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主角
吴百川,男,生于1998年;现为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初三学生;从初一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四本“文集”,约20万字;曾获“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征文比赛”全国特等奖,并赴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表彰会;文字充满灵性和悟性,有着深厚的文学积淀,以写散文见长。
自画像
5月30日盛开的双子座,O型血。
现就读于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热爱单色凌绵绵的音调,同时也喜欢空知英秋的《银魂》中低俗的吐槽。
对扭曲动作无可奈何的画手,认为安逸慵懒是人的最好状态。
对远方保持强烈向往,爱做梦却不爱行动。
相处容易,被同学称为犯2的文青。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实际上却很容易失去自己。
不 安 分
1
不知多久以前,我意识到我的心也开始不安分了。我发现我越来越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自己了,我的心再也无法安于现状了。我的心开始漂浮,双子的新鲜感也在作祟。
的确,我一直无法喜欢身边的熟悉事物,对新鲜、对陌生充满无尽的好奇与向往。我很厌弃我上小学时每天走的道路,因此很喜欢拐无限多余的弯路,把那一大片面积的每个角落都走遍。每当走到一个新地方,我都会变得格外兴奋。当然,付出的代价是我每天放学后都比别人晚半小时到家。
当时,还有三个同学比我还强悍。起码我拐无限弯路,也是朝我家方向走的,他们竟然可以朝家的反方向走,走了一大段路再折返回去。小学在河边,我家在河东,他们三个家在河西,每天他们三个会和我一起很努力地在放学后一路向东走。他们三个都是“大款”,于是四个吃货就一路吃向东。不要以为他们向东走是毫无目的的!因为六年级时我家附近开了一家炸鸡快餐店,那里,就是他们一行人的目的地。他们辛辛苦苦,费尽周折地朝家的反方向走,只为来到这里,买一个汉堡一个甜筒,然后被我们瓜分得七零八碎。最后他们三个就肩并肩捧着剩余的“残羹”向西走。我在他们的背影中,看到了一种东西,叫勇气。
生活在河西的孩子,一定对河东的一切感到好奇;同样,生活在河东的孩子,也一定会对河西的一切感到陌生。这些河东区域内被我走得烂熟的地方,他们走过时竟会那么有新鲜感地议论纷纷。当时我很惊讶,问他们这里他们就没来过吗?他们理所当然地点点头。我一时佩服起他们来,在那样紧张的六年级时刻,他们竟然可以每天抽出那么多时间来涉足这些未知的领域。
我佩服他们的勇气,当然,我自己也不是没有这种勇气。河西比河东要繁华,所以河东的人去过河西不稀奇,而河西人当然不会去河东。作为一个很有探索欲望的河东人,从我家过小学到车站,这河东、河西一大片范围都被我带着好奇心走遍。我贪婪地把这些新鲜的地方走掉,直到它们烂熟得我都不想再涉足了。于是,一大片家乡被熟悉,我找不到附近有什么地方让我渴望走一走了。于是我的心开始悸动,我想要走出这里。
2
或许,在更年少一些的时候,我爱上的不是漂泊,只是走一走,再带着走到陌生地方的自豪感归来。必须是走的,并且走得越远越好,走得越久我越骄傲。小时候我总有几次发癫了,让爸爸陪着我,决定一个行走的方向就一路向前。向北的话是进大城市的路和国道,乘车去过好几遍,至今已觉不新鲜。虽然向西的路也乘车去过好几回,但因为开拓疆界都是在晚上,所以往繁华的地方走安全一些。晚上开拓疆界都是向西走,由于我家在镇东,虽然努力过好几次,但从未走出过镇子。于是挑了某上午向东走,看周围渐次寥落,渐次呈现我从未见过的景象,我变得很欣喜。至今也忘不了,那天到的那个河水萦绕的地方,是我徒步走出镇子,踏上的新土地,也成了我心中的一道风景。
