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容易被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学生——“边缘人”。这些学生自卑心理严重、集体观念缺失、自律性不稳定等,在班级学习生活中经常是被孤立的一群人。本文从“边缘人”课堂中意识行为表现和行为起因阐述,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边缘人”的目前学习困境,来实现“人人教育”的基本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边缘人;意识行为;对策分析
“边缘人”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提出,泛指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参与都不完全,处于群体之间的人。简单理解“边缘人”就是指各个方面都脱离主流社会群体的人。而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课堂中,也总是能看到一部分“特殊”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中一部分表现平平,经常沉默不语,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望其他学生和教师教与学互动过程;一部分行为表现夸张,回答问题经常是答非所问,他们的行为方式往往也会对正常的课堂秩序产生“干扰”。正是因为这部分学生表现出行为特点,所以在高职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常常都会“忽略”他们的存在。而这些人恰恰就是课堂之中所谓的“边缘人”。
K·勒温认为,“边缘人”往往在工作环境中表现出紧张感、失落感,表现出过分小心、谨慎、自卑感和不敢自作主张,对自己的天性进行抑制等特点。尤其在环境产生变动的过程中,这种意识行为表现尤为明显。而作为高职课堂中的“边缘人”,经笔者研究发现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意识行为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习主动性较差。在课堂中,这部分学生往往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课堂教学中来,不会积极主動地举手回答问题,不会参与学习中的讨论,他们的学习过程行为成为被动现象。即使面对教师的提问,“边缘人”往往行为表现为不知所措,有时也让人难以捉摸。在课堂练习过程中他们不愿尝试,即使参与学习过程却不知道如何去做。同时由于高职课堂中对学生的固定学习位置并没有强行规定,所以“边缘人”往往在课堂教学中几乎都选择课堂的角落或者不易被观察到的地方。
其次,高职课堂教学中许多的“边缘人”思想情感内容表达比较颓废,在语言谈吐上有明显的无力感,缺乏自信力,性格上常常表现为内向型性格。在课堂教与学交流过程中,面对学习过程中讨论的主题,“边缘人”的观点和想法是教师和其他同学无法理解和琢磨不透的,而且他们对问题回答往往会让课堂教学师生交流发生“停滞”现象。因此,很多教师在课后都抱怨,课堂教学中对这部分学生的“意见”。
再次,不合群,孤立,自我封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学生往往不愿意主动表达观点,也不会主动在小组活动中坦露自己想法。即使这部分学生表达观点时,也往往显得不合群,思想意识行为往往不能被团体中学生所接受。许多教师都会在课后接到学生对“边缘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倒苦水”。在群体学习中他们就显得“多余”和被孤立,而被群体排挤。同样,在学校生活中也是一样。
职业院校教学课堂中“边缘人”的意识行为表现,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等几个因素。家庭是孩子性格养成的温床,不少“边缘人”是成长在不和谐或缺少父母关怀的家庭中。在此基础之上这些学生形成了“边缘”的性格特点,从小就不愿与别人交往,形成的观点、看法与大多数同学有所差异,有时思想甚至呈现极端化趋势。当这些孩子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做法与想法,再加上没有人加以正确地引导和指正时,在社会中他们会越来越离群,越来越自闭,越来越与众不同。而作为这部分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场所——学校,在“边缘人”成长的过程中却大多没有采取积极的干预活动,由于这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平平,成绩一般,再加上他们的观点和思想比较与众不同,往往很难受到教师的关注。这部分“边缘人”开始渐渐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慢慢地被周围的环境“边缘化”了。笔者曾经和几个班级中的“边缘人”接触过,他们渴望被班级同学和老师接纳,但是却表现得那么小心翼翼,又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他们渴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心,却又害怕不敢表现;他们渴望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中,能够得到帮助解决实际学习问题,但是却因为不敢表达,害怕表达,而错失了太多的机会;他们渴望同学能够接纳他们,而不是冷眼相待和“隔离”。
目前现代职业教育中要体现职教社会化的特点,要求人人都要有教育地机会和权力,并能保证终身教育和职业培训。同时把新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新思想与新理念始终贯穿于现代职业教育过程中,创新教学过程和有效地引导教学对象。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职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面对这些心智发育日渐完善,思维活动日渐成熟,个体行为日渐独立的教学对象——高职学生,教师更要发挥职业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中实际出现的教学问题,实现教学和教育“两只手”并行,真正意义上达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实际目的。针对高职院校课堂中“边缘人”意识行为特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解决“边缘人”课堂学习中的困惑问题。
