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说,任何管理模型的构建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只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才能衡量一种模式的优劣甚至是成立与否。目前,中师班级管理有哪些常见类型?怎样进行理性的思考?对于这样一类问题,有必要在从实践的认识到理论的分析中进行探究。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目标 模式
目前中师班级管理有哪些常见类型?怎样进行理性的思考?对于这样一类问题,有必要在从实践的认识到理论的分析中进行探究。
一、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说,任何管理模型的构建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只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才能衡量一种模式的优劣甚至是成立与否。因此,管理目标的设定和管理模型的建立、操作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中师的学生在校三年,这期间正是他们的身心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性的关键阶段。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实际上,这个基本单位具备着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的组织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教者又是指导者、联系者和参与者。同时,管理的对象和目标的终端实现者又是学生,而且不同年级的师范生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因此,班级管理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它相应的模式也应该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二、班级管理的“理论——操作”模型
因为任何一种“模型”的建立都必须要有全面的实践基础和深刻的理论背景。本文提出的几种模型结构尚属初步认识。它主要是体现由实践认识到理论分析的一种思路。下面根据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结构和主要影响通道提出四种“理论——操作”型的模式。
1.树状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结构是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中的主干。班主任通过对班委会管理,再由班委会具体参与班级管理。在这种模式中,班主任扮演“导演”的角色。其主要特点是管理结构层次分明、程序清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但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这种模式的操作要点是注重先行培养班委会成员的管理能力,正确看待和发挥班委会的中介作用,使他们成为管理过程中的“主角”。
2.网状模式。在这种模式的结构中,班主任起着提纲作用,学生处在这个整体的管理网络中。它的实质是:班主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管教变成主动参与管理。由此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的管理关系的网络,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是:以班主任为纲要,以班委会为骨干。这种结构是一种动态的整体,在这个网络里每个学生的位置、角色在不断变化着。例如,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具有体育才干又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就处在管理者地位。在班会活动中,表达能力强或者是具备艺术能力的学生又可处在管理者位置。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主性。但这种模式对班主任能否起到“纲领”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理不好,学生容易处在自由状态。其关键是班主任要充分研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别特征,注重在不同的管理环境中发挥不同学生的作用。
3.交叉模式。这是指在管理过程中班级里的学生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在学习、活动和生活中要受到来自班主任、教务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等多方面的管理。这种模式是把班级管理放到学校整体环境中去考虑,因为班级是不可能脱离学校环境而存在的。其主要特征是:结构倾向于开放,有利于学生接受全方位的管理和多方面规范化的发展。当然这种模式要求各方面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4.轴辐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班主任为中心,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都围绕班主任的中心意图运作,形成明确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班主任直接参与每个学生、每个事件的管理。班级中出现的各种事件也可直接反馈到班主任这里。其特点是:模式结构呈圆周式,带有闭合倾向。这种管理比较细致,能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细微之处。可以及时掌握班集体发展的动态,其控制性较好。但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很难达到更高层次的管理目标。其操作要领是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以情感交流作为联系学生的纽带,逐步形成教师的权威性。切忌“婆婆嘴”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以上四种模式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这里主要是以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定位、作用发挥的形式途径来加以区分。因此,不可能是运用某一种模式就能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除了这种构建的方法还可以根据管理者的风格、管理内容等参照标准进行模型建立和理论分析。我们倾向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主导模式操作和辅助模式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就可以照顾多方面的因素,使操作模式具有独特的运行机制。
三、建立优化模式的“质性材料”
在每个不同的班级所处的环境中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影响因素。一些具有确定性的或量化的影响材料且不去关注它。这里之所以把另一些因素称为“质性材料”,正是因为这些影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这种“材料”有一个开发、利用、组合的过程。在这些材料中有“显性材料”,有“隐性材料”;有“刚性材料”,也有“弹性材料”。作为“质性材料”主要是指以下几方面内容。
1.确立管理关系、赋予基本型态。班级中的基本关系可以从多角度来看,如组织关系、教学关系、交往关系等。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确立班级的组织结构、目标结构、角色结构、管理关系,班级的基本形态才能形成,管理模式才能具备操作的内在机制。
2.营造班级氛围,注意管理者人格特征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氛围在形成集体意识和班级特色中起着渲染的作用。班级气氛形成的凝聚点就是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一些学者认为教师的领导方式影响着班级气氛的形成和学生的意向。教师以他的理智的、情感的、个性的心理因素融进管理的影响通道中去起隐性作用。班主任民主式的领导帮助学生学会自动解决问题,乐于为班集体贡献力量,形成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并起到监督和调节作用。
3.创造班级文化特征。这是一种与班级管理有着直接关系的校园文化,在中师还应包括宿舍文化。它是指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它又是通过环境的改变体现出来的,例如,墙报、班会活动等。班级文化既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环境因素,又是班级管理成果的物化标识。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中师毕业生。完善的管理机制应该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既具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人生观,又具有个人的风格特征;既具备中师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又能显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在一个班级中应该有校园级的“歌手、演说家、艺术家、教育家、生物学家、诗人”等各具特色的人才。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班主任进行有系统的、有指导性的管理。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目标 模式
