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的生长自有规律,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天性,教育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教育者对学习发生机制的正确认知能极大程度上促进儿童学习的进步。
虽然教师都知道儿童与成人有着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教师要将儿童培育好,就一定要走进儿童的世界。可当教师要同时面对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的四五十个儿童时,恐怕真的没有能力和精力去仔细观察每一个儿童,也真的提不起兴致把每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当做浪漫的教育故事。于是,在教师眼中,儿童逐步失去了具体性,“一个儿童一个世界”的观点没有了;于是,儿童就变成了教育的对象,知识、想法都来自教师的强加,而非从儿童自己的心灵中自由生长出来。
曾记得,成尚荣在《人民教育》发表过一篇名为《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的文章。文章开头以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来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支配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
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他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是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
这篇小说用幻想的方式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不得安宁。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教育孩子,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一个人不懂一个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也有可能,教育的趣味正是在于没有一种“教育学”能告诉我们,学生的内心在想什么。那么教师,就不妨把自己当做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使者,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笔者认为,这应该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要走进儿童的世界,谈话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沟通方式。当今儿童教育中,师生缺乏情感上、心灵上的互动,更遑论亲密无间的信任和依赖。师生通过敞开心扉地倾听与诉说,获得精神的交流、思想的分享,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和共进。教师只有探索适合儿童的对话方式,才能推动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叶圣陶说:“学生跟种子一个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教师要通过细致观察、深入了解,洞悉儿童的心理需求,从而找到真正适合儿童的教育。笔者认为,教师要做的是:
第一,要懂得每个孩子是不同的种子,允许他们结出不同的果实。
每个孩子的天赋、秉性不尽相同,成长氛围与教育环境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别用自己的人生观和经验给孩子过早锁定目标,孩子需要自己的天空,社会需要百舸争流、百花齐放。让他们去跑、去唱、去画、去写、去拆毁、去创造,除了牛顿、霍金、爱因斯坦,世界上也需要有刘翔、韩寒、周杰伦,更需要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平凡人。
第二,要学会让孩子不疾不徐地寻找自己的道路。
成长既然是一条摸索的路,就一定会有磕磕绊绊,也注定会有柳暗花明,若只是一路狂奔,反倒错失了美景。边走边看,边走边思考。如此,孩子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然后,卯足力气,全力冲刺。教师与家长总想着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却不知孩子连目标都不知道在哪里,想跑的路线都没设定,冲得太急太快,反而南辕北辙,与孩子真正的人生擦肩而过,渐行渐远。孩子需要慢慢走,教师的鞭子可以举得很高,但落下之前请细细斟酌。不是每一匹马都要鞭策,不是每一次行走都是疾驰,不是每一次出发就直奔目的地。
第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都说现在的孩子是宠儿,其实却是苦行僧。亲子班、培训班、学前班、辅导班,林林总总,从来没有停止过。书包很沉,作业很多,游戏很少。人们都存在这样的误解,似乎儿童、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预备阶段,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将来的幸福做准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老腔调,还始终盘旋于人们的思想深处。其实,每一天都是人生,每一个时期都是一段经历。作为过来人,我们自己清楚,最好的时光还是学生时代。
智者说:“不做坏事,就是做好事。”有时候,我们不盲目替孩子做决定,不妄图设定孩子的人生,做得少,反而是功德。
走进儿童世界,深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可以让教育者丰富对儿童的认知,树立健康的教育观,从而破译儿童学习、成长的密码。“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都来做“儿童世界的使者”吧,因为,对每个孩子来说,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虽然教师都知道儿童与成人有着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教师要将儿童培育好,就一定要走进儿童的世界。可当教师要同时面对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的四五十个儿童时,恐怕真的没有能力和精力去仔细观察每一个儿童,也真的提不起兴致把每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当做浪漫的教育故事。于是,在教师眼中,儿童逐步失去了具体性,“一个儿童一个世界”的观点没有了;于是,儿童就变成了教育的对象,知识、想法都来自教师的强加,而非从儿童自己的心灵中自由生长出来。
曾记得,成尚荣在《人民教育》发表过一篇名为《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的文章。文章开头以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来引发我们对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的时间不是自己支配的,想游玩得请示妈妈。
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正彦却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个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时,他不幸被汽车撞死。在惨剧发生的那一瞬,表哥正好路过。听见正彦对着电话向妈妈说:“玩……好吗”。后来正彦家里总是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
这篇小说用幻想的方式表明: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寄托、不得安宁。一个虚构的故事,却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成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去教育孩子,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甚至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一个人不懂一个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也有可能,教育的趣味正是在于没有一种“教育学”能告诉我们,学生的内心在想什么。那么教师,就不妨把自己当做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使者,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笔者认为,这应该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要走进儿童的世界,谈话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沟通方式。当今儿童教育中,师生缺乏情感上、心灵上的互动,更遑论亲密无间的信任和依赖。师生通过敞开心扉地倾听与诉说,获得精神的交流、思想的分享,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和共进。教师只有探索适合儿童的对话方式,才能推动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叶圣陶说:“学生跟种子一个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教师要通过细致观察、深入了解,洞悉儿童的心理需求,从而找到真正适合儿童的教育。笔者认为,教师要做的是:
第一,要懂得每个孩子是不同的种子,允许他们结出不同的果实。
每个孩子的天赋、秉性不尽相同,成长氛围与教育环境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别用自己的人生观和经验给孩子过早锁定目标,孩子需要自己的天空,社会需要百舸争流、百花齐放。让他们去跑、去唱、去画、去写、去拆毁、去创造,除了牛顿、霍金、爱因斯坦,世界上也需要有刘翔、韩寒、周杰伦,更需要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平凡人。
第二,要学会让孩子不疾不徐地寻找自己的道路。
成长既然是一条摸索的路,就一定会有磕磕绊绊,也注定会有柳暗花明,若只是一路狂奔,反倒错失了美景。边走边看,边走边思考。如此,孩子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然后,卯足力气,全力冲刺。教师与家长总想着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却不知孩子连目标都不知道在哪里,想跑的路线都没设定,冲得太急太快,反而南辕北辙,与孩子真正的人生擦肩而过,渐行渐远。孩子需要慢慢走,教师的鞭子可以举得很高,但落下之前请细细斟酌。不是每一匹马都要鞭策,不是每一次行走都是疾驰,不是每一次出发就直奔目的地。
第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都说现在的孩子是宠儿,其实却是苦行僧。亲子班、培训班、学前班、辅导班,林林总总,从来没有停止过。书包很沉,作业很多,游戏很少。人们都存在这样的误解,似乎儿童、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预备阶段,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将来的幸福做准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老腔调,还始终盘旋于人们的思想深处。其实,每一天都是人生,每一个时期都是一段经历。作为过来人,我们自己清楚,最好的时光还是学生时代。
智者说:“不做坏事,就是做好事。”有时候,我们不盲目替孩子做决定,不妄图设定孩子的人生,做得少,反而是功德。
走进儿童世界,深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可以让教育者丰富对儿童的认知,树立健康的教育观,从而破译儿童学习、成长的密码。“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都来做“儿童世界的使者”吧,因为,对每个孩子来说,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