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邢台县北小庄乡中心学校 河北 邢台 054000)
1.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 阅读“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亦早有定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他对课外阅读可谓推崇备至: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里,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真正的阅读。在他看来,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的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将“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并由此“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的“命运不值得羡慕的”人。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之快迫使人们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
2.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考
2.1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 从各地开展的课外阅读实践的情况来看,课外阅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促进个性健康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2)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3)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
2.2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必须遵循三结合原用:(1)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2)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教师可以经常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3)课外阅读与学校活动相结合。为发挥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可以结合学校活动,如“校园童话节”“演讲比赛”“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3. 小学生阅读指导对策
3.1 激发兴趣,指导读背古诗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教益.刚入学的小学生识字量不多,但大多数孩子爱听故事。因此,我常常利用语文课创设情境,讲述有趣的小故事,给他们读课外书,并注意引导学生识记常用字,同时,请家长配合自己,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我继续利用每周的早读时间指导全班学生背诵2-3首古诗和《三字经》,通过自评、家长评和同学评价的方式让大部分学生背熟七十首古诗。学生在学习和背诵古诗、《三字经》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普通话水平,增长了不少知识,扩大了识字范围,还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培养了对优美语言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即培养了语感。这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我仍然继续利用每周的早读时间有计划地指导全班学生背诵新课标要求的《推荐古诗30首》和《弟子规》,我惊喜地发现,不少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在读、背古诗文的过程中,他们已逐渐会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了解大意,而且背诵的速度和效果也令人满意。
3.2 加强训练,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如何有效地读,并不十分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收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要进行方法指导,使他们读得更有效。 我想:阅读方法的指导应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展示科学的阅读方法,把“教材”变为“学材”,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读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我注意利用与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和请家长自行购买的类似于《小学生阅读训练80篇》这样的书籍,在每周用一节语文课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流,让学生掌握并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去理解各类题材的文章,引导他们边读边想,学会划出好词佳句,解答文后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利用读书笔记本登记每天所读书目,摘抄优美词句,为短文画插图、写句子。同时,我注意加强学生所写的读书笔记的交流,让他们掌握方法,提高作业质量。
3.3 尊重学生,形成持续的课外阅读方式。首先放任孩子的阅读方式。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推荐书目与孩子自由选择这两种方式要相结合。我要求学生每天读课外书的时间不能少于十五分钟,并注意经常和家长沟通,及时向他们推荐书刊,供孩子学习;但也引导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自主选择读物。其次,放松孩子的阅读负担。要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想;并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笔记的练习,让学生每周在阅读后有积累语言的需要时,让他们在读书笔记本上摘录少量的优美词句,通过绘画写话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逐步帮助他们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3.4 师生合作,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我经常开展“班级读书会、故事会”,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先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孩子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有时也会举行各种游戏式阅读活动,进行一些比赛,如 “古诗擂台赛”、“朗读竞赛”等,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 阅读“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亦早有定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他对课外阅读可谓推崇备至: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里,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真正的阅读。在他看来,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的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将“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并由此“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的“命运不值得羡慕的”人。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之快迫使人们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
2.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考
2.1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 从各地开展的课外阅读实践的情况来看,课外阅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促进个性健康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2)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3)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
2.2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必须遵循三结合原用:(1)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2)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教师可以经常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3)课外阅读与学校活动相结合。为发挥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可以结合学校活动,如“校园童话节”“演讲比赛”“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3. 小学生阅读指导对策
3.1 激发兴趣,指导读背古诗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教益.刚入学的小学生识字量不多,但大多数孩子爱听故事。因此,我常常利用语文课创设情境,讲述有趣的小故事,给他们读课外书,并注意引导学生识记常用字,同时,请家长配合自己,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我继续利用每周的早读时间指导全班学生背诵2-3首古诗和《三字经》,通过自评、家长评和同学评价的方式让大部分学生背熟七十首古诗。学生在学习和背诵古诗、《三字经》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普通话水平,增长了不少知识,扩大了识字范围,还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培养了对优美语言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即培养了语感。这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我仍然继续利用每周的早读时间有计划地指导全班学生背诵新课标要求的《推荐古诗30首》和《弟子规》,我惊喜地发现,不少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在读、背古诗文的过程中,他们已逐渐会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了解大意,而且背诵的速度和效果也令人满意。
3.2 加强训练,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如何有效地读,并不十分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收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要进行方法指导,使他们读得更有效。 我想:阅读方法的指导应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展示科学的阅读方法,把“教材”变为“学材”,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读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我注意利用与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和请家长自行购买的类似于《小学生阅读训练80篇》这样的书籍,在每周用一节语文课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流,让学生掌握并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去理解各类题材的文章,引导他们边读边想,学会划出好词佳句,解答文后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利用读书笔记本登记每天所读书目,摘抄优美词句,为短文画插图、写句子。同时,我注意加强学生所写的读书笔记的交流,让他们掌握方法,提高作业质量。
3.3 尊重学生,形成持续的课外阅读方式。首先放任孩子的阅读方式。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推荐书目与孩子自由选择这两种方式要相结合。我要求学生每天读课外书的时间不能少于十五分钟,并注意经常和家长沟通,及时向他们推荐书刊,供孩子学习;但也引导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自主选择读物。其次,放松孩子的阅读负担。要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想;并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笔记的练习,让学生每周在阅读后有积累语言的需要时,让他们在读书笔记本上摘录少量的优美词句,通过绘画写话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逐步帮助他们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3.4 师生合作,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我经常开展“班级读书会、故事会”,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先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孩子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有时也会举行各种游戏式阅读活动,进行一些比赛,如 “古诗擂台赛”、“朗读竞赛”等,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