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区经济预测与投资战略主管屈宏斌日前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需要进一步探索应对迅速上升的外汇储备的其他途径,拓宽国内银行及企业的海外投资渠道。中国的资本输出到目前为止主要是流向美国国债资产。中国最近启动的“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到目前为止已经颇有收获,人民币投资海外资产潜在需求非常大。要与这样巨大的潜在投资需求相配合,政府仍然需要时间强化其银行系统。日前央行、外汇管理局、银监会等推出一系列政策,对于推动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以及缓解外汇储备不断攀升的压力和高额储蓄带来的外汇需求积压有重大意义,尽管短期内效果可能由于国内外普遍的人民币升值需求而打一些折扣,但其长期影响无疑是积极的。
中美关系与大国博弈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近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的圆桌论坛中指出,中美关系的核心还是各自的国家利益。美国的国家利益是要维护其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球霸权地位,而中国的国家利益是要赢得未来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和平发展环境。全球化为世界带来分享中国丰裕的人力资源及其他优质要素的机会,吸引全球中低端制造环节投资中国,增进了全球整体的经济福利。但中国的和平崛起也将改变全球格局,形成中美利益冲突的一面。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实际上是全球化的结果,如果说让中国强制性实现平衡的话,只有中美双方都做出一些扣除。中美贸易战还没有开始,因为真正的贸易战是贸易结构竞争型的,而中美的贸易结构是互补型的。中国要想跟美国在结构上形成竞争起码要几十年以后,等中国能生产像波音、丰田一样的高端产品时,贸易战才有可能真正爆发。
汇率改革基调不变 金融创新是关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不管是否有外在压力,中国的汇率改革都有其内在逻辑。即没有一个健康的银行体系,承担汇率波动的能力会比较低;没有国有银行的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外汇市场的发展,就不会有一个相对健康的金融市场。汇率的市场化加剧了企业的风险,企业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培养和引进相关的专业人员,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同时,企业也应注重科技创新,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同时银行必须加大对相关行业信贷风险的关注。汇率改革实际上也预示了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商业银行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随着外汇市场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逐步推出,商业银行应及早做好相关准备,加快对此类产品的研究与创新。
人民币并未被显著低估 是整个亚洲制造了中美顺差
加拿大Dominion债券评级公司金融分析师余华莘在《财经时报》撰文说,美国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不断加压,环顾中国的亚太邻居,所有亚洲国家为保持比较竞争优势,均积极寻求本国货币对美元和人民币的贬值地位。然而并没有如同中国一样,备受美国国会议员们的关注。美国的观点是中国应该重估人民币,以减小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给中国带来的巨额对美贸易顺差。然而一个不应被忽略的事实是,欧美市场上一件印着“Madein China”的衬衫,其实是整个亚洲制造业合作的产物。它的棉纱可能最初来自泰国,然后又被运到韩国进行加工,纽扣则可能来自菲律宾,中国只是完成了布料的缝制和纽扣的固定,并把成品运输到欧美。因此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分析,基本可以得出人民币被低估的结论,但从贸易收支平衡来看,人民币并未被显著低估。
QDII:人民币汇率减压之道?
英国经济学人集团经济学人信息部中国咨询总监许思涛近日在《财经》杂志上撰文指出,从政治上考虑,人民币小幅升值,给中国带来的善意回报几乎没有;目前已出台的旨在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微观措施的边际效应实在太小;即使加大已实施的措施的力度(如企业可参与某些人民币衍生产品买卖,企业在保留外汇上较大的自主权)对减少人民币升值亦是杯水车薪。中国在近期是否有其他行之有效的抑制人民币升值的手段呢?并非小打小闹的QDII(即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它是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是给人民币减压的最好办法。当前央行提出的“藏汇于民”与实质性的QDII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有从根本上打破现有的结汇制度,才能给人民币汇率双向流动创造必要条件。“藏汇于民”的本质就是把买卖外汇的权力下放,从而让民间为过多的外汇寻找出路。
中美关系与大国博弈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近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的圆桌论坛中指出,中美关系的核心还是各自的国家利益。美国的国家利益是要维护其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球霸权地位,而中国的国家利益是要赢得未来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和平发展环境。全球化为世界带来分享中国丰裕的人力资源及其他优质要素的机会,吸引全球中低端制造环节投资中国,增进了全球整体的经济福利。但中国的和平崛起也将改变全球格局,形成中美利益冲突的一面。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实际上是全球化的结果,如果说让中国强制性实现平衡的话,只有中美双方都做出一些扣除。中美贸易战还没有开始,因为真正的贸易战是贸易结构竞争型的,而中美的贸易结构是互补型的。中国要想跟美国在结构上形成竞争起码要几十年以后,等中国能生产像波音、丰田一样的高端产品时,贸易战才有可能真正爆发。
汇率改革基调不变 金融创新是关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不管是否有外在压力,中国的汇率改革都有其内在逻辑。即没有一个健康的银行体系,承担汇率波动的能力会比较低;没有国有银行的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外汇市场的发展,就不会有一个相对健康的金融市场。汇率的市场化加剧了企业的风险,企业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培养和引进相关的专业人员,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同时,企业也应注重科技创新,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同时银行必须加大对相关行业信贷风险的关注。汇率改革实际上也预示了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商业银行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随着外汇市场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逐步推出,商业银行应及早做好相关准备,加快对此类产品的研究与创新。
人民币并未被显著低估 是整个亚洲制造了中美顺差
加拿大Dominion债券评级公司金融分析师余华莘在《财经时报》撰文说,美国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不断加压,环顾中国的亚太邻居,所有亚洲国家为保持比较竞争优势,均积极寻求本国货币对美元和人民币的贬值地位。然而并没有如同中国一样,备受美国国会议员们的关注。美国的观点是中国应该重估人民币,以减小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给中国带来的巨额对美贸易顺差。然而一个不应被忽略的事实是,欧美市场上一件印着“Madein China”的衬衫,其实是整个亚洲制造业合作的产物。它的棉纱可能最初来自泰国,然后又被运到韩国进行加工,纽扣则可能来自菲律宾,中国只是完成了布料的缝制和纽扣的固定,并把成品运输到欧美。因此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分析,基本可以得出人民币被低估的结论,但从贸易收支平衡来看,人民币并未被显著低估。
QDII:人民币汇率减压之道?
英国经济学人集团经济学人信息部中国咨询总监许思涛近日在《财经》杂志上撰文指出,从政治上考虑,人民币小幅升值,给中国带来的善意回报几乎没有;目前已出台的旨在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微观措施的边际效应实在太小;即使加大已实施的措施的力度(如企业可参与某些人民币衍生产品买卖,企业在保留外汇上较大的自主权)对减少人民币升值亦是杯水车薪。中国在近期是否有其他行之有效的抑制人民币升值的手段呢?并非小打小闹的QDII(即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它是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是给人民币减压的最好办法。当前央行提出的“藏汇于民”与实质性的QDII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有从根本上打破现有的结汇制度,才能给人民币汇率双向流动创造必要条件。“藏汇于民”的本质就是把买卖外汇的权力下放,从而让民间为过多的外汇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