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诗源于人的天性,艺术始于人的模仿,并在人类灿烂的文明中产生了史诗和悲剧这两大艺术类型,其中悲剧艺术受到了极高的赞扬。动画电影《姜子牙》便是一部中年主人公对自己人生再思考的悲剧题材,整部电影体现了一种主角信仰破碎然后又重组的悲怆苍凉之感。本文从亚里士多德悲剧的角度分析主人公姜子牙,赏析动画电影《姜子牙》中的悲剧艺术美。
关键词:《诗学》;《姜子牙》;悲剧艺术;情节;角色的行动力
《诗学》中提出悲剧是一种严肃的对人生的必然律或可然律的思考,能令观众在观影时感受主人公的感受,对不应遭受厄运的主人公感到怜悯。动画电影《姜子牙》改编自神话故事《封神演义》,围绕正义、苍生、问道等话题。这类题材的主角通常是少年或青壮年,展现的是少年的热血与青春的张扬,但动画电影《姜子牙》中的主角姜子牙却是一位中年修道者,结局也不是圆满的,他完成使命后便归隐在无名的地方,姜子牙的结局与悲剧艺术理论中主角的结局设定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艺术强调结局的悲剧性,即悲剧结局必然是悲苦的,并且要由顺遂的环境转向痛苦的境地,唯有此,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
1 动画电影《姜子牙》剧本分析
动画电影《姜子牙》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封神演义》是根据历史人物进行的文学创作,作者的目的是创作可能发生的事,所以剧本的线索以及后续的故事发展必须前后关联,保持一致,即剧本创作要能前后关联,逻辑通畅。作者在《封神演义》中添加了仙幻元素,为使其合理,对情节进行了改编与补充,背景设定为姜子牙原是在山中修道之人,其师傅元始天尊演算到周商两国必然爆发战争,便派姜子牙下山,并把封神任务交给了姜子牙,让其协助在凡间历练的上神归位。
动画电影《姜子牙》可以说是一部关于姜子牙未能封神的后传,故事背景和影片主题上都有极大的改动,影片探讨了何为大道、何为正义的话题,歌颂了个人对既定命运的抗争精神。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关于悲剧的描述强调诗人坚持采用历史人物,原因在于人更倾向于向已知的物和人建立信任感。因此动画电影《姜子牙》虽然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情节,但由于影片中的角色和身份与观众脑海中的重合,观众仍然会感到熟悉,并与其建立情感关联,不至于完全打破已有的记忆模块并产生抵触心理。动画电影《姜子牙》开端的封神大典上姜子牙的“众神之长”也是取自《封神演义》,为了奖赏姜子牙,封姜子牙为监管众神的人职,即动画电影《姜子牙》中开端提到的“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对故事的创新与改造是诗人的职责,也是悲剧的魅力所在。
2 亚里士多德悲剧论在动画电影《姜子牙》中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研究作诗论诗的学问,是研究诗歌创作规律的著作,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悲剧与史诗在写作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两者有同时具备的成分,但有些是悲剧独有的。《诗学》中指出,能辨别悲剧好坏的人,也能辨别史诗的好坏,因为史诗的成分,悲剧都具备,而悲剧的成分,则不能都在史诗里找到,可见悲剧的重要性。《诗学》中的悲剧理论体系完备,内容丰富,为文艺创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 悲剧概述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剧中的主人公大多与现实对立,且结局是悲惨的,悲剧中的主角自我保护和人格独立的欲望更加强烈,拥有更加坚毅的决心以及不怕死的抗争精神。悲剧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其游历外邦之后的美学思想结晶,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高度凝练了希腊悲剧中的艺术精神。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一个有开端、有发展、有结局的行动的模仿[1],通过效仿已知的角色的行动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其中悲剧的行动主要体现为人物角色的表达,因此情节显得尤为重要,故事情节决定了大部分的人物行动走向,情节使这些具有悲剧性的人物区别于一般人的便是他们的思想和性格。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性格[2]是体现在行动中的,但并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有所行动,性格是附注在行动上的。在悲劇艺术中,除了情节、性格、思想之外,整个悲剧艺术的成分还包含言词、形象与歌曲。
