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教师;学生;成长;亲和力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2—0035—01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各学校都在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学生评定教师的活动。在学生的评教中,我们发现一种现象:教师的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往往与学生的满意程度不成正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功底,还要努力提高亲和力,使自己成为受学生信任、爱戴的良师益友,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的教學效果。
一、教师对学生要存有一颗爱心
爱,是教育的前提,尤其对后进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也就是说,教师不应为了追求某种教学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师真诚情怀的自然流露。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全校师生刚刚结束升旗仪式,大家相互穿梭,朝着各自的方向涌动,突然,一个瑟瑟发抖的一年级男孩,嘴唇上方堆着两团鼻涕,眼泪汪汪地向我身旁的陈老师走来,并颤颤巍巍地哭诉“老师,刚才黄海音在队里踢我。”陈老师当时没有应声询问缘由,而是急忙蹲下身将小男孩拉入自己的怀中,拿出纸巾慢慢地擦拭掉那两团鼻涕,一边轻轻擦拭,一边才暖暖地问道“现在还疼吗?”被依偎在怀里的小男孩没有说话,只急急地摇了摇头,算是给老师的回答。看到这一幕,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似陈老师一样,给予学生们真诚的关爱,用心灵启迪心灵,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以尊重赢得尊重,不以分数论英雄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虽然年龄还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况且师生关系不是皇帝与臣民的关系,不是警察与小偷的关系,更不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而是尊重、信任、平等的朋友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一些独特的、奇妙的甚至错误的想法,从他们的精神世界入手,打开心灵的需求,满足他们的精神愿望,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样,教师才能通过尊重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师生间和谐的关系才有可能构建,教师的亲和力才有可能提升,教师“教育” 和“引导”的通道才能被打开,所谓的“教学效果”才能获得实现的平台。
我们班有一个慈姓男学生,文化课从未上过五十分,且课堂上小动作很多,好几次惹得上课老师怒发冲冠,久而久之,也不受同学待见,对此让我很头疼。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对绘画情有独钟,细聊才知,他不但对绘画兴趣很浓,而且还有一定的功底,只是碍于父母的反对,一直不能尽兴地发挥。之后,我多次与其父母交谈,在获得其父母支持后,我便把他引荐给本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每天课外活动他独自去找美术老师学习。就这样,过了不久,他的绘画天赋不但崭露头角,而且在课堂上也不再那么无所事事。一次校办的艺术活动比赛中,他的获奖更是让他重新审视了自己,信心倍增。如今,他的绘画水平不但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且文化课也开始慢慢进步,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也大大改善了。
三、提升自身魅力,让师德引领学生
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理念,既是师德的规范,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教师在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因此,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储备广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还要适时地给自己加油充电,增强自身的学识魅力。同时,更要敢于解剖自我、了解自我、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陷,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在学校生活和教学工作上的点点滴滴展现,来潜移默化地感化和影响学生,使双方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沟通,达成潜在的教育影响,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更是巨大而深远的,有些方面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而对教师本身而言,教师有了人格魅力,才会有威信,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教育才会获得较大的成功。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自我,认识学生,通过提升自身的亲和力来赢得学生的信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思维定势,树立新的理念,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也使师生的共同成长中留下一段段温馨的回忆。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2—0035—01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各学校都在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学生评定教师的活动。在学生的评教中,我们发现一种现象:教师的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往往与学生的满意程度不成正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功底,还要努力提高亲和力,使自己成为受学生信任、爱戴的良师益友,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的教學效果。
一、教师对学生要存有一颗爱心
爱,是教育的前提,尤其对后进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也就是说,教师不应为了追求某种教学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师真诚情怀的自然流露。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全校师生刚刚结束升旗仪式,大家相互穿梭,朝着各自的方向涌动,突然,一个瑟瑟发抖的一年级男孩,嘴唇上方堆着两团鼻涕,眼泪汪汪地向我身旁的陈老师走来,并颤颤巍巍地哭诉“老师,刚才黄海音在队里踢我。”陈老师当时没有应声询问缘由,而是急忙蹲下身将小男孩拉入自己的怀中,拿出纸巾慢慢地擦拭掉那两团鼻涕,一边轻轻擦拭,一边才暖暖地问道“现在还疼吗?”被依偎在怀里的小男孩没有说话,只急急地摇了摇头,算是给老师的回答。看到这一幕,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似陈老师一样,给予学生们真诚的关爱,用心灵启迪心灵,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以尊重赢得尊重,不以分数论英雄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虽然年龄还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况且师生关系不是皇帝与臣民的关系,不是警察与小偷的关系,更不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而是尊重、信任、平等的朋友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一些独特的、奇妙的甚至错误的想法,从他们的精神世界入手,打开心灵的需求,满足他们的精神愿望,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样,教师才能通过尊重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师生间和谐的关系才有可能构建,教师的亲和力才有可能提升,教师“教育” 和“引导”的通道才能被打开,所谓的“教学效果”才能获得实现的平台。
我们班有一个慈姓男学生,文化课从未上过五十分,且课堂上小动作很多,好几次惹得上课老师怒发冲冠,久而久之,也不受同学待见,对此让我很头疼。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对绘画情有独钟,细聊才知,他不但对绘画兴趣很浓,而且还有一定的功底,只是碍于父母的反对,一直不能尽兴地发挥。之后,我多次与其父母交谈,在获得其父母支持后,我便把他引荐给本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每天课外活动他独自去找美术老师学习。就这样,过了不久,他的绘画天赋不但崭露头角,而且在课堂上也不再那么无所事事。一次校办的艺术活动比赛中,他的获奖更是让他重新审视了自己,信心倍增。如今,他的绘画水平不但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且文化课也开始慢慢进步,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也大大改善了。
三、提升自身魅力,让师德引领学生
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理念,既是师德的规范,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教师在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因此,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储备广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还要适时地给自己加油充电,增强自身的学识魅力。同时,更要敢于解剖自我、了解自我、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陷,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在学校生活和教学工作上的点点滴滴展现,来潜移默化地感化和影响学生,使双方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沟通,达成潜在的教育影响,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更是巨大而深远的,有些方面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而对教师本身而言,教师有了人格魅力,才会有威信,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教育才会获得较大的成功。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自我,认识学生,通过提升自身的亲和力来赢得学生的信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思维定势,树立新的理念,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也使师生的共同成长中留下一段段温馨的回忆。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