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碎片化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作为荒诞戏剧的特征之一,碎片化在塞缪•贝克特《终局》体现的淋漓尽致。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西方社会的重重危机,荒诞几乎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荒诞派作品风行一时,在西方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就碎片性在荒诞派戏剧《终局》的体现,加以分析,从一个侧面去观察荒诞派戏剧。
关键词:终局;碎片性;荒诞派
在荒诞派戏剧的背景是在二战之后,整个世界惨遭战争的蹂躏,十八世纪的启蒙时期,和十九世纪的告诉发展所许诺给人们的自由,平等,丰富的文化和物质生活都随这战争烟消云散,而此时又不能返回理性时期之前的信仰时代,精神生活凌乱不堪。贝克特此时所思索关于人类最基本的、也是最深刻的问题。生死只是人作为动物本能的趋使,因而生命的行为毫无意义。然而,人类并不能认识到自我的命运,更不能改变命运,反而制造一些虚幻的假象陶醉其中,即使濒于死亡线上,仍不自知。存在主义的思绪在其剧本潜藏,为荒诞派戏剧提供了一个总纲。因此荒诞派戏剧的艺术技法是反传统的。它采用离奇、荒诞的形式去表现荒诞主题,而碎片性成为其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之一。《终局》是贝克特得意之作,所以荒诞戏剧主要特征的碎片化,在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人物碎片化。剧中叙写的四个无助、病态、可笑的小人物,本身就是不完整的,且不说住在垃圾同里的两个人身体上的残缺,克里夫和汉姆心理的不健全成为了该剧荒诞之所在。主人公汉姆是个双目失明而且四肢瘫痪的患者,每天坐在轮椅上,靠仆人推着轮椅生活。为汉姆推轮椅的仆人克洛夫,也有一种奇怪的病症:只能站不能坐。更奇怪的是汉姆的父母,都曾在车祸中失去了双腿,每人坐一个垃圾桶里,不时地从里面伸出手向儿子讨食物,并拚命想拥抱接吻。四个残废互相看着别人忍受着痛苦,却又不能相助。他们什么期望也没有,连摆脱这种痛苦生活的方法——死亡也无法完成。四个人中唯有仆人克洛夫能够行走,他曾决心离开这间屋子,然而剧本结束时,汉姆发现,克洛夫仍然在门里站着。另外一方面,这四个人没有被放置与一个社会的背景下,除了人物身体和心理的残缺,人物丝毫没有典型性、代表性,以致该剧通过体现在人身上的这种碎片性,否定了传统戏剧,否定了体现在人物身上的袭自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尤其是与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的莎士比亚戏剧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往那种自省,进取的丰满人物形象被四肢不全,精神分裂的不晚整的人物代替,残缺的精神和物质使人成为了“宇宙的垃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不如低等生物。所以这种对个体存在的生活问题的关注,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认识也许就在此得到体现。
在戏剧中,人物的身份、关系与传统的期盼相背离。传统戏剧中体现人际关系,地位权威的主仆关系,是父子关系被颠覆。在剧中,
汉姆:该死的当爹妈的!
纳格:我的粥。
汉姆:不会再有老人了!吃的,吃的,他们就想着这个!