在《诗学》的悲剧艺术理论中,亚里士多德一再强调事件发展的可能性或必然性,强调情节的重要性,人物也会为服务情节而做出一系列的行动,这是为了达到悲剧的目的,即引起怜悯与痛苦,使观众达到感性愉悦,获得心理层面的快感[3]。动画电影《姜子牙》的整个剧情没有滑稽的人物与表演、逗趣的生活与搞笑,而是探讨当个人与苍生对立时,应该舍苍生救个人还是成全大义,这是一部对个人信仰与原则进行拷问的带有悲剧性的影片。整部影片的基调沉重且严肃,剧情走向也是为了奠定苍凉空寂的情感基调,以借此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沉思,陶冶观众情操,引起观众内心对自我人生的思考。
2.2 悲剧情节在动画电影《姜子牙》中的表现
悲剧是对一个完整而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完整指整个事件有开端有结局,而不是一个匆匆开始、匆匆结束的故事段落,是有一定长度的,即故事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且事件之间有关联和发展,有头有尾。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头”选自《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带领众神打败商朝,未被封神的故事。此情节在神话故事《封神演义》中只是其中的一个结果。《姜子牙》取其结果作为开始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与创新,新改编的“头”满足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即放走了九尾妖狐之后必然会使自己受到惩罚以及后续九尾妖狐会再次出现的情节,但最终走向仍和原版《封神演义》一致[4],姜子牙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由于动画电影《姜子牙》是取结果作为开端的,难免会牵扯出前因和过程,虽然在开端做了故事背景简介,但并未对文中提到的静虚宫以及师尊作出解释,关于姜子牙封神的事件也是在一个精怪的回忆中穿插进行的,在事件叙述上存在混淆不清之意。而事之“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在动画电影《姜子牙》中,其“身”以姜子牙在幽都山发现九尾狐与师尊的交易以及小九的真实身份为主,既承接前面事件中姜子牙一直寻觅的真相,也承接之后发生的姜子牙违抗师尊的事件。“尾”则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尾”便是九尾狐灭,姜子牙违抗师尊、斩断天梯,世间再次恢复了安宁。这个结局是为承接前文中姜子牙一直以来的行动和情节发展而自然形成且有意识安排的。 悲剧之所以为悲剧,是因为悲剧中的故事是人们所恐惧的,整个故事以及人的鲜活与生动在悲剧中极为重要,而且这种鲜活不能转瞬即逝,短暂的故事不能推动观众情感的递进,便不能引起观众对角色的同情与悲悯。但过于冗长的情节与时间也不适合悲剧,人的感知是有限的,一个物体稍微超出人类的感知会引起人类的探索,但如果远远超出人类的认知范畴,便会使观众失去对物体的兴趣,因此时长和故事节奏在悲剧中是很重要的。动画电影《姜子牙》总时长为1小时30分钟,故事开端用了13分钟,主线占据了1小时,在主线剧情中,关于温情陪伴的剧情竟然达到了30分钟,而引起观众情绪变化的事件是在电影开始50分钟之后才开始的,在将近一小时之后才进入故事发展的小高潮,事件的真相初显端倪。最后短短30分钟内将姜子牙自我的蜕变、小九的命运、与师尊决斗这些高能的剧情全部紧密地放在一起,便产生了局促之感。纵观整部影片,故事情节明显与时长分裂,前半部分过于平淡,后半部分发展又过于快速,前后情节断裂、不够紧凑,占据时间长的情节既没有为之后重要的情节作铺垫,也未能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结局又在意料之中,那么必然不会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心理感受,感知影响认知,观众对影片的评价自然也就一般。
