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创新实验将把课程和实际工厂实践相结合,传承历史优秀的表现语言,运用现代表现形式进行创作。首先先通过课程的前期教学学习,了解陶艺设计的整个设计流程和理论。其次,进行对会理、大理等附近传统陶艺厂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实践,进行制作,并烧制。最后,整个作品结合攀西地区文化特点和现状运用视觉传达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设计表现,以教师指导和小组成员分工的形式来完成实践课题的创新与文化研究。主要研究了堆塑的技法,分析了常用技法,结合攀西文化设计制作作品。
关键词:堆塑法、装饰法、审美心理
一、堆塑法在陶瓷造型中的装饰技法
堆塑,陶瓷器装饰技法之一。将以手捏或模制的立体人物、动物、亭阙等密集而又有规律地粘贴在器物坯体上,然后直接或施釉入窑烧制。纵观南北众多窑系各时期装饰技法,首推堆塑艺术成就最大,堆塑主要以捏、贴、雕、塑等技法为主,或追求写实、或浓缩提炼其中贴塑多见两种手法:模制粘贴和塑形拼贴,也就是将模制或手工捏塑成型的半成品粘贴、叠加于坯体所需的位置。陶瓷装饰中堆塑技法的工艺特征,始于南北朝的三彩在初唐重装登场,一举成为中国彩陶艺术的不朽巅峰。唐三彩在制瓷技术和绚丽多姿的彩釉装饰方面贡献巨大,对彩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景德镇及各窑口彩瓷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唐三彩吸取了国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语言,灵活运用堆贴、刻画等装饰手法;巧妙地运用浇釉、蘸釉等施釉技法,入窑高温烧制,釉料经流淌、交融,出窑后兼有原色、间色、复色,构成色彩美与审美双重美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效果。
二、堆塑艺术常用技法分析
装饰手法指古陶瓷的装饰工艺,有胎装饰、釉装饰、彩装饰和化妆土装饰四大类。 胎装饰是直接在胎上施艺的装饰手法,主要有镂空、堆塑、堆贴、刻花、剔花、雕花、划花、印花、沥粉、堆花和玲珑等,多运用于单色釉瓷。划花、刻花、剔花和印花是唐宋时期的重要胎装饰手法。堆塑:以手捏或模制的立体人物、动物、亭阙等按一定的构思或表现主题有规律地粘贴在器物坯体上。捏塑:将泥料用手捏塑成型。如婺州窑堆塑作品中各种人物和动物俑大都用手工随形就势捏塑而成。贴塑:亦称“模印贴花”、“塑贴花”,就是将模印或捏塑的各种人物、动物、花卉、铺首等纹样的泥片用泥浆粘贴在已成形的器物体表面,然后施釉入窑焙烧。这是婺州窑堆塑作品之中最常见的一种作品装饰手法,其代表作品有西晋网格纹折沿铺首洗、堆塑贴花纹龙虎盖瓶等。镂雕:亦称镂空、透雕,就是在器物坯体未干之时,将装饰花纹雕通,然后施釉入窑烧造。婺州窑镂空的纹样一般较为简单,多为几何形图案,或建筑造型之中的门窗之类。
三、本项目的新意和独到之处及主要作品分析:
传承历史优秀的表现语言,结合攀西地区文化元素进行设计。运用初学陶瓷设计者眼光,单纯的创新思想理念进行设计。用传统的堆塑手法结合现代的创新理念设计出的新作品。
以上系列作品创作造型主要运用了堆塑手法里的堆贴、刻花,作品图案来自古代,进行巧妙的叠加和组合,釉料运用是会理非物质文化典型的绿釉,自然大方,装饰性极强,中间作品获得了全国艺术作品成果大赛学生组一等奖。
四、减法在陶瓷堆塑法中的审美心理重要性:
审美心理主要是指人类在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以及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和叔本华都认为审美基于直觉,所谓直觉是指直接的感受,不是间接的、抽象的和概念的思维。审美心理也受到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5]。 陶瓷雕塑从出现至今,实用和审美都是不可分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的出现以服务于人人日常生活的方便使用为发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在艺术思潮的影响下,艺术审美作用逐渐强化,这是社会经济和审美等多种因素下的重要产物,是现代生活和审美的适用品。