……
汉姆:坏蛋!你为什么把我生出来
纳格:我那时不可能知道。
当这对在垃圾桶内父母讨食变得令人讨厌时,克洛弗便授命把桶盖盖上。父母将会是家庭的核心权威,在这里本来应该确定的身份和权威被打碎,传统社会中父权的权威,在这里已经荡然无存。这种人与人关系的碎片化,暗指着在现实中人际交往中的困难,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异化,崩塌。
其次,语言的碎片话。在剧中,我们看不到什么剧情的发展,人物的闲话贯穿了全剧,唯一的大动作似乎是汉姆让仆人推着他的轮椅在屋子里打转转(他把这叫做“周游世界”)。之后又让仆人把轮椅转回屋子中心,为了保证自己的轮椅的确摆在了屋子中心,他不时拿出尺子量出屋子的中心位置。剧中常用艰涩、非逻辑的语言,在传统戏剧里的语言是有板有眼,富有逻辑性。复杂的情节、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在其中得以交代。然而荒诞派则不然。剧在开始的时候,主人公汉姆之口说道:“结局在开始时就出现了,然而还在延伸”。突然冒出的话语让人有写摸不着头脑,这里的结局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象征意义?荒诞派戏剧没有通常所说的戏剧情节,更没有一个贯穿全剧始终的中心的戏剧冲突,它的语言前后矛盾,根本没有逻辑性,甚至弄不清他在讲什么。戏剧情节的基础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可是该剧中的人物与人物之间,根本没有能够构成冲突的对立关系。在一些碎片化的话语中还暗示相互掌控的暗示这相互掌控的关系。如:
克洛夫:你为什么留我?
汉姆:因为没有别的人可留
克洛夫: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可呆。
汉姆:你还是会离开我的
克洛夫:我正在试
……
即是说,这种语言碎片性使观众融入到对剧内容的参悟。
第三,时空场景的碎片化。剧中的场景设在一间没有家俱、位于大海与灰暗地面之间,一件只有两个窗户的空房间里,封闭的空间。与外界的关系完全断裂,没有时间的变化,没有空间的转化。当克洛弗“周游世界”的时候,抬起望远镜瞭望远方,也只能看到一篇荒芜,地平线上什么也没有。天空中也没有太阳或是月亮显示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只有淡淡的黑色。连续的时空完全破碎,被剧中的光影搅合在一起,似乎形成了均质,以此构成四个人物的活动背景。这种安排体现着一种作者对非现实性和抽象性的追求。这种场景的碎片化,使虚拟的抽象变成了现实的虚无,起到了支持情节的发展和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纳格、耐尔两人在垃圾桶不断的讨东西吃,不厌其烦,汉姆坐在轮椅上和克里夫无聊的斗嘴,本来应随着时间的发展在空间中构建的意义被完全抽空,使观众直面剧中人物内心的焦虑,苦闷、迷惘。人物不停地叫着:“完了,完了,要完了,马上就要完了。”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可以在这种场景的衬托下,人物的叫嚷却可以直接引起观众去对剧所表达的内涵更深入的思考。
结论:
碎片化打乱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消解了中世纪以来建立起的理性。每个人的存在同整个生存的环境,或是互相敌对,或是陌生,人们被迫遭受到一连串非理性力量的压迫,受尽痛苦而无法反抗与解脱,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失败。因此,世界是荒诞的,人的存在也是荒诞的。这构成了荒诞派戏剧的潜在的基调。贝克特给人物安排的结局,大都是将死未死的状态。因为死亡毕竟还是摆脱荒诞世界的有效手段,而人们连这一点也难以得到。《终局》所期待的结局,也许始终不会出现,或许这四个人的出场已经成了他们的终局。另一方面,整个世界都是破碎的,无序的,这恰好是荒诞戏剧《终局》所处的时代的真实写照。“上帝是永恒的主宰,可是今天,他却不管事了。”在这个被遗弃的世界里,人们丧失了原有的依托,没有目标,没有归属,咀嚼着“荒诞”的滋味。精神世界的垮塌和破碎致使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冷漠,被被放大,重复,使整部剧充满了焦虑,迷惘,这正是《终局》这部荒诞戏剧所要表达的。在价值观,生命的意义,甚至是信仰,破碎之后,相对于迎接人生终局,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追求的回归。
参考文献:
[1]Kenner,Hugh. Life in the Box in Samuel Beckett's Endgame. Ed. Harold Bloom. 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8).Reprinted in Drama for Students,Vol. 18,Gale,2003.
[2] Homan ,Sidney. Endgame:The Playwright Completes Himself. Ed. Harold Bloom. 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8). Reprinted in Drama for Students,Vol. 18,Gale,2003.
[3] Ackerley,C.J. and Gentarski ,S. The Grove Companion to Samuel Backett:A Reader's Guide to His Works,Life,and Thought . New York:Grove Press,2004.