3 悲剧的人物性格
在《诗学》的悲剧理论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物的性格是在行动中附带表现的,也就是说人物只有在行动时才能体现其典型性。影片中主要的角色有姜子牙、小九、申公豹,配角主要有神兽四不像、九尾狐、纣王、师尊等,但能称得上行动中的人物却没有几个,影片中行动的人物有主角姜子牙、小九、申公豹,配角九尾狐、四不像,其他次要角色则通过语言展现自身性格。不通过行动只通过语言展现角色,这种方式会过于冰冷与刻板,观众并不会相信人物的性格,自然也不会因为这样一个不真实的形象而发生情绪上的波动。师尊作为片中最大的反派形象,每次出现只有简短的几句话,没有任何行动上的情节出现,甚至师尊的阴谋还是通过他人之口讲述的,这种侧面的表达不足以使师尊反派形象深入人心,师尊结局的好坏对观众并不会产生影响,因为前期观众对师尊的印象并不深刻,中后期知道师尊是一个坏人,那么结局师尊获得惩罚也是理所应当的,自然不会因师尊的覆灭而产生大的情绪波动。师尊作为片中一个主要反派,可以说没有这个角色,故事便不会开始,因此,师尊在片中必然是重点刻画的形象,几句台词并不能刻画出一个立体的神,必须给予这个神更多与人相似的性格才能引起观众对师尊的情绪浮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神无一不带着人的特性,甚至比人更具备七情六欲,神与人类越相似,越能引起观众的情绪变化。
姜子牙作为贯穿全片的典型人物,其性格满足悲剧中的人物性格。第一点,必须善良,自故事开始便樹立了姜子牙英勇的性格特征,同时在发现九尾妖狐体内可能存在无辜灵魂时,敢于对抗师尊,被罚之后仍然能坚守道心。第二点,性格必须适合,姜子牙的性格与其身份是恰当的,身为众神之长,姜子牙德高望重且心怀苍生。第三点,性格必须相似,这里指与传说中的人物性格相似。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神话传说中,姜子牙都是一位正义之士。第四点,性格必须一致,即主性格是不能更改的,通俗理解就是一个人对外展现的主要性格是不能有太大改变的,比如一个人的性格是易怒、易暴躁的,但偶然会变得温柔和气,这些侧面性格只是暂时的且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出现,大部分仍是暴躁的,这便是性格一致。影片中姜子牙的主性格是固执的、善良的,他在影片中展现的猜忌、愤怒、迷茫是情节推动引起的情绪,但并不影响他主性格的展现,因为姜子牙在面临选择时作出的行为最终体现的仍是其善良的品质,无论是踏出界线之外寻找真相,保护小九不受伤害,还是一心斩杀九尾妖狐以及为了正义与师尊对抗,都体现了姜子牙大无畏的正义性格。
动画电影《姜子牙》整体展现的是一种悲剧艺术,但并未将悲剧理论运用得当,整部影片的结尾带给观众的感受便是恢宏大气的时代、深奥的哲学话题,有一丝淡淡的感伤,但又不足以引起观众的快感,即怜悯与痛苦的情感,观影时情绪没有起伏,自然也就反响平平,远达不到同样由《封神演义》人物改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好评如潮,因此清楚影片想要带给观众的情绪感受,才能使影片出彩。
4 结语
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悲剧艺术的角度赏析动画电影《姜子牙》,是为了探讨悲剧艺术在动画电影中的表现形式,探索悲剧艺术在动画电影中更大的可能性。增加悲剧题材动画电影中的悲剧元素,不仅有利于丰富电影本身的情感表达,也能进一步增强影片情节的严密性。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的定位一定是清晰的,创作主体应明白自己创作的影片的独特性,明确电影定位,加强电影对观众情绪的影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电影的精彩。本文只是借用既有理论知识分析一部具有相似元素的动画电影,分析比较悲剧艺术理论与实际作品的差别,若着眼于其他同类型电影,《诗学》的悲剧理论还有更多值得探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于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悲剧定义及解读[J].职业技术,2011(07):127.
[2] 林玮生.论希腊悲剧的“行动性”[J].南京社会科学,2013(03):104.
[3] 佟婷.论动画艺术悲剧性的审美价值[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2):81.
[4] 史晓丽.好难挣脱的“宿命锁”——国产动漫电影《姜子牙》观后[J].东方艺术,2020(05):52-53.
