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革命家特质及其伟大贡献

来源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n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2016北京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加强和改进党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研究”(项目批准号:16KDB022)以及2017年北京市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研学互动’式教学方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内容提要] 回顾马克思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和斗争实践,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的特质至少可以从其阶级立场、革命意志、理论斗争和斗争实践四个方面来理解:他虽出身资产阶级家庭,但从小就志向高远、爱憎分明,到莱茵报工作之后逐渐成长为无产阶级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他终身赤贫,然而饥饿和疾病等一切困难都没有压倒他,反而造就了他钢铁般的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他与各种错误思潮展开坚决而彻底的理论斗争,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他参与和指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组建、欧洲大革命等一系列斗争实践,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可看作马克思革命生涯及伟大贡献的生动写照。
  [关键词] 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贡献
  [作者简介] 王淼,哲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在马克思的多重身份中,“革命家”的这一身份与其“思想家”“政治理论家”等身份相比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还常常受到质疑。当前,年轻人中有这样一种误解:他们虽然承认马克思生前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的思想和学说体系,但是认为马克思还没有来得及将理论转化为现实就逝世了,故而对其“革命家”的身份存疑。其实,关于这重身份,恩格斯1883年3月17日参加马克思葬礼时就曾在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之后,特别强调了“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1]602,而且简要回顾了马克思的终身使命、斗争精神以及参与和指导的主要斗争活动。今天,当我们向伟人马克思致敬时,很有必要将马克思的生活经历、思想历程、斗争实践结合起来,从他的阶级立场、革命意志、理论斗争、斗争实践这四个要素来详细描绘马克思的“革命家”的这重身份,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革命伟人马克思的人格魅力和伟大贡献。
  一、 无比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
  一个人所处的阶级属性是由什么条件来确定的呢?一般情况下,是由他出身的家庭条件以及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共同决定的;当然,也不排除后天随着个人和家庭境遇的改变而改变的情况。马克思出生在德国南部莱茵省的特利尔城一个中产阶级律师家庭,而且当时的莱茵省由于曾经归属法国拿破仑统治的缘故,所以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比较发达,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马克思的出身并不属于无产阶级。那么,他又是如何被无产阶级尊称为“革命导师”的呢?难道仅仅是一个尊敬的称谓吗?当然都不是,他之所以能够勇敢地脱离原生态家庭的阶级属性,并且大胆地为广大无产阶级代言立说,恰恰是因为他爱憎分明地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去维护这个阶级的利益、批判存在着剥削和压迫的旧制度的缘故。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出生时,特利尔城刚从法国重新划归普鲁士王国不久,所以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在当地比较流行。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学识渊博,崇拜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伏尔泰的学说,熟悉他们的著作,能够背诵其中最精彩的段落。马克思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促进了他童年时期独立、自由性格的形成。1830年,12岁的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学习。在这里学习的五年时光里,他不只滿足于课堂知识的学习,还利用各种机会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正可谓: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到了17岁中学毕业时,他就立下
  了将“追求人类幸福”作为自己职业目标的誓言,而且表达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献身的伟大理想。少年的马克思,心怀竟然如此远大,发自内心地同情劳动者,立志高远为人类谋福利,这种超越同时代大多数青年的胸怀和视野实在令人敬佩。
  凭借求知的渴望和不懈的努力,1841年马克思还未满23岁就拿到了耶拿大学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虽然由于当时普鲁士威廉四世对民主主义的扼杀,马克思执教波恩大学的职业梦想破灭了,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人类谋幸福的远大梦想依然照亮着马克思前方的路。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向莱茵省的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在科伦创办的《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简称《莱茵报》)投稿。他撰写的评论文章文笔犀利、言辞激烈、切中要害,因而报纸销量大涨。1842年10月15日,意气风发的马克思受邀成为《莱茵报》的主编。在担任主编期间,马克思接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现实问题,也更多地了解到了农民生活的贫困状况。他自己曾说:“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2]恩格斯后也说过:“曾不止一次地听马克思说过,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泽尔河沿岸地区农民状况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3]马克思在关注农民利益问题时,向普鲁士国家制度提出了批判,指出农民贫困问题要想解决就必须彻底改变这个制度。探求真理,要有坚定的革命立场。虽然马克思只工作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辞掉了主编职务,但是他已经开始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而且更加坚定了为无产阶级拿起批判的理论武器的信心和决心。
