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课本选入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不少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脍炙人口。这不仅为学生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提供了范文,指导学生阅读这些文学作品,还具有很重要的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教师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以渗透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更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
名句渗透
从古代谈到当今那些为金钱铤而走险的人,让学生从对比中懂得一个人应如何看待名利,怎样才能做到淡泊名利。明白淡泊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胸怀,淡泊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品格,一种心态。有所求而亦无所求,淡泊的是功利目的,追求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竞争日益激烈、诱惑日趋纷繁的社会里,固守节操、淡泊名利并非易事,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的人,才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乐于奉献。控制自己的物欲,一个人的物欲越强,他的名利思想也就越强。如果物欲淡一点,做到寡欲,也就比较容易淡泊功名,达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境界。
例如,学习《岳阳楼记》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范仲淹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更要让学生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作者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襟。讲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要求同学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句子中体会出作者具有与范仲淹同样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鲁迅小说的《故乡》,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应该勇于开拓、勇于创新。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告诉学生在生活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遭遇挫折坎坷,但应该永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
人物渗透
这里的人物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本人,二是文中人物形象。在教学《藤野先生》时,可向学生介绍鲁迅写作此文的背景及留学日本的目的和有关情况:鲁迅留学日本前后,中国正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祖国面临日甚一日的危亡形势。东渡日本前,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我国。这两次战争,最后都是以中国割地赔款而告终。鲁迅出国留学和后来弃医从文,都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1906年,一个偶然事件,成了他思想发展和改变志向的契机。这就是文中所说的“看电影事件”,从此鲁迅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通过这样的背景介绍和文中有关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体味到作者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感,同时让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强烈的民族自尊的感情自然地流入学生的心田。
《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只是一个武士,但是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向鲁庄公献策,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战胜了强大的齐国。邹忌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从而使齐国修明政治,强盛起来。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北伐中原。历史上这些名臣谋士,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难关头,在“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的关头,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乘客,他确立救人之上的意念,树立绝对权威,严肃纪律。显示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无上的权威,表明了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一方必须承担起某种责任的理念。这时的船长已成了一个伟大灵魂的化身,巍然屹立于上空,学习该文就是要学习船长在紧要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从而要求学生做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的人。
拓展延伸中渗透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更能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自读课本及针对中学生列出的必读书籍,使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得到自我教育,如阅读《海伦·凯勒自传》,海伦的独特经历和真实的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感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可以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神圣,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放射出光芒。
于漪老师曾说过:“语文学科的教学,是通过一篇篇课文语言文字千变万化的运用接触学生思想感情的,有它独特的引人入胜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味,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语文课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祖国语言文字的美,还要利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适时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这样既能加强思想教育,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
名句渗透
从古代谈到当今那些为金钱铤而走险的人,让学生从对比中懂得一个人应如何看待名利,怎样才能做到淡泊名利。明白淡泊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胸怀,淡泊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品格,一种心态。有所求而亦无所求,淡泊的是功利目的,追求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竞争日益激烈、诱惑日趋纷繁的社会里,固守节操、淡泊名利并非易事,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的人,才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乐于奉献。控制自己的物欲,一个人的物欲越强,他的名利思想也就越强。如果物欲淡一点,做到寡欲,也就比较容易淡泊功名,达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境界。
例如,学习《岳阳楼记》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范仲淹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更要让学生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作者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襟。讲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要求同学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句子中体会出作者具有与范仲淹同样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鲁迅小说的《故乡》,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应该勇于开拓、勇于创新。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告诉学生在生活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遭遇挫折坎坷,但应该永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
人物渗透
这里的人物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本人,二是文中人物形象。在教学《藤野先生》时,可向学生介绍鲁迅写作此文的背景及留学日本的目的和有关情况:鲁迅留学日本前后,中国正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祖国面临日甚一日的危亡形势。东渡日本前,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我国。这两次战争,最后都是以中国割地赔款而告终。鲁迅出国留学和后来弃医从文,都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1906年,一个偶然事件,成了他思想发展和改变志向的契机。这就是文中所说的“看电影事件”,从此鲁迅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通过这样的背景介绍和文中有关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体味到作者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感,同时让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强烈的民族自尊的感情自然地流入学生的心田。
《曹刿论战》中的曹刿只是一个武士,但是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向鲁庄公献策,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战胜了强大的齐国。邹忌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从而使齐国修明政治,强盛起来。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北伐中原。历史上这些名臣谋士,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难关头,在“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的关头,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乘客,他确立救人之上的意念,树立绝对权威,严肃纪律。显示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无上的权威,表明了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一方必须承担起某种责任的理念。这时的船长已成了一个伟大灵魂的化身,巍然屹立于上空,学习该文就是要学习船长在紧要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从而要求学生做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的人。
拓展延伸中渗透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更能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自读课本及针对中学生列出的必读书籍,使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得到自我教育,如阅读《海伦·凯勒自传》,海伦的独特经历和真实的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感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文可以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神圣,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放射出光芒。
于漪老师曾说过:“语文学科的教学,是通过一篇篇课文语言文字千变万化的运用接触学生思想感情的,有它独特的引人入胜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味,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语文课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祖国语言文字的美,还要利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适时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这样既能加强思想教育,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