当代社会由于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尘嚣中,品种繁多、花样百出、外表新颖的物质欲念,构成的巨大的吸引力,让人眼花缭乱。人们渴望在艺术中寻到简约和简单,渴望返璞归真,给自己的灵魂一片憩息的净土。另一方面生活的快节奏和宝贵的时间观念,愈来愈多的人在艺术的审美上也要求简洁明快,一目了然。“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响彻在每个人的耳边,目不暇接的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视觉疲劳的症状已经十分严重,人们亟待新的艺术形式来擦亮他们的眼睛。而减法在陶瓷雕塑造型中的应用,恰到好处的响应了人们的心理需要和审美需求。发挥好减法在陶瓷雕塑造型中的功用,才能迅捷的捕捉到社会时代的脉搏节奏,把握住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应该敏锐的意识到当代世界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转机,应该更多的思考如何创作更加崭新的艺术形式。
导师结论:
堆塑法在陶瓷裝饰艺术上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各种方式使陶瓷更加的多姿多彩,不同的形状,样式堆塑在陶瓷,使陶瓷更为生动,且包含每一位陶艺设计师的情感,堆塑法是在陶瓷上美与情感的体现。该课题在陶瓷的手工制作上有很大的市场价值,首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制作的作品可以投入市场产生经济价值,其次在装饰环境中具有欣赏价值,通过不确定是的烧制窑变过程中,产生独一无二的效果。此方案通过周密的计划,每个步骤都是可行的,最终也达到预期的结果。但是学生的操作和技能上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学习,建议在项目结题后能继续设计相关作品参赛,一定在设计的过程中多考察相关的项目,多请教考察的大师,在制作的过程,把前期考察的资料和方法能加以巩固、变化,理解性消化,充分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来。
参考文献:
[1] 雷国强《古代陶瓷堆塑艺术集大成者——对婺州窑堆塑艺术的探讨》[J]. 东方收藏, 2010(11):56-58.
[2]《中国陶瓷》[J] 2008(8):67
[3]曹春生《景德镇瓷塑艺术审美》[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106
[4] 高原《融之意韵──婺州窑瓷器堆塑艺术特征分析》[J]. 装饰, 2014(4):82-83.
[5]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42
关键词:堆塑法、装饰法、审美心理
一、堆塑法在陶瓷造型中的装饰技法
堆塑,陶瓷器装饰技法之一。将以手捏或模制的立体人物、动物、亭阙等密集而又有规律地粘贴在器物坯体上,然后直接或施釉入窑烧制。纵观南北众多窑系各时期装饰技法,首推堆塑艺术成就最大,堆塑主要以捏、贴、雕、塑等技法为主,或追求写实、或浓缩提炼其中贴塑多见两种手法:模制粘贴和塑形拼贴,也就是将模制或手工捏塑成型的半成品粘贴、叠加于坯体所需的位置。陶瓷装饰中堆塑技法的工艺特征,始于南北朝的三彩在初唐重装登场,一举成为中国彩陶艺术的不朽巅峰。唐三彩在制瓷技术和绚丽多姿的彩釉装饰方面贡献巨大,对彩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景德镇及各窑口彩瓷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唐三彩吸取了国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语言,灵活运用堆贴、刻画等装饰手法;巧妙地运用浇釉、蘸釉等施釉技法,入窑高温烧制,釉料经流淌、交融,出窑后兼有原色、间色、复色,构成色彩美与审美双重美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效果。
二、堆塑艺术常用技法分析
装饰手法指古陶瓷的装饰工艺,有胎装饰、釉装饰、彩装饰和化妆土装饰四大类。 胎装饰是直接在胎上施艺的装饰手法,主要有镂空、堆塑、堆贴、刻花、剔花、雕花、划花、印花、沥粉、堆花和玲珑等,多运用于单色釉瓷。划花、刻花、剔花和印花是唐宋时期的重要胎装饰手法。堆塑:以手捏或模制的立体人物、动物、亭阙等按一定的构思或表现主题有规律地粘贴在器物坯体上。捏塑:将泥料用手捏塑成型。如婺州窑堆塑作品中各种人物和动物俑大都用手工随形就势捏塑而成。贴塑:亦称“模印贴花”、“塑贴花”,就是将模印或捏塑的各种人物、动物、花卉、铺首等纹样的泥片用泥浆粘贴在已成形的器物体表面,然后施釉入窑焙烧。这是婺州窑堆塑作品之中最常见的一种作品装饰手法,其代表作品有西晋网格纹折沿铺首洗、堆塑贴花纹龙虎盖瓶等。镂雕:亦称镂空、透雕,就是在器物坯体未干之时,将装饰花纹雕通,然后施釉入窑烧造。婺州窑镂空的纹样一般较为简单,多为几何形图案,或建筑造型之中的门窗之类。
