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等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工作是中等职业院校素质教学工作的重点,通过德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道德理念,对于学生个人的基本素质与未来成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不断提升中等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工作质量,运用“生本教育”实现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真正将德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成为当下中等职业院校德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以此为出发点,就中职德育中“生本教育”展开较为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关 键 词] 生本教育;中职德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5-0174-02
一、“生本教育”的提出与基本概念的理解
“生本教育”经20个世纪90年代提出至今对整个教育教学事业影响重大,直到现在,已经有超过百所学校对“生本教育”进行教学实践,配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不断进步。
“生本教育”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的基本主体,通过提高学生个人能力来完成自主学习的目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主要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保证课堂的归属权是学生,并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整体质量与效率的双重目的。
二、“生本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而言,中职德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有两点:一是学生个人的基本文化素质较低,在实际学习中,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比较低下,进入中等职业院校后开始出现两极分化,部分学生觉得从繁重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变得越来越失控,在德育方面或多或少地出现问题,另一部分学生则陷入了失落中,自暴自弃,甚至产生了轻视生命的想法,这种教学氛围和思想情绪在长时间的酝酿中逐渐发酵,致使学生整体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能力不断流失,极其不利于中等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其次,在中等职业院校中,不乏这样的现象发生,刚刚上完德育课,学生之间因为一点小摩擦或其他原因打架斗殴,或在实训课程中,因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产生了自卑心理,彻底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中等职业院校学生都处于一个相对较敏感的年龄,该年龄段的学生很多时候都不重视自己的心理状况,让负面的情绪不断累积,最终爆发,同时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如果没有教师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和相应德育工作的开展,很容易造成学生人格的侧视发展。
综上所述,运用“生本教育”完善中等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课堂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整体的教学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三、“生本教育”理念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一)结合实际创设情境,充分运用情感教学
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成教学目的是“生本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开展的德育教学工作首先要依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情境,利用情感教学来触动学生敏感的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而开展这一教学活动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运用情感教学。具体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则可通过教学用语、师生关系、教学空间三个方面来完成。
教学用语方面,在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通过语言,而教学用语是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独特的语言,通过合理科学教学语言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舒化学生内心的负面情绪,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针对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本身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教师更多的是需要通过用鼓励、关心的语言来引导学生。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然互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让学生能够深入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因此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地位,而不是一概而论或反复对比,使得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者甚至导致学生出现人格上的扭曲。
在师生关系方面,则应当运用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师生关系。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实都是学习者的身份,只是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对象不相同而已。针对这一点,需要提到的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忽视了学生个人的主体地位,只是单纯地进行教学活动,与学生之间几乎不存在互动,这种教学形式是低效的,既不能够形成两者之间的平等友好的关系,也不能够达到教学效果,更不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舞台让给学生,只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业上的问题的同时,给予他们“肆意青春”的权利,将双方都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最后在教学空间方面,则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如就课堂的布置而言,教师可以将课桌摆放成圆形。新的教学氛围能够为学生带来新的教学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进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具备创新意识,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将课堂从课桌转移,教学的课堂可以是工厂、图书馆、车间,甚至是食堂,总之,教学的环境和教学形式是灵活多变的,只要能够保证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环境都是优秀的。
(二)深入教学内容,发掘教材的内在价值
“生本教育”教学理念主张的是服务性教学,即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对于自身成长发展的选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出发,然后深入探究教材的内在价值,从而实现对教育教学的内化,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思想道德。具体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教学价值的挖掘和运用,如通过对学生实际专业出发,根据学生的现有状态调整教学内容,以保证德育教学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前查找一些工作招聘信息、高等学府招生简介等等做出相应的讲解,这类教学内容学生更感兴趣。在这类教学内容中穿插教材文本的内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就学生目前的职业现状,对未来的期望、个人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做出相应的调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成长奠定基础。 德育教学也可以从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入手,如就当下的社会经济具体走向结合教材案例,如“非典”中盐的抢购热潮进行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德育与自身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以便更好地接受和学习德育内容,从而保证德育教学的质量。
(三)多种教学形式并存,提高课堂教学氛围
“生本教育”本身是积极的,因此,教学的课堂也应当是活跃的、积极的、充满趣味的。而如何灵活运用当下多样的教学形式,并结合教材内容,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成为当下中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一是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探究式教学活动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进入当下教育教学的课堂并被教师广泛运用,这种教学形式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主导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包装成教学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完成教学,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非常利于整体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情境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学内容。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教师可让学生组成两组进行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总结自己为什么会成功或失败的具体原因。在这个过程中,穿插教材内容,如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所以在职业规划中,自身的根基与活动相同,是同等重要的。这样能够便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从而实现团队精神的运用和掌握。
(四)“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多元化评价
德育多元化评价是基于德育本身出发的,对于学生课堂行为或课下行为的评价,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德育课堂很少会出现多元化教学评价这一环节,教师多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力图将更多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的思想反馈却不甚在意,这本身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实际上,德育多元化评价对于学生而言意义重大,教师通过适当的课堂语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尤其是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学生更加需要用这种教学评价来树立学习自信心。而除了课堂上的教学评价外,课下的教学评价同样重要,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运用多元化评价来完成整个教学课程评价,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德育教学的认知与信心,使得学生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效果分析
(一)让教学从被动变主动
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将被动学习的教学局面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氛围。当然,这个教学过程的转变是缓慢的,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内心,不断地引导学生,才能够最终保证教学方式起到积极作用,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二)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生本教育”对于德育教学课程而言无疑是重要的,而德育教学对于学生的一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德育不仅仅是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其中还包括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学、职业教育、法制观念教学等,是一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都有重要教学意义的课程,因此,将“生本教育”理念运用到课堂中来,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人能力。
