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为美食垂涎,大动食指,自豪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人甚至高调赞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亮相央视一套后,短时间内引爆观众“胃口”,迅速跻身微博热门话题榜,网络上的点击率一度超过热播的影视大片。网友高喊,“高清摄影机真是拿人命,口水流了一地,绝对是深夜的大杀器,都快要饿哭了!”
让人看饿更让人看哭
新疆烤馕、卤水豆腐、过桥米线、酥油煎松茸、螺狮粉、全鱼宴、油冬笋……没人料到,2012年5月14日起,一部非黄金时段播出的七集纪录片,让中国“吃货”为之疯狂。许多早已抛弃电视的人,纷纷锁定夜间的央视,坐等这部“吃货指南”。
一般的夜间时段,多半被“古装穿越、宫斗婆妈”等“重口味”电视剧占据,这次《舌尖上的中国》却让一贯低调的纪录片成为关注热点。
人们为美食垂涎,大动食指,自豪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人甚至高调赞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不同于推荐烹饪大师精湛厨艺的一般饮食类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从食材采集、主食差异、加工演变等方面人手,展示了中国人的会吃、爱吃以及与美食的深厚渊源。
纪录片播出后,网友的讨论达到了刷屏的程度,“吃货感言”五花八门:
“那个白吉馍腊汁肉做好后切了一刀……那个酥脆的声音……我暴走了!”
“作为一个要减肥的人,晚上看《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自虐精神?”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人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一点泪去,多可爱的中国。”
对于《舌尖上的中国》的意外走红,观众形容为“眼泪与口水齐流”。“流口水”自然是因为片中让人垂涎欲滴的中华美食,而“流眼泪”的原因,则是被纪录片所流露出的人文关怀所感动。
“让我想念妈妈做的饭了……”同为“吃货”,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的感言引来无数转发。中国是农业大国,最大的部委是农业部。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认为,离开了农业无法把吃谈透,“这个片子之所以得到观众的喜爱,就是让观众离开眼前的局部世界,带他们到普通的小村、窑洞、林子’大海边。”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美食节目在全世界都是收视率高的节目,因为吃是人之欲望的第一层。“美食节目再烂都有收视率,所以这种片子叫座想到了,但是观众能叫好,而且能炒成这样,我没想到。”任长箴说。
吃,几乎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熟人见面第一句便问:“吃了吗?”无论是不是饭点。
对于某些美食,吃了多年,很多中国年轻人尚不知道食物来自哪里,也不了解草根人民如何吃东西,纪录片的总编导陈晓卿说,《舌尖上的中国》重视的是人和食材的关系和状态。
“当然,我们拍了食物的差异性,也拍到了它们的共通之处。比如说,北方有凉皮,南方有米粉,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变种。像桂林米粉的出现,可能来自于秦始皇命军队修筑灵渠,北方的面条于是在桂林有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米粉。”
作为“资深吃货”,陈晓卿的“副业”除了品尝和研究美食,就是在各大报刊、杂志编写关于美食的专栏。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在云贵地区,至今延续着古老的“新米节”,新米下来的时候,人们要举行仪式,往禾仓里储存稻米;新生儿降临,亲戚朋友带来的礼物是大米。而在山西丁村,摄制组拍到了一位老人的寿宴,前来祝寿的村民把自己碗里最长的一根面条送给老人,以此表达愿他长寿的祝福。
“我每集都看,确实很独特!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讲现今社会中人要如何善待食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如此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舌尖上的中国》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
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
“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_层厚重的历史感。”陈晓卿说。
响应舌尖的同时,“吃货”们的疯狂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
一位名叫“风息神泪”的网友深夜12点发出的微博迅速引来转发,“《舌尖上的中国》—定是淘宝出资拍的。观看期间,我至少30次忍不住打开淘宝搜索有没有这个吃的。”
许多网友也忍不住纷纷上网按图索骥,根据纪录片提供的线索来“淘”美食。
淘宝网最近的业绩可圈可点。毛豆腐、松茸、诺邓火腿、乳扇,销量增长最快的食品都是节目介绍的,其中云南诺顿火腿5天内成交量增长了17倍。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人心惶惶的今天,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就这样一夜之间被重新点燃。
“舌尖上的中国”VS“地沟油中国”
有人认为,看《舌尖上的中国》,感受最深的是“食品安全危机下对食物返璞归真的要求”。
虽然这部纪录片极尽美好地调动了中国人的味蕾,但是回到现实,“地沟油中国”像一盆冷水浇将下来。中国人的味蕾,深受添加剂、地沟油戕害,中国令人骄傲的饮食文明,正在遭遇瘦肉精、致癌物的入侵。
面对无情的现实,网友发出“《舌尖上的中国》是宣传片,地沟油中国才是纪录片”的感叹。
一个是借助诱人的美食和温暖的故事所展示的舌尖中国,一个是无数的食品丑闻所展示的舌尖中国。
“纪录片带来的文化感动稍纵即逝,热情过后可能很快会被遗忘可唯美的镜头之外那个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日常生活,会逼着我们去正视、思考并给出答案。”中青报记者曹林说。
有人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太美了,美得太不真实,应该拍个食品安全版本,连开场白网友都写好了:“冬天来了,当中国东南的××人民用蓝矾为韭菜保鲜时,华北平原上的××人民正忙着把旧皮鞋做成胶囊……”对此,执行总导演任长箴称,她只是想找到社会中最温暖的东西,并没有刻意表现黑暗,那只是局部的东西,包括食品安全,“平 静中性地表达,传递的是美好,就已经站在正义这一边了”。
用怀疑的眼光一遍遍审视身边的食物,公众将“吃什么”的筛选重心日益转移为“不能吃什么”,《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国人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在这个意义上,《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一部美食纪录片。
目前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陈晓卿说。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亮相央视一套后,短时间内引爆观众“胃口”,迅速跻身微博热门话题榜,网络上的点击率一度超过热播的影视大片。网友高喊,“高清摄影机真是拿人命,口水流了一地,绝对是深夜的大杀器,都快要饿哭了!”