  自从1843年马克思开始为无产阶级利
  益代言以后,《莱茵报》就不断地遭到普鲁士当局的检查、干扰,直到1843年4月彻底查封。于是,马克思1843年10月底离开了德国来到了巴黎,后由于参与反普鲁士的斗争,1845年1月底被巴黎政府无情地驱逐;1845年2月初来到了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后由于1848年欧洲大革命的影响,1848年3月被比利时政府驱逐;1848年4月初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回到科伦创办《新莱茵报》,1849年5月16日马克思再次接到普鲁士当局的驱逐令;1849年6月初马克思回到巴黎,1849年8月23日第四次接到“驱逐出境”的命令。天下之大,竟无容身之所。为此,马克思曾愤然表示他是“世界公民”,这也是他人生后四十年革命流亡生涯的独特身份。   然而,谁不爱国,谁又不爱家呢?马克思一生心系故土,也曾在1848年重回科伦时申请重新加入德国国籍,但鉴于马克思从事的革命活动,反动当局最终拒绝了他的申请。这种重回故里却是“异邦人”的无奈和苦楚,或许只有马克思和他的家人才能深刻地体会;但是,我们后人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马克思“投身革命即为家”的悲壮与豪迈之情。
  当马克思同时代的人们在拼尽全力提升自己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地位时,他却因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胆识过人、积极进取等诸多优势而主动放弃了本可从父辈那里继承的社会荣誉和地位,甚至被迫开始革命流亡生涯。出身还算富足的马克思爱憎分明又无比坚定地把自己的人生道路与贫苦劳动者绑定在一起,这看似“离经叛道”的行为也注定了马克思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伟大的一生、革命的一生。
  二、 坚韧不屈的革命意志品质
  可能我们许多人从小都曾立下过鸿鹄之志,有人想当科学家,有人想当音乐家,有人想当画家……但是又有多少人最后能够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呢?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追梦路上遇到的挫折而气馁,因为梦想与现实的遥远差距而畏难止步,因为眼前的苟且安逸而放弃了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最终只能落下“多少新梦成虚幻,多少旧梦化云烟”的感叹。然而,革命家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性格特质,那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顽强革命意志;他们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挫折,能够抵挡各种利益的诱惑,能够向着目标一往无前地奋斗。
  关于马克思流亡伦敦后的艰苦岁月,列宁曾描述:“流亡生活极端困苦……马克思及其一家饱受贫困的折磨。”[4]5马克思的大半生都在与贫穷、疾病抗争,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没有衣服,没有食物,没有安定的居所。马克思在1852年2月27日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一个星期以来,我已达到非常痛快的地步: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账,我不能再吃肉。”[5]28他还向恩格斯倾诉过:“我的妻子病了,小燕妮病了,琳蘅患有一种神经热。医生,我过去不能请,现在也不能请,因为没有买药的钱。八至十天以来,家里吃的是面包和土豆,今天是否能够弄到这些,还成问题。”[5]126此外,马克思一家人因缴纳不起昂贵的房租,只能租住在条件很差的房子里,而且还因为付不起房费而被赶了出来。在燕妮写给魏德迈的信中有这样凄惨的一幕:“由于我们手头没有钱……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我不多的全部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的孩子的摇篮以及眼泪汪汪地站在旁边的女孩子们的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家当拿走。”[6]631贫贱夫妻百事哀;因为贫穷潦倒而导致的杂乱无章的生活消耗了马克思夫妇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严重损害着他们一家人的健康,特别是短短几年时间里三个孩子先后夭折更是给马克思夫妇带来了极大的打击。
  那么,有人会有疑问:难道马克思就甘愿让一家人忍受贫穷和饥饿,他就没有机会改变这样的生活吗?其实,马克思若不是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他完全有机会走上仕途,也有能力升官发财。早在1843年马克思准备动身去法国与卢格一起创办《德法年鉴》之前,他父亲的老朋友——普鲁士政府的首席监察枢密顾问埃塞尔先生就曾代表政府敲开了马克思和燕妮的家门,邀请马克思放弃革命理想到政府任职。显赫的职位、丰厚的薪酬,这对于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来说是一条飞黄腾达、加官晋爵的道路,但是,马克思为了心中远大的理想,断然拒绝了普鲁士政府的收买之路。这虽然不符合大多数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选择,但却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的节气,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没有为了利益诱惑而“改旗易帜”的坚定意志品質。
  后来,马克思也曾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遗产,但是他并不是贪财惜财之人。在欧洲革命爆发后,当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科伦一起创办《新莱茵报》后不久,报刊就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马克思毫不犹豫地就把这笔遗产中剩余部分无偿捐给了革命事业,帮助报刊渡过了难关。此外,在1859年这位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伟人给友人的信中说:“由于需要抽出许多时间来研究我的政治经济学,不得不拒绝人们在伦敦和维也纳向我提出的收入极其可观的建议。但是我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走向自己的目标,不允许资产阶级社会把我变成制造金钱的机器。”[7]试问在现实生活中,在物质利益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够像马克思一样真正地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呢?!
