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苏教版品社教材(六年级下册)第8课《可怕的物种入侵》的知识目标是:了解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知道有害物种入侵的方式;理解生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
教材分为“奇怪的现象——难以估量的损失——防患于未然”三个部分。在“奇怪的现象”部分介绍了水中恶魔——食人鱼,是亚马逊河流域特有的物种,被当地人称为“水鬼”“水中恶魔”。仅在巴西的一个州,每年会有1200多头牛被食人鱼吃掉。2002年,人们竟然发现食人鱼在我国广州、南宁、沈阳、成都等多个大城市的宠物市场热卖,各地的相关管理部门与生态专家对此如临大敌。
【教材】
在“防患于未然”部分安排了新闻链接——剿杀食人鱼,介绍了南京“海底世界”员工于2003年2月剿杀19条食人鱼的资料,并安排了现象探究:有人认为食人鱼也是一种动物,剿杀食人鱼是不爱护动物的行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发表你对剿杀食人鱼的看法。
【课堂实录】
两位老师用同一套教案进行教学的两个班中,将此环节重点处理,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而遇到了不同的情况。
一班片断
师:同意剿杀食人鱼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22名有18人举手)
师:谁来说说为什么同意剿杀?
生:因为食人鱼是 “水中恶魔”。是从亚马逊河流域引进的外来有害物种,它到了一个新环境,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师:不同意剿杀的同学来谈谈呢?
生:我原来觉得要爱护动物的,不过,刚才他说得也对,食人鱼是非常危险的动物,会影响生态平衡,剿杀也是对的。
(师介绍《专业人士访谈——为什么剿杀食人鱼》略,以及处理这类问题的原则。)
学生之间在这一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中很容易得出了一致意见,甚至一开始就没有分歧,这就不可能达到我们应用“道德两难法”的初衷。教师便没有刻意地引导实施“道德两难法”教学,而是,自然而然地进行补充,深化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使学生对有害物种入侵的处理原则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提升。
二班片断
师:同意剿杀食人鱼的同学请举手。
(22名学生中约有一半举手)
师:同意剿杀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正方):因为食人鱼是 “水中恶魔”,是外来有害物种,它到了一个新环境,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师:好,这是正方同学意见。反方同学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反方):食人鱼也是动物,如果剿灭了食人鱼,它们也会灭绝,这样会破坏生态平衡。
生(正方):食人鱼是从亚马逊河流域非法引进的,南京不是它的家。它在这里被剿灭了,是保护了南京的生态平衡。亚马逊河流域的生态平衡没有受影响。
生(反方):可是把食人鱼杀掉太残忍了。
生(正方):那食人鱼吃掉各种鱼类、农民的家禽就不残忍了吗?……
师:同学们辩论得很热烈。很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考虑问题,想得周全,想得彻底。所以争论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想不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生:好。
(师介绍《专业人士访谈——为什么剿杀食人鱼》略)
现在你们觉得食人鱼该杀不该杀?同意剿杀的请举手。
(只有1名同学没举手。)
师:同学们,老师很关心你们提出的理由,你们的理由就是推理思路。经历这样的思辩,是有助于你们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的。当然,在处理这样的两难问题时,我们小朋友要分析两个问题哪个关系更重大、更紧急、更全面、更长远,哪个就需要首先考虑。
……
同一所学校,同一套教学设计,为什么这班学生能产生争辩呢?一是因为这班学生处于不同的认知阶段,所以在讨论中有机会接触到高于他们推理水平的道德判断,触动其原有的道德经验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二是由于学生不同个性使然。这个班有几个学生个性张扬,敢说敢做,勇于和坚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怕被孤立,还敢和同学、老师争得面红耳赤。他们占据了争辩的主导地位,使得“两难”的境地圆满地呈现了。
此处因教材的设计和学生的实情,顺应预期地形成了“道德两难法”情境,这是与学生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及教学内容相吻合的“道德两难故事”,符合以下设计原则:1. 是真实的或可信的,或者还是社会关注争论的热点、焦点问题;2. 情境包含有两条道德规范,而且只包含两条道德规范——食人鱼入侵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时要坚决剿杀,食人鱼是动物应该得到保护;3. 涉及的两条道德规范在设计的情境中必须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显然,在这一情境中,两条道德规范是非此即彼的正面冲突。
【案例反思】
1. 运用“道德两难法”教学的意义——能促进儿童道德认知水平发展
