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家书屋的建设实施,要健全机构,做到财产明确,责任明确。通过招聘优秀人才来担任“农家书屋”专职管理员,以此来稳定管理队伍,应给这些人给予相应的薪酬和待遇,应将“农家书屋”管理人员视同为计生宣传员、林业员,兽医员、卫生员、大学生村官等待遇的人员。决不能再以政府组织建设,农民自主管理运行方式。
关键词:农家书屋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010-003
Re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 Library and Basic Level Library in Wuding County
Gao Yuming(Wuding Library, Wuding,Yunnan,651600)
Abstract: A good farm library should have sound management, clear and definite responsibility and owner. Excellent person be chosen as librarians and treated as health workers or college student-village managers. It is no good for government to construct libraries and for farmers to manage the libraries on themselves.
Key words: farm library;public library;public cultural service
CLC number:G258.23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4-010-003
我作为一名基层图书馆馆长, 在特困、人少、事多、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做了一些大家都做过的工作,下面我将在贫困地区“农家书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和各位老师和同仁进行交流,以求抛砖引玉之效,敬请各位指教。
1 以“农家书屋”建设的现状回顾基层图书馆(室)建设历史
1.1 “农家书屋”建设的现状
以武定县为例,2008年“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在全国全面铺开实施以来,我县按照下达的相关工作任务,于2008年底建成了县辖区内的17个农家书屋,每个书屋由中央和省级配送图书、报刊、音像制品1000余册种(价值2万余元),由当地主管部门统一配套阅读设备及制度、标牌等。
1.2 基层图书馆(室)建设回顾
2009年,经积极争取,省、州为我县分配农家书屋建设计划43个(其中巾帼妇女之家书屋18家)。截止目前,书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相关配套工作正在逐步完善。在这一轮的建设准备阶段,我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问题不计其数,感概颇多,例如:听到的一种说法,“农家书屋”会不会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另一种说法是图书资料若得不到及时补充,书屋还会有生命力吗?解放初,我县农村也曾兴起过建设乡村图书馆(室)之风,上世纪80年代我县已有乡村图书馆(室)50多个和流动读书箱100多个,到2008年,随着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大力建设基层图书馆(室)外,又有了民政部门的“万村书库”工程实施和精神文明书室的介入,使我县辖区境内村委会、社区图书馆(室)基本普及。但是,今天,当我们再次开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项目之时,进村入户,看到的是这些各种各样的农村图书馆(室)已寥寥无几,仅有的服务功能也处于停顿、瘫痪、甚至全面关门倒闭状态。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吸取几十年基层图书馆(室)建设失败的教训,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一开始就“未雨绸缪”,尽量把以后碰到的困难想得更多、更深入一些,以便使将来开展此项工作的应对措施能准备得更周全些,尽力寻求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相当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2 “农家书屋”建设存在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
部分乡(镇、街道)领导和村干部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认识,迫于形势,存在消极应付思想;少数乡、(镇、街道)村,对“农家书屋”建设的可行性本身就不具备,例如有的村、社,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16岁上下,有点知识的年青人均出去打工,留守老人、儿童不识字,没有建设的价值,只是迫于上级压力或出于作秀敷衍应对。
2.2 管理跟不上
目前农家书屋大多建设在村委会,有的建设在空闲农村校舍,有的建设在农户家中等,管理人员由村委委员、村干部或学校图书管理员等兼职,大多没有报酬,也没有管理合同关系,是一种义务劳动,加之人员变动太快,致使管理不规范,没有借阅登记制度,图书流失严重,有的被闲置成为摆设。由于农活忙,无人坐班,开放时间难以保证,村民想借书很难找到人。
2.3 资金没有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公共财政。但目前财政保障不健全,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贫困地区,更为突出,不说保障,就连议事日程都提不上。按要求,每个“农家书屋”要配备电视机、DVD机、光盘、书架、阅览室、阅览座等等。由于资金缺乏,有些设备无法配备。另外“农家书屋”建成后,由于没有后续资金支持,图书无法更新,成为影响农家书屋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瓶颈。
