象濡或滑,指纹沉滞者,属痰湿渍于肺,肺失宣肃而致。
临床验方 用健脾燥湿,理气化痰药: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8克,甘草4克,水煎服。
痰热咳嗽 指纹紫红为痰热内闭,且苔厚而黄,舌质红也是痰热症状;多见咳嗽气粗,痰黄黏稠,发热胸痛,舌苔黄干。
临床验方 治疗用清热、化疫、止咳的药物。如:麻黄6克,杏仁、黄芩、桑白皮、款冬花各12克,半夏、瓜蒌皮各10克,鱼腥草、冬瓜仁各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脏腑类咳嗽辨治
凡因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和脏腑有疾患者,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咳嗽。
喉咳 无痰的咳呛,多见于咽喉部急慢性炎症或感冒初起。轻者连咳数声才有少量黏痰咯出,重者虽多咳亦无痰,咳声高亢,喉痒干燥,胸胁隐隐作痛。
临床验方 治以解痉止咳,常用麦冬、沙参、青果各10克,水煎服。或蜂蜜25克、生姜汁1酒盅,开水冲服。少食刺激性食品,忌进一切海鲜发物。
心咳 咳时心胸部疼痛,喉头似有物梗阻,甚者咽喉肿痛,咳时需手捂心胸。大多因心血管系统疾患,如心律异常,传导阻滞,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上述情况好转后,咳嗽减轻。
临床验方 治以镇静宁心止咳,常用僵蚕、胆星各15克,百合、丹参各10克,水煎服。中成药复方桔梗片、复方丹参片等亦可。
肝咳 咳时胸部疼痛,两肋尤甚,极易烦躁发怒,躯体因痛不敢转动。常因生气后陶痛多发,乃肝气郁积之故。其症类似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
临床验方 治以疏肝理气止咳,常用柴胡、元胡、龙胆草、僵蚕各10克。
水煎服 或用大黄3克,代赭石20克,水煎服。也可服龙胆泻肝丸,每日2次,每次9克。
脾咳 咳时左肋部脾区痛甚,引连肩背,甚者不可转身,动则咳嗽加剧,往往干咳无痰。常因脾区积气或脾区综合征所致。
临床验方 治以行气止咳,常用陈皮、大黄、枳实、木香各15克,水煎服。或牛蒡子、降香各20克,水煎服。忌用甜食。
肺咳 咳时喘息有声,痰鸣作响,甚者咳痰咯血,也叫真咳。大多反应气管或肺系有实质性病变,如肺炎、肺脓疡、肺结核等症。常伴有全身症状:发烧,乏力,胸痛,体虚汗出等。
临床验方 治以清热祛痰止咳,常用生石膏、杏仁、麻黄、桔梗、金银花、瓜萎各10克,或鱼腥草、川贝母,连翘各15克,水煎服。
肾咳 咳时腰背相引而痛,咳时唾液不止。多因外受风寒,内因体虚涉肾。
临床验方 治以补肾而止咳。常用山药、补骨脂、五味子各15克,水煎服。或腰背部热敷、理疗。
胆咳 咳时吐出胆汁或青色苦水,常因肋膜炎、胸膜炎、胆囊炎等胆系疾病。
临床验方 治以疏肝利胆,常用郁金、枳实、厚朴各15克,大黄10克,水煎服。一切水果都宜,但忌荸荠、花生,忌食羊、狗肉,有利胆疏泄。
胃咳 咳即吐,有吐出胃内容物者,有吐出蛔虫者。大多因胃的慢性炎症刺激而影响到肺,即肺胃不和。儿童因胃的生理解剖特点,胃呈横位,贲门括约肌不发达,极容易因咳而吐。
临床验方 治以降气和胃,常用半夏、旋复花,代赭石、佛手、竹茹各10克,水煎服。食品宜低糖低盐。
小肠咳 咳时放屁或咳嗽放屁同时出现。常因小肠运化、吸收功能障碍而影响到肺,如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等。
临床验方 治以理利助消化,常用桔梗、覆盆子、槟榔各15克,鸡内金10克,水煎服。应戒烟忌酒,烟为生热之魁,酒为生湿之最。
大肠咳 咳时出现大便失禁现象。肺与大肠相表里,上窍不通,则下窍不利,常因久病久咳,肺气虚衰而致大肠气失敛不固。
临床验方 治以补肺气、敛大肠气,常用党参、黄芪各15克,桔梗10克,白术、白芍、甘草各15克,水煎服。或黄芪、元参、升麻、当归各15克,水煎服。中成药归睥丸、十全大补丸均为扶正固本之药。