目前中师班级管理有哪些常见类型?怎样进行理性的思考?对于这样一类问题,有必要在从实践的认识到理论的分析中进行探究。
一、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说,任何管理模型的构建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只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才能衡量一种模式的优劣甚至是成立与否。因此,管理目标的设定和管理模型的建立、操作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中师的学生在校三年,这期间正是他们的身心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性的关键阶段。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实际上,这个基本单位具备着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的组织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教者又是指导者、联系者和参与者。同时,管理的对象和目标的终端实现者又是学生,而且不同年级的师范生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因此,班级管理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它相应的模式也应该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二、班级管理的“理论——操作”模型
因为任何一种“模型”的建立都必须要有全面的实践基础和深刻的理论背景。本文提出的几种模型结构尚属初步认识。它主要是体现由实践认识到理论分析的一种思路。下面根据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结构和主要影响通道提出四种“理论——操作”型的模式。
1.树状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结构是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中的主干。班主任通过对班委会管理,再由班委会具体参与班级管理。在这种模式中,班主任扮演“导演”的角色。其主要特点是管理结构层次分明、程序清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但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这种模式的操作要点是注重先行培养班委会成员的管理能力,正确看待和发挥班委会的中介作用,使他们成为管理过程中的“主角”。
2.网状模式。在这种模式的结构中,班主任起着提纲作用,学生处在这个整体的管理网络中。它的实质是:班主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管教变成主动参与管理。由此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的管理关系的网络,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是:以班主任为纲要,以班委会为骨干。这种结构是一种动态的整体,在这个网络里每个学生的位置、角色在不断变化着。例如,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具有体育才干又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就处在管理者地位。在班会活动中,表达能力强或者是具备艺术能力的学生又可处在管理者位置。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主性。但这种模式对班主任能否起到“纲领”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理不好,学生容易处在自由状态。其关键是班主任要充分研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别特征,注重在不同的管理环境中发挥不同学生的作用。
3.交叉模式。这是指在管理过程中班级里的学生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在学习、活动和生活中要受到来自班主任、教务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等多方面的管理。这种模式是把班级管理放到学校整体环境中去考虑,因为班级是不可能脱离学校环境而存在的。其主要特征是:结构倾向于开放,有利于学生接受全方位的管理和多方面规范化的发展。当然这种模式要求各方面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4.轴辐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班主任为中心,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都围绕班主任的中心意图运作,形成明确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班主任直接参与每个学生、每个事件的管理。班级中出现的各种事件也可直接反馈到班主任这里。其特点是:模式结构呈圆周式,带有闭合倾向。这种管理比较细致,能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细微之处。可以及时掌握班集体发展的动态,其控制性较好。但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很难达到更高层次的管理目标。其操作要领是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以情感交流作为联系学生的纽带,逐步形成教师的权威性。切忌“婆婆嘴”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以上四种模式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这里主要是以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定位、作用发挥的形式途径来加以区分。因此,不可能是运用某一种模式就能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除了这种构建的方法还可以根据管理者的风格、管理内容等参照标准进行模型建立和理论分析。我们倾向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主导模式操作和辅助模式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就可以照顾多方面的因素,使操作模式具有独特的运行机制。
三、建立优化模式的“质性材料”
在每个不同的班级所处的环境中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影响因素。一些具有确定性的或量化的影响材料且不去关注它。这里之所以把另一些因素称为“质性材料”,正是因为这些影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这种“材料”有一个开发、利用、组合的过程。在这些材料中有“显性材料”,有“隐性材料”;有“刚性材料”,也有“弹性材料”。作为“质性材料”主要是指以下几方面内容。
1.确立管理关系、赋予基本型态。班级中的基本关系可以从多角度来看,如组织关系、教学关系、交往关系等。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确立班级的组织结构、目标结构、角色结构、管理关系,班级的基本形态才能形成,管理模式才能具备操作的内在机制。
2.营造班级氛围,注意管理者人格特征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氛围在形成集体意识和班级特色中起着渲染的作用。班级气氛形成的凝聚点就是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一些学者认为教师的领导方式影响着班级气氛的形成和学生的意向。教师以他的理智的、情感的、个性的心理因素融进管理的影响通道中去起隐性作用。班主任民主式的领导帮助学生学会自动解决问题,乐于为班集体贡献力量,形成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并起到监督和调节作用。
3.创造班级文化特征。这是一种与班级管理有着直接关系的校园文化,在中师还应包括宿舍文化。它是指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它又是通过环境的改变体现出来的,例如,墙报、班会活动等。班级文化既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环境因素,又是班级管理成果的物化标识。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中师毕业生。完善的管理机制应该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既具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人生观,又具有个人的风格特征;既具备中师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又能显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在一个班级中应该有校园级的“歌手、演说家、艺术家、教育家、生物学家、诗人”等各具特色的人才。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班主任进行有系统的、有指导性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