  虽然清贫确实给马克思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烦恼,他也有过苦恼,也曾向挚友抱怨过没有财产、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安宁的生活、甚至还饱受疾病困扰……但马克思从来不向困难低头,没有放弃过自己革命目标,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坚强的人”。他始终坚韧不屈,燕妮说:“在任何时候,甚至在最可怕的时刻,他从来不失去对未来的信心,仍然保持着极其乐观的幽默感。”[6]633他夜以继日地工作,过度的劳累导致健康状况不佳,但他仍然非常乐观地给友人写信说:“我的健康又处于令人厌恶的状况,但是,谁能面对这样伟大的历史事件而去考虑诸如此类的小事呢!”[8]为了实现人类的解放事业,这位人间的普罗米修斯宁愿被缚在崖石上,也绝不当宙斯的奴仆;苦难也锻造了马克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式的顽强意志品质。
  三、 坚决彻底的理论斗争
  所谓“革命理论”,就必须能够最大可能地吸引和调动革命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够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经得起各种风险的考验,进而推进革命事业向着既定的革命目标不断迈进。马克思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清晰地指出了革命理论的重要作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9]就马克思的革命理论而言,以往人们提到它时可能会想到恩格斯总结的“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也可能会想到列宁论述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还可能会想到马克思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部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毫无疑问,这些的确是马克思伟大的革命理论,不过,都是就革命理论内容而言的。就革命理论服务无产阶级、并被无产阶级所接受和所掌握的过程而言,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坚决斗争的过程中,是真理同谬误进行彻底决裂的过程中,不断地吸引群众、教育群众、掌握群众,逐渐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的。这也是我们今天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理论教育时应该重视和强调的内容。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的前夜,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思潮也异常活跃,有着各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仅仅在德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中产生影响。当时对工人运动产生较大影响的思潮有魏特林的空想社会主义、格律恩和克利盖等人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蒲鲁东主义。这些思潮都曾表示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并开出了各种医治社会的药方,但是它们看不到无产阶级真正伟大的革命作用,没有为工人阶级指出根本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它们要么把革命看作少数革命家的密谋和自发的暴动,要么宣扬“普遍的爱”和抽象的“人性”、抹杀阶级矛盾、否定革命斗争,要么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社会改良。为了消除这些思潮在工人阶级中的影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工人的头脑,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同它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理论斗争。
  针对魏特林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试图说服魏特林克服空想主义,掌握科学共产主义,但是魏特林骄傲自大,最终马克思和恩格斯只好与他彻底决裂,魏特林主义在工人中的影响开始大大下降。针对“真正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除在1846年5月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上揭露其假共产主义的面目外,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中对“真正的社会主义”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批判。自此,“真正的社会主义”受到了沉重打击,克利盖和格律恩分子也大多转变了立场。针对蒲鲁东主义,马克思在1847年上半年集中精力用法文写了一部批判性的著作《哲学的贫困》,深入批判了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主张,阐述了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虽然蒲鲁东主义的影响还持续存在,但是马克思的学说被工人阶级普遍接受并获得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力,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国际工人协会建立后,虽然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地位日益加强,但是各种机会主义思潮的反抗也日益激烈,蒲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是当时影响最大、危害最激烈的两种思潮。他们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宣扬无政府主义,鼓吹改良主义,给国际工人运动带来了来得了严重危害。马克思与蒲鲁东主义的斗争主要围绕着国际的性质和任务、民族解放运动、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以及消灭私有制问题展开。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以及《关于消除俄国在欧洲的影响和复兴民主波兰的决议》等纲领性的文件和会议决议中,对国际的性质和任务、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的问题进行了明确。此外,马克思主义者还和蒲鲁东主义者先后在1867年洛桑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和1868年布鲁塞尔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展开了激烈辩论。在布鲁塞尔大会上,绝大多数代表通过了包
  括全部土地在内的所有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决议,沉重打击了蒲鲁东主义。伴随着《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的问世,蒲鲁东主义日趋式微。此后,针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也展开了历时大约7年之久的论战和批判,先后与恩格斯写作了《政治冷淡主义》《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论权威》《行动中的巴枯宁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从理论上彻底清算了巴枯宁主义,保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对国际的指导。
  到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针对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拉萨尔派和杜林主义,马克思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为了帮助李卜克内西、倍倍尔等社会民主工党主要代表人认清拉萨尔主义的反动实质,划清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界限,马克思抱病于1875年4月至5月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批判,同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作了精辟的阐述。针对杜林主义,恩格斯也在马克思的支持和帮助下,完成了《反杜林论》这一传世巨著,对杜林主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批判。