2.4 图书资料匮乏
我县是一个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书籍针对性要强。而农家书屋图书,是新华书店为农家书屋配置,长期从事图书服务工作的图书馆专业人员不得参与选购,致使科普教育方面的书籍较少,特别是农村经济、种、养殖方法、法律法规、文学等适用方面的书籍不多。所配资料除报刊杂志外,连学生的教材都在其中,有的甚至断篇缺页,致使书屋图书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无法满足百姓的致富信息和阅读需要。而且各个点配置的图书大体相同,村与村、室与室之间无法互通有无。
2.5 机构编制缺位
以我县和周边地区实施农家书屋为例,从国家开始,是新闻出版部署实施,而到州、(地区)、县,新闻出版和文化局是一个部门,工程的开展服务自然交给公共图书馆,这无凝给公共图书馆的基层图书馆(室)开展服务“输了血、注了液”。但有的地方,交给了文化馆等单位实施,这是机制定性不到位、不明确的根本体现。农家书屋工程仅纳入各省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无明确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无正式定编管理员进行管理,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农家书屋健康发展和服务三农,从而逐渐失去对农民群众的影响力,缺乏发展后劲。
3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路径
“农家书屋”并非一个新生事物,它是过去农村图书室、万村书库工程的延伸,在我国广大农村目前还不富裕甚至某些农村地区仍然很贫穷的情况下,“农家书屋”丰富了文献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汲取文化食粮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然而,如何才能使“农家书屋”长期发展下去,不变成一种形式,切实起到服务“三农”的作用,我认为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 提高认识
村级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政府工程,书屋的建成,是最基层文化设施的组成部分,是开展知识传播、科学普及、信息传递的重要基层文化阵地,是农民接受终身教育的基地。对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对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的支持,没有这个工程,我们也得做这些工作,所以,我们必须做好书屋的培训、管理、宣传、推介、服务工作,以我县的狮山村农家书屋为例,建设中我们本着建管并重,真抓实干,从选点布局、服务宣传、图书分编整理、工程建设和日常服务管理方面狠下功夫,建成后这个点专门聘请了管理员,节假日整天开放,平时每天早晚开放,村文艺队也在这里活动,让村民们聚集在这里,读书看报,学习科技,品味文化。渐渐地,村里的人爱读书的越来越多,打麻将的越来越少,农家书屋真正成了农民的文化乐园。其间,还让一个牌桌上的“麻将迷”变成了远近闻名农家乐老板。这人就是邵建军先生,邵建军先生过去是个麻将迷,没事就喜欢在牌桌上搓麻将,消磨时光。2008年,农家书屋建成后,他也就随伙伴们经常到农家书屋活动看书,慢慢的烹调技术类书籍深深地吸引了他,使其萌发了开办农家乐的念头。说干就干。在家人的支持下,2009年初,邵建军在景区边自家的地上盖起了3幢平房,他从农家书屋借来烹调书籍,按所介绍的制作方法,并以农家风味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人。经过一番努力,邵建军的生意越做越火红。由于善于经营,饭菜有特色,每天顾客盈门。谈起这一变化,邵建军深有感触地说:“农家书屋帮我打开了致富的门。以后你们能建一个在我农家乐里面吗,我会很好的管理和投入的”。
3.2 完善管理体制
每个农家书屋规模虽小,但实际意义重大。为此各地在纷纷建立农家书屋的同时,也应探索怎样建立农家书屋的长效机制。以我馆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经验来看,首先,农家书屋必须建在村委会、学校、村文化室等有条件建立的地方,管理员必须从村主任、书记、学校图书管理员等有工资报酬的人员中选任,其次,跟农村文化经营户,农村小商店、茶馆、农家乐等联合建设农家书屋。这样文化经营户、商店、农家乐有了书屋的牌子他的人气会更旺,提高了品味,达到了多业增效、相互带动。但是,有一点,必须严格建立各项制度,特别是财产登记管理制度,一但人员变动,必须有移交手续,杜绝后面建成一个前面灭亡一个的建设历史。其三,县级公共图书馆必须做好书屋管理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懂管理、会业务,能创造性的开展服务,以保证农家书屋生存和持续发展。
3.3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资金保障是农家书屋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要素,反之就是空谈。农家书屋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就要想方设法以多种形式服务三农,要做好服务,每个书屋的人员工资、水电 、文献更新等费用,必须要有保障,所以,政府必须承担主导作用,虽然中办发2007(2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将农家书屋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实施的五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纳入各地经济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但是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就贫困地区而言是无法解决的,在这样的地区,则需要中央财政协助解决一部份,地方投入一部份,才能让农家书屋保生存促发展。