膀胱咳 咳时出现尿失禁现象,系因肺气不固,膀胱失约。
临床验方 治以补肺固本,常用山药、山芋肉各10克,桑螵蛸适量,水煎服。或肉桂6克,雄鸡肝一个煎汤一次喝下。或取硫磺末10克、鲜葱根7个,共捣敷脐,晚敷晨取,连续3天。
病邪类咳嗽辨治
病邪类咳嗽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风热咳嗽、伤燥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寒嗽、热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淤血咳、时行咳嗽等:
风寒咳嗽 患者如见咳嗽痰稀,喷嚏,流涕,鼻塞,头痛身重,怕冷无汗,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指纹浮红,为外感风寒之邪,肺气失宣而致风寒咳嗽。
临床验方 治疗采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之法,药用:紫苏8克,生姜3片,杏仁6克,前胡8克,桔梗8克,陈皮8克,枳壳6克,半夏6克,水煎服。
风热咳嗽 患者症见咳嗽痰稠,鼻流浊涕,口渴咽痛,头昏有汗,舌苔薄白,脉象浮数,指纹浮而青紫,此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致的风热咳嗽。
临床验方 治疗采用辛凉解表,宣肺利痰,药用:桑叶10克,菊花10克,薄荷10克,连翘10克,杏仁8克,桔梗10克,芦根12克,甘草4克,水煎服。
湿热咳嗽 患者症见咳嗽痰浊,口渴少饮,胸满纳呆,或咳而干哕,小便黄赤,唇红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象濡数。此为湿邪外侵,或内生痰湿上壅于肺,肺气闭郁不宣而致的湿热咳嗽。
临床验方 治疗采用苦辛通降,轻宣肺气之药:连翘10克,杏仁8克,滑石12克,薏苡仁12克,半夏10克,栀子9克,水煎服。
燥热咳嗽 患者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咳而不爽,鼻口冈干燥或咳嗽牵扯胸痛,大便艰难,或唇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数,指纹色青紫者,为燥热之邪,灼伤肺阴,肺失清肃润降而致。
临床验方 治疗采用辛凉甘润,养阴清肺之药:桑叶8克,杏仁8克,浙贝10克,沙参10克,栀子6克,淡豆豉10克,梨皮1个。久咳不止者,加百部6克,地骨皮6克,水煎服。
伤食咳嗽 患者表现以咳嗽、呕吐乳食痰涎为主,常伴五更咳甚,胸腹胀满,不思乳食,吞酸暧腐,大便酸臭或秘结,手足心热,睡卧不安,舌苔白厚或黄,脉象沉滑,指纹紫滞,为乳食积滞中脘,蕴湿成痰,痰热上蒸于肺而致。
临床验方 治疗采用消食导滞,化痰止咳药: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陈皮8克,半夏8克,茯苓6克,甘草3克,枳实6克,山楂6克,水煎服。
痰湿咳嗽 患者表现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痰随嗽生,胸闷纳呆,舌苔白厚或腻,脉象濡或滑,指纹沉滞者,属痰湿渍于肺,肺失宣肃而致。
临床验方 用健脾燥湿,理气化痰药: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8克,甘草4克,水煎服。
痰热咳嗽 指纹紫红为痰热内闭,且苔厚而黄,舌质红也是痰热症状;多见咳嗽气粗,痰黄黏稠,发热胸痛,舌苔黄干。
临床验方 治疗用清热、化疫、止咳的药物。如:麻黄6克,杏仁、黄芩、桑白皮、款冬花各12克,半夏、瓜蒌皮各10克,鱼腥草、冬瓜仁各30克,甘草6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