作者简介:张宗凤(1997—),女,山东邹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动画。
王馨(1981—),女,江苏高邮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影视创作。
曹源(1998—),女,湖南衡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影视制作。
关键词:《诗学》;《姜子牙》;悲剧艺术;情节;角色的行动力
《诗学》中提出悲剧是一种严肃的对人生的必然律或可然律的思考,能令观众在观影时感受主人公的感受,对不应遭受厄运的主人公感到怜悯。动画电影《姜子牙》改编自神话故事《封神演义》,围绕正义、苍生、问道等话题。这类题材的主角通常是少年或青壮年,展现的是少年的热血与青春的张扬,但动画电影《姜子牙》中的主角姜子牙却是一位中年修道者,结局也不是圆满的,他完成使命后便归隐在无名的地方,姜子牙的结局与悲剧艺术理论中主角的结局设定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艺术强调结局的悲剧性,即悲剧结局必然是悲苦的,并且要由顺遂的环境转向痛苦的境地,唯有此,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
1 动画电影《姜子牙》剧本分析
动画电影《姜子牙》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封神演义》是根据历史人物进行的文学创作,作者的目的是创作可能发生的事,所以剧本的线索以及后续的故事发展必须前后关联,保持一致,即剧本创作要能前后关联,逻辑通畅。作者在《封神演义》中添加了仙幻元素,为使其合理,对情节进行了改编与补充,背景设定为姜子牙原是在山中修道之人,其师傅元始天尊演算到周商两国必然爆发战争,便派姜子牙下山,并把封神任务交给了姜子牙,让其协助在凡间历练的上神归位。
动画电影《姜子牙》可以说是一部关于姜子牙未能封神的后传,故事背景和影片主题上都有极大的改动,影片探讨了何为大道、何为正义的话题,歌颂了个人对既定命运的抗争精神。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关于悲剧的描述强调诗人坚持采用历史人物,原因在于人更倾向于向已知的物和人建立信任感。因此动画电影《姜子牙》虽然是一个全新的故事情节,但由于影片中的角色和身份与观众脑海中的重合,观众仍然会感到熟悉,并与其建立情感关联,不至于完全打破已有的记忆模块并产生抵触心理。动画电影《姜子牙》开端的封神大典上姜子牙的“众神之长”也是取自《封神演义》,为了奖赏姜子牙,封姜子牙为监管众神的人职,即动画电影《姜子牙》中开端提到的“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对故事的创新与改造是诗人的职责,也是悲剧的魅力所在。
2 亚里士多德悲剧论在动画电影《姜子牙》中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研究作诗论诗的学问,是研究诗歌创作规律的著作,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悲剧与史诗在写作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两者有同时具备的成分,但有些是悲剧独有的。《诗学》中指出,能辨别悲剧好坏的人,也能辨别史诗的好坏,因为史诗的成分,悲剧都具备,而悲剧的成分,则不能都在史诗里找到,可见悲剧的重要性。《诗学》中的悲剧理论体系完备,内容丰富,为文艺创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 悲剧概述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剧中的主人公大多与现实对立,且结局是悲惨的,悲剧中的主角自我保护和人格独立的欲望更加强烈,拥有更加坚毅的决心以及不怕死的抗争精神。悲剧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其游历外邦之后的美学思想结晶,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高度凝练了希腊悲剧中的艺术精神。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一个有开端、有发展、有结局的行动的模仿[1],通过效仿已知的角色的行动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其中悲剧的行动主要体现为人物角色的表达,因此情节显得尤为重要,故事情节决定了大部分的人物行动走向,情节使这些具有悲剧性的人物区别于一般人的便是他们的思想和性格。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性格[2]是体现在行动中的,但并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有所行动,性格是附注在行动上的。在悲劇艺术中,除了情节、性格、思想之外,整个悲剧艺术的成分还包含言词、形象与歌曲。