第一,多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现在的职业教育要体现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的特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在课堂教学安排中,教与学的组织形式上可以用小组形式。事先安排好小组成员,在任务设置上倾向于设置符合“边缘人”性格特点的话题,设置符合他们认知的思考内容,让这部分学生敢于表达,想于表达,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教师要给予这部分孩子以关怀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边缘人”参与学习,鼓励他们敢于战胜自我,克服由于被“边缘化”而产生的各种心理或思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认真备课,也要充分在课堂设计中用心考虑到这部分学生实际存在的“学习困难”。正如法国思想家薇依曾经说过:“爱,就是愿意分担不幸的被爱者的痛苦。”
第二,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法多样。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想吸引孩子的注意,他必须先了解这个孩子以前的兴趣是什么,并设法使他相信,这种兴趣可以让他获得成功。”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多种教法,引导“边缘人”从自己“小世界”回归到教学情境中来。利用课前教学准备,给这些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给予他们在课堂上自我表现的勇气,加深他们在课堂上参与教学能力。施教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边缘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知识技能讲述和讨论上设置符合“边缘人”知识层面问题,引导他们形成课堂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勇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多视角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让这些“边缘化”的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第三,采用“帮扶”形式,形成学习互助。阿德勒曾经说过:“有无社会兴趣和合作精神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志。”在班级里让那些学习上有主动、有想法的学生和“边缘人”形成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形式。当然教师应该首先对那些优秀的孩子进行评价,尤其是心理评价。这种心理评价应包括心理压力测试,学习帮扶意愿,对象选择等。同时对“边缘人”进行心理疏导,提升他们合作学习的意愿。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互助学习小组的顺利展开,否则可能就会因为无法事先预料的情况出现,导致学习小组的有效合作。这样就能让他们在学习中相互传递思想,架构学习的桥梁,给那些处于“边缘”学生以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毕竟通过课堂中去调整和改善“边缘人”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还是远远不够的,这还需要在课堂之外,通过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有效的互通,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多能尝试的机会和任务,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最终让这部分学生重新“回归”课堂,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课堂教学;边缘人;意识行为;对策分析
“边缘人”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提出,泛指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参与都不完全,处于群体之间的人。简单理解“边缘人”就是指各个方面都脱离主流社会群体的人。而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课堂中,也总是能看到一部分“特殊”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中一部分表现平平,经常沉默不语,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望其他学生和教师教与学互动过程;一部分行为表现夸张,回答问题经常是答非所问,他们的行为方式往往也会对正常的课堂秩序产生“干扰”。正是因为这部分学生表现出行为特点,所以在高职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常常都会“忽略”他们的存在。而这些人恰恰就是课堂之中所谓的“边缘人”。
K·勒温认为,“边缘人”往往在工作环境中表现出紧张感、失落感,表现出过分小心、谨慎、自卑感和不敢自作主张,对自己的天性进行抑制等特点。尤其在环境产生变动的过程中,这种意识行为表现尤为明显。而作为高职课堂中的“边缘人”,经笔者研究发现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意识行为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习主动性较差。在课堂中,这部分学生往往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课堂教学中来,不会积极主動地举手回答问题,不会参与学习中的讨论,他们的学习过程行为成为被动现象。即使面对教师的提问,“边缘人”往往行为表现为不知所措,有时也让人难以捉摸。在课堂练习过程中他们不愿尝试,即使参与学习过程却不知道如何去做。同时由于高职课堂中对学生的固定学习位置并没有强行规定,所以“边缘人”往往在课堂教学中几乎都选择课堂的角落或者不易被观察到的地方。
其次,高职课堂教学中许多的“边缘人”思想情感内容表达比较颓废,在语言谈吐上有明显的无力感,缺乏自信力,性格上常常表现为内向型性格。在课堂教与学交流过程中,面对学习过程中讨论的主题,“边缘人”的观点和想法是教师和其他同学无法理解和琢磨不透的,而且他们对问题回答往往会让课堂教学师生交流发生“停滞”现象。因此,很多教师在课后都抱怨,课堂教学中对这部分学生的“意见”。
再次,不合群,孤立,自我封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学生往往不愿意主动表达观点,也不会主动在小组活动中坦露自己想法。即使这部分学生表达观点时,也往往显得不合群,思想意识行为往往不能被团体中学生所接受。许多教师都会在课后接到学生对“边缘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倒苦水”。在群体学习中他们就显得“多余”和被孤立,而被群体排挤。同样,在学校生活中也是一样。
