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下旬,北京市西城区再次认证10家“家庭艺术馆”。从2005年9月开始,被认证的“家庭艺术馆”已达35家。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间手工艺制作者和艺术品收藏家从街巷胡同步入大家的视线。这些“剪纸”“面塑”“鬃人”制作、“蛋雕”“堆绫”等技艺的传承者,用他们对工艺制作的执着坚守着对艺术的热爱。
据西城区文化委徐科长介绍,全市范围内只有西城区认定了“家庭艺术馆”,并不时举办一些展览活动,扶持他们的发展。2008年奥运会之际,他们将举办国内外文化交流等活动,把这些设立在北京普通市民家庭的“艺术馆”,推广到全世界。
我们欣慰地看到,北京的老百姓正在用他们的勤劳智慧积极推广频临消失的文化,同时,也古道热肠地帮助指导国内外艺术爱好者,真拿出了首都人民宽广热情的胸襟气派。
胡同中的“风筝艺术馆”
这天是“三九”的头一天。笔者在西城文化委徐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什刹海边的南官房胡同12号院。院门旁紧挨着一排玻璃拉门,门旁边摆放着几只风筝。打开玻璃拉门,大约二三十平方米的房间内,墙上、柱子上,几乎所有的空间都被大大小小的风筝占据,有翼展两米的“老鹰”、手掌般大小的“沙燕”、几十米长的“巨龙”,还有蒲扇般大小的“蝴蝶”,真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是一间展示、销售风筝的“家庭艺术馆”。馆长兼房间的主人名叫王赤峰,今年58岁,是68届的老知青。王先生不仅知识渊博,而且非常健谈。正当我们谈兴正浓时,门外出现了几个人。原来是一对马来西亚夫妇,带着两个女翻译来游览北京的胡同,被门外的几只风筝吸引住了。
假风筝乱了真老鹰
两位外国朋友进了门不停地四处张望着,还通过翻译小姐转达想了解风筝的扎制方法。王先生从柜台下面拿出一只未扎完的风筝骨架,点上酒精灯,几根竹坯儿在他手里就像变魔术一样,一拗、一烤、一捆、一扎,不一会儿一只老鹰风筝的架子就做好了。两位外宾情不自禁地拍起了双手,极力表示自己敬佩的心情。这边刚刚扎完骨架,那边,王先生又将电脑打开,演示风筝的放飞过程。
这是一次在游轮上放飞风筝的录像。画面上的这只老鹰,展开双翅在半空中盘旋。忽然画面上又出现了一只真的老鹰,紧盯住风筝老鹰,随着它忽高忽低。两只老鹰在空中戏闹玩耍了好一阵子,才随着风筝老鹰返回地面而结束了这场游戏。直到风筝落地,几位客人才如梦方醒。原来操纵风筝老鹰的正是王先生,由于他做的风筝太逼真,把真老鹰也招来了。
客人挑选了几只风筝走了,小店又恢复了平静。王先生又继续娓娓道出他和风筝的故事。
王赤峰先生从小就喜爱风筝,从上幼儿园开始学做风筝,7岁时,他就能做老鹰这样的立体风筝了。
1968年,他和北京男5中的18个男青年,一同来到呼伦贝尔草原接受再教育。其后,他又和母亲、弟弟一同来到青海多巴,先学开车,后又到矿山当了一名机修工。他当完了工人当队长,当完了队长当经理。颠沛流离的生活、漂移多变的命运,并没有改变他的执着,和与他命运紧紧相连的爱好一一做风筝。
这期间,因工作关系,他到全国各地,如山东潍坊、天津杨柳青等,参加风筝节和各种风筝比赛。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结交了很多风筝友。
1990年,王先生全家回到北京,以做风筝为生,还在北海后门等地开了专卖风筝的小店。他积极参加街道组织的活动,还为孩子们上课,讲解有关风筝的知识,一来二去,他在什刹海地区也算出了名。2005年,在西城区文化委,在政府的扶持下,他的风筝小店正式被命名为“家庭艺术馆”。
风筝结下的异国友谊
艺术馆成立之初,每天要接待很多的来客,有参观的,有学手艺的,还有买风筝的,媒体报道得也很多,而前来参观的,多是外国友人。
外国朋友大多数是跟随旅行团前来,每次一来几十人,最多的一次达到170多人。每次外宾前来,王先生都要做一番准备工作,把屋里的箱子、柜子搬出去,腾出空间,准备一台电脑和一个酒精灯。这样,客人来了,安排他们坐好后,就可以讲课了。而听课费则是每人20元。
