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关注程度高,参与性强,迫切要求解决技术、市场、医疗卫生、饮水、修路、改水、改厕及生产发展等问题。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2006年6月初,中部某县以“尊重民意、顺从民愿、培植民力”为宗旨和目标,组织300多名在校大学生以及500余名干部、教师利用一周时间,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大型农民需求调查。
此次大型农民需求调查,深入全县26个乡镇,进村入户,对1万户的家庭基本情况、生活情况、生产和就业情况、文化活动和治安情况、家庭负担情况、教育医疗情况、农户投资意愿、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等共9项近百个问题进行广泛调查,全面深入了解目前农民家庭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向政府反映真实情况,了解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需要,针对各地农村的不同条件和不同要求,为县、乡、村制定新农村发展规划提供全面、详实、科学、直接的依据。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关注程度高,参与性强,迫切要求解决技术、市场、医疗卫生、饮水、修路、改水、改厕及生产发展等问题。
面临假货无计可施:
调查结果显示,16.9%的农民曾买过假种子,14.8%的农民买过假农药,13.8%的农民曾买过假化肥。买到假农资的农民,85.7%自认倒霉,这表明农民面临假农资无计可施,58.4%的农民要求政府加强市场监管,杜绝、减少假货、劣质货上市,11.06%的农民要求政府主持正义,帮助索赔,而69.9%的农民对联合到县里或直接去厂里买比较感兴趣。建议政府大力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同时鼓励各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购销,并创造相应的环境。
农业技术求大于供:
对农业技术的要求,19.2%是县农技员提供的,19.2%是乡镇农技员提供的,38.5%是村农技员提供的。调查中发现,农民已普遍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希望掌握更多的农业生产新技术。政府及农技部门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是不够的。大部分被调查的农民反映,他们对田间管理还是传统的,或是看人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他们非常渴望获得新技术、新品种(苗种)等信息。农民希望各级农技人员深入到农户、田间地头推广农业技术,做好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真正实现科技兴农。
多收了三五斗架不住市场价格波动:
由于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低,自我服务的组织发育缓慢,因价格波动造成农民在种植、养殖方面损失的占56.15%。特别是农资价格的上涨吃掉了国家给农民的优惠。
土地调整有群众基础:
调查数据显示,有78.2%的农民认为自家的耕地需要调整,如果村里进行土地调整会有85.79%的农民支持。支持土地调整的原因,77.9%的农民认为是因为土地分散不利管理。
过半的家庭有人外出打工:
调查的一万户农民中,54.7%的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42.7%的农民希望政府能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打工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技术和工资拖欠,分别占36.9%和16.3%。
21世纪的农村生活:
农民生活用水,77.56%的是使用压水井,17.45%使用公用井水,1.44%使用塘水,0.6%使用河水,自来水仅占2.77%,8.31%的被调查农户饮用水有涩味。被调查农户中,用柴草做饭的占到82.6%,使用露天厕所的占54.45%,在家中用木盆洗澡的90.48%,有43%的被调查农户家里的垃圾简单地丢掉,66%的农户房屋没有规划。
农村——文化和组织的贫瘠:
调查数据显示,68.1%的农民把看电视作为他们的消遣方式,24.4%的农民靠打牌娱乐。有64.57%的村子目前没有通广播,88.6%的农户表示村里没有治安联防队,69.2%的农民反映村里的民兵组织根本不活动。约80%的农户反映他们对文化娱乐生活需求迫切。被调查的农民中,78.58%希望有集体文化生活,61%的农民愿意参加文艺队、戏班子等活动,73.18%的农民希望有妇女协会和老年协会,71.17%的农民希望村里有人组织专业协会或合作社。
农村义务教育之痒:
新农村建设,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开发人力资源,人才兴村,因此教育的重点应放在青少年的培养上。调查表明,36.75%的农户反映本村有适龄儿童辍学现象,而究其原因,55.1%的被访者说是因为交不起学费,39.6%的被访者说因为孩子对上学没有兴趣。
农民告贷之难
调查问卷显示,农民缺钱时,69.94%的农户会向亲友借,19.38%会向信用社贷款,20.88%农户曾借过高利贷。这说明,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贷仍是农村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农户从农村信用社获得5000元以上的借款困难较大。如果碰到借钱不还,37%的农户认为要找担保人,17.6%的认为找有威望的人调解,14.4%的要求打官司。而对农户间进行资金互助,38%农民愿意参加,37.6%的农户不愿参加,持观望态度的占15.4%。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操作的质疑:
