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最后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上,没有明确的减排目标,甚至也没有下一届墨西哥气候大会的时间表,但这并不妨碍各国执行自己的气候日程。中国更将在世界的目光下,逐步开展行动
争吵并未伴随会议的闭幕而休止。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闭幕,交给世人的是一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减排目标语焉不详的“哥本哈根协议”。次日,英国气候变化大臣米利班德在《卫报》发表文章,指责中国“劫持”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谈判进程。
随后几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总理温家宝先后在媒体上对哥本哈根会议结果发表看法。
哥本哈根“余音”
英国人 “劫持” 的说法甫一发出,中国外交部立即做出回应:中国为推动此次哥本哈根会议进程付出了艰苦努力,做了大量工作,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事实。英方政客的言论是在推卸其作为发达国家应该履行的对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并挑拨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事实上,围绕此次大会的相互指责一直在继续。2009年,八国集团逐渐被20国集团取代,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则公开尝试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寻求中国的帮助。在本次哥本哈根进程的每一阶段,中国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作为大会期间的焦点,在会后也依然始终处于风口浪尖。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是“哥本哈根协议”的少数赢家之一,因为“该协议既未要求中国作出任何新的承诺(这将制约其未来的发展),同时巩固了中国作为外交强国的地位。”
12月27日,中国总理温家宝接受媒体采访,回应了外界众多评论。“会议结束,余波未了。”温家宝笑着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他说,多年来,中国确有发展,但是人均用电量还仅达到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千人汽车的拥有量也还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依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温家宝此次受访前,新华社便发表长文《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纪实》。文中披露,12月17日,各国首脑聚集哥本哈根,但此时会议成果仍然“没有一片纸”——温家宝说。在最后的时刻,中国通过大量的斡旋,积极地推进,使哥本哈根会议总是向前迈进了一步。
类似的话也出现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口中。“与其看到哥本哈根大会彻底失败,完全得不到任何结果,往后倒退一大步,起码现在我们还停留在原地,跟之前相比并没有退步太多。”12月23日,奥巴马在公共广播公司(PBS)新闻时间的采访中表示。
进步还是退步的思索,在大会协议表决阶段也同样出现。在19日由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主持的冗长闭幕会上,各国代表对协议作表决,挪威代表在发言中说:我支持这个协议并非觉得它好,只不过与其倒退两步不如前进一步。
与奥巴马和挪威代表相比,来自其他方面的评论则要尖锐得多。瑞典已经为奥巴马贴上了“铸成环境灾难的帮凶”的标签,英国首相布朗则称这次高峰会是“最佳骗局以及最糟糕的闹剧”。
“我认为人们对这次哥本哈根大会的结果感到失望是很正常的。”奥巴马在23日的采访中说。
无论如何,会议的结果是一份三页纸的协议,发达国家在上面许诺,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们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从2020年开始,这个数字变为每年1000亿美元。
美国则宣布了迄今为止最低的承诺,他们将在2010 至2012 年间拨出36 亿美元的款项,日本承诺110 亿美元,欧盟是106 亿美元。
来自中国的声音则这样总结此次会议:“我们可以说我们尽心、尽力了,而且尽到责任了。”温家宝说。
中国目标的多方解读
“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9年11月25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中国宣布了此项决定。会议同时宣布,总理温家宝将出席哥本哈根会议。
这一明确的指标宣布,成为哥本哈根会议期间的关注热点。在会议的后期,更有多方声音将会议焦点从讨论全球碳排指标,转移到中国减排的国际监督上。但中国代表团在各个场合均强调:这是本国的自愿性目标,不受国际约束。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巴西和印度也均提出类似的减碳目标。
在发展中国家的自愿减排目标上,尽管美国等国家多次要求,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坚持不接受MRV(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证)的原则。但经过多方斡旋后,在呈现出的“哥本哈根协议”中,发展中国家也还是做出了让步,同意了“国际咨询与分析(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and analysis)”这一说法。
其实,40%到45%碳排强度的降低,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此规划,国内也将制定相应的自主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
在强调了“不接受MRV”的原则后,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后的11年间,将走上这条全新的减排路。而对于40%~45%这一数字,各方看法不一。