每次上课,王先生都要从做风筝的第一道工序开始讲起,一边演示一边讲课,有时候还放录像带。“家庭艺术馆”成立3年来,不知接待了多少位中外友人,大家通过小小的风筝进行了娱乐,也建立了友谊。
2006年的一天,一对中年美国夫妇来到王先生的家庭艺术馆。他们在北京王府饭店看到一本杂志上面有王先生家庭艺术馆的报道,觉得很有意思,便几经周折找到了这里,最后买了几只老鹰风筝返回了饭店。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美国夫妇又来到小店,原来他们买回风筝后很顺利就放飞了起来。这次一是表示感谢,二是他们带来了自己的两个孩子,想再买几只风筝并学习放飞。王先生二话不说,打上出租车将一家四口带到四环路以外的宽阔广场上,进行了“飞行演练”。
当这对美国夫妇第三次出现在王先生面前时,他们身后又多了两个人。这次他们把上了年纪的父母也一同带了过来,还是要学习放风筝。王先生爱好风筝几十年,见过形形色色的风筝爱好者,可像这家人这般迷恋风筝的还是第一次见到。没说的,王先生把他们带到了什刹海继续传授放飞技巧。那天大家都很开心,为了祝贺并记住这个日子,大家拿着风筝用相机留住了美好的瞬间。
因为风筝结下的异国友情多不胜数,还有一个法国家庭,全家人到中国来旅游,当他们来到王先生的小店后,男主人特别兴奋,因为他本是扎制藤椅的手艺人,看到与自己的工作相仿的扎风筝技术,迫不及待地与王先生进行交流并初步掌握。回到法国后,这位男主人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视频技术,仍然与王先生保持着联系。就这样,小小的风筝成了联系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使者。
废纸折出的艺术馆
近期,笔者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一家“家庭艺术馆”把北京城也做出来了。刚看到这消息吓了我一跳,这么大的北京城怎么做呀?原来,有一位大爷用废纸箱做出了老北京城的微缩模型,长10米,宽10米,把历史上老北京的里9门,包括城楼、箭楼、水门等共几十座城楼和城墙全部微缩制作出来。不仅再现了老北京的古都风貌,而且还在环保再利用方面完成了可贵之举。
笔者终于有机会认识了制作老北京模型的马玉泉大爷,并听他讲述了制作模型的前前后后。
唱环保,废纸箱折出北京城
马玉泉大爷土生土长在北京,小时候家里很穷,是党和毛主席 把他从苦海中拯救出来,送到部队服役,后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为了歌颂现代新生活,为了让后人了解老北京,为了向奥运会献礼,马大爷决定要用废纸板把老北京的风貌重新复原,也表表自己的爱国心。
马大爷从小生活在德胜门旁边,对德胜门城楼有着深厚的感情。那时候马大爷才七八岁,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每天能做的事情就是和小伙伴们爬城墙玩。每次他们首先要钻进阴暗的城楼,对着空旷的大殿高喊着大家的名字,只有回声碰撞在墙壁上一次次回响着,算是沉默的城楼对伙伴们作出的回答。他们跑上城墙,四周还是一样寂静,只有风声呼呼地从耳边掠过,把比伙伴们还高的荒草吹得摇摇晃晃。他们跑完城墙玩捉迷藏,或者打仗游戏,直到一个个“师长”“旅长”纷纷被“解放军”俘虏后,游戏才告一段落。休息片刻后等待他们的将是护城河里的又一场游戏。
马大爷怀着对儿时岁月的美好回忆,根据记忆和参考部分资料,画出城楼各个部分,然后将做好的城门、柱子、大梁、檀条、椽子、斗拱等组装在一起,这第一个80厘米高的德胜门城楼就做好了。
整整两年零两个月时间,马大爷的老北京微缩模型终于做完了。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马大爷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模型的制作中,今天,看着眼前的模型,听着人们对他劳动成果的赞叹,两年里吃的苦受的累再多,他老人家也觉得值了。
艺术品展出爱国情
