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中国移动发布了4G+网络下的全球首款视频彩铃,旗下咪咕公司携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共同发起了熊猫内容的视频彩铃——用户可以在拨打电话的等待时间,随时观看到国宝熊猫。这也标志着,中国移动的视频彩铃业务正式上线。
什么是“视频彩铃”?
顾名思义,视频彩铃就是将原来“听的彩铃”演进成“看的彩铃”。用户在VoLTE网络下拨打语音电话或视频电话,呼叫接通前会看到一段视频内容。可以感觉中国移动官方对这项业务非常重视,他们甚至还请来了B站鬼畜区知名大佬,唱跳rap篮球全能的明星蔡徐坤作为其首席体验官。不瞒大家,我也是通过坤坤才了解到移动的这项业务的。
如何开通呢?如果你要开通视频彩铃业务,你的号卡必须先开通VoLTE功能。这也就意味着部分过于老旧的机型,或者是不支持中国移动VoLTE服务的地区就无法尝鲜。在确认你的手机已经开通VoLTE之后,进入中国移动网上营业厅APP,在「新业务类」栏目下,找到「视频彩铃」开通即可(目前重庆移动开通该服务,无需额外支付月费)。
开通「视频彩铃」服务之后,你就可以在「视频彩铃」首页选择你喜欢的视频作为彩铃了。当然,你也可以把你自己拍摄的视频设置为「视频彩铃」。步骤要麻烦些,你需要下载一个「咪咕音乐」APP,在「我的DIY彩铃」中上传视频,视频审核通过之后就自动设置为你的视频彩铃了。
体验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开通视频彩铃后,对方拨打你的号码,手机的拨号界面会出现你设置好的视频。但这里有几个前提条件:拨打方的手机是中国移动用户;拨打方的设备要支持视频彩铃(iPhone不支持);拨打方的手机开通了VoLTE功能,且网络状况良好;但要注意,在拨通时,视频彩铃需要几秒钟的加载时间。同时视频彩铃还有一个自动切换的功能,你可以在库中事先添加多个视频彩铃。每一次对方拨打你电话时,视频彩铃都是循环滚动的,以避免同一个视频彩铃所带来的审美疲劳。
虽然相比之前的语音彩铃来说,视频彩铃的呈现形式和体验层面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并且在未来借助5G网络的普及,视频彩铃还能向高清化方向发展。但就产品层面来说,这款产品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视频彩铃业务本质上依然是在传统通信业务基础上形成的附加业务。由“语音彩铃”进步为“视频彩铃”虽然在产品形态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其应用依然依托于传统通信业务。视频彩铃只有在用户和对方有语音通信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应用场景的覆盖。
然而随着即时通信业务的普及,运营商们的语音业务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普通用户日常对于移动网络的需求早已超过了语音通信的需求。用手機拨打电话的频率,相较于之前的2G和3G时代越来越低了。未来5G技术的普及,泛在网的特性将会使传统的语音通信服务的受众面变得更低。
多种限制条件导致其难以覆盖到更广阔的用户群。前面我们就说到,要用到视频彩铃业务,有很多限制条件。除了你自己开通服务之外,对方也需要是移动在网用户,同时对其设备、网络都有一定的要求。任何一个条件的缺失,都会导致对方无法看到你的视频彩铃。
产品体验层面缺乏足够的用户黏性。我们不妨从产品层面来分析视频彩铃的应用方式,它的应用场景停留在“用户拨通手机到接通电话前”的这短短几十秒钟的时间。而且在一般语音通信的应用场景下,用户拨通电话后并不是盯着手机屏幕,而往往是第一时间将手机拿起贴到耳朵准备通话。
这样一来,视频彩铃的应用时间就大为缩短了,用户的使用黏性会大为降低。即便是未来,在5G网络上移动可以在视频彩铃的基础上做出一些交互性、趣味性的功能拓展,但其本身应用场景下的那点短暂的时间,决定了视频彩铃在体验层面无法做出根本性的变化。
视频彩铃业务要努力构建内容生态
基于视频彩铃业务背后的内容生态构建并不容易。目前在中国移动的视频彩铃页面,可以选择的视频彩铃其实还并不算丰富,很多视频竟然还是几年前的春晚节目。在可供选择的内容丰富性上,中国移动还需要大量的投入,而这背后又会牵涉到内容版权的问题。
即便是依托于咪咕这样移动旗下的内容平台,但其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依然不能和主流的视频平台相比。而在另一层面,用户自己上传的视频彩铃内容只是作为单向的设置功能而存在,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容生态。
不过以上这些也并不能说明视频彩铃就真的是毫无用处。首先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的确是一个新的应用服务,并且目前这项服务还是免费的,普通用户当然可以尝试。而在一些其他的应用场景下,视频彩铃还具备一定的业务前景。
比如面向企业用户的场景,由企业订购和统付,主要用以企业宣传。再比如品牌方付费的彩铃,包括由影片发行方和音乐发行方制作和付费的视频彩铃等等。依托于移动庞大的用户基数,视频彩铃在未来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总结
总的来说,制约视频彩铃业务未来发展的还是其作为传统通信业务增值服务的本质。这也就导致其难以给用户提供足够差异化的用户体验,必将在未来万物互联的大潮下落后于其他产品。而移动本身作为基础通信运营商的身份,其产品运营思维也存在一定的桎梏。
所以看似美好的视频彩铃,或许又是下一个飞信罢了。
什么是“视频彩铃”?