  简言之,在艰难的环境下,在同多种错误思潮进行有理有力的批判中,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才由一种新兴思潮一步步地成长为指导工人运动的思想理论。星星之火之所以能够燎原,就在于马克思在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谬误的彻底批判中赋予他所创立的理论以强大的战斗力和生命力。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已经成为影响广泛的无产阶级理论武器,直到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大浪淘沙始见真金品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深邃的思想、革命的理论只有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时间的洗礼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 卓越伟大的斗争实践
  近年来我国在马克思的经典本文及其思想理论的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本毫无争议也无可厚非,因为“马克思的基本思想理论”的确是我们开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基石。但是,不可否认,一些不太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不太了解马克思个人生活历程的人们可能会有一些“误解”——难道马克思只有理论,而无实践;或者只重理论,而轻实践?那么,理论究竟从哪里来?又将走向何方呢?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到底如何?其实,马克思早在1845年春天完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强调认识来自实践,而且都要付诸实践,接受实踐的检验。回顾马克思的一生,马克思大学毕业后就投入到反普鲁士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后来在反封建专制制度、反资本主义的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科学而革命的理论,而这样的理论又指导着马克思进行了一系列卓越而伟大的斗争实践。恩格斯评价道:“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1]602
  1846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委员会很快成为当时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中心,在思想和组织上为创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准备。当时一个著名的团体“正义者同盟”的领导卡尔·沙佩尔、约瑟夫·莫尔等人受到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当他们在制订纲领遇到困难时,决定向马克思和恩格斯求助。于是,1847年1月正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专程派莫尔带着正式委托书从伦敦赴布鲁塞尔拜会马克思,又去巴黎拜会恩格斯,邀请他们加入正义者同盟。马克思和恩格斯接受了邀请,决定帮助他们改组。1847年6月初,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尽管马克思由于经济困难的缘故没能参加,但是,大会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议,由“正义者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原来“人人皆兄弟”的口号更改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努力下,同盟由密谋性质的秘密工人组织改组为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这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作出了卓越贡献,也赢得了广大盟员和先进工人的尊敬和爱戴。   1848年2月,席卷欧洲的大革命爆发。马克思通过共产主义者同盟支部、德意志工人协会和布鲁塞尔民主协会积极开展活动和组织群众,迎接日益逼近的革命风暴。他和恩格斯于3月底为中央委员会拟定了17条革命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用来具体指导无产阶级如何在革命中行动。事实也再次证明,精神武器一经无产阶级掌握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4月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国参加革命,辗转后至科伦筹办报刊,建立一个全德工人党。经过一番波折和努力,马克思渴望已久的无产阶级宣传武器《新莱茵报》于6月1日诞生。《新莱茵报》对内不仅向封建专制制度开炮,而且将斗争的矛头指向隐藏的大资产阶级;对外对各国革命运动表示极大的关注,支援波兰、匈牙利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意大利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报纸在人民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令德国封建势力和大资产阶级难以容忍,于是马克思多次被法院传唤,报纸也经历了停刊、复刊和再停刊的多舛命运。最终,1849年5月19日《新莱茵报》在即将迎来周岁之时停刊,马克思离开科伦。随后,他在德国西南部地区与恩格斯一起从事革命活动;6月初回到巴黎,原打算争取法国民主派对德国起义的支持,没想到再次被巴黎驱逐,8月24日登上了去英国的轮船。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马克思满腔热情地全身心投入革命洪流之中,坚定不移、无私无畏地与反动势力展开坚决的斗争,积极地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为无产阶级指明斗争方向,不愧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列宁看来,这是马克思生平事业的“突出的中心”。
  19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再次高涨。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圣马丁堂举行了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的成立大会。马克思由于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盛誉,作为德意志工人的代表在主席台就座,并被选入国际的领导机构——临时委员会(后更名为中央委员会、总委员会),并且成为负责起草协会章程和纲领的小委员会成员之一。马克思负责修订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出色地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完美结合,以温和的形式保证革命的实质,既反对狭隘的宗派主义,又坚持无产阶级彻底的革命主张,被各方工人代表普遍接受,体现了马克思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策略水平,为国际工人协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第一国际成立后,积极开展活动,团结、联合各国分散的工人力量。在组织和支援各国工人反对资本剥削、支援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以及反对协会内部的机会主义斗争中,马克思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团结了各国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尽管马克思在国际中没有担任过国际的主席或总书记的职务,但是他在国际中却发挥着无人可比的重要作用,以其信念坚定、谦逊正直、睿智果敢、无私奉献等诸多优良品质和人格魅力而享有极高的威望,所以马克思被列宁称为“这个协会的灵魂”[4]6。恩格斯也曾总结:“叙述马克思在国际中的活动,就等于编写这个协会本身的历史。”[10]
  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还指导和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帮助丹麦、葡萄牙、法国等欧美许多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永远地睡着了”[1]601,他把毕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批判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理论斗争中,投入到指导无产阶级走向解放的革命实践中。他的一生既是爱憎分明的一生,是顽强不屈的一生,也是理论斗争的一生,还是斗争实践的一生,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革命的、伟大的一生,“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1]603!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8.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01.