马大爷的微缩模型做好后,按照事先的约定,他要把模型送到装甲兵指挥工程学院——他的老战友工作的地方,要让那里的官兵欣赏一下老北京的古都风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这一天,装甲兵指挥工程学院的官兵把刚刚做好的老北京模型装了满满两辆汽车,来参观的部队官兵共有500多人,他们分成三批,依次前来观看。马大爷很早就赶了过来,为官兵们讲起了老北京九门各自的作用——
说到老北京城城门城墙的格局,有一句老话,简单地说就是“里九(里面九座城门)外七(外围七座城门)皇城四(内部皇城四座城门)”,里面九座门又分别由箭楼、城楼和两座水门组成瓮城,一共有54座城门……
马大爷滔滔不绝地讲着,部队官兵们则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正在倾听老北京民俗文化课程。
在装甲兵指挥工程学院的展览刚办完,马大爷又准备下一次展览。这天,民族团结小学的学生们来到马大爷家,搬走了马大爷制作的“纪晓岚草堂”和“甓雍”(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的微缩模型,这两件模型和马大爷的京剧脸谱艺术绘画,在“西城区能人节”这天在民族团结小学的操场上进行展览。同学们排队参观,脸上都流露出好奇和惊喜。当他们听了马大爷对展品的介绍后,又都会心地笑了。原来,马大爷带来的不单单是古建模型,他还用古代文人墨客刻苦学习的精神,激励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背在身上的艺术馆
这次要说的艺术馆有些特别,它不在胡同里,更不在大街上,而是一个被背在身上的流动的艺术馆,而创办、背负艺术馆的人名叫刘燮昌。
刘燮昌是北京海淀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先天的因素加上环境的影响,使刘老师身上的艺术细胞多得直往外冒,就连逛大街,都忘不了对艺术的关注。
“非典”刚过,刘燮昌和爱人逛西单,来到他每次必去的新华书店,他无意中发现了影响他后半个人生的书——一本讲解易拉罐制作的教材。书中精美的插图,详细的文字介绍,让刘燮昌如获至宝,“这本书怎么就像是给我写的一样呢!”
手捧“宝书”回到家,刘燮昌就像是唐僧取回真经,如醉如痴地研究起来。刘燮昌教了40多年语文,刻了40年的油印钢板,画插图和宣传画那是得心应手。要学易拉罐工艺品制作,只要将自己从前用的钢板换成一块胶皮,钢笔换成刻刀,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刘燮昌先做了两个小工艺品。没想到这两件不太成熟的作品竟被街道的工作人员看中,拿去参加了展览。刘燮昌受到很大的鼓舞,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易拉罐讲述《水浒传》
刘燮昌的第一件作品是《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件作品的左上角是雷锋同志的头像,下面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件作品只用了一张易拉罐材料。接着刘燮昌又从贝雕画上受到启发,创作出多张材料重叠、富有立体感的作品,丰富了作品的形式。
刘燮昌说“搞艺术创作,作品的形式是一方面,比形还重要的就是作品的内涵。”为了提高作品的文化内涵,刘老师加强了在这方面的学习。除了到各工艺品市场学习以外,还跑到各大书店看《三国》,读《水浒》,丰富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创作灵感。此后,他陆续创作了《红楼梦》《黛玉进府》《三国》《五虎上将》等作品。
刘燮昌从小就喜欢《水浒》,一直以来有一个愿望,就是要画出《水浒》里的一百零八将。而今天,自己的愿望有了稍稍的变化,那就是自己要以易拉罐为材料,将水浒一百零八将的形象表现出来。
画着画着,刘燮昌向自己提出了问题:现在按照图谱稍作修改后做出的工艺画和简单的复制差不多,作品无神少韵,缺少文化内涵,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作品的品位呢?刘燮昌想到,如果将画配上文字,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不就两全齐美了吗!想到这儿,他马上动手找书和材料,分门别类,将《水浒》中的人物按座次排好,然后每个人物都配上文字简介。人物呼之欲出,文字行云流水,令观者在精神上达到清新高雅的享受。