职业院校教学课堂中“边缘人”的意识行为表现,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等几个因素。家庭是孩子性格养成的温床,不少“边缘人”是成长在不和谐或缺少父母关怀的家庭中。在此基础之上这些学生形成了“边缘”的性格特点,从小就不愿与别人交往,形成的观点、看法与大多数同学有所差异,有时思想甚至呈现极端化趋势。当这些孩子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做法与想法,再加上没有人加以正确地引导和指正时,在社会中他们会越来越离群,越来越自闭,越来越与众不同。而作为这部分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场所——学校,在“边缘人”成长的过程中却大多没有采取积极的干预活动,由于这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平平,成绩一般,再加上他们的观点和思想比较与众不同,往往很难受到教师的关注。这部分“边缘人”开始渐渐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慢慢地被周围的环境“边缘化”了。笔者曾经和几个班级中的“边缘人”接触过,他们渴望被班级同学和老师接纳,但是却表现得那么小心翼翼,又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他们渴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心,却又害怕不敢表现;他们渴望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中,能够得到帮助解决实际学习问题,但是却因为不敢表达,害怕表达,而错失了太多的机会;他们渴望同学能够接纳他们,而不是冷眼相待和“隔离”。
目前现代职业教育中要体现职教社会化的特点,要求人人都要有教育地机会和权力,并能保证终身教育和职业培训。同时把新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新思想与新理念始终贯穿于现代职业教育过程中,创新教学过程和有效地引导教学对象。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职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面对这些心智发育日渐完善,思维活动日渐成熟,个体行为日渐独立的教学对象——高职学生,教师更要发挥职业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中实际出现的教学问题,实现教学和教育“两只手”并行,真正意义上达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实际目的。针对高职院校课堂中“边缘人”意识行为特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解决“边缘人”课堂学习中的困惑问题。
第一,多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现在的职业教育要体现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的特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在课堂教学安排中,教与学的组织形式上可以用小组形式。事先安排好小组成员,在任务设置上倾向于设置符合“边缘人”性格特点的话题,设置符合他们认知的思考内容,让这部分学生敢于表达,想于表达,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教师要给予这部分孩子以关怀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边缘人”参与学习,鼓励他们敢于战胜自我,克服由于被“边缘化”而产生的各种心理或思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认真备课,也要充分在课堂设计中用心考虑到这部分学生实际存在的“学习困难”。正如法国思想家薇依曾经说过:“爱,就是愿意分担不幸的被爱者的痛苦。”
第二,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法多样。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想吸引孩子的注意,他必须先了解这个孩子以前的兴趣是什么,并设法使他相信,这种兴趣可以让他获得成功。”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多种教法,引导“边缘人”从自己“小世界”回归到教学情境中来。利用课前教学准备,给这些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给予他们在课堂上自我表现的勇气,加深他们在课堂上参与教学能力。施教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边缘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知识技能讲述和讨论上设置符合“边缘人”知识层面问题,引导他们形成课堂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勇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多视角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让这些“边缘化”的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第三,采用“帮扶”形式,形成学习互助。阿德勒曾经说过:“有无社会兴趣和合作精神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志。”在班级里让那些学习上有主动、有想法的学生和“边缘人”形成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形式。当然教师应该首先对那些优秀的孩子进行评价,尤其是心理评价。这种心理评价应包括心理压力测试,学习帮扶意愿,对象选择等。同时对“边缘人”进行心理疏导,提升他们合作学习的意愿。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互助学习小组的顺利展开,否则可能就会因为无法事先预料的情况出现,导致学习小组的有效合作。这样就能让他们在学习中相互传递思想,架构学习的桥梁,给那些处于“边缘”学生以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毕竟通过课堂中去调整和改善“边缘人”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还是远远不够的,这还需要在课堂之外,通过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有效的互通,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多能尝试的机会和任务,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最终让这部分学生重新“回归”课堂,这才是教育的本质。