[4]萨缪尔(贝克特,《贝克特选集(4)》,赵家鹤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关键词:终局;碎片性;荒诞派
在荒诞派戏剧的背景是在二战之后,整个世界惨遭战争的蹂躏,十八世纪的启蒙时期,和十九世纪的告诉发展所许诺给人们的自由,平等,丰富的文化和物质生活都随这战争烟消云散,而此时又不能返回理性时期之前的信仰时代,精神生活凌乱不堪。贝克特此时所思索关于人类最基本的、也是最深刻的问题。生死只是人作为动物本能的趋使,因而生命的行为毫无意义。然而,人类并不能认识到自我的命运,更不能改变命运,反而制造一些虚幻的假象陶醉其中,即使濒于死亡线上,仍不自知。存在主义的思绪在其剧本潜藏,为荒诞派戏剧提供了一个总纲。因此荒诞派戏剧的艺术技法是反传统的。它采用离奇、荒诞的形式去表现荒诞主题,而碎片性成为其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之一。《终局》是贝克特得意之作,所以荒诞戏剧主要特征的碎片化,在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人物碎片化。剧中叙写的四个无助、病态、可笑的小人物,本身就是不完整的,且不说住在垃圾同里的两个人身体上的残缺,克里夫和汉姆心理的不健全成为了该剧荒诞之所在。主人公汉姆是个双目失明而且四肢瘫痪的患者,每天坐在轮椅上,靠仆人推着轮椅生活。为汉姆推轮椅的仆人克洛夫,也有一种奇怪的病症:只能站不能坐。更奇怪的是汉姆的父母,都曾在车祸中失去了双腿,每人坐一个垃圾桶里,不时地从里面伸出手向儿子讨食物,并拚命想拥抱接吻。四个残废互相看着别人忍受着痛苦,却又不能相助。他们什么期望也没有,连摆脱这种痛苦生活的方法——死亡也无法完成。四个人中唯有仆人克洛夫能够行走,他曾决心离开这间屋子,然而剧本结束时,汉姆发现,克洛夫仍然在门里站着。另外一方面,这四个人没有被放置与一个社会的背景下,除了人物身体和心理的残缺,人物丝毫没有典型性、代表性,以致该剧通过体现在人身上的这种碎片性,否定了传统戏剧,否定了体现在人物身上的袭自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尤其是与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的莎士比亚戏剧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往那种自省,进取的丰满人物形象被四肢不全,精神分裂的不晚整的人物代替,残缺的精神和物质使人成为了“宇宙的垃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不如低等生物。所以这种对个体存在的生活问题的关注,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认识也许就在此得到体现。
在戏剧中,人物的身份、关系与传统的期盼相背离。传统戏剧中体现人际关系,地位权威的主仆关系,是父子关系被颠覆。在剧中,
汉姆:该死的当爹妈的!
纳格:我的粥。
汉姆:不会再有老人了!吃的,吃的,他们就想着这个!
……
汉姆:坏蛋!你为什么把我生出来
纳格:我那时不可能知道。
当这对在垃圾桶内父母讨食变得令人讨厌时,克洛弗便授命把桶盖盖上。父母将会是家庭的核心权威,在这里本来应该确定的身份和权威被打碎,传统社会中父权的权威,在这里已经荡然无存。这种人与人关系的碎片化,暗指着在现实中人际交往中的困难,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异化,崩塌。
其次,语言的碎片话。在剧中,我们看不到什么剧情的发展,人物的闲话贯穿了全剧,唯一的大动作似乎是汉姆让仆人推着他的轮椅在屋子里打转转(他把这叫做“周游世界”)。之后又让仆人把轮椅转回屋子中心,为了保证自己的轮椅的确摆在了屋子中心,他不时拿出尺子量出屋子的中心位置。剧中常用艰涩、非逻辑的语言,在传统戏剧里的语言是有板有眼,富有逻辑性。复杂的情节、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在其中得以交代。然而荒诞派则不然。剧在开始的时候,主人公汉姆之口说道:“结局在开始时就出现了,然而还在延伸”。突然冒出的话语让人有写摸不着头脑,这里的结局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象征意义?荒诞派戏剧没有通常所说的戏剧情节,更没有一个贯穿全剧始终的中心的戏剧冲突,它的语言前后矛盾,根本没有逻辑性,甚至弄不清他在讲什么。戏剧情节的基础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可是该剧中的人物与人物之间,根本没有能够构成冲突的对立关系。在一些碎片化的话语中还暗示相互掌控的暗示这相互掌控的关系。如:
克洛夫:你为什么留我?
