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当年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陆步轩,已经变成“身价十亿的抖音网红”:首条抖音“打个招呼”,就获得了51万的点赞,目前的粉丝量已经超过了17.5万;至于“身价”,其实从去年开始,就有人用“百亿”来形容……
“身价之说,谣传!没有的事。”陆步轩说,其实自己沉寂了两年,“基本不抛头露面,而是在转型期做一些储备,做一些调查研究,充实自己。文化人里最会卖猪肉,猪肉佬里最有文化的,要做到名副其实。”如今作为壹号食品的副董事长,大家也在猜想,从当年的销售壹号土猪到如今重新出山,玩起最流行的短视频,是不是更多地看重陆步轩“形象”所带来的“带货能力”,他哈哈大笑:“我觉得我和我的师兄、壹号土猪创始人陈生应该算是带货能力还不错的。”
超过50万的抖音“开门红”
今年4月,自言是在几个同事的怂恿之下开了抖音的陆步轩,“开篇求支持”就获得了超过50万的点赞。
“我是个传统的人,知识老旧,跟不上时代,错过了微博时代。”陆步轩说,视频与写文章不一样,一个人是做不了的。团队是几个80后、90后的不固定人员,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因为开抖音组成一个临时团队,业余时间一起拍拍,“我提供主要素材、思想”。选题也是以他的意见为主,当然团队成员来自各地,于是常常又南北融合,“比如最近一期选题是冬季如何购买食材,最后变成南北方售卖方式的差异”,反而更有意思了。
按照陆步轩本来的想法,是想做猪肉知识类的,但“觉得干巴巴的,吸引力不大”,就开始一些其他方面的尝试,比如说搞笑,抖段子。陆步轩发现,自己的个人经历、阅历、人生感悟等,能给人一些启发,能得到更多的反馈,所以从聊猪肉的各种知识、常识,变成了现在的讲人生经历、态度等。陆老师成为“演员”:手中时而是把削肉剔骨的刀,时而是把徐徐摇曳的纸扇,“江湖”新称号“肉案说书人”也颇符合他现在给自己的定位,文化人里最会卖猪肉,猪肉佬里最有文化的。
其实,早在两年前,陆步轩已经受邀人驻“今日头条”了,注册名“北大屠夫陆步轩”,在“悟空问答”上写点以猪肉为主的科普类小文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对猪肉既有感性又有理性认识,觉得可以有一些知识上的输出。”最有意思的就是和读者的“互动”,回答各种问题,有关于猪肉的,比如养殖、销售、价格甚至各种做法,以及“夏天打肉机的肉渣引来小飞虫怎么办”,还有其他诸如“为什么办丧事大摆宴席大家还都很高兴”“免费给老板打工能学到技术吗”“怎样看待叫驴这种动物”等各种“离猪万里”的问题,陆步轩回答得有来道去。他的解释是,自己很懒,加之是业余参与,许多问题的“回答”只是心血来潮,没经过思考,“自己知道的,就根据自己的经验、认知随便说说。当然,涉及猪肉的技术问题,有屠夫学校的教材做支撑,我是随口道来,也不会说错”。
不管是问答互动还是短视频传播,自称“不是互联网,更不是新媒体的深度用户,微信群也都设置在‘免打扰’状态”的陆步轩,会把前者看成只是输出的地方,毕竟和猪肉打了20多年交道,“其实这都是个人兴趣爱好的体现,自媒体的优势就是可以和观众或者粉丝直接交流,也很有意思”。
但抖音号里之后的点击量难以与“开门红”相比,陆步轩觉得,第一条是跟大家打个招呼,“很多人留言说居然看到了真人,作为一个许多年前就浪得虚名的人来讲,初一露面,引起大家的关注很正常”。之后的内容,不是对每一个人的胃口,“我们也在尝试不同的方向,看看大家到底喜欢我输出啥样的东西”。
1989年北大毕业,1999年开始“祭刀”卖猪肉。2003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报道,再次引发“读书是否有用”的大讨论;另一方面,鼓励质疑甚至谩骂声中,他得到了各种邀约,还成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面对记者问其一些“杂学”功底来自何处时,他解释,本来就有兴趣,也是因为“在地方志部门工作,也是一种知识储备”。2009年,陆步轩和师兄陈生、另一位“北大卖猪佬”在广州碰面,壹号土猪已经销售了两年,首个“屠夫学校”问世。