让人看饿更让人看哭
新疆烤馕、卤水豆腐、过桥米线、酥油煎松茸、螺狮粉、全鱼宴、油冬笋……没人料到,2012年5月14日起,一部非黄金时段播出的七集纪录片,让中国“吃货”为之疯狂。许多早已抛弃电视的人,纷纷锁定夜间的央视,坐等这部“吃货指南”。
一般的夜间时段,多半被“古装穿越、宫斗婆妈”等“重口味”电视剧占据,这次《舌尖上的中国》却让一贯低调的纪录片成为关注热点。
人们为美食垂涎,大动食指,自豪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人甚至高调赞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不同于推荐烹饪大师精湛厨艺的一般饮食类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从食材采集、主食差异、加工演变等方面人手,展示了中国人的会吃、爱吃以及与美食的深厚渊源。
纪录片播出后,网友的讨论达到了刷屏的程度,“吃货感言”五花八门:
“那个白吉馍腊汁肉做好后切了一刀……那个酥脆的声音……我暴走了!”
“作为一个要减肥的人,晚上看《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自虐精神?”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人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一点泪去,多可爱的中国。”
对于《舌尖上的中国》的意外走红,观众形容为“眼泪与口水齐流”。“流口水”自然是因为片中让人垂涎欲滴的中华美食,而“流眼泪”的原因,则是被纪录片所流露出的人文关怀所感动。
“让我想念妈妈做的饭了……”同为“吃货”,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的感言引来无数转发。中国是农业大国,最大的部委是农业部。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认为,离开了农业无法把吃谈透,“这个片子之所以得到观众的喜爱,就是让观众离开眼前的局部世界,带他们到普通的小村、窑洞、林子’大海边。”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美食节目在全世界都是收视率高的节目,因为吃是人之欲望的第一层。“美食节目再烂都有收视率,所以这种片子叫座想到了,但是观众能叫好,而且能炒成这样,我没想到。”任长箴说。
吃,几乎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熟人见面第一句便问:“吃了吗?”无论是不是饭点。
对于某些美食,吃了多年,很多中国年轻人尚不知道食物来自哪里,也不了解草根人民如何吃东西,纪录片的总编导陈晓卿说,《舌尖上的中国》重视的是人和食材的关系和状态。
“当然,我们拍了食物的差异性,也拍到了它们的共通之处。比如说,北方有凉皮,南方有米粉,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变种。像桂林米粉的出现,可能来自于秦始皇命军队修筑灵渠,北方的面条于是在桂林有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米粉。”
作为“资深吃货”,陈晓卿的“副业”除了品尝和研究美食,就是在各大报刊、杂志编写关于美食的专栏。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在云贵地区,至今延续着古老的“新米节”,新米下来的时候,人们要举行仪式,往禾仓里储存稻米;新生儿降临,亲戚朋友带来的礼物是大米。而在山西丁村,摄制组拍到了一位老人的寿宴,前来祝寿的村民把自己碗里最长的一根面条送给老人,以此表达愿他长寿的祝福。
“我每集都看,确实很独特!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讲现今社会中人要如何善待食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如此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舌尖上的中国》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
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
“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_层厚重的历史感。”陈晓卿说。
响应舌尖的同时,“吃货”们的疯狂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
一位名叫“风息神泪”的网友深夜12点发出的微博迅速引来转发,“《舌尖上的中国》—定是淘宝出资拍的。观看期间,我至少30次忍不住打开淘宝搜索有没有这个吃的。”
许多网友也忍不住纷纷上网按图索骥,根据纪录片提供的线索来“淘”美食。
淘宝网最近的业绩可圈可点。毛豆腐、松茸、诺邓火腿、乳扇,销量增长最快的食品都是节目介绍的,其中云南诺顿火腿5天内成交量增长了17倍。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人心惶惶的今天,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就这样一夜之间被重新点燃。
“舌尖上的中国”VS“地沟油中国”
有人认为,看《舌尖上的中国》,感受最深的是“食品安全危机下对食物返璞归真的要求”。
虽然这部纪录片极尽美好地调动了中国人的味蕾,但是回到现实,“地沟油中国”像一盆冷水浇将下来。中国人的味蕾,深受添加剂、地沟油戕害,中国令人骄傲的饮食文明,正在遭遇瘦肉精、致癌物的入侵。
面对无情的现实,网友发出“《舌尖上的中国》是宣传片,地沟油中国才是纪录片”的感叹。
一个是借助诱人的美食和温暖的故事所展示的舌尖中国,一个是无数的食品丑闻所展示的舌尖中国。
“纪录片带来的文化感动稍纵即逝,热情过后可能很快会被遗忘可唯美的镜头之外那个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日常生活,会逼着我们去正视、思考并给出答案。”中青报记者曹林说。
有人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太美了,美得太不真实,应该拍个食品安全版本,连开场白网友都写好了:“冬天来了,当中国东南的××人民用蓝矾为韭菜保鲜时,华北平原上的××人民正忙着把旧皮鞋做成胶囊……”对此,执行总导演任长箴称,她只是想找到社会中最温暖的东西,并没有刻意表现黑暗,那只是局部的东西,包括食品安全,“平 静中性地表达,传递的是美好,就已经站在正义这一边了”。
用怀疑的眼光一遍遍审视身边的食物,公众将“吃什么”的筛选重心日益转移为“不能吃什么”,《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国人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在这个意义上,《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一部美食纪录片。
目前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陈晓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