汉姆:因为没有别的人可留
克洛夫: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可呆。
汉姆:你还是会离开我的
克洛夫:我正在试
……
即是说,这种语言碎片性使观众融入到对剧内容的参悟。
第三,时空场景的碎片化。剧中的场景设在一间没有家俱、位于大海与灰暗地面之间,一件只有两个窗户的空房间里,封闭的空间。与外界的关系完全断裂,没有时间的变化,没有空间的转化。当克洛弗“周游世界”的时候,抬起望远镜瞭望远方,也只能看到一篇荒芜,地平线上什么也没有。天空中也没有太阳或是月亮显示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只有淡淡的黑色。连续的时空完全破碎,被剧中的光影搅合在一起,似乎形成了均质,以此构成四个人物的活动背景。这种安排体现着一种作者对非现实性和抽象性的追求。这种场景的碎片化,使虚拟的抽象变成了现实的虚无,起到了支持情节的发展和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纳格、耐尔两人在垃圾桶不断的讨东西吃,不厌其烦,汉姆坐在轮椅上和克里夫无聊的斗嘴,本来应随着时间的发展在空间中构建的意义被完全抽空,使观众直面剧中人物内心的焦虑,苦闷、迷惘。人物不停地叫着:“完了,完了,要完了,马上就要完了。”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可以在这种场景的衬托下,人物的叫嚷却可以直接引起观众去对剧所表达的内涵更深入的思考。
结论:
碎片化打乱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消解了中世纪以来建立起的理性。每个人的存在同整个生存的环境,或是互相敌对,或是陌生,人们被迫遭受到一连串非理性力量的压迫,受尽痛苦而无法反抗与解脱,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失败。因此,世界是荒诞的,人的存在也是荒诞的。这构成了荒诞派戏剧的潜在的基调。贝克特给人物安排的结局,大都是将死未死的状态。因为死亡毕竟还是摆脱荒诞世界的有效手段,而人们连这一点也难以得到。《终局》所期待的结局,也许始终不会出现,或许这四个人的出场已经成了他们的终局。另一方面,整个世界都是破碎的,无序的,这恰好是荒诞戏剧《终局》所处的时代的真实写照。“上帝是永恒的主宰,可是今天,他却不管事了。”在这个被遗弃的世界里,人们丧失了原有的依托,没有目标,没有归属,咀嚼着“荒诞”的滋味。精神世界的垮塌和破碎致使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冷漠,被被放大,重复,使整部剧充满了焦虑,迷惘,这正是《终局》这部荒诞戏剧所要表达的。在价值观,生命的意义,甚至是信仰,破碎之后,相对于迎接人生终局,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追求的回归。
参考文献:
[1]Kenner,Hugh. Life in the Box in Samuel Beckett's Endgame. Ed. Harold Bloom. 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8).Reprinted in Drama for Students,Vol. 18,Gale,2003.
[2] Homan ,Sidney. Endgame:The Playwright Completes Himself. Ed. Harold Bloom. 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8). Reprinted in Drama for Students,Vol. 18,Gale,2003.
[3] Ackerley,C.J. and Gentarski ,S. The Grove Companion to Samuel Backett:A Reader's Guide to His Works,Life,and Thought . New York:Grove Press,2004.
[4]萨缪尔(贝克特,《贝克特选集(4)》,赵家鹤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