  [4]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0551.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77.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20.
  (编辑:李成旺)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20余年来,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问题”“问题意识”“问题导向”等主要概念不断得到诠释,研究者在强调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重要性的同时,亦意识到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存在局限性。当前对问题意识/问题导向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方法单一、跟风式、标签化的问题,个别关键领域尚存研究空白,亟须拓宽和深化。  [关键词] 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  
期刊
[内容提要]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2008年建院以来,一直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教改的一部分,经过课程组老师的不懈努力,在“因材施教”方面作出了形式各样的创新,效果良好,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各级教学主管部门的广泛认可与好评。“读历史,搞创作”这一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形式,历经多年发展,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授课创新机制。对这一授课形式进行教学
期刊
[内容提要] 国内学术界围绕着“人的本质”问题曾展开多次讨论,出现诸如“社会本质说”“双重本质说”“三重本质说”等多种观点。如果说《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关于“人的本质”的阐释是一种“思维抽象”,在《资本论》及其手稿里,马克思开始从“思维具体”的层面详细阐释“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关键词] 人的本质;思维抽象;思维
期刊
[访谈嘉宾简介] 韩震,男,1958年生,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国家督学,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世界哲学》《外国哲学》《哲学门》《哲学动态》《中国高校社会
期刊
阅读可以传递思想、滋养心灵,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生路上沐浴春日、遍览风光的上佳方式。读后感则是我们阅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乃至一段话后,萌生出的感受和体会,激荡出的哲理与启迪,最终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包括“读”和“感”两层内涵。撰写读后感,吃透文义、读透文章是前提,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神韵和精髓,是读后感写作的基础和出发点。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
期刊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概括,是依据中国的新发展作出的科学判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认清国情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基本依据,而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认清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依据。  [关键词]主要矛盾;内在规定;基本依据  [作者简介]孙奎霞,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
期刊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位大学毕业后就到贵州贫困县工作的扶贫干部在《在触摸乡村中收获一份家国情怀》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这几年,从机关到农村,与村民做朋友、打交道,为村里大事小事出谋划策,我也明显感觉身上慢慢多出一些“泥土味道”:自觉从村民立场思考问题;用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困难面前,学会忍耐坚持,我多了些从容淡定。在触摸乡村中,我收获了一份家国情
期刊
名师介绍  焦文林  语文特级教师,执教于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试题,采用新材料作文形式,行文时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论述的重点,即“怎样才能实现理想”这个核心问题。二是融入思辨,针对“基础”“方向”“行动”等要素与“实现理想”的关系展开深刻地思考,而不是孤立地谈“追求理想”;把自身的发展与民族复兴大业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论述;辩证地看待“知
期刊
落叶翻飞过画卷,摊开时间的手掌,稚气的少年幻想着未来,一尘不染的还是故乡。  ——题记  2020年2月5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一位青年因为在病床上看书而上了微博热搜。细心的网友发现,该青年读的是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当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内心是无比的震惊,当时正值疫情严峻的特殊时期,但他并没有感到惊慌或害怕,而是选择了“以书消愁”。坐拥自己的一小方“
期刊
我們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祖国城市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神州三山五岳;我们今朝东风桃李,挥洒青春澎湃热血;我们坚定理想信仰,担起民族复兴职责。我们终将巨木成林,兴我中华震惊世界。  ——题记  “长夜沉沉暗无光,一声惊雷东方亮”,她从上海出发,从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走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一路波澜壮阔,已然征程百年!历史已铭记:1921年,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神州大地诞生。  “人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