3.4 根据需求配图书
图书配置,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掌握当前农村阅读人群结构和阅读需求,不能强买强加给用户,否则是没有读者群的,没有读者,书屋就没有生命力,没有作为,就没有位,就更不会得到重视。我认为要配置选购好图书,必须依靠公共图书馆采编专业人员,只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共图书馆人员,才真正知道当地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才能为读者所想而想,所需而购,才能满足广大读者需求。另外,坚决杜绝一个地区配置的图书大体相同的复本现象,这对资金较为贫困地区的书屋,在没有购书经费补充、更新的情况下,无凝是将书屋开展服务推向绝境。
3.5 机构要保障
任何一项工程,没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和健全机构,都不可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农家书屋也不例外,建立健全统一的管理机构是“农家书屋”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我认为,农家书屋的建设实施,首先,必须明确健全的机构,做到财产明确,责任明确。其次,必须是通过招聘、签合同等方式,聘任一批文化水平高、思想作风正派且有敬业精神的优秀人才来担任“农家书屋”专职管理员,并做到稳定管理队伍,这批队伍,应给予相应的薪酬和待遇,将“农家书屋”管理人员视为村委会主任、书记、或计生宣传员、林业员,兽医员、卫生员、大学生村官等待遇的人员均可。决不能再以政府组织建设,农民自主管理运行方式,因为作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而言,解决温饱才是首要任务,这样的运行模式不切实际。其三,“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不宜全面铺开,要做到科学安排,选择一些条件好的村落,建设一批典型、示范性的书屋,集中有限的精力财力,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长期性、连续性的扶持和管理上的指导,保障“农家书屋”建一个有一个、发挥效益一个,确保其图书规模质量和工程的持续发展。
总之,农家书屋的建设要做到建、管、用相结合,把一些小型文体活动容纳进去,再逐步增补文献资源和现代技术设备,如放电影、开展农科讲座等,把更多的农民群众吸引进来,使之成为抵御不良行为的前沿阵地,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中才会发挥作用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高玉明,男,云南省武定县图书馆馆长。
关键词:农家书屋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010-003
Re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 Library and Basic Level Library in Wuding County
Gao Yuming(Wuding Library, Wuding,Yunnan,651600)
Abstract: A good farm library should have sound management, clear and definite responsibility and owner. Excellent person be chosen as librarians and treated as health workers or college student-village managers. It is no good for government to construct libraries and for farmers to manage the libraries on themselves.
Key words: farm library;public library;public cultural service
CLC number:G258.23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4-010-003
我作为一名基层图书馆馆长, 在特困、人少、事多、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做了一些大家都做过的工作,下面我将在贫困地区“农家书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和各位老师和同仁进行交流,以求抛砖引玉之效,敬请各位指教。
1 以“农家书屋”建设的现状回顾基层图书馆(室)建设历史
1.1 “农家书屋”建设的现状
以武定县为例,2008年“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在全国全面铺开实施以来,我县按照下达的相关工作任务,于2008年底建成了县辖区内的17个农家书屋,每个书屋由中央和省级配送图书、报刊、音像制品1000余册种(价值2万余元),由当地主管部门统一配套阅读设备及制度、标牌等。
1.2 基层图书馆(室)建设回顾