刘燮昌是个勤奋的人,没几年工夫,创作的作品就已达到五大类、几十种,这其中存民间传统图案类的龙凤、麒麟、门神、大象、狮子、鸳鸯、蝙蝠;花鸟类的菊花、月季、牡丹、鹦鹉、仙鹤和蝴蝶;现代名著类的朱德的《我的母亲》、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朱自清的《背影》等等。这么多作品,刘老师将其分门别类安置好。有用镜框装饰起来的,也有装订成作品集的,而仅作品集的部分就有厚厚的几大本。
流动艺术馆上门传技艺
创作了一定数量的作品后,刘燮昌想:创作这些作品的用途是什么呢?难道只是用来自我欣赏和送给朋友吗?刘燮昌把作品整理成几本画册,背到广播电台、电视台,背上北海、景山,背到一切有人活动的地方,在那里举办自己的流动展览。
几年前,北京广播电台“老年之友”节目就请刘燮昌就制作易拉罐工艺品的事做过多期节目。北京电视台“7日”节目和其他频道也就刘燮昌环保材料再利用做过节目。刘燮昌还利用自己的博客向广大网友宣传自己制作工艺画的心得和体会,为广大网友讲解工艺画的制作。2006年12月,由西城区扶持,由刘燮昌一家和另外9个家庭成立了文化创意和环保再利用“家庭艺术馆”。“艺术馆”成立后,刘老师就更忙了。
有一位残疾女士名叫贾鸿仙,经过多次寻找,才找到刘燮昌,要求学习易拉罐工艺画的制作。刘燮昌发现贾女士的爱人也是残疾人,两个人生活非常清苦,如果能多掌握些技能,日后就多一些就业的途径。刘燮昌没有丝毫犹豫,主动提出上门传授技艺,直到贾女士和爱人完全掌握了易拉罐工艺品的制作,并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
一天,刘燮昌刚从北海公园办完流动展览,街道居委会的人就找了过来,原来,有位先生千方百计找了过来,定要参观刘燮昌的家庭艺术馆。经了解得知,这位先生是个海员,由于长年生活在船上,生活单调,闲来无事喜欢用易拉罐做各种小桌子、小椅子等小工艺品且非常精美。当他得知刘老师用易拉罐能做出各种工艺画时,非常敬佩,今天特意找来拜师学艺。刘燮昌不仅对来客进行了热情的招待,还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拿出来与这位海员朋友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
手中的稿子还没写完,笔者就得到一个新消息:春节期间,刘燮昌的易拉罐手工画要到帝王庙参加春节庆祝活动,他热情邀请笔者前去参观。笔者对他刻苦学艺和热情助人的品德更加敬佩。
编辑/王文娜wangwenna@yeah.net
据西城区文化委徐科长介绍,全市范围内只有西城区认定了“家庭艺术馆”,并不时举办一些展览活动,扶持他们的发展。2008年奥运会之际,他们将举办国内外文化交流等活动,把这些设立在北京普通市民家庭的“艺术馆”,推广到全世界。
我们欣慰地看到,北京的老百姓正在用他们的勤劳智慧积极推广频临消失的文化,同时,也古道热肠地帮助指导国内外艺术爱好者,真拿出了首都人民宽广热情的胸襟气派。
胡同中的“风筝艺术馆”
这天是“三九”的头一天。笔者在西城文化委徐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什刹海边的南官房胡同12号院。院门旁紧挨着一排玻璃拉门,门旁边摆放着几只风筝。打开玻璃拉门,大约二三十平方米的房间内,墙上、柱子上,几乎所有的空间都被大大小小的风筝占据,有翼展两米的“老鹰”、手掌般大小的“沙燕”、几十米长的“巨龙”,还有蒲扇般大小的“蝴蝶”,真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是一间展示、销售风筝的“家庭艺术馆”。馆长兼房间的主人名叫王赤峰,今年58岁,是68届的老知青。王先生不仅知识渊博,而且非常健谈。正当我们谈兴正浓时,门外出现了几个人。原来是一对马来西亚夫妇,带着两个女翻译来游览北京的胡同,被门外的几只风筝吸引住了。
假风筝乱了真老鹰