调查的农户中,87.05%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50.74%的人认为报销程序复杂,38.82%认为门槛太高,43.42%的认为医院药价太高,17.83%认为医院用药不规范。为不使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希望政府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力度,让农民真正从中受益。
农民对农村建设的需求意愿:
调查表明,修路是目前农民最迫切要求的愿望,96.7%农民要求或非常需要修路。此外,72.1%的农户要求修排灌水渠,34.91%的农户认为需要有沼气,要求改水、改厕分别占调查农户的61%和63%。
农民的民主生活:
数据显示,59.7%的农民参加过村干部的选举,40.2%没有参加过选举。对选举细节,36.43%的农户说写选票时有人在场,63.3%的说没有人在场;67.53%的农户说选票当场公布,32.1%的认为不当场公布;74.9%的农户对村里的财务状况不了解,21.1%的农户对村里的开支不关心,37.68%的农民根本没有试过去了解;有81.47%的农户不了解政府补贴的发放标准;对于村里修路、修水渠等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30.4%的表明是村民集体讨论通过的,38.33%的人说是干部自己决定的,22.97%表示不知道;54.65%的被访者认为对于修路、修水等事村干部没有征求村民意见,12.79%的村民对此不关心。
当被问到如何做好一名村干部时,49.8%的被访者表示要经常召开村民大会,听取村民意见,46.9%的要求带头致富。
距离乡风文明还有多远:
对于老人的赡养问题,有39%的被访者认为村里有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对于婚丧嫁取亲友之间请客送礼,43.6%的农户认为别人都这样,只好入乡随俗,32.9%认为是必要的礼尚往来;对于土葬风俗,有37%的被访者只是入乡随俗,有20.4%的被访者认为是天经地义理应如此;农村五保户39.3%是自劳自养,12.2%住在村里的敬老院。问到农户对村里最不满的地方时,55%认为路不好,34%认为太贫穷,23%认为脏乱,15%认为治安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围绕农民需求,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通过万户农民调查,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作为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二是要以国家加大投入为契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三是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为主体,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实事求是,了解农民基本诉求,尊重农民的意愿。四是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长远安排。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2006年6月初,中部某县以“尊重民意、顺从民愿、培植民力”为宗旨和目标,组织300多名在校大学生以及500余名干部、教师利用一周时间,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大型农民需求调查。
此次大型农民需求调查,深入全县26个乡镇,进村入户,对1万户的家庭基本情况、生活情况、生产和就业情况、文化活动和治安情况、家庭负担情况、教育医疗情况、农户投资意愿、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等共9项近百个问题进行广泛调查,全面深入了解目前农民家庭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向政府反映真实情况,了解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需要,针对各地农村的不同条件和不同要求,为县、乡、村制定新农村发展规划提供全面、详实、科学、直接的依据。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关注程度高,参与性强,迫切要求解决技术、市场、医疗卫生、饮水、修路、改水、改厕及生产发展等问题。
面临假货无计可施:
调查结果显示,16.9%的农民曾买过假种子,14.8%的农民买过假农药,13.8%的农民曾买过假化肥。买到假农资的农民,85.7%自认倒霉,这表明农民面临假农资无计可施,58.4%的农民要求政府加强市场监管,杜绝、减少假货、劣质货上市,11.06%的农民要求政府主持正义,帮助索赔,而69.9%的农民对联合到县里或直接去厂里买比较感兴趣。建议政府大力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同时鼓励各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购销,并创造相应的环境。
农业技术求大于供:
对农业技术的要求,19.2%是县农技员提供的,19.2%是乡镇农技员提供的,38.5%是村农技员提供的。调查中发现,农民已普遍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希望掌握更多的农业生产新技术。政府及农技部门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是不够的。大部分被调查的农民反映,他们对田间管理还是传统的,或是看人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他们非常渴望获得新技术、新品种(苗种)等信息。农民希望各级农技人员深入到农户、田间地头推广农业技术,做好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真正实现科技兴农。
多收了三五斗架不住市场价格波动:
由于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低,自我服务的组织发育缓慢,因价格波动造成农民在种植、养殖方面损失的占56.15%。特别是农资价格的上涨吃掉了国家给农民的优惠。