在《诗学》的悲剧艺术理论中,亚里士多德一再强调事件发展的可能性或必然性,强调情节的重要性,人物也会为服务情节而做出一系列的行动,这是为了达到悲剧的目的,即引起怜悯与痛苦,使观众达到感性愉悦,获得心理层面的快感[3]。动画电影《姜子牙》的整个剧情没有滑稽的人物与表演、逗趣的生活与搞笑,而是探讨当个人与苍生对立时,应该舍苍生救个人还是成全大义,这是一部对个人信仰与原则进行拷问的带有悲剧性的影片。整部影片的基调沉重且严肃,剧情走向也是为了奠定苍凉空寂的情感基调,以借此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沉思,陶冶观众情操,引起观众内心对自我人生的思考。
2.2 悲剧情节在动画电影《姜子牙》中的表现
悲剧是对一个完整而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完整指整个事件有开端有结局,而不是一个匆匆开始、匆匆结束的故事段落,是有一定长度的,即故事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且事件之间有关联和发展,有头有尾。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头”选自《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带领众神打败商朝,未被封神的故事。此情节在神话故事《封神演义》中只是其中的一个结果。《姜子牙》取其结果作为开始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与创新,新改编的“头”满足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即放走了九尾妖狐之后必然会使自己受到惩罚以及后续九尾妖狐会再次出现的情节,但最终走向仍和原版《封神演义》一致[4],姜子牙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由于动画电影《姜子牙》是取结果作为开端的,难免会牵扯出前因和过程,虽然在开端做了故事背景简介,但并未对文中提到的静虚宫以及师尊作出解释,关于姜子牙封神的事件也是在一个精怪的回忆中穿插进行的,在事件叙述上存在混淆不清之意。而事之“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在动画电影《姜子牙》中,其“身”以姜子牙在幽都山发现九尾狐与师尊的交易以及小九的真实身份为主,既承接前面事件中姜子牙一直寻觅的真相,也承接之后发生的姜子牙违抗师尊的事件。“尾”则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动画电影《姜子牙》的“尾”便是九尾狐灭,姜子牙违抗师尊、斩断天梯,世间再次恢复了安宁。这个结局是为承接前文中姜子牙一直以来的行动和情节发展而自然形成且有意识安排的。 悲剧之所以为悲剧,是因为悲剧中的故事是人们所恐惧的,整个故事以及人的鲜活与生动在悲剧中极为重要,而且这种鲜活不能转瞬即逝,短暂的故事不能推动观众情感的递进,便不能引起观众对角色的同情与悲悯。但过于冗长的情节与时间也不适合悲剧,人的感知是有限的,一个物体稍微超出人类的感知会引起人类的探索,但如果远远超出人类的认知范畴,便会使观众失去对物体的兴趣,因此时长和故事节奏在悲剧中是很重要的。动画电影《姜子牙》总时长为1小时30分钟,故事开端用了13分钟,主线占据了1小时,在主线剧情中,关于温情陪伴的剧情竟然达到了30分钟,而引起观众情绪变化的事件是在电影开始50分钟之后才开始的,在将近一小时之后才进入故事发展的小高潮,事件的真相初显端倪。最后短短30分钟内将姜子牙自我的蜕变、小九的命运、与师尊决斗这些高能的剧情全部紧密地放在一起,便产生了局促之感。纵观整部影片,故事情节明显与时长分裂,前半部分过于平淡,后半部分发展又过于快速,前后情节断裂、不够紧凑,占据时间长的情节既没有为之后重要的情节作铺垫,也未能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结局又在意料之中,那么必然不会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心理感受,感知影响认知,观众对影片的评价自然也就一般。
3 悲剧的人物性格
