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豆高产要以品种为核心,改善土壤耕作为基础,平衡施肥及加强田间管理为保证。
  关键词:大豆栽培;科学管理;技术措施
  我省是全国纬度最高的省份,幅员广大,农业发达,其所生产的粮食商品量与专储量都居全国第一位,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在大豆生产上,无论是种植面积、产量还是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就我省的自然条件来讲,极为适合大豆的种植,只要我们把大豆生产中的各项技术环节抓上去,大豆的质量和产量都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1 选茬与整地
  1.1 选茬
  一般讲,大豆对前茬作物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只要是有耕翻基础的地块都可以种植,尤其是施用较多有机肥的谷类作物茬口最佳。不过,大豆种植最忌讳的就是重茬和迎茬。生产实践证明,重茬或迎茬会使大豆明显减产。因而,在大豆种植上尽量避免重、迎茬,自然也不易种在其他豆类茬口上,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实施3年以上的轮作,如前茬作物玉米、马铃薯、小麦、高粱等。
  1.2 整地
  实践证明,变浅耕为深耕,耕层深度超过20 cm,能有效促进大豆根系发育和根瘤分布,增产效果明显。就我省而言,可实行伏、秋翻起垄或秋深松起垄。在整地质量上,要求耕层土壤细碎和疏松,尤其是窄行密植的地块更应整平耙细,以保证播种质量。
  2 种子选择与处理
  2.1 品种选择
  要选择适合于本地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具有抗逆性强等特点的大豆品种,而且是经过国家和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
  如果是大豆“垄三”栽培,应注意选择成熟期适宜、主茎发达、秆强、具有抗逆性的品种,如,合丰40、东农46、黑河27等。如果是窄行密植栽培,就要选择适宜的矮秆、半矮秆抗倒伏品种,如,红丰11、红丰12、黑河19等。
  2.2 种子质量
  播前进行种子清选,剔除其杂粒、病粒、破瓣、虫蚀粒、青秕粒以及其他杂质。清选后的种子必须达到二级良种以上的要求。发芽率要高于97 %,纯度不能低于98%,净度在98%以上,含水率不能高于13 %。
  2.3 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处理可选用钼酸铵,每公斤种子2克兑水100克;如选用硫酸锌,每公斤种子用1克兑水1公斤;如选用硼砂,每公斤种子用0.5克兑水1公斤。兑好后将其洒在大豆种子上并混拌均匀。用大豆根瘤菌拌种,每公顷可选菌剂3.5~3.75公斤,加入一定数量的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均匀地混拌在种子上,注意拌后不能混用杀菌剂,并防日晒,可在拌好后1日内播种。
  3 施肥
  施肥要以优质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实施测土配方进行平衡施肥
  3.1 底肥
  每公顷增施农家肥10~15吨,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化肥做底肥,施肥深度必须达到18~20 cm,也就是在种下12~15 cm处最为适合。
  3.2 种肥
  化肥用做种肥,应根据土壤诊断结果来确定化肥的用量和限量的最高值。每公顷施磷酸二铵5~6公斤,尿素2.5~3.0公斤,钾肥2公斤左右,或是每公顷施用大豆复合肥12~13公斤。施肥则要深施于种下4~5 cm处,注意种肥不要同位,以防烧种。
  3.3 追肥
  每公顷施用尿素7500 g 钼酸铵150 磷酸二氢钾112 g 水400公斤,在大豆开花期与结荚期各实施一次叶面喷施。
  4 播种
  4.1 播期
  当土壤在6厘米深处地温稳定通过7~8 ℃时即可开始播种。一般我省中南部地区为4月25日至5月10日,东部和北部地区为5月5日至5月15日。播种要保证质量,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可适时早播。
  4.2 播法
  播种方法有机械播种和人工播种两种。我省一些地区均采用窄行密植条播,该播法适用于深松基础和排水良好的地块,可采用50~60 cm行距,播种机具可选择24行、48行谷物播种机或三垄播种机。如果是植株高大繁茂的品种,可垄上等距穴播,行距为60~70 cm,穴距在18~20 cm之间,每穴3~4株。
  4.3 播种质量
  如果是机械播种,总播量误差不得超过2 %,单口排量误差不得超过3 %。行距开沟器间误差要小于1 cm,往复综合垄误差下于5 cm。播深在3~5 cm之间,覆土要一致,播后及时进行镇压。
  4.4 种植密度
  为更好地充分利用光、热、气等自然资源,随着播种方法的改变,密度也要相应地改变。一般讲,播种单元变小,密度就加大。通常垄作每公顷密度在28~32万株,而“深窄密”的每公顷密度应为45~50万之间。
  5 田间管理
  5.1 及早间苗
  等距条播地块,在两片真叶展开至第一片三出复叶展开前进行间苗。拔除小苗、病苗、弱苗、杂苗,一次定苗。如发现有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
  5.2 及时铲趟
  当大豆子叶拱土显行时,进行第一次深松土,将2 cm厚的松土盖在苗眼上。一周后当苗高10 cm左右时进行二次铲趟。大豆封垄前进行第三次铲趟,间隔时间大约10~15 d。
  5.3 适时灌水
  大豆开花结荚鼓粒期耗水量最大,这一时期如遇干旱,要及时进行浇灌,不然会因缺水降低大豆产量。
  5.4 促控技术
  在大豆生育后期,如果发现脱肥,每公顷施用尿素1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公斤,兑水750~80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如发现有徒长和倒伏情况,每公顷用50~75 g2,3,5~三碘苯甲酸,用酒精溶解后,兑水550~725公斤进行叶面喷洒,可壮秆矮化植株,防止倒伏。
  5.5 病虫害防治
  病害方面,重点对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根腐病、大豆灰斑病、大豆菌核病等进行防治;虫害方面,重点对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根潜蝇、金针虫及蛴螬进行防治。
其他文献
新疆是资源大区,丰富的资源为新疆发展提供了动力,文章重点分析了新疆主要资源利用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资源转化的几点认识及新疆推动资源转化的重大意义,并提出几点建议,
摘 要:龙粳3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龙花96~1484为母本,龙粳8号为父本杂交,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3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高产栽培  1 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1.1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粳稻品种,主茎11片叶,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 d左右,需≥
安全问题是影响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3G网络的物联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安全风险分析为基础,构建基于3G网络的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着重分析感知层、传输层的安全技术及实现方式,具有显著的理论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