现在学生德行表现知行“两张皮”现象是德育诟病。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尔伯格等人的研究表明:“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只是依赖说教、奖励、惩罚、榜样等来对良好道德进行训练,所以未能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儿童不能接受低于他们已有认知水平的信息,也不能理解高于他们两个阶段的信息。“成人的道德说理只有在高于儿童现有一个水平时,才能被同化到儿童的思维中去。”在品社教学中,融入“道德两难法”,能促使儿童道德认知在多阶段的互相碰撞中稳步发展。而教材中“剿杀食人鱼”的讨论,正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设计。
2. 运用“道德两难法”教学的前提——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研究指出,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设法创造情境,寻找冲突平台,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困惑、焦虑、犹豫的心态中寻求理性内核,确立合乎规范和社会基准的判断准则,从而提高道德判断水平。“道德两难法”就是根据这一理论提出的可操作的德育方法。
本节课中一班没能开展“道德两难法”,而二班按既定设计开展教学。这提示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水平,这是应用“道德两难法”的前提。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更多时候,其实不是学生没有争论,而是不敢争论、不想争论。所以,激发出学生敢说真话、有自我主张,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道德两难故事”。这就要求教师密切接触学生,通过了解、观察、调查、研究、引导,掌握学生实际道德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
3. 运用“道德两难法”教学的方式——运用道德两难故事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失衡,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
本节课中二班老师的做法正是在实践“道德两难法”: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故事情境,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种道德取向,引起学生的道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接触到更高层次的道德推理方式,寻找自认为正确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4. 运用“道德两难法”教学的归宿——引导学生做言行一致的真人
在二班的教学中,学生辩论时,老师并不急于指出标准答案。这是符合“道德两难法”的原则的。因为运用道德两难故事引起学生意见分歧和失衡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因此,在学生出现意见分歧和失衡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和辩论,做出判断。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考虑他人观点,协调与他人的分歧,最终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对照成人社会的各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有人虽然不说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却会用无声的行动去反对。这也正是“言行两张皮”现象所在。所以,突破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的思维、行为习惯这一瓶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并采取有效的办法,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做言行一致的真人。
(作者单位:南京市汉中门小学)
苏教版品社教材(六年级下册)第8课《可怕的物种入侵》的知识目标是:了解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知道有害物种入侵的方式;理解生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
教材分为“奇怪的现象——难以估量的损失——防患于未然”三个部分。在“奇怪的现象”部分介绍了水中恶魔——食人鱼,是亚马逊河流域特有的物种,被当地人称为“水鬼”“水中恶魔”。仅在巴西的一个州,每年会有1200多头牛被食人鱼吃掉。2002年,人们竟然发现食人鱼在我国广州、南宁、沈阳、成都等多个大城市的宠物市场热卖,各地的相关管理部门与生态专家对此如临大敌。
【教材】
在“防患于未然”部分安排了新闻链接——剿杀食人鱼,介绍了南京“海底世界”员工于2003年2月剿杀19条食人鱼的资料,并安排了现象探究:有人认为食人鱼也是一种动物,剿杀食人鱼是不爱护动物的行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发表你对剿杀食人鱼的看法。
【课堂实录】
两位老师用同一套教案进行教学的两个班中,将此环节重点处理,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而遇到了不同的情况。
一班片断
师:同意剿杀食人鱼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22名有18人举手)
师:谁来说说为什么同意剿杀?
生:因为食人鱼是 “水中恶魔”。是从亚马逊河流域引进的外来有害物种,它到了一个新环境,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师:不同意剿杀的同学来谈谈呢?