在《诗学》的悲剧理论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物的性格是在行动中附带表现的,也就是说人物只有在行动时才能体现其典型性。影片中主要的角色有姜子牙、小九、申公豹,配角主要有神兽四不像、九尾狐、纣王、师尊等,但能称得上行动中的人物却没有几个,影片中行动的人物有主角姜子牙、小九、申公豹,配角九尾狐、四不像,其他次要角色则通过语言展现自身性格。不通过行动只通过语言展现角色,这种方式会过于冰冷与刻板,观众并不会相信人物的性格,自然也不会因为这样一个不真实的形象而发生情绪上的波动。师尊作为片中最大的反派形象,每次出现只有简短的几句话,没有任何行动上的情节出现,甚至师尊的阴谋还是通过他人之口讲述的,这种侧面的表达不足以使师尊反派形象深入人心,师尊结局的好坏对观众并不会产生影响,因为前期观众对师尊的印象并不深刻,中后期知道师尊是一个坏人,那么结局师尊获得惩罚也是理所应当的,自然不会因师尊的覆灭而产生大的情绪波动。师尊作为片中一个主要反派,可以说没有这个角色,故事便不会开始,因此,师尊在片中必然是重点刻画的形象,几句台词并不能刻画出一个立体的神,必须给予这个神更多与人相似的性格才能引起观众对师尊的情绪浮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神无一不带着人的特性,甚至比人更具备七情六欲,神与人类越相似,越能引起观众的情绪变化。
姜子牙作为贯穿全片的典型人物,其性格满足悲剧中的人物性格。第一点,必须善良,自故事开始便樹立了姜子牙英勇的性格特征,同时在发现九尾妖狐体内可能存在无辜灵魂时,敢于对抗师尊,被罚之后仍然能坚守道心。第二点,性格必须适合,姜子牙的性格与其身份是恰当的,身为众神之长,姜子牙德高望重且心怀苍生。第三点,性格必须相似,这里指与传说中的人物性格相似。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神话传说中,姜子牙都是一位正义之士。第四点,性格必须一致,即主性格是不能更改的,通俗理解就是一个人对外展现的主要性格是不能有太大改变的,比如一个人的性格是易怒、易暴躁的,但偶然会变得温柔和气,这些侧面性格只是暂时的且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出现,大部分仍是暴躁的,这便是性格一致。影片中姜子牙的主性格是固执的、善良的,他在影片中展现的猜忌、愤怒、迷茫是情节推动引起的情绪,但并不影响他主性格的展现,因为姜子牙在面临选择时作出的行为最终体现的仍是其善良的品质,无论是踏出界线之外寻找真相,保护小九不受伤害,还是一心斩杀九尾妖狐以及为了正义与师尊对抗,都体现了姜子牙大无畏的正义性格。
动画电影《姜子牙》整体展现的是一种悲剧艺术,但并未将悲剧理论运用得当,整部影片的结尾带给观众的感受便是恢宏大气的时代、深奥的哲学话题,有一丝淡淡的感伤,但又不足以引起观众的快感,即怜悯与痛苦的情感,观影时情绪没有起伏,自然也就反响平平,远达不到同样由《封神演义》人物改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好评如潮,因此清楚影片想要带给观众的情绪感受,才能使影片出彩。
4 结语
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悲剧艺术的角度赏析动画电影《姜子牙》,是为了探讨悲剧艺术在动画电影中的表现形式,探索悲剧艺术在动画电影中更大的可能性。增加悲剧题材动画电影中的悲剧元素,不仅有利于丰富电影本身的情感表达,也能进一步增强影片情节的严密性。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的定位一定是清晰的,创作主体应明白自己创作的影片的独特性,明确电影定位,加强电影对观众情绪的影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电影的精彩。本文只是借用既有理论知识分析一部具有相似元素的动画电影,分析比较悲剧艺术理论与实际作品的差别,若着眼于其他同类型电影,《诗学》的悲剧理论还有更多值得探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于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悲剧定义及解读[J].职业技术,2011(07):127.
[2] 林玮生.论希腊悲剧的“行动性”[J].南京社会科学,2013(03):104.
[3] 佟婷.论动画艺术悲剧性的审美价值[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2):81.
[4] 史晓丽.好难挣脱的“宿命锁”——国产动漫电影《姜子牙》观后[J].东方艺术,2020(05):52-53.
作者简介:张宗凤(1997—),女,山东邹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动画。
王馨(1981—),女,江苏高邮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影视创作。
曹源(1998—),女,湖南衡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影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