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脑白质微结构分析方法在视路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 :磁共振成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通路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常规磁共振检查技术难以发现视路损伤后白质纤维微结构改变,眼科学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主观性,且不能探测后视路的变化.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作为一种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各种后处理分析方法 结合不同的参数进行分析,可提供组织的微结构信息,并能够直观显示活体白质纤维束,在无创地探索疾病的神经病理机制、评估预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DTI后处理方法 的不断创新,其在视路损伤中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在介绍DTI的主要参数及常见脑白质微结构分析方法 的同时,阐述了其在视路损伤研究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对各种分析方法 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1 病例资料n男性,54岁,1 月+前外院体检胸部CT发现左肺下叶背段胸膜下结节,无任何症状,常规抗炎治疗(具体不详)10 d+后患者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复查胸部CT示该结节性质待定,较前比稍增大.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联合运动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实施饮食干预联合运动指导护理模式干预,干预时间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家庭功能评分(FAD评分)、抑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SAS及SDS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
目的 评价同反相位成像在胶质瘤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行MR同反相位增强成像,在同反相位图像上计算胶质瘤实体部分信号下降比率(signal loss ratio,SLR),比较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和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LGG)SLR的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SLR值的分级效能.结果 HGG的SL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和验证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来预测乳腺癌较小体积的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23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及T2脂肪抑制序列提取ALN纹理特征,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组(n=168)和测试组(n=70),线性回归和LASSO
目的 通过分析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儿童两侧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thalamus,PVT)与全脑体素的功能连接的变化,探索NE儿童觉醒障碍及认知功能缺陷的脑功能机制.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NE儿童以及33例健康儿童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数据,选取两侧PVT为ROI,通过基于体素的功能连接(voxel-based funct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通过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评(2018院伦审研第16号).患者女,54岁,于7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肿物,如蚕豆大小.1年前当地医院体检行超声检查诊断为右乳肿物,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未予重视.近1月自感肿物增大,于2020年1月5日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门诊查体:右乳内上象限2点钟方向距离乳晕3㎝处触及一大小约3.5 ㎝×3.8 ㎝肿物,质硬,活动度欠佳,边界不清,与皮肤无明显粘连.
目的 探讨正常儿童嗅球的磁共振扫描序列及体积测量方法 ,初步建立正常儿童嗅球体积的参考范围.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地对120例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及徐州市儿童医院体检儿童病例进行分析,按年龄分为4组,其中男童60例,女童60例,所有儿童均使用GE DISCOVERY MR7503.0 T磁共振冠状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序列扫描获得嗅球影像,应用人工勾画边界并逐层相加的方法 计算双侧嗅球体积.结果 正常男童嗅球体积分别为左(21.97±0.50)mm3、右(22.51±0.4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符合我国医学伦理的规范要求,符合2013年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女,50岁,2020年2月12日因头痛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专科检查显示一般情况可,神志清;双眼视力正常,无视野缺损,调节反射及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侧指鼻实验(-),甲功全套及垂体激素全套未见明显异常.血电解质检验显示低钾、低氯血症.
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文编号2019A-088.rn患儿女,7岁,因“间断抽搐20余天”来我院就诊.抽搐时表现为双眼凝视,双手鸡爪样屈曲,伴颜面部发绀,意识不清,持续约10 s后缓解,每天发作3~4次,症状及持续时间同前.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是颅内最常见的非神经上皮来源肿瘤,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分为Ⅰ、Ⅱ、Ⅲ级共15个亚型,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以1、2、3级代替以往的Ⅰ、Ⅱ、Ⅲ级,同时强调定义不典型或间变性(即2级和3级)脑膜瘤的标准应适用于任何潜在亚型,一些分子标志物也和脑膜瘤分级分型相关.不同级别脑膜瘤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存在差异,MRI扩散成像如扩散加权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和扩散峰度成像可以用于脑膜瘤分级分型,结合了MRI扩散成像的影像组学方法 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