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6—0028—01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 提供素材,化难为易;3. 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习能力;4. 延伸课外,增长见识;5. 模拟实验,情感教育。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以优化教学结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几个误区
1.误认为课堂上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不少教师认为,运用多媒体上课就是新课改的体现,不用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于是,每节课甚至每个环节都运用多媒体。从导入、点题、展示思考题及训练题,甚至板书设计等教学过程无一例外都依赖多媒体,将课堂教学单纯技术化。
2.重视多媒体演示,忽视了传统的板书功能。板书作为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的形式,流露的是教师的个性,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魅力,交流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降低了对课堂板书的要求,很多情况下直接用多媒体展示板书内容, 轻易地将教师的板书过程取消。由多媒体展示代替教师板书,固然省时省力,也颇为整洁美观,但它失去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失去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使学生失去了在教师板书的过程中学习、加深理解和记忆的时间和过程。
3. 过分夸大了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忽视黑板及其他媒体的应用。现在很多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时,过分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多媒体在课堂上一摆出来,奇迹就会出现”,“有了多媒体,教师就不用再拿粉笔了”,事实并非如此。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灌输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过分地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只能使教学从“人灌”变成“机灌”,这样的结果必定事与愿违。
4.妨碍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现在的很多教师,重视了课件的制作。在课前精心准备,把一節课的内容非常仔细认真地准备到课件中去,上课却忽视了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上课时教师会认为,有了课件,自己上课就可以不写一个字,只需将课件内容展示给学生看就行了。
二、 寻找各种对策,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1.转变观念,明确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不能为赶时髦,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只有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发挥它的优势,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 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却常常有无法加到课件中去的遗憾。而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方式。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进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 根据教学内容,巧选制作课件的题材。在实际教学中,并非所有的教材都必须制成课件。许多知识通过幻灯、投影、模型展示、录音录像也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选择制作课件的题材显得尤为重要。选择题材应精准、恰当。如,课文中的观察着眼点、认知的模糊点、想象的着力点、记忆的知识点等都可作为课件制作的题材。
4. 画龙点睛,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语言能使多媒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多媒体又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教师恰当精要的点拨和条理精美的板书,在多媒体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精准,多媒体的使用要恰当。
总之,运用多媒体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用好多媒体,除了把握好使用的时机,趋利避害外,还应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理念,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使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获取知识的海洋。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6—0028—01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 提供素材,化难为易;3. 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习能力;4. 延伸课外,增长见识;5. 模拟实验,情感教育。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以优化教学结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几个误区
1.误认为课堂上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不少教师认为,运用多媒体上课就是新课改的体现,不用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于是,每节课甚至每个环节都运用多媒体。从导入、点题、展示思考题及训练题,甚至板书设计等教学过程无一例外都依赖多媒体,将课堂教学单纯技术化。
2.重视多媒体演示,忽视了传统的板书功能。板书作为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的形式,流露的是教师的个性,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魅力,交流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降低了对课堂板书的要求,很多情况下直接用多媒体展示板书内容, 轻易地将教师的板书过程取消。由多媒体展示代替教师板书,固然省时省力,也颇为整洁美观,但它失去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失去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使学生失去了在教师板书的过程中学习、加深理解和记忆的时间和过程。
3. 过分夸大了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忽视黑板及其他媒体的应用。现在很多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时,过分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多媒体在课堂上一摆出来,奇迹就会出现”,“有了多媒体,教师就不用再拿粉笔了”,事实并非如此。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灌输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过分地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只能使教学从“人灌”变成“机灌”,这样的结果必定事与愿违。
4.妨碍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现在的很多教师,重视了课件的制作。在课前精心准备,把一節课的内容非常仔细认真地准备到课件中去,上课却忽视了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上课时教师会认为,有了课件,自己上课就可以不写一个字,只需将课件内容展示给学生看就行了。
二、 寻找各种对策,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1.转变观念,明确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不能为赶时髦,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只有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发挥它的优势,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 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却常常有无法加到课件中去的遗憾。而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方式。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进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 根据教学内容,巧选制作课件的题材。在实际教学中,并非所有的教材都必须制成课件。许多知识通过幻灯、投影、模型展示、录音录像也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选择制作课件的题材显得尤为重要。选择题材应精准、恰当。如,课文中的观察着眼点、认知的模糊点、想象的着力点、记忆的知识点等都可作为课件制作的题材。
4. 画龙点睛,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语言能使多媒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多媒体又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教师恰当精要的点拨和条理精美的板书,在多媒体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精准,多媒体的使用要恰当。
总之,运用多媒体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用好多媒体,除了把握好使用的时机,趋利避害外,还应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理念,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使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获取知识的海洋。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