三、本项目的新意和独到之处及主要作品分析:
传承历史优秀的表现语言,结合攀西地区文化元素进行设计。运用初学陶瓷设计者眼光,单纯的创新思想理念进行设计。用传统的堆塑手法结合现代的创新理念设计出的新作品。
以上系列作品创作造型主要运用了堆塑手法里的堆贴、刻花,作品图案来自古代,进行巧妙的叠加和组合,釉料运用是会理非物质文化典型的绿釉,自然大方,装饰性极强,中间作品获得了全国艺术作品成果大赛学生组一等奖。
四、减法在陶瓷堆塑法中的审美心理重要性:
审美心理主要是指人类在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以及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和叔本华都认为审美基于直觉,所谓直觉是指直接的感受,不是间接的、抽象的和概念的思维。审美心理也受到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5]。 陶瓷雕塑从出现至今,实用和审美都是不可分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的出现以服务于人人日常生活的方便使用为发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在艺术思潮的影响下,艺术审美作用逐渐强化,这是社会经济和审美等多种因素下的重要产物,是现代生活和审美的适用品。
当代社会由于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尘嚣中,品种繁多、花样百出、外表新颖的物质欲念,构成的巨大的吸引力,让人眼花缭乱。人们渴望在艺术中寻到简约和简单,渴望返璞归真,给自己的灵魂一片憩息的净土。另一方面生活的快节奏和宝贵的时间观念,愈来愈多的人在艺术的审美上也要求简洁明快,一目了然。“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响彻在每个人的耳边,目不暇接的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视觉疲劳的症状已经十分严重,人们亟待新的艺术形式来擦亮他们的眼睛。而减法在陶瓷雕塑造型中的应用,恰到好处的响应了人们的心理需要和审美需求。发挥好减法在陶瓷雕塑造型中的功用,才能迅捷的捕捉到社会时代的脉搏节奏,把握住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应该敏锐的意识到当代世界陶瓷雕塑艺术发展的转机,应该更多的思考如何创作更加崭新的艺术形式。
导师结论:
堆塑法在陶瓷裝饰艺术上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各种方式使陶瓷更加的多姿多彩,不同的形状,样式堆塑在陶瓷,使陶瓷更为生动,且包含每一位陶艺设计师的情感,堆塑法是在陶瓷上美与情感的体现。该课题在陶瓷的手工制作上有很大的市场价值,首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制作的作品可以投入市场产生经济价值,其次在装饰环境中具有欣赏价值,通过不确定是的烧制窑变过程中,产生独一无二的效果。此方案通过周密的计划,每个步骤都是可行的,最终也达到预期的结果。但是学生的操作和技能上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学习,建议在项目结题后能继续设计相关作品参赛,一定在设计的过程中多考察相关的项目,多请教考察的大师,在制作的过程,把前期考察的资料和方法能加以巩固、变化,理解性消化,充分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来。
参考文献:
[1] 雷国强《古代陶瓷堆塑艺术集大成者——对婺州窑堆塑艺术的探讨》[J]. 东方收藏, 2010(11):56-58.
[2]《中国陶瓷》[J] 2008(8):67
[3]曹春生《景德镇瓷塑艺术审美》[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106
[4] 高原《融之意韵──婺州窑瓷器堆塑艺术特征分析》[J]. 装饰, 2014(4):82-83.
[5]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