2009年,经积极争取,省、州为我县分配农家书屋建设计划43个(其中巾帼妇女之家书屋18家)。截止目前,书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相关配套工作正在逐步完善。在这一轮的建设准备阶段,我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问题不计其数,感概颇多,例如:听到的一种说法,“农家书屋”会不会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另一种说法是图书资料若得不到及时补充,书屋还会有生命力吗?解放初,我县农村也曾兴起过建设乡村图书馆(室)之风,上世纪80年代我县已有乡村图书馆(室)50多个和流动读书箱100多个,到2008年,随着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大力建设基层图书馆(室)外,又有了民政部门的“万村书库”工程实施和精神文明书室的介入,使我县辖区境内村委会、社区图书馆(室)基本普及。但是,今天,当我们再次开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项目之时,进村入户,看到的是这些各种各样的农村图书馆(室)已寥寥无几,仅有的服务功能也处于停顿、瘫痪、甚至全面关门倒闭状态。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吸取几十年基层图书馆(室)建设失败的教训,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一开始就“未雨绸缪”,尽量把以后碰到的困难想得更多、更深入一些,以便使将来开展此项工作的应对措施能准备得更周全些,尽力寻求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相当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2 “农家书屋”建设存在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
部分乡(镇、街道)领导和村干部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认识,迫于形势,存在消极应付思想;少数乡、(镇、街道)村,对“农家书屋”建设的可行性本身就不具备,例如有的村、社,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16岁上下,有点知识的年青人均出去打工,留守老人、儿童不识字,没有建设的价值,只是迫于上级压力或出于作秀敷衍应对。
2.2 管理跟不上
目前农家书屋大多建设在村委会,有的建设在空闲农村校舍,有的建设在农户家中等,管理人员由村委委员、村干部或学校图书管理员等兼职,大多没有报酬,也没有管理合同关系,是一种义务劳动,加之人员变动太快,致使管理不规范,没有借阅登记制度,图书流失严重,有的被闲置成为摆设。由于农活忙,无人坐班,开放时间难以保证,村民想借书很难找到人。
2.3 资金没有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公共财政。但目前财政保障不健全,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贫困地区,更为突出,不说保障,就连议事日程都提不上。按要求,每个“农家书屋”要配备电视机、DVD机、光盘、书架、阅览室、阅览座等等。由于资金缺乏,有些设备无法配备。另外“农家书屋”建成后,由于没有后续资金支持,图书无法更新,成为影响农家书屋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瓶颈。
2.4 图书资料匮乏
我县是一个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书籍针对性要强。而农家书屋图书,是新华书店为农家书屋配置,长期从事图书服务工作的图书馆专业人员不得参与选购,致使科普教育方面的书籍较少,特别是农村经济、种、养殖方法、法律法规、文学等适用方面的书籍不多。所配资料除报刊杂志外,连学生的教材都在其中,有的甚至断篇缺页,致使书屋图书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无法满足百姓的致富信息和阅读需要。而且各个点配置的图书大体相同,村与村、室与室之间无法互通有无。
2.5 机构编制缺位
以我县和周边地区实施农家书屋为例,从国家开始,是新闻出版部署实施,而到州、(地区)、县,新闻出版和文化局是一个部门,工程的开展服务自然交给公共图书馆,这无凝给公共图书馆的基层图书馆(室)开展服务“输了血、注了液”。但有的地方,交给了文化馆等单位实施,这是机制定性不到位、不明确的根本体现。农家书屋工程仅纳入各省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无明确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无正式定编管理员进行管理,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农家书屋健康发展和服务三农,从而逐渐失去对农民群众的影响力,缺乏发展后劲。
3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路径
“农家书屋”并非一个新生事物,它是过去农村图书室、万村书库工程的延伸,在我国广大农村目前还不富裕甚至某些农村地区仍然很贫穷的情况下,“农家书屋”丰富了文献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汲取文化食粮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然而,如何才能使“农家书屋”长期发展下去,不变成一种形式,切实起到服务“三农”的作用,我认为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 提高认识