本文从“生本教育”的提出与基本概念的理解、其运用于教学的必要性、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与教学效果分析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职德育中的“生本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依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余洪斌.中职德育的有效性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关 键 词] 生本教育;中职德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5-0174-02
一、“生本教育”的提出与基本概念的理解
“生本教育”经20个世纪90年代提出至今对整个教育教学事业影响重大,直到现在,已经有超过百所学校对“生本教育”进行教学实践,配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不断进步。
“生本教育”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的基本主体,通过提高学生个人能力来完成自主学习的目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主要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保证课堂的归属权是学生,并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整体质量与效率的双重目的。
二、“生本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而言,中职德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有两点:一是学生个人的基本文化素质较低,在实际学习中,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比较低下,进入中等职业院校后开始出现两极分化,部分学生觉得从繁重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变得越来越失控,在德育方面或多或少地出现问题,另一部分学生则陷入了失落中,自暴自弃,甚至产生了轻视生命的想法,这种教学氛围和思想情绪在长时间的酝酿中逐渐发酵,致使学生整体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能力不断流失,极其不利于中等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其次,在中等职业院校中,不乏这样的现象发生,刚刚上完德育课,学生之间因为一点小摩擦或其他原因打架斗殴,或在实训课程中,因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产生了自卑心理,彻底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中等职业院校学生都处于一个相对较敏感的年龄,该年龄段的学生很多时候都不重视自己的心理状况,让负面的情绪不断累积,最终爆发,同时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如果没有教师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和相应德育工作的开展,很容易造成学生人格的侧视发展。
综上所述,运用“生本教育”完善中等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课堂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整体的教学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三、“生本教育”理念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一)结合实际创设情境,充分运用情感教学
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成教学目的是“生本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开展的德育教学工作首先要依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情境,利用情感教学来触动学生敏感的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而开展这一教学活动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运用情感教学。具体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则可通过教学用语、师生关系、教学空间三个方面来完成。
教学用语方面,在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通过语言,而教学用语是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独特的语言,通过合理科学教学语言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舒化学生内心的负面情绪,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针对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本身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教师更多的是需要通过用鼓励、关心的语言来引导学生。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然互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让学生能够深入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因此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地位,而不是一概而论或反复对比,使得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者甚至导致学生出现人格上的扭曲。
在师生关系方面,则应当运用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师生关系。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实都是学习者的身份,只是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对象不相同而已。针对这一点,需要提到的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忽视了学生个人的主体地位,只是单纯地进行教学活动,与学生之间几乎不存在互动,这种教学形式是低效的,既不能够形成两者之间的平等友好的关系,也不能够达到教学效果,更不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舞台让给学生,只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业上的问题的同时,给予他们“肆意青春”的权利,将双方都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最后在教学空间方面,则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如就课堂的布置而言,教师可以将课桌摆放成圆形。新的教学氛围能够为学生带来新的教学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进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具备创新意识,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将课堂从课桌转移,教学的课堂可以是工厂、图书馆、车间,甚至是食堂,总之,教学的环境和教学形式是灵活多变的,只要能够保证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环境都是优秀的。
(二)深入教学内容,发掘教材的内在价值
“生本教育”教学理念主张的是服务性教学,即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对于自身成长发展的选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出发,然后深入探究教材的内在价值,从而实现对教育教学的内化,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思想道德。具体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教学价值的挖掘和运用,如通过对学生实际专业出发,根据学生的现有状态调整教学内容,以保证德育教学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前查找一些工作招聘信息、高等学府招生简介等等做出相应的讲解,这类教学内容学生更感兴趣。在这类教学内容中穿插教材文本的内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就学生目前的职业现状,对未来的期望、个人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做出相应的调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成长奠定基础。 德育教学也可以从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入手,如就当下的社会经济具体走向结合教材案例,如“非典”中盐的抢购热潮进行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德育与自身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以便更好地接受和学习德育内容,从而保证德育教学的质量。
(三)多种教学形式并存,提高课堂教学氛围
“生本教育”本身是积极的,因此,教学的课堂也应当是活跃的、积极的、充满趣味的。而如何灵活运用当下多样的教学形式,并结合教材内容,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成为当下中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一是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探究式教学活动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进入当下教育教学的课堂并被教师广泛运用,这种教学形式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主导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包装成教学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完成教学,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非常利于整体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情境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学内容。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教师可让学生组成两组进行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总结自己为什么会成功或失败的具体原因。在这个过程中,穿插教材内容,如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所以在职业规划中,自身的根基与活动相同,是同等重要的。这样能够便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从而实现团队精神的运用和掌握。
(四)“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多元化评价
德育多元化评价是基于德育本身出发的,对于学生课堂行为或课下行为的评价,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德育课堂很少会出现多元化教学评价这一环节,教师多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力图将更多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的思想反馈却不甚在意,这本身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实际上,德育多元化评价对于学生而言意义重大,教师通过适当的课堂语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尤其是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学生更加需要用这种教学评价来树立学习自信心。而除了课堂上的教学评价外,课下的教学评价同样重要,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运用多元化评价来完成整个教学课程评价,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德育教学的认知与信心,使得学生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效果分析
(一)让教学从被动变主动
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将被动学习的教学局面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氛围。当然,这个教学过程的转变是缓慢的,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内心,不断地引导学生,才能够最终保证教学方式起到积极作用,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二)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生本教育”对于德育教学课程而言无疑是重要的,而德育教学对于学生的一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德育不仅仅是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其中还包括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学、职业教育、法制观念教学等,是一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都有重要教学意义的课程,因此,将“生本教育”理念运用到课堂中来,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人能力。
本文从“生本教育”的提出与基本概念的理解、其运用于教学的必要性、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与教学效果分析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职德育中的“生本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依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余洪斌.中职德育的有效性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