2013年,陆步轩受邀回母校北大演讲,陆步轩曾声泪俱下地说:“给母校丢脸,是反面教材。”然而时至今日,当年的种种经历已经成为陆步轩的一种“资历”。有粉丝留言,说陆步轩卖猪肉“卖出了北大水平”,对于这一点,陆步轩觉得还是很符合自己的定位的,“我受过正规大学教育,有一定的分析、总结、归纳、提升的能力,这一点比绝大部分猪肉佬强;卖猪肉20年,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点比待在象牙塔的专家、教授强;举办屠夫学校,自己撰写教材,把杀猪卖肉这个师徒手传心授的传统技艺变成了教育,规模化培养人才……”这是前人没做过的,陆步轩说,这可以算作改变了一个行业,“从这一点来讲,说我卖猪肉‘卖出了北大水平’”。
又是一个十年。当年在家乡西安,陆步轩开猪肉店饱受争議,但在出名、立业之后,却形成了一个“新风俗”,在每年的高考前,会有顾客上门买“状元肉”。
“卖状元肉是我从前店里的一个传统,其他店没有。主要还是因为我是北大毕业,我浪得虚名以后,一些顾客为了讨个好彩头,都说来买了我家的肉能考个好成绩,后来就有越来越多的人一到高考季就来找我买肉、订肉。”后来,店铺已经转给他的弟弟,但只要陆步轩在西安,还是有人找他订。今年,几个朋友问已经定居广州的陆步轩,高考季时回不回西安,要找他买肉送给朋友,“正巧,我还真有事回去”。于是,从各个渠道得知消息的顾客,都到了“老店”,点名要陆步轩亲自切肉,“今后有朋友需要或者我还在西安,都会尽量满足他们,这也是我对考生的一个祝福”。
从不得已卖猪肉到争抢状元肉,毕业30年后,陆步轩又如何看待自己的大学教育和“北大背景”呢?“我认为大学教育是一种职业准备,报考学校、专业时,相信许多人是懵懂的,是按分数而不是兴趣填报的,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也像我一样,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他坚持认为,读书让人开阔眼界,他自己说过一句话,“读书虽然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一定能改变思维”。在他看来,大学是一个平台,有许多资源,“当然,这种资源还要靠自己去把握。我如果没有北大的背景,现在可能还是农贸市场的一个小贩,绝对做不了连锁”。
(杨贺勤摘自《每日新报》
图/陈明贵)
“身价之说,谣传!没有的事。”陆步轩说,其实自己沉寂了两年,“基本不抛头露面,而是在转型期做一些储备,做一些调查研究,充实自己。文化人里最会卖猪肉,猪肉佬里最有文化的,要做到名副其实。”如今作为壹号食品的副董事长,大家也在猜想,从当年的销售壹号土猪到如今重新出山,玩起最流行的短视频,是不是更多地看重陆步轩“形象”所带来的“带货能力”,他哈哈大笑:“我觉得我和我的师兄、壹号土猪创始人陈生应该算是带货能力还不错的。”
超过50万的抖音“开门红”
今年4月,自言是在几个同事的怂恿之下开了抖音的陆步轩,“开篇求支持”就获得了超过50万的点赞。
“我是个传统的人,知识老旧,跟不上时代,错过了微博时代。”陆步轩说,视频与写文章不一样,一个人是做不了的。团队是几个80后、90后的不固定人员,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因为开抖音组成一个临时团队,业余时间一起拍拍,“我提供主要素材、思想”。选题也是以他的意见为主,当然团队成员来自各地,于是常常又南北融合,“比如最近一期选题是冬季如何购买食材,最后变成南北方售卖方式的差异”,反而更有意思了。
按照陆步轩本来的想法,是想做猪肉知识类的,但“觉得干巴巴的,吸引力不大”,就开始一些其他方面的尝试,比如说搞笑,抖段子。陆步轩发现,自己的个人经历、阅历、人生感悟等,能给人一些启发,能得到更多的反馈,所以从聊猪肉的各种知识、常识,变成了现在的讲人生经历、态度等。陆老师成为“演员”:手中时而是把削肉剔骨的刀,时而是把徐徐摇曳的纸扇,“江湖”新称号“肉案说书人”也颇符合他现在给自己的定位,文化人里最会卖猪肉,猪肉佬里最有文化的。