村级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政府工程,书屋的建成,是最基层文化设施的组成部分,是开展知识传播、科学普及、信息传递的重要基层文化阵地,是农民接受终身教育的基地。对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对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的支持,没有这个工程,我们也得做这些工作,所以,我们必须做好书屋的培训、管理、宣传、推介、服务工作,以我县的狮山村农家书屋为例,建设中我们本着建管并重,真抓实干,从选点布局、服务宣传、图书分编整理、工程建设和日常服务管理方面狠下功夫,建成后这个点专门聘请了管理员,节假日整天开放,平时每天早晚开放,村文艺队也在这里活动,让村民们聚集在这里,读书看报,学习科技,品味文化。渐渐地,村里的人爱读书的越来越多,打麻将的越来越少,农家书屋真正成了农民的文化乐园。其间,还让一个牌桌上的“麻将迷”变成了远近闻名农家乐老板。这人就是邵建军先生,邵建军先生过去是个麻将迷,没事就喜欢在牌桌上搓麻将,消磨时光。2008年,农家书屋建成后,他也就随伙伴们经常到农家书屋活动看书,慢慢的烹调技术类书籍深深地吸引了他,使其萌发了开办农家乐的念头。说干就干。在家人的支持下,2009年初,邵建军在景区边自家的地上盖起了3幢平房,他从农家书屋借来烹调书籍,按所介绍的制作方法,并以农家风味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人。经过一番努力,邵建军的生意越做越火红。由于善于经营,饭菜有特色,每天顾客盈门。谈起这一变化,邵建军深有感触地说:“农家书屋帮我打开了致富的门。以后你们能建一个在我农家乐里面吗,我会很好的管理和投入的”。
3.2 完善管理体制
每个农家书屋规模虽小,但实际意义重大。为此各地在纷纷建立农家书屋的同时,也应探索怎样建立农家书屋的长效机制。以我馆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经验来看,首先,农家书屋必须建在村委会、学校、村文化室等有条件建立的地方,管理员必须从村主任、书记、学校图书管理员等有工资报酬的人员中选任,其次,跟农村文化经营户,农村小商店、茶馆、农家乐等联合建设农家书屋。这样文化经营户、商店、农家乐有了书屋的牌子他的人气会更旺,提高了品味,达到了多业增效、相互带动。但是,有一点,必须严格建立各项制度,特别是财产登记管理制度,一但人员变动,必须有移交手续,杜绝后面建成一个前面灭亡一个的建设历史。其三,县级公共图书馆必须做好书屋管理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懂管理、会业务,能创造性的开展服务,以保证农家书屋生存和持续发展。
3.3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资金保障是农家书屋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要素,反之就是空谈。农家书屋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就要想方设法以多种形式服务三农,要做好服务,每个书屋的人员工资、水电 、文献更新等费用,必须要有保障,所以,政府必须承担主导作用,虽然中办发2007(2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将农家书屋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实施的五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纳入各地经济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但是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就贫困地区而言是无法解决的,在这样的地区,则需要中央财政协助解决一部份,地方投入一部份,才能让农家书屋保生存促发展。
3.4 根据需求配图书
图书配置,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掌握当前农村阅读人群结构和阅读需求,不能强买强加给用户,否则是没有读者群的,没有读者,书屋就没有生命力,没有作为,就没有位,就更不会得到重视。我认为要配置选购好图书,必须依靠公共图书馆采编专业人员,只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公共图书馆人员,才真正知道当地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才能为读者所想而想,所需而购,才能满足广大读者需求。另外,坚决杜绝一个地区配置的图书大体相同的复本现象,这对资金较为贫困地区的书屋,在没有购书经费补充、更新的情况下,无凝是将书屋开展服务推向绝境。
3.5 机构要保障
任何一项工程,没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和健全机构,都不可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农家书屋也不例外,建立健全统一的管理机构是“农家书屋”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我认为,农家书屋的建设实施,首先,必须明确健全的机构,做到财产明确,责任明确。其次,必须是通过招聘、签合同等方式,聘任一批文化水平高、思想作风正派且有敬业精神的优秀人才来担任“农家书屋”专职管理员,并做到稳定管理队伍,这批队伍,应给予相应的薪酬和待遇,将“农家书屋”管理人员视为村委会主任、书记、或计生宣传员、林业员,兽医员、卫生员、大学生村官等待遇的人员均可。决不能再以政府组织建设,农民自主管理运行方式,因为作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而言,解决温饱才是首要任务,这样的运行模式不切实际。其三,“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不宜全面铺开,要做到科学安排,选择一些条件好的村落,建设一批典型、示范性的书屋,集中有限的精力财力,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长期性、连续性的扶持和管理上的指导,保障“农家书屋”建一个有一个、发挥效益一个,确保其图书规模质量和工程的持续发展。
总之,农家书屋的建设要做到建、管、用相结合,把一些小型文体活动容纳进去,再逐步增补文献资源和现代技术设备,如放电影、开展农科讲座等,把更多的农民群众吸引进来,使之成为抵御不良行为的前沿阵地,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中才会发挥作用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高玉明,男,云南省武定县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