两位外国朋友进了门不停地四处张望着,还通过翻译小姐转达想了解风筝的扎制方法。王先生从柜台下面拿出一只未扎完的风筝骨架,点上酒精灯,几根竹坯儿在他手里就像变魔术一样,一拗、一烤、一捆、一扎,不一会儿一只老鹰风筝的架子就做好了。两位外宾情不自禁地拍起了双手,极力表示自己敬佩的心情。这边刚刚扎完骨架,那边,王先生又将电脑打开,演示风筝的放飞过程。
这是一次在游轮上放飞风筝的录像。画面上的这只老鹰,展开双翅在半空中盘旋。忽然画面上又出现了一只真的老鹰,紧盯住风筝老鹰,随着它忽高忽低。两只老鹰在空中戏闹玩耍了好一阵子,才随着风筝老鹰返回地面而结束了这场游戏。直到风筝落地,几位客人才如梦方醒。原来操纵风筝老鹰的正是王先生,由于他做的风筝太逼真,把真老鹰也招来了。
客人挑选了几只风筝走了,小店又恢复了平静。王先生又继续娓娓道出他和风筝的故事。
王赤峰先生从小就喜爱风筝,从上幼儿园开始学做风筝,7岁时,他就能做老鹰这样的立体风筝了。
1968年,他和北京男5中的18个男青年,一同来到呼伦贝尔草原接受再教育。其后,他又和母亲、弟弟一同来到青海多巴,先学开车,后又到矿山当了一名机修工。他当完了工人当队长,当完了队长当经理。颠沛流离的生活、漂移多变的命运,并没有改变他的执着,和与他命运紧紧相连的爱好一一做风筝。
这期间,因工作关系,他到全国各地,如山东潍坊、天津杨柳青等,参加风筝节和各种风筝比赛。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结交了很多风筝友。
1990年,王先生全家回到北京,以做风筝为生,还在北海后门等地开了专卖风筝的小店。他积极参加街道组织的活动,还为孩子们上课,讲解有关风筝的知识,一来二去,他在什刹海地区也算出了名。2005年,在西城区文化委,在政府的扶持下,他的风筝小店正式被命名为“家庭艺术馆”。
风筝结下的异国友谊
艺术馆成立之初,每天要接待很多的来客,有参观的,有学手艺的,还有买风筝的,媒体报道得也很多,而前来参观的,多是外国友人。
外国朋友大多数是跟随旅行团前来,每次一来几十人,最多的一次达到170多人。每次外宾前来,王先生都要做一番准备工作,把屋里的箱子、柜子搬出去,腾出空间,准备一台电脑和一个酒精灯。这样,客人来了,安排他们坐好后,就可以讲课了。而听课费则是每人20元。
每次上课,王先生都要从做风筝的第一道工序开始讲起,一边演示一边讲课,有时候还放录像带。“家庭艺术馆”成立3年来,不知接待了多少位中外友人,大家通过小小的风筝进行了娱乐,也建立了友谊。
2006年的一天,一对中年美国夫妇来到王先生的家庭艺术馆。他们在北京王府饭店看到一本杂志上面有王先生家庭艺术馆的报道,觉得很有意思,便几经周折找到了这里,最后买了几只老鹰风筝返回了饭店。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美国夫妇又来到小店,原来他们买回风筝后很顺利就放飞了起来。这次一是表示感谢,二是他们带来了自己的两个孩子,想再买几只风筝并学习放飞。王先生二话不说,打上出租车将一家四口带到四环路以外的宽阔广场上,进行了“飞行演练”。
当这对美国夫妇第三次出现在王先生面前时,他们身后又多了两个人。这次他们把上了年纪的父母也一同带了过来,还是要学习放风筝。王先生爱好风筝几十年,见过形形色色的风筝爱好者,可像这家人这般迷恋风筝的还是第一次见到。没说的,王先生把他们带到了什刹海继续传授放飞技巧。那天大家都很开心,为了祝贺并记住这个日子,大家拿着风筝用相机留住了美好的瞬间。
因为风筝结下的异国友情多不胜数,还有一个法国家庭,全家人到中国来旅游,当他们来到王先生的小店后,男主人特别兴奋,因为他本是扎制藤椅的手艺人,看到与自己的工作相仿的扎风筝技术,迫不及待地与王先生进行交流并初步掌握。回到法国后,这位男主人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视频技术,仍然与王先生保持着联系。就这样,小小的风筝成了联系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使者。
废纸折出的艺术馆
近期,笔者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一家“家庭艺术馆”把北京城也做出来了。刚看到这消息吓了我一跳,这么大的北京城怎么做呀?原来,有一位大爷用废纸箱做出了老北京城的微缩模型,长10米,宽10米,把历史上老北京的里9门,包括城楼、箭楼、水门等共几十座城楼和城墙全部微缩制作出来。不仅再现了老北京的古都风貌,而且还在环保再利用方面完成了可贵之举。