土地调整有群众基础:
调查数据显示,有78.2%的农民认为自家的耕地需要调整,如果村里进行土地调整会有85.79%的农民支持。支持土地调整的原因,77.9%的农民认为是因为土地分散不利管理。
过半的家庭有人外出打工:
调查的一万户农民中,54.7%的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42.7%的农民希望政府能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打工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技术和工资拖欠,分别占36.9%和16.3%。
21世纪的农村生活:
农民生活用水,77.56%的是使用压水井,17.45%使用公用井水,1.44%使用塘水,0.6%使用河水,自来水仅占2.77%,8.31%的被调查农户饮用水有涩味。被调查农户中,用柴草做饭的占到82.6%,使用露天厕所的占54.45%,在家中用木盆洗澡的90.48%,有43%的被调查农户家里的垃圾简单地丢掉,66%的农户房屋没有规划。
农村——文化和组织的贫瘠:
调查数据显示,68.1%的农民把看电视作为他们的消遣方式,24.4%的农民靠打牌娱乐。有64.57%的村子目前没有通广播,88.6%的农户表示村里没有治安联防队,69.2%的农民反映村里的民兵组织根本不活动。约80%的农户反映他们对文化娱乐生活需求迫切。被调查的农民中,78.58%希望有集体文化生活,61%的农民愿意参加文艺队、戏班子等活动,73.18%的农民希望有妇女协会和老年协会,71.17%的农民希望村里有人组织专业协会或合作社。
农村义务教育之痒:
新农村建设,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开发人力资源,人才兴村,因此教育的重点应放在青少年的培养上。调查表明,36.75%的农户反映本村有适龄儿童辍学现象,而究其原因,55.1%的被访者说是因为交不起学费,39.6%的被访者说因为孩子对上学没有兴趣。
农民告贷之难
调查问卷显示,农民缺钱时,69.94%的农户会向亲友借,19.38%会向信用社贷款,20.88%农户曾借过高利贷。这说明,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贷仍是农村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农户从农村信用社获得5000元以上的借款困难较大。如果碰到借钱不还,37%的农户认为要找担保人,17.6%的认为找有威望的人调解,14.4%的要求打官司。而对农户间进行资金互助,38%农民愿意参加,37.6%的农户不愿参加,持观望态度的占15.4%。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操作的质疑:
调查的农户中,87.05%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50.74%的人认为报销程序复杂,38.82%认为门槛太高,43.42%的认为医院药价太高,17.83%认为医院用药不规范。为不使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希望政府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力度,让农民真正从中受益。
农民对农村建设的需求意愿:
调查表明,修路是目前农民最迫切要求的愿望,96.7%农民要求或非常需要修路。此外,72.1%的农户要求修排灌水渠,34.91%的农户认为需要有沼气,要求改水、改厕分别占调查农户的61%和63%。
农民的民主生活:
数据显示,59.7%的农民参加过村干部的选举,40.2%没有参加过选举。对选举细节,36.43%的农户说写选票时有人在场,63.3%的说没有人在场;67.53%的农户说选票当场公布,32.1%的认为不当场公布;74.9%的农户对村里的财务状况不了解,21.1%的农户对村里的开支不关心,37.68%的农民根本没有试过去了解;有81.47%的农户不了解政府补贴的发放标准;对于村里修路、修水渠等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30.4%的表明是村民集体讨论通过的,38.33%的人说是干部自己决定的,22.97%表示不知道;54.65%的被访者认为对于修路、修水等事村干部没有征求村民意见,12.79%的村民对此不关心。
当被问到如何做好一名村干部时,49.8%的被访者表示要经常召开村民大会,听取村民意见,46.9%的要求带头致富。
距离乡风文明还有多远:
对于老人的赡养问题,有39%的被访者认为村里有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对于婚丧嫁取亲友之间请客送礼,43.6%的农户认为别人都这样,只好入乡随俗,32.9%认为是必要的礼尚往来;对于土葬风俗,有37%的被访者只是入乡随俗,有20.4%的被访者认为是天经地义理应如此;农村五保户39.3%是自劳自养,12.2%住在村里的敬老院。问到农户对村里最不满的地方时,55%认为路不好,34%认为太贫穷,23%认为脏乱,15%认为治安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围绕农民需求,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通过万户农民调查,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作为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二是要以国家加大投入为契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三是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为主体,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实事求是,了解农民基本诉求,尊重农民的意愿。四是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长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