今年暑假,我突发奇想要一路向南。那天决定出发是四点半,因盛夏骄阳,出发必须稍晚一些。那天晚上有事,我向父亲允诺五点就回家。半个小时能走多远?我推出自行车,用最快的速度飞驰,熟悉的街段和景色表情不带一丝颤动地掠过。再向南些是农村,有我所未见过的田野,或许就是田野支撑着我一路向南吧。我看着那些标有村名的牌子闪过,浃东、浃西、东凰、东仁宕……不觉间我已骑了很久,到了中心大道。我很有勇气地横穿了这条公路,继续前行,看到的是并非我所向往的田野。它们很小地嵌在公路和平房中间。或许是我去的时令不对,这片田野杂乱无章,各种垃圾堆在田边。整齐的稻浪呢?金黄的麦风呢?或是青青的禾田上牧童黄牛的祥和背影呢?我失魄丧魂而归,主要是因为时间。
向南是乡村,再向南就是江海了,甚至还有我早晨登山时眺望到的点染潮红的海湾。是乐清湾吗?于是它成了我继续向南的支撑。有机会,我要一路再向南,到海边。
好像从没想过在乐清也能看见很美丽的海。我们可是在东海之滨啊,有没有白金沙滩和极干净的蓝?妈妈告诉我,没有,在乐清只有滩涂,那种恶心的泥巴地,而且我们这边的海也不美。但我还是决定哪天要一路向东,抵达碧海沙滩。
也许,这真的不是爱漂泊,可能只是对某一目的地的极度向往。但我也很享受过程,可能更爱那个过程。
以上就是在我的心躁动之前,所有“漂泊”的经历。可能我真的只是需要陌生的土地来把我不停滋养,我的字典应书“走出”、“走遍”二词。在心躁动之前我想的只有走遍家乡,愈演愈烈成了走出家乡。
多么可贵,那时我还爱“走”。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我便开始了“宅”。可能是不再有时间了吧。初中时我腐化成了宅男,几年下来除了学校和家,好像没去过什么地方。在学校不必说了,到了放假的时候,它对于我的意义就是从学校转移到家封闭两天后再回去。真的,有好多次双休日我进了家门就没出去过,寒暑假亦如此,除了几次硬被妈妈逼出去剃头。
现在想想,这有多可悲。我对远方的向往冷却了两年,但最终,出于种种契机,它还是复燃了。
3
在今年暑假,坐了五个小时的动车,让我隐隐有了一点去远方的感觉。但是在那里行走的日子真的是劳累交加,以至离去的时候不舍中竟有了几分解脱的狂喜。这不是我想要的感觉,我不喜欢把自己走得那么累,不喜欢那么盲目地逐追景点,或者我更喜欢和朋友而不是家人一起。
吴百川,男,生于1998年;现为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初三学生;从初一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四本“文集”,约20万字;曾获“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征文比赛”全国特等奖,并赴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表彰会;文字充满灵性和悟性,有着深厚的文学积淀,以写散文见长。
自画像
5月30日盛开的双子座,O型血。
现就读于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热爱单色凌绵绵的音调,同时也喜欢空知英秋的《银魂》中低俗的吐槽。
对扭曲动作无可奈何的画手,认为安逸慵懒是人的最好状态。
对远方保持强烈向往,爱做梦却不爱行动。
相处容易,被同学称为犯2的文青。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实际上却很容易失去自己。
不 安 分
1
不知多久以前,我意识到我的心也开始不安分了。我发现我越来越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自己了,我的心再也无法安于现状了。我的心开始漂浮,双子的新鲜感也在作祟。
的确,我一直无法喜欢身边的熟悉事物,对新鲜、对陌生充满无尽的好奇与向往。我很厌弃我上小学时每天走的道路,因此很喜欢拐无限多余的弯路,把那一大片面积的每个角落都走遍。每当走到一个新地方,我都会变得格外兴奋。当然,付出的代价是我每天放学后都比别人晚半小时到家。