其实,早在两年前,陆步轩已经受邀人驻“今日头条”了,注册名“北大屠夫陆步轩”,在“悟空问答”上写点以猪肉为主的科普类小文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对猪肉既有感性又有理性认识,觉得可以有一些知识上的输出。”最有意思的就是和读者的“互动”,回答各种问题,有关于猪肉的,比如养殖、销售、价格甚至各种做法,以及“夏天打肉机的肉渣引来小飞虫怎么办”,还有其他诸如“为什么办丧事大摆宴席大家还都很高兴”“免费给老板打工能学到技术吗”“怎样看待叫驴这种动物”等各种“离猪万里”的问题,陆步轩回答得有来道去。他的解释是,自己很懒,加之是业余参与,许多问题的“回答”只是心血来潮,没经过思考,“自己知道的,就根据自己的经验、认知随便说说。当然,涉及猪肉的技术问题,有屠夫学校的教材做支撑,我是随口道来,也不会说错”。
不管是问答互动还是短视频传播,自称“不是互联网,更不是新媒体的深度用户,微信群也都设置在‘免打扰’状态”的陆步轩,会把前者看成只是输出的地方,毕竟和猪肉打了20多年交道,“其实这都是个人兴趣爱好的体现,自媒体的优势就是可以和观众或者粉丝直接交流,也很有意思”。
但抖音号里之后的点击量难以与“开门红”相比,陆步轩觉得,第一条是跟大家打个招呼,“很多人留言说居然看到了真人,作为一个许多年前就浪得虚名的人来讲,初一露面,引起大家的关注很正常”。之后的内容,不是对每一个人的胃口,“我们也在尝试不同的方向,看看大家到底喜欢我输出啥样的东西”。
1989年北大毕业,1999年开始“祭刀”卖猪肉。2003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报道,再次引发“读书是否有用”的大讨论;另一方面,鼓励质疑甚至谩骂声中,他得到了各种邀约,还成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面对记者问其一些“杂学”功底来自何处时,他解释,本来就有兴趣,也是因为“在地方志部门工作,也是一种知识储备”。2009年,陆步轩和师兄陈生、另一位“北大卖猪佬”在广州碰面,壹号土猪已经销售了两年,首个“屠夫学校”问世。
2013年,陆步轩受邀回母校北大演讲,陆步轩曾声泪俱下地说:“给母校丢脸,是反面教材。”然而时至今日,当年的种种经历已经成为陆步轩的一种“资历”。有粉丝留言,说陆步轩卖猪肉“卖出了北大水平”,对于这一点,陆步轩觉得还是很符合自己的定位的,“我受过正规大学教育,有一定的分析、总结、归纳、提升的能力,这一点比绝大部分猪肉佬强;卖猪肉20年,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点比待在象牙塔的专家、教授强;举办屠夫学校,自己撰写教材,把杀猪卖肉这个师徒手传心授的传统技艺变成了教育,规模化培养人才……”这是前人没做过的,陆步轩说,这可以算作改变了一个行业,“从这一点来讲,说我卖猪肉‘卖出了北大水平’”。
又是一个十年。当年在家乡西安,陆步轩开猪肉店饱受争議,但在出名、立业之后,却形成了一个“新风俗”,在每年的高考前,会有顾客上门买“状元肉”。
“卖状元肉是我从前店里的一个传统,其他店没有。主要还是因为我是北大毕业,我浪得虚名以后,一些顾客为了讨个好彩头,都说来买了我家的肉能考个好成绩,后来就有越来越多的人一到高考季就来找我买肉、订肉。”后来,店铺已经转给他的弟弟,但只要陆步轩在西安,还是有人找他订。今年,几个朋友问已经定居广州的陆步轩,高考季时回不回西安,要找他买肉送给朋友,“正巧,我还真有事回去”。于是,从各个渠道得知消息的顾客,都到了“老店”,点名要陆步轩亲自切肉,“今后有朋友需要或者我还在西安,都会尽量满足他们,这也是我对考生的一个祝福”。
从不得已卖猪肉到争抢状元肉,毕业30年后,陆步轩又如何看待自己的大学教育和“北大背景”呢?“我认为大学教育是一种职业准备,报考学校、专业时,相信许多人是懵懂的,是按分数而不是兴趣填报的,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也像我一样,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他坚持认为,读书让人开阔眼界,他自己说过一句话,“读书虽然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一定能改变思维”。在他看来,大学是一个平台,有许多资源,“当然,这种资源还要靠自己去把握。我如果没有北大的背景,现在可能还是农贸市场的一个小贩,绝对做不了连锁”。
(杨贺勤摘自《每日新报》
图/陈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