生:我原来觉得要爱护动物的,不过,刚才他说得也对,食人鱼是非常危险的动物,会影响生态平衡,剿杀也是对的。
(师介绍《专业人士访谈——为什么剿杀食人鱼》略,以及处理这类问题的原则。)
学生之间在这一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中很容易得出了一致意见,甚至一开始就没有分歧,这就不可能达到我们应用“道德两难法”的初衷。教师便没有刻意地引导实施“道德两难法”教学,而是,自然而然地进行补充,深化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使学生对有害物种入侵的处理原则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提升。
二班片断
师:同意剿杀食人鱼的同学请举手。
(22名学生中约有一半举手)
师:同意剿杀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正方):因为食人鱼是 “水中恶魔”,是外来有害物种,它到了一个新环境,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师:好,这是正方同学意见。反方同学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反方):食人鱼也是动物,如果剿灭了食人鱼,它们也会灭绝,这样会破坏生态平衡。
生(正方):食人鱼是从亚马逊河流域非法引进的,南京不是它的家。它在这里被剿灭了,是保护了南京的生态平衡。亚马逊河流域的生态平衡没有受影响。
生(反方):可是把食人鱼杀掉太残忍了。
生(正方):那食人鱼吃掉各种鱼类、农民的家禽就不残忍了吗?……
师:同学们辩论得很热烈。很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考虑问题,想得周全,想得彻底。所以争论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想不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生:好。
(师介绍《专业人士访谈——为什么剿杀食人鱼》略)
现在你们觉得食人鱼该杀不该杀?同意剿杀的请举手。
(只有1名同学没举手。)
师:同学们,老师很关心你们提出的理由,你们的理由就是推理思路。经历这样的思辩,是有助于你们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的。当然,在处理这样的两难问题时,我们小朋友要分析两个问题哪个关系更重大、更紧急、更全面、更长远,哪个就需要首先考虑。
……
同一所学校,同一套教学设计,为什么这班学生能产生争辩呢?一是因为这班学生处于不同的认知阶段,所以在讨论中有机会接触到高于他们推理水平的道德判断,触动其原有的道德经验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二是由于学生不同个性使然。这个班有几个学生个性张扬,敢说敢做,勇于和坚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怕被孤立,还敢和同学、老师争得面红耳赤。他们占据了争辩的主导地位,使得“两难”的境地圆满地呈现了。
此处因教材的设计和学生的实情,顺应预期地形成了“道德两难法”情境,这是与学生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及教学内容相吻合的“道德两难故事”,符合以下设计原则:1. 是真实的或可信的,或者还是社会关注争论的热点、焦点问题;2. 情境包含有两条道德规范,而且只包含两条道德规范——食人鱼入侵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时要坚决剿杀,食人鱼是动物应该得到保护;3. 涉及的两条道德规范在设计的情境中必须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显然,在这一情境中,两条道德规范是非此即彼的正面冲突。
【案例反思】
1. 运用“道德两难法”教学的意义——能促进儿童道德认知水平发展
现在学生德行表现知行“两张皮”现象是德育诟病。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尔伯格等人的研究表明:“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只是依赖说教、奖励、惩罚、榜样等来对良好道德进行训练,所以未能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儿童不能接受低于他们已有认知水平的信息,也不能理解高于他们两个阶段的信息。“成人的道德说理只有在高于儿童现有一个水平时,才能被同化到儿童的思维中去。”在品社教学中,融入“道德两难法”,能促使儿童道德认知在多阶段的互相碰撞中稳步发展。而教材中“剿杀食人鱼”的讨论,正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设计。
2. 运用“道德两难法”教学的前提——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研究指出,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设法创造情境,寻找冲突平台,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困惑、焦虑、犹豫的心态中寻求理性内核,确立合乎规范和社会基准的判断准则,从而提高道德判断水平。“道德两难法”就是根据这一理论提出的可操作的德育方法。
本节课中一班没能开展“道德两难法”,而二班按既定设计开展教学。这提示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水平,这是应用“道德两难法”的前提。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更多时候,其实不是学生没有争论,而是不敢争论、不想争论。所以,激发出学生敢说真话、有自我主张,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道德两难故事”。这就要求教师密切接触学生,通过了解、观察、调查、研究、引导,掌握学生实际道德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
3. 运用“道德两难法”教学的方式——运用道德两难故事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失衡,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
本节课中二班老师的做法正是在实践“道德两难法”: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能兼顾的故事情境,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种道德取向,引起学生的道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接触到更高层次的道德推理方式,寻找自认为正确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4. 运用“道德两难法”教学的归宿——引导学生做言行一致的真人
在二班的教学中,学生辩论时,老师并不急于指出标准答案。这是符合“道德两难法”的原则的。因为运用道德两难故事引起学生意见分歧和失衡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因此,在学生出现意见分歧和失衡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和辩论,做出判断。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考虑他人观点,协调与他人的分歧,最终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对照成人社会的各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有人虽然不说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却会用无声的行动去反对。这也正是“言行两张皮”现象所在。所以,突破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的思维、行为习惯这一瓶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并采取有效的办法,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做言行一致的真人。
(作者单位:南京市汉中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