笔者终于有机会认识了制作老北京模型的马玉泉大爷,并听他讲述了制作模型的前前后后。
唱环保,废纸箱折出北京城
马玉泉大爷土生土长在北京,小时候家里很穷,是党和毛主席 把他从苦海中拯救出来,送到部队服役,后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为了歌颂现代新生活,为了让后人了解老北京,为了向奥运会献礼,马大爷决定要用废纸板把老北京的风貌重新复原,也表表自己的爱国心。
马大爷从小生活在德胜门旁边,对德胜门城楼有着深厚的感情。那时候马大爷才七八岁,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每天能做的事情就是和小伙伴们爬城墙玩。每次他们首先要钻进阴暗的城楼,对着空旷的大殿高喊着大家的名字,只有回声碰撞在墙壁上一次次回响着,算是沉默的城楼对伙伴们作出的回答。他们跑上城墙,四周还是一样寂静,只有风声呼呼地从耳边掠过,把比伙伴们还高的荒草吹得摇摇晃晃。他们跑完城墙玩捉迷藏,或者打仗游戏,直到一个个“师长”“旅长”纷纷被“解放军”俘虏后,游戏才告一段落。休息片刻后等待他们的将是护城河里的又一场游戏。
马大爷怀着对儿时岁月的美好回忆,根据记忆和参考部分资料,画出城楼各个部分,然后将做好的城门、柱子、大梁、檀条、椽子、斗拱等组装在一起,这第一个80厘米高的德胜门城楼就做好了。
整整两年零两个月时间,马大爷的老北京微缩模型终于做完了。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马大爷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模型的制作中,今天,看着眼前的模型,听着人们对他劳动成果的赞叹,两年里吃的苦受的累再多,他老人家也觉得值了。
艺术品展出爱国情
马大爷的微缩模型做好后,按照事先的约定,他要把模型送到装甲兵指挥工程学院——他的老战友工作的地方,要让那里的官兵欣赏一下老北京的古都风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这一天,装甲兵指挥工程学院的官兵把刚刚做好的老北京模型装了满满两辆汽车,来参观的部队官兵共有500多人,他们分成三批,依次前来观看。马大爷很早就赶了过来,为官兵们讲起了老北京九门各自的作用——
说到老北京城城门城墙的格局,有一句老话,简单地说就是“里九(里面九座城门)外七(外围七座城门)皇城四(内部皇城四座城门)”,里面九座门又分别由箭楼、城楼和两座水门组成瓮城,一共有54座城门……
马大爷滔滔不绝地讲着,部队官兵们则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正在倾听老北京民俗文化课程。
在装甲兵指挥工程学院的展览刚办完,马大爷又准备下一次展览。这天,民族团结小学的学生们来到马大爷家,搬走了马大爷制作的“纪晓岚草堂”和“甓雍”(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的微缩模型,这两件模型和马大爷的京剧脸谱艺术绘画,在“西城区能人节”这天在民族团结小学的操场上进行展览。同学们排队参观,脸上都流露出好奇和惊喜。当他们听了马大爷对展品的介绍后,又都会心地笑了。原来,马大爷带来的不单单是古建模型,他还用古代文人墨客刻苦学习的精神,激励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背在身上的艺术馆
这次要说的艺术馆有些特别,它不在胡同里,更不在大街上,而是一个被背在身上的流动的艺术馆,而创办、背负艺术馆的人名叫刘燮昌。
刘燮昌是北京海淀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先天的因素加上环境的影响,使刘老师身上的艺术细胞多得直往外冒,就连逛大街,都忘不了对艺术的关注。
“非典”刚过,刘燮昌和爱人逛西单,来到他每次必去的新华书店,他无意中发现了影响他后半个人生的书——一本讲解易拉罐制作的教材。书中精美的插图,详细的文字介绍,让刘燮昌如获至宝,“这本书怎么就像是给我写的一样呢!”