顾名思义,视频彩铃就是将原来“听的彩铃”演进成“看的彩铃”。用户在VoLTE网络下拨打语音电话或视频电话,呼叫接通前会看到一段视频内容。可以感觉中国移动官方对这项业务非常重视,他们甚至还请来了B站鬼畜区知名大佬,唱跳rap篮球全能的明星蔡徐坤作为其首席体验官。不瞒大家,我也是通过坤坤才了解到移动的这项业务的。
如何开通呢?如果你要开通视频彩铃业务,你的号卡必须先开通VoLTE功能。这也就意味着部分过于老旧的机型,或者是不支持中国移动VoLTE服务的地区就无法尝鲜。在确认你的手机已经开通VoLTE之后,进入中国移动网上营业厅APP,在「新业务类」栏目下,找到「视频彩铃」开通即可(目前重庆移动开通该服务,无需额外支付月费)。
开通「视频彩铃」服务之后,你就可以在「视频彩铃」首页选择你喜欢的视频作为彩铃了。当然,你也可以把你自己拍摄的视频设置为「视频彩铃」。步骤要麻烦些,你需要下载一个「咪咕音乐」APP,在「我的DIY彩铃」中上传视频,视频审核通过之后就自动设置为你的视频彩铃了。
体验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开通视频彩铃后,对方拨打你的号码,手机的拨号界面会出现你设置好的视频。但这里有几个前提条件:拨打方的手机是中国移动用户;拨打方的设备要支持视频彩铃(iPhone不支持);拨打方的手机开通了VoLTE功能,且网络状况良好;但要注意,在拨通时,视频彩铃需要几秒钟的加载时间。同时视频彩铃还有一个自动切换的功能,你可以在库中事先添加多个视频彩铃。每一次对方拨打你电话时,视频彩铃都是循环滚动的,以避免同一个视频彩铃所带来的审美疲劳。
虽然相比之前的语音彩铃来说,视频彩铃的呈现形式和体验层面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并且在未来借助5G网络的普及,视频彩铃还能向高清化方向发展。但就产品层面来说,这款产品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视频彩铃业务本质上依然是在传统通信业务基础上形成的附加业务。由“语音彩铃”进步为“视频彩铃”虽然在产品形态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其应用依然依托于传统通信业务。视频彩铃只有在用户和对方有语音通信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应用场景的覆盖。
然而随着即时通信业务的普及,运营商们的语音业务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普通用户日常对于移动网络的需求早已超过了语音通信的需求。用手機拨打电话的频率,相较于之前的2G和3G时代越来越低了。未来5G技术的普及,泛在网的特性将会使传统的语音通信服务的受众面变得更低。
多种限制条件导致其难以覆盖到更广阔的用户群。前面我们就说到,要用到视频彩铃业务,有很多限制条件。除了你自己开通服务之外,对方也需要是移动在网用户,同时对其设备、网络都有一定的要求。任何一个条件的缺失,都会导致对方无法看到你的视频彩铃。
产品体验层面缺乏足够的用户黏性。我们不妨从产品层面来分析视频彩铃的应用方式,它的应用场景停留在“用户拨通手机到接通电话前”的这短短几十秒钟的时间。而且在一般语音通信的应用场景下,用户拨通电话后并不是盯着手机屏幕,而往往是第一时间将手机拿起贴到耳朵准备通话。
这样一来,视频彩铃的应用时间就大为缩短了,用户的使用黏性会大为降低。即便是未来,在5G网络上移动可以在视频彩铃的基础上做出一些交互性、趣味性的功能拓展,但其本身应用场景下的那点短暂的时间,决定了视频彩铃在体验层面无法做出根本性的变化。
视频彩铃业务要努力构建内容生态
基于视频彩铃业务背后的内容生态构建并不容易。目前在中国移动的视频彩铃页面,可以选择的视频彩铃其实还并不算丰富,很多视频竟然还是几年前的春晚节目。在可供选择的内容丰富性上,中国移动还需要大量的投入,而这背后又会牵涉到内容版权的问题。
即便是依托于咪咕这样移动旗下的内容平台,但其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依然不能和主流的视频平台相比。而在另一层面,用户自己上传的视频彩铃内容只是作为单向的设置功能而存在,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容生态。
不过以上这些也并不能说明视频彩铃就真的是毫无用处。首先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的确是一个新的应用服务,并且目前这项服务还是免费的,普通用户当然可以尝试。而在一些其他的应用场景下,视频彩铃还具备一定的业务前景。
比如面向企业用户的场景,由企业订购和统付,主要用以企业宣传。再比如品牌方付费的彩铃,包括由影片发行方和音乐发行方制作和付费的视频彩铃等等。依托于移动庞大的用户基数,视频彩铃在未来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总结
总的来说,制约视频彩铃业务未来发展的还是其作为传统通信业务增值服务的本质。这也就导致其难以给用户提供足够差异化的用户体验,必将在未来万物互联的大潮下落后于其他产品。而移动本身作为基础通信运营商的身份,其产品运营思维也存在一定的桎梏。
所以看似美好的视频彩铃,或许又是下一个飞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