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中青年人群对卒中先兆症状识别与反应的潜在分类及其特征,为构建公众卒中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的中青年人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及反应调查问卷对广东省564名中青年人进行调查,以其对卒中先兆症状做出的识别与反应进行潜在类别分析,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人口社会学信息、亲友卒中经历、“中风120”口诀知晓情况对潜在类别的影响.结果 识别出3个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卒中先兆识别高—拨打120组”(19.1%),“身体症状敏感—自行就医组”(52.3%),“轻视肢体麻木—不喜就医组”(28
【机 构】
: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青年人群对卒中先兆症状识别与反应的潜在分类及其特征,为构建公众卒中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的中青年人卒中先兆症状识别及反应调查问卷对广东省564名中青年人进行调查,以其对卒中先兆症状做出的识别与反应进行潜在类别分析,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人口社会学信息、亲友卒中经历、“中风120”口诀知晓情况对潜在类别的影响.结果 识别出3个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卒中先兆识别高—拨打120组”(19.1%),“身体症状敏感—自行就医组”(52.3%),“轻视肢体麻木—不喜就医组”(28.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从事服务业,年龄51~60岁,亲友有卒中经历、知晓“中风120”口诀的中青年更倾向于归入卒中先兆识别高—拨打120组(P<0.01,P<0.05).结论 卒中教育应明确不同类别人群的宣教重点,需针对不同类别的人群特征开展针对性教育,以提高教育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二元应对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资本及其与配偶间疾病沟通问题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二元应对护理干预.干预前及干预16周后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夫妻癌症相关沟通问题量表、二元应对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心理资本得分,夫妻双方二元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自评夫妻间疾病沟通问题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二元应对干预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心理资本、二元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细节处理对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预后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74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小儿脑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细节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躯体疼痛、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维度评分]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
目的 了解老年COP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类型,分析各类型特征,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627例老年COPD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COPD自我管理量表、COPD评估测试量表、衰弱筛查表、中文版居家不出状态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以自我管理量表的5个维度为聚类变量,对研究对象系统聚类并绘制树状图,结合“Elbow法”确定最佳K值,K Means聚类完成最终聚类.结果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156.99±25.13)分;最佳聚类为3种类型,分别命名为Ⅰ类“中症状-依赖消极不依从型”、Ⅱ类“高症状
目的 系统评价高强度间歇训练对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采用RevMan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3篇文献,总样本量508例.合并效应显示,高强度间歇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提高COPD患者的峰值摄氧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增加COPD患者的6分钟步
总结1例MP-EX全磁悬浮短期体外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患者在全麻下手术,引流插管通过右侧第4肋间切口从左心房缝合固定,灌注插管通过人工血管与右侧锁骨下切口的腋动脉端侧吻合,2条管道在体外连接体外心室辅助系统,术后12d桥接心脏移植.提出术前培训与预演、完善手术物品、体外心室辅助装置及心室管道准备;术中精准配合;术后做好转运护理,妥善固定管道是其配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