当时,还有三个同学比我还强悍。起码我拐无限弯路,也是朝我家方向走的,他们竟然可以朝家的反方向走,走了一大段路再折返回去。小学在河边,我家在河东,他们三个家在河西,每天他们三个会和我一起很努力地在放学后一路向东走。他们三个都是“大款”,于是四个吃货就一路吃向东。不要以为他们向东走是毫无目的的!因为六年级时我家附近开了一家炸鸡快餐店,那里,就是他们一行人的目的地。他们辛辛苦苦,费尽周折地朝家的反方向走,只为来到这里,买一个汉堡一个甜筒,然后被我们瓜分得七零八碎。最后他们三个就肩并肩捧着剩余的“残羹”向西走。我在他们的背影中,看到了一种东西,叫勇气。
生活在河西的孩子,一定对河东的一切感到好奇;同样,生活在河东的孩子,也一定会对河西的一切感到陌生。这些河东区域内被我走得烂熟的地方,他们走过时竟会那么有新鲜感地议论纷纷。当时我很惊讶,问他们这里他们就没来过吗?他们理所当然地点点头。我一时佩服起他们来,在那样紧张的六年级时刻,他们竟然可以每天抽出那么多时间来涉足这些未知的领域。
我佩服他们的勇气,当然,我自己也不是没有这种勇气。河西比河东要繁华,所以河东的人去过河西不稀奇,而河西人当然不会去河东。作为一个很有探索欲望的河东人,从我家过小学到车站,这河东、河西一大片范围都被我带着好奇心走遍。我贪婪地把这些新鲜的地方走掉,直到它们烂熟得我都不想再涉足了。于是,一大片家乡被熟悉,我找不到附近有什么地方让我渴望走一走了。于是我的心开始悸动,我想要走出这里。
2
或许,在更年少一些的时候,我爱上的不是漂泊,只是走一走,再带着走到陌生地方的自豪感归来。必须是走的,并且走得越远越好,走得越久我越骄傲。小时候我总有几次发癫了,让爸爸陪着我,决定一个行走的方向就一路向前。向北的话是进大城市的路和国道,乘车去过好几遍,至今已觉不新鲜。虽然向西的路也乘车去过好几回,但因为开拓疆界都是在晚上,所以往繁华的地方走安全一些。晚上开拓疆界都是向西走,由于我家在镇东,虽然努力过好几次,但从未走出过镇子。于是挑了某上午向东走,看周围渐次寥落,渐次呈现我从未见过的景象,我变得很欣喜。至今也忘不了,那天到的那个河水萦绕的地方,是我徒步走出镇子,踏上的新土地,也成了我心中的一道风景。
今年暑假,我突发奇想要一路向南。那天决定出发是四点半,因盛夏骄阳,出发必须稍晚一些。那天晚上有事,我向父亲允诺五点就回家。半个小时能走多远?我推出自行车,用最快的速度飞驰,熟悉的街段和景色表情不带一丝颤动地掠过。再向南些是农村,有我所未见过的田野,或许就是田野支撑着我一路向南吧。我看着那些标有村名的牌子闪过,浃东、浃西、东凰、东仁宕……不觉间我已骑了很久,到了中心大道。我很有勇气地横穿了这条公路,继续前行,看到的是并非我所向往的田野。它们很小地嵌在公路和平房中间。或许是我去的时令不对,这片田野杂乱无章,各种垃圾堆在田边。整齐的稻浪呢?金黄的麦风呢?或是青青的禾田上牧童黄牛的祥和背影呢?我失魄丧魂而归,主要是因为时间。
向南是乡村,再向南就是江海了,甚至还有我早晨登山时眺望到的点染潮红的海湾。是乐清湾吗?于是它成了我继续向南的支撑。有机会,我要一路再向南,到海边。
好像从没想过在乐清也能看见很美丽的海。我们可是在东海之滨啊,有没有白金沙滩和极干净的蓝?妈妈告诉我,没有,在乐清只有滩涂,那种恶心的泥巴地,而且我们这边的海也不美。但我还是决定哪天要一路向东,抵达碧海沙滩。
也许,这真的不是爱漂泊,可能只是对某一目的地的极度向往。但我也很享受过程,可能更爱那个过程。
以上就是在我的心躁动之前,所有“漂泊”的经历。可能我真的只是需要陌生的土地来把我不停滋养,我的字典应书“走出”、“走遍”二词。在心躁动之前我想的只有走遍家乡,愈演愈烈成了走出家乡。
多么可贵,那时我还爱“走”。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我便开始了“宅”。可能是不再有时间了吧。初中时我腐化成了宅男,几年下来除了学校和家,好像没去过什么地方。在学校不必说了,到了放假的时候,它对于我的意义就是从学校转移到家封闭两天后再回去。真的,有好多次双休日我进了家门就没出去过,寒暑假亦如此,除了几次硬被妈妈逼出去剃头。
现在想想,这有多可悲。我对远方的向往冷却了两年,但最终,出于种种契机,它还是复燃了。
3
在今年暑假,坐了五个小时的动车,让我隐隐有了一点去远方的感觉。但是在那里行走的日子真的是劳累交加,以至离去的时候不舍中竟有了几分解脱的狂喜。这不是我想要的感觉,我不喜欢把自己走得那么累,不喜欢那么盲目地逐追景点,或者我更喜欢和朋友而不是家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