手捧“宝书”回到家,刘燮昌就像是唐僧取回真经,如醉如痴地研究起来。刘燮昌教了40多年语文,刻了40年的油印钢板,画插图和宣传画那是得心应手。要学易拉罐工艺品制作,只要将自己从前用的钢板换成一块胶皮,钢笔换成刻刀,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刘燮昌先做了两个小工艺品。没想到这两件不太成熟的作品竟被街道的工作人员看中,拿去参加了展览。刘燮昌受到很大的鼓舞,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易拉罐讲述《水浒传》
刘燮昌的第一件作品是《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件作品的左上角是雷锋同志的头像,下面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件作品只用了一张易拉罐材料。接着刘燮昌又从贝雕画上受到启发,创作出多张材料重叠、富有立体感的作品,丰富了作品的形式。
刘燮昌说“搞艺术创作,作品的形式是一方面,比形还重要的就是作品的内涵。”为了提高作品的文化内涵,刘老师加强了在这方面的学习。除了到各工艺品市场学习以外,还跑到各大书店看《三国》,读《水浒》,丰富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创作灵感。此后,他陆续创作了《红楼梦》《黛玉进府》《三国》《五虎上将》等作品。
刘燮昌从小就喜欢《水浒》,一直以来有一个愿望,就是要画出《水浒》里的一百零八将。而今天,自己的愿望有了稍稍的变化,那就是自己要以易拉罐为材料,将水浒一百零八将的形象表现出来。
画着画着,刘燮昌向自己提出了问题:现在按照图谱稍作修改后做出的工艺画和简单的复制差不多,作品无神少韵,缺少文化内涵,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作品的品位呢?刘燮昌想到,如果将画配上文字,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不就两全齐美了吗!想到这儿,他马上动手找书和材料,分门别类,将《水浒》中的人物按座次排好,然后每个人物都配上文字简介。人物呼之欲出,文字行云流水,令观者在精神上达到清新高雅的享受。
刘燮昌是个勤奋的人,没几年工夫,创作的作品就已达到五大类、几十种,这其中存民间传统图案类的龙凤、麒麟、门神、大象、狮子、鸳鸯、蝙蝠;花鸟类的菊花、月季、牡丹、鹦鹉、仙鹤和蝴蝶;现代名著类的朱德的《我的母亲》、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朱自清的《背影》等等。这么多作品,刘老师将其分门别类安置好。有用镜框装饰起来的,也有装订成作品集的,而仅作品集的部分就有厚厚的几大本。
流动艺术馆上门传技艺
创作了一定数量的作品后,刘燮昌想:创作这些作品的用途是什么呢?难道只是用来自我欣赏和送给朋友吗?刘燮昌把作品整理成几本画册,背到广播电台、电视台,背上北海、景山,背到一切有人活动的地方,在那里举办自己的流动展览。
几年前,北京广播电台“老年之友”节目就请刘燮昌就制作易拉罐工艺品的事做过多期节目。北京电视台“7日”节目和其他频道也就刘燮昌环保材料再利用做过节目。刘燮昌还利用自己的博客向广大网友宣传自己制作工艺画的心得和体会,为广大网友讲解工艺画的制作。2006年12月,由西城区扶持,由刘燮昌一家和另外9个家庭成立了文化创意和环保再利用“家庭艺术馆”。“艺术馆”成立后,刘老师就更忙了。
有一位残疾女士名叫贾鸿仙,经过多次寻找,才找到刘燮昌,要求学习易拉罐工艺画的制作。刘燮昌发现贾女士的爱人也是残疾人,两个人生活非常清苦,如果能多掌握些技能,日后就多一些就业的途径。刘燮昌没有丝毫犹豫,主动提出上门传授技艺,直到贾女士和爱人完全掌握了易拉罐工艺品的制作,并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
一天,刘燮昌刚从北海公园办完流动展览,街道居委会的人就找了过来,原来,有位先生千方百计找了过来,定要参观刘燮昌的家庭艺术馆。经了解得知,这位先生是个海员,由于长年生活在船上,生活单调,闲来无事喜欢用易拉罐做各种小桌子、小椅子等小工艺品且非常精美。当他得知刘老师用易拉罐能做出各种工艺画时,非常敬佩,今天特意找来拜师学艺。刘燮昌不仅对来客进行了热情的招待,还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拿出来与这位海员朋友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
手中的稿子还没写完,笔者就得到一个新消息:春节期间,刘燮昌的易拉罐手工画要到帝王庙参加春节庆祝活动,他热情邀请笔者前去参观。笔者对他刻苦学艺和热情助人的品德更加敬佩。
编辑/王文娜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