大部分的国际专家将重点指向中国碳排放的绝对量上。“这个减排目标,是减的强度,也就是碳排放增长的速度,而不是总量。”美国能源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约翰
争吵并未伴随会议的闭幕而休止。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闭幕,交给世人的是一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减排目标语焉不详的“哥本哈根协议”。次日,英国气候变化大臣米利班德在《卫报》发表文章,指责中国“劫持”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谈判进程。
随后几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总理温家宝先后在媒体上对哥本哈根会议结果发表看法。
哥本哈根“余音”
英国人 “劫持” 的说法甫一发出,中国外交部立即做出回应:中国为推动此次哥本哈根会议进程付出了艰苦努力,做了大量工作,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事实。英方政客的言论是在推卸其作为发达国家应该履行的对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并挑拨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事实上,围绕此次大会的相互指责一直在继续。2009年,八国集团逐渐被20国集团取代,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则公开尝试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寻求中国的帮助。在本次哥本哈根进程的每一阶段,中国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作为大会期间的焦点,在会后也依然始终处于风口浪尖。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是“哥本哈根协议”的少数赢家之一,因为“该协议既未要求中国作出任何新的承诺(这将制约其未来的发展),同时巩固了中国作为外交强国的地位。”
12月27日,中国总理温家宝接受媒体采访,回应了外界众多评论。“会议结束,余波未了。”温家宝笑着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他说,多年来,中国确有发展,但是人均用电量还仅达到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千人汽车的拥有量也还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依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温家宝此次受访前,新华社便发表长文《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纪实》。文中披露,12月17日,各国首脑聚集哥本哈根,但此时会议成果仍然“没有一片纸”——温家宝说。在最后的时刻,中国通过大量的斡旋,积极地推进,使哥本哈根会议总是向前迈进了一步。
类似的话也出现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口中。“与其看到哥本哈根大会彻底失败,完全得不到任何结果,往后倒退一大步,起码现在我们还停留在原地,跟之前相比并没有退步太多。”12月23日,奥巴马在公共广播公司(PBS)新闻时间的采访中表示。
进步还是退步的思索,在大会协议表决阶段也同样出现。在19日由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主持的冗长闭幕会上,各国代表对协议作表决,挪威代表在发言中说:我支持这个协议并非觉得它好,只不过与其倒退两步不如前进一步。
与奥巴马和挪威代表相比,来自其他方面的评论则要尖锐得多。瑞典已经为奥巴马贴上了“铸成环境灾难的帮凶”的标签,英国首相布朗则称这次高峰会是“最佳骗局以及最糟糕的闹剧”。
“我认为人们对这次哥本哈根大会的结果感到失望是很正常的。”奥巴马在23日的采访中说。
无论如何,会议的结果是一份三页纸的协议,发达国家在上面许诺,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们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从2020年开始,这个数字变为每年1000亿美元。
美国则宣布了迄今为止最低的承诺,他们将在2010 至2012 年间拨出36 亿美元的款项,日本承诺110 亿美元,欧盟是106 亿美元。
来自中国的声音则这样总结此次会议:“我们可以说我们尽心、尽力了,而且尽到责任了。”温家宝说。
中国目标的多方解读
“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9年11月25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中国宣布了此项决定。会议同时宣布,总理温家宝将出席哥本哈根会议。
这一明确的指标宣布,成为哥本哈根会议期间的关注热点。在会议的后期,更有多方声音将会议焦点从讨论全球碳排指标,转移到中国减排的国际监督上。但中国代表团在各个场合均强调:这是本国的自愿性目标,不受国际约束。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巴西和印度也均提出类似的减碳目标。
在发展中国家的自愿减排目标上,尽管美国等国家多次要求,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坚持不接受MRV(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证)的原则。但经过多方斡旋后,在呈现出的“哥本哈根协议”中,发展中国家也还是做出了让步,同意了“国际咨询与分析(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and analysis)”这一说法。
其实,40%到45%碳排强度的降低,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此规划,国内也将制定相应的自主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
在强调了“不接受MRV”的原则后,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后的11年间,将走上这条全新的减排路。而对于40%~45%这一数字,各方看法不一。
大部分的国际专家将重点指向中国碳排放的绝对量上。“这个减排目标,是减的强度,也就是碳排放